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及案例 藝術 張穎娉 主編 張鳴艷,蔣艷俐 副主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3614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361455
    商品編碼:72360389958

    包裝:平裝
    開本:26開
    出版時間:2020-06-01

    頁數:194
    代碼:78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及案例
    作者:張穎娉 主編 張鳴艷,蔣艷俐 副主編
    代碼:78.0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6-01
    ISBN:9787122361455
    印次:
    版次:null
    裝幀:
    開本:26開

      內容簡介
    文化創意產品是指文化創意產業中產出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的組合。從產品*終形態來看,文化創意產品包含兩個相互依存的部分:文化創意內容與載體。 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引起熱潮並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並受到來自政府、企業等多方面的重視。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如何適應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的需要,培養符合文化創意產業需求的人纔,這是設計教育必須重新思考的新課題,也是我們編寫本書的初衷。 打動用戶的文化創意產品與一個好的創意是分不開的。其次,隻有合適的載體纔能更有效地傳播文化內容。但是載體所運用的工藝與材料並不一定是*的,可能比較傳統,好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可以使傳統的技術、材料煥發新的生命力。*終,“文化 創意 載體”使得一件產品附加上了超出用戶期待的價值,讓其心甘情願地接受溢價。針對這一特點,為了讓讀者能夠深入地了解並學會用市場規律調整設計思維,本書以案例為基礎,站在學角度來談文化創意產品的概念、類型、設計流程與方法。通過設計過程中“觀” “思” “繪”的三個步驟,繫統且多角度地介紹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培養讀者與市場接軌的觀念。每個章節都是以初學者的角度出發講述相關知識、分析案例,上下章節之間都有連續性,每章*後還有“設計嘗試”的提示,指導讀者對本章的內行後續的思考和實踐。 從古至今,語言有著自己的演變和發展歷程,設計同樣如此,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就是一門傳播文化的設計語言。和很多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師一樣,我也喜歡設計文化創意產品,並期望通過自己的設計,讓更多人了解不同類型的中國傳統文化。但是,想要成為一個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師並不是僅掌握流程和方法就好,這一點我在書中也有提及。因此,通過本書,我將自己的教學心得和作品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找到努力的方向。 本書由蘇州市職業大學藝術學院張穎娉主編,張鳴艷、蔣艷俐任副主編。書中選取了蘇州市職業大學藝術學院部分學生的作品,在此向提供作品的同學們表示感謝。 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理念和設計趨勢一直在發展和變化,書中所能收集和整理的案例有限,加之編者的時間和也有限,難免有遺漏和不足之處,誠請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張穎娉 2020年1月

      目錄
    第 1 章 認識文創產品 1 1.1 文創產品 2 1.1.1 產品的概念 3 1.1.2 文創產品的價值 4 1.2 文創產品的基礎是文化 7 1.2.1 文化是什麼 8 1.2.2 文化分類 8 1.3 文創產品的核心是創意 17 1.3.1 創意的定義 17 1.3.2 創意的意義 18 1.4 設計嘗試:選擇你感興趣的文化 22 第 2 章 文創產品設計的類型 23 2.1 源於傳統文化的文創產品設計 24 2.1.1 以物質文化為創意來源的文創產品設計 24 2.1.2 以非物質文化為創意來源的文創產品設計 31 2.2 博物館的文創產品設計 38 2.2.1 故宮文創 38 2.2.2 蘇州博物館文創 44 2.2.3 敦煌研究院文創 50 2.2.4 主題博物館文創 53 2.2.5 博物館文創產素的簡單拼接 56 2.2.6 國內博物館文創產品現狀 56 2.3 由IP引導的文創產品設計 56 2.3.1 從“IP”到“IP文化” 57 2.3.2 文化依舊是基礎 58 2.3.3 創意仍然是核心 63 2.3.4 人格化是連接粉絲的紐帶 66 2.4 文旅融合下的旅遊文創產品設計 68 2.4.1 烏鎮 68 2.4.2 撚花灣和東方鹽湖城 73 2.4.3 西江千戶苗寨 75 2.5 設計嘗試:定位你的文創產品設計的起點 80 第 3 章 確素——觀 81 3.1 觀察用戶 82 3.2 素 85 3.2.1 文獻資料查閱法 86 3.2.2 觀察法 87 3.2.3 分類比較法 88 3.3 設計嘗試:確定並深化你素 90 第 4 章 素到文化載體——思 91 4.1 思考文化 92 4.1.1 外形和圖案 92 4.1.2 行為和過程 95 4.1.3 精神與意境 97 4.2 構思文化的應用 102 4.2.1 構思產品 102 4.2.2 構思體驗 103 4.3 設計嘗試:通過頭腦風暴構建思維導圖 104 第 5 章 從文化載體到文創產品——繪 105 5.1 繪制草圖 106 5.2 繪制電腦效果圖 109 5.2.1面軟件的表現 109 5.2.2 三維軟件的表現 111 5.3 繪制包裝 113 5.4 繪制版面 114 5.5 設計嘗試:完成你的文創產品演示文件 116 第 6 章 體驗經濟下的文創產品設計——以蘇州旅遊文創產品設計為例 117 6.1 體驗和體驗經濟 118 6.2 體驗經濟下的文創產品設計——以蘇州旅遊文創產品設計為例 121 6.2.1 IP的梳理和轉化 125 6.2.2 場景的搭建 127 6.2.3 IP、場景和體驗對於文創產品開發的影響 130 6.3 設計案例:以青少年為主導的研學遊主題旅遊文創產品的設計—江探秘 131 6.3.1 “組”IP 131 6.3.2 “搭”場景 135 6.3.3 設計體驗 136 6.3.4 設計道具 137 6.4 設計嘗試:創造一個新IP 144 第 7 章 如何成為一名的文創產品設計師 145 7.1 積沙成塔 146 7.1.1 積累文化素材 146 7.1.2 積極提高審美 147 7.1.3 工藝材質的熟悉 149 7.2 日積月累 151 7.2.1 文創產品的設計表達 152 7.2.2 方案的版面設計 152 7.3 文創產品設計積累計劃 154 第 8 章 文創產品設計案例解析 155 8.1 喜上眉梢杯 156 8.1.1 “觀” 158 8.1.2 “思” 160 8.1.3 繪草圖 162 8.1.4 繪三維模型 163 8.1.5 繪包裝 169 8.1.6 實物制作 169 8.1.7 繪制版面 172 8.2 漢服雨衣 174 8.2.1 “觀” 174 8.2.2 “思” 176 8.2.3 繪款式圖 176 8.2.4 繪紙樣 179 8.2.5 繪吉祥紋樣 179 8.2.6 實物制作 180 8.2.7 繪制版面 181 8.3 昆曲主題研學遊小禮盒 184 8.3.1 “觀” 184 8.3.2 “思” 185 8.3.3 繪制核心產品:研學手冊 185 8.3.4 繪衍生文創 187 8.3.5 繪包裝 188 8.3.6 實物制作 189 8.3.7 繪制版面 190 參考文獻 193

      編輯推薦
    本書強調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基礎是文化,設計的核心是創意,講解了如何通過“觀”“思”“繪”三個階段完成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如何緊跟時代的發展調整自己的文創產品設計思維,如何在文創產品設計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不斷成長。哪怕不是職業的設計師,隻要喜歡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看過本書也能學會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也行設計。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