[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果麥:了凡四訓(“我命由我不由天!”曾國藩、胡適、稻盛和夫推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176-256
    【優惠價】
    110-160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ISBN】97875518151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ISBN:9787551815116
    商品編碼:70605526099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32

        
        
    "

    /

    編輯推薦


    《金剛經修心課》作者費勇教授精心翻譯並作序
    譯文精確優美,原文勘校嚴格
    作者為明代思想大家,文脈貫通儒釋道
    以親身經歷為鋻,講授"命由我作"的積極人生觀
    封面為名貴淺草本色紙,典藏級精美裝幀

    內容簡介


    費勇教授評價袁了凡的《了凡四訓》:
    "因為是寫給後代,就格外誠懇,拼著一切法子想把自己畢生的經驗教訓、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給孩子,希望他們過上好的生活。"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給子孫的家訓,以畢生學識、經歷與感悟為根基,諄諄講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勸人向善、謀求磊落的生活,堪為一部歷久彌新的生活方式手冊。

    曾國藩讀後,感念書中"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之言,為自己改號"滌生",並且要求曾氏子姪必讀此書;胡適奉此書為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民國四大高僧"中的印光、弘一師徒提倡誦讀;日本陽明學家安岡正篤認為本書是"人生所能動的偉大學問",建議天皇及首相視之為"治國寶典";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自稱從本書中得到人生頓悟。

    作者簡介


    袁了凡(1533-1606)
    初名表,後改名黃,初號學海,後改了凡。明代思想家,著作涉及農業、歷法、軍事、音樂、幾何、佛學等諸多領域。

    譯者
    費勇,著名學者、作家,1965年生於浙江,15歲考入高校,先後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昊達文化創始人、昊達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長、唐寧書店聯合創始人,並兼任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聯席院長、教授、博導。主要作品有《不焦慮的活法:金剛經修心課》等修心課繫列,《人生真不如陶淵明那一杯酒》等生活方式相關著作,在大陸、臺灣、韓國出版,連續多年入選鳳凰網好書榜等多種榜單。

    精彩書評


    "袁了凡先生訓子四篇,文理俱暢,豁人心目。讀之自有欣欣向榮,亟欲取法之勢,洵淑世良謨也。"
    --印光法師

    "有一本書要看300遍以上,那就是《了凡四訓》……對我的影響非常之大,可以說影響了我一生。我非常愛好這本書,常常讀誦,也講過不少遍。"
    --淨空法師

    "我是嚴格按照《了凡四訓》《菜根譚》以及佛教的六波羅蜜進行修行和從事商業管理的。"
    --稻盛和夫

    "以改造命運的精神,創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光明前途。"
    --香港中華道德學會

    目錄

    譯序

    譯文:
    立命之學
    改過之法
    積善之方
    謙德之效

    原文:
    立命之學
    改過之法
    積善之方
    謙德之效

    精彩書摘


    孩子,還沒有人算過你的命,不知道怎麼樣?但是,不論怎麼樣,當你飛黃騰達的時候,要保持謙卑,要常作落寞之想;即使一帆風順的時候,也要多多想到艱難險阻;即使豐衣足食的時候,也要想到忍饑挨餓;即使人家對自己很好,也要想想自己有什麼值得人家善待的;即使家道興隆的時候,也要居安思危;即使已經很有學問了,還是要看到更有學問的人,要意識到自己的學問其實遠遠不夠。
    孩子,從遠的方面講,要想著如何弘揚祖先的美好德行;近的方面,要想著如何妥善彌補父母的過失。對上,要多想想如何報效國家;對下,要多想想如何造福家庭;對外,要多想想如何急人之難;對內,要多想想如何防止自己心生邪念做壞事。
    孩子,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天天把自己的過失改正。一天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就會心安理得地一直錯下去;一日不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一天沒有什麼進步。天下聰明俊秀的人不少,有的卻不能勤勉修行德性、拓寬學問,為什麼呢?隻因"因循"兩字,耽擱一生。[譯者注:因循就是守著世俗之見,按照社會的慣性得過且過,對於人生沒有更高的追求。]

    ……

    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並不發怒,即使是關於自己的謠言、毀謗滿天飛,也隻覺得是火在空中燃燒,再大的火也一定會熄滅。聽到別人毀謗自己,就大發脾氣,費了很大的勁很多的心思去辯解、去澄清,其實是春蠶吐絲,作繭自縛,自尋煩惱。憤怒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不僅無益,而且有害。至於其他的種種過錯,也都應該好好想一想道理在哪裡。道理想明白了,自然就會去改正,而且是徹底改正。
    什麼叫從心性層面或說是從心靈深處去改?不管什麼過錯,其實都是由心而來。如果我的心不起妄念,怎麼會犯錯誤呢?我們不必對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等種種不當行為一個一個去分析,去尋求戒除每一個行為的方法,而是一心培植良善的心念,一心去做善良的事情,每時每刻顯現的都是正念,那麼,邪惡的、不當的念頭就不會來找你。好像太陽高高掛在天上,那些鬼鬼祟祟的東西就全部消失了。這是專注於正念的精要。過失都來自於內心,因而要從心靈上下功夫,如同斬斷毒樹,應直接砍掉它的根,而非剪掉它的枝條和葉子,因為那樣並不解決問題。

    前言/序言




    我有一個朋友,名牌大學畢業,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經商。經過原始積累,到90年代,富了,但,好像變得比以前更不安了。每年要花十幾萬請風水師啊命理師啊,幫他擺布家具,還要放生、拜神,諸如此類,說是可以趨吉避兇。我忍不住批評了他的做法,並用事例說明很多的風水師、命理師不過是深諳人性弱點的騙子。朋友笑笑,說他其實也不完全信,不過是買一個心安。
    我這位朋友,不過是無數普通中國人中的一員。千百年來,中國人最關心的人生問題,是這樣兩個切身的功利問題:一個是如何保平安,一個是如何獲得功名利祿。但耐人尋味的是,大多數中國人對於這兩個問題的思考,既不會深入到生死、真理這樣的終極層面,也不會深入到制度、道德等社會層面,而是把它們看作個人問題,是需要自己找到解決方法的問題。
    而大多數人找到的方法就是歸在神、佛、仙、命理、風水等名下最簡單的形式主義的方式。而且非常功利,畫個符,就要馬上;念個咒,股票就要立刻上漲。抄了一遍心經,恨不得癌細胞即刻消失。如果達不到自己的期待,就是不靈。中國人經常說的,是這個廟或這個命理師,靈不靈。靈還是不靈,是很多中國人選擇信仰的一個標準。不幸,這個靈還是不靈,又非常主觀。所以,所謂的靈,往往不過是皇帝的新衣,自欺欺人。
    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1583年到達中國肇慶,一直到1610年在北京去世。他在《中國札記》這本書裡談到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說最令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中國人信風水,"一本黃歷上寫著每個日子適合做什麼","非常荒唐,而這群騙子居然能夠騙到皇帝和平民"。在他看來,這些看風水算卦的騙子是中國的大害蟲。
    利瑪竇犀利地指出了中國人信仰體繫裡的一個層面:總是想著要通過命理風水、求神拜佛之類達成趨吉避兇的目的,甚至改變自己的命運。直到21世紀的今天,這種極其功利的近乎巫術崇拜的迷信,仍然是一個廣泛的現像,普遍存在於官員、平民、富豪、窮人當中。但是,如果觀照大的歷史、文化背景,簡單地說中國人隻有迷信,也並不公允。
    《了凡四訓》顯示了中國人信仰體繫裡的另一個層面:透過自我修行創建良好的生活。這本書的作者袁了凡生於1533年,逝於1606年,和利瑪竇生活在大明王朝的同一個時期,但彼此大約並不知曉,利瑪竇一定沒有讀過《了凡四訓》。如果讀到了,也許對於中國人的信仰會有更全面的認知。在中國,固然有人迷信,但也有不少通達的人對於人生有獨到的思考。《了凡四訓》的價值,正在於把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與命理風水相融彙,超越了迷信的層面,變成一種操作性很強的生活哲學。



    《了凡四訓》回答的,正是中國人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如何保平安?如何獲取功名利祿?或者更簡單地合並成一個問題: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袁了凡在《了凡四訓》裡首先試圖矯正中國人兩個普遍的習慣:一是習慣於"命中注定聽天由命";二是當對命運有所不滿的時候,習慣於向外求,向命理求,向風水求,向神靈求。
    袁了凡說他年輕的時候,遇到一位孔先生,把他的命運算得清清楚楚,而且在多年裡逐一應驗。袁了凡因此心如止水,覺得命運既然已經天注定,那何必再努力什麼呢。直到有一天,偶然遇到雲谷禪師,纔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雲谷禪師向袁了凡講了一個道理:"每個人的命運,其實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個人的福報,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人的命運好壞,離不開人的心,假如從心的層面上找尋,沒有不感應的,求不求在於自身。不隻是道德仁義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貴其實也是如此。我們既可以向內求道德仁義,同時也可以向外求功名富貴,內外都有所得,這纔是正確的追求。"
    那麼到底怎樣纔能改變命運呢?雲谷禪師說:"要種植新的種子,讓它發芽、開花、結出新的果實。從現在開始,你要不斷擴大充實自我的德性,堅持不懈地做好事,而且是默默做好事,積累陰德。這些自己所造的福德,哪有享受不到的道理?"
    雲谷禪師又拿出一本功過簿給袁了凡,讓他每天有所反省,把自己做的好事壞事都記錄下來。最後,他教袁了凡念"準提咒",說如果念到爛熟於心的地步,就會有強大的感應。
    於是,袁了凡按照雲谷禪師的說法,重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沒過多久,他的命運就發生了變化。這本《了凡四訓》,是他寫給自己兒子的。在這本書裡,袁了凡通過自身經歷,講述了命運可以透過修行改變,透過什麼修行改變呢?透過持續不斷地做好事來改變。
    持續不斷地做好事,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種說法在理論上並沒有多大的創意,我們在佛教、儒家、基督教的典籍裡,很容易找到類似說法。但是放在中國社會,袁了凡彰顯了特別的價值,價值在於他把這個說法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在世俗生活層面,袁了凡是了不起的,因為他矯正了中國人日常生活裡普遍存在的對命理風水的迷信,倡導了一種積極向上的、自己命運自己掌握的人生態度。
    當人們普遍地向神佛、風水尋求幫助的時候,袁了凡極力向人們證明,真正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為。如果我們想要財富,想要名望,那就修煉成與財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態、思想、品德和能力。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真正保佑我們,除了我們自己的所想所為。平安,源於內心。



    袁了凡根據雲谷禪師的開示,過上了修行的人生。首先是改過,就是矯正自己的行為,有所不為。其次是行善,就是不斷地做好事。他分辨何為善何為惡,又細細列了十種善事。最後,講了保持謙虛的重要性。
    《了凡四訓》是一部家訓,一位父親寫給兒子以及子孫後代的人生教科書。寫給子孫後代,無非是希望把自己最有價值的人生心得、經驗告訴他們,幫助他們少走彎路,順順利利地把家族一代代傳承下去。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價值觀、生活方式等最能從家訓裡看出。
    有名的家訓比如南北朝時候的《顏氏家訓》,近代的有曾國藩的家書。家訓中的道理不像《莊子》《論語》之類偏於形而上的思辨,而是實實在在的處世之道,是一些實際的人生道理。又因是寫給自己的子孫,希望他們有所獲益,所以迷信層面的、怪力亂神的也很少,而是一些對普通人有幫助的方法論。
    也因為是寫給後代,就格外誠懇,拼著一切法子想把自己畢生的經驗教訓、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給孩子,希望他們過上好的生活。《了凡四訓》在中國家訓中的價值顯得很突出,是因為他提倡的活法,在當時顯得很勵志。同時,他並不諱言追求富貴,而追求富貴的方法,不是厚黑學,不是權謀或神神鬼鬼,而是清淨自己的心性以及在行動上持續不斷地行善。這些,即使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有正面的意義。
    從佛學或老子、莊子的角度看,《了凡四訓》顯然不夠究竟,也包含著有所求和無所求的深刻悖論。另外,就像中國所有的家訓一樣,把對安全感的追求,完全寄望於個人的心態、行為,卻沒有終極與制度層面的思考,不能不說是中國傳統的缺憾。但不論怎樣,作為一本生活方式的手冊,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值得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加以運用,是一本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書。
    袁了凡踐行對善的信仰,心安理得地度過了一生。他原本號學海,為什麼後來改叫了凡,《了凡四訓》裡有提到,讀完你就明白了。袁先生不是什麼大文豪,也不是什麼大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隻不過相較普通公務員,他有強烈的求知欲,他廣泛涉獵哲學、天文、農學、水利等方面的知識,寫了二十多部書。這些在古代中國,都算不上什麼有利仕途的領域,所以,他的官不會當得太大,他的名望也不會很大。他做過寶坻縣的縣令,還做過軍事官員出征朝鮮,當時的朝鮮正在遭受日本的侵略。
    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就是在自己家鄉嘉善,讀書、寫書、教育子女,其著作中最有名的就是這本《了凡四訓》,竟成傳世之作。



    回到我前面提過的那個朋友。2012年開始,突然不再請風水師了,而是每年拿出二十萬捐給慈善機構。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這些年來,以他自己的觀察,單純地相信某一個行為比如念佛、念咒語就能保佑自己是非常片面的。這樣做的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得到什麼保佑,該進監獄的不會因為念了佛就不進監獄。
    上天是公正的,不是看你拜不拜,而是看你實際做了什麼。最後,每個人都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買單。錢是買不來神靈的保佑的,我們隻能在自己的心念和行為裡找到安心的路。所以,要修心。這是他幾十年人生的體會。他說,他的改變還因為一本書,就是這本《了凡四訓》。他又加了一句:

    這本書裡講隻要做好事就能求子得子,求富貴得富貴,他並不是很認同。如果做好事還要執著於求子求富貴,那麼做好事會很累。

    最好是,隻做好事,莫問前程,心安就好。


    費勇
    2017年2月14日
    於廣州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