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當代中國農村孔祥智鐘真李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9787300221342 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孔祥智鐘真李賓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2134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21342
    商品編碼:1004981189806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1-01

    頁數:123
    字數:null
    代碼:58

    作者:孔祥智鐘真李賓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當代中國農村
    作者:孔祥智//鐘真//李賓
    代碼:58.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300221342
    印次:5
    版次:1
    裝幀: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提到中國農村,可能很多人會立即想到文學作品裡面的描述:自然、淳樸、貧窮、落後。誠然,中國農民還遠遠談不上富裕,中國農村還遠遠談不上,中國農業還遠遠談不上現代,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的“三農”——農業、農村、農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書就簡潔的語言和盡量短的篇幅描述這種變化。

      目錄
    第1章 國家支農體繫的形成
    一、國家支農政策的出臺背景
    二、國家支農政策的脈絡
    三、國家支農政策的積極效果
    四、國家支農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展望
    第2章 中國農業經營體繫的創新發展
    一、世紀之交中國農業經營體繫面臨的挑戰
    二、中國對農業經營體繫的完善
    三、當前中國農業經營體繫的發展態勢
    第3章 求形勢
    一、給情況
    二、求關繫
    三、求關繫展望
    第4章 中國農民收入: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中國農民收入的現狀
    二、未來中國農民收入增長面臨的挑戰和政策著力點
    第5章 中國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發展
    一、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概況
    二、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問題
    三、未來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繫改革的

      前言

     

        本書繫國家社會科學項目“農業現代化創新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3AZ[)003)階段性成果。

        提到中國農村,可能很多人會立即想到文學作品裡面的描述:自然、淳樸、貧窮、落後。誠然.中國農民還遠遠談不上富裕,中國農村還遠遠談不上,中國農業還遠遠談不上現代,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的“三農”——農業、農村、農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書就簡潔的語言和盡量短的篇幅描述這種變化。

        20pan>年5月,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常心態”。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重大戰略的新研判,也預示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新方向。經濟發展轉入新常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傳統的產業結構和傳統的經濟增長入深度調整,新的產業業態和新的增長點加快孕育。這一戰略性判斷也為下一個時期中國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十七屆三對當前中國農業、農村發展所處階段作出了性判斷:“我體上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入著力破除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根據我的理解,這個時期就是轉折期,也是各種矛盾自夠發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城鄉差距大且縮小難。這也是中國當前幾乎所有農業、農村政策的著力點。中共十七屆三提出:“到二0二。年,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是:農村經濟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國家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費大幅提升,貧困現像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一步加強,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農村文一步繁榮,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農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衛生制度更加健全,農村社會管理體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繫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是需要加倍努力纔能夠實現的目標。

        中共十七屆三把“農業經營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作為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內容,並從“統”和“分”兩個層次提出了“兩個轉變”的政策要求,即“家庭經營要向采用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繫的方向轉變”。2013年,一號文件強調指出:“要尊重和保障農戶生產經營的主體地位,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要素潛能。”這既指明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完善方向,又明確了新一輪農業發展的路徑。

        農村是個社區的概念。本書名為“當代中國農村”,實際上描述的對像不僅是農村,括農業和農民,甚至農業和農民更重要。因為農村是一個居住的地方,農業強大了,農民富裕了,農村自然就美麗了。因此,本書試圖全面介紹中國農業、農民、農村的狀況,而其中農業又是。,我就未來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趨勢談一點看法。

        中國農村的改革是從1978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開始的。這次全會深入討論了農業問題,釋放了國家對農業管制松動的信號。正是這個信號誘發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等地以產到戶”、干到戶”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生產責任制。1982 1986年,連續發布了5個一號文件,從不同角度了當時的農村改革。這次改革的實質是擺正了農民個體和農村集體之間的關繫,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導致主要農產品產量迅速增長,農民收入迅速提高。這次改革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傳導到城市,了城市經濟改革,從而奠定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小崗村農民在決定實行“干”責任制時簽下的蓋有18戶農民鮮紅手印的合同現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它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是中國經濟騰飛的起點。這是階段的改革。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家財力的增強,中央人民政府開始在農村改......    (pan>提升小規模農戶競爭力,提高集約化。家庭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穩定和完善土地關繫是家庭經營的核心。農戶作為基本經營主體,不僅是由農業產業特征決定的,而且是由農戶家庭的社會經濟屬性決定的,並且符合世界各國的農業發展經驗。到2012年底,全國2.3億農戶了全國95%的耕地。在“分”的層面,超小規模的家庭經營生產投入多、耗時長、成本高,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弱,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2008年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三指出,“家庭經營要向采用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因此,一方面,要加快科技創新與推廣體繫建設,引導和支持小規模農戶采用的科技和生產手段,加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入,不斷提高農戶集約化經營;另一方面,要加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力度,完善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扶持政策,造就一支建設現代農業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2)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統一經營是為了克服家庭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和抗風險能力弱等缺點,實現小農戶與大生產的對接而形成的一種經營形式。中共十七屆三指出,“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繫的方向轉變”。因此,一要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不斷提升合作社規範化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使之成為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二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集體經濟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能。三要按照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培育經營組織,從市場準人、稅費減免、資金支持和人纔培養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農業社會化服務化、形式多樣化、服務多領域,使農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的社會化服務。

        (3)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一種以市場為導向,將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的經營組織形式,是中國經濟改革的一項重大創新。龍頭企業擁有雄厚的資本、技術、人纔等生產要素,能帶動農戶發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繫的重要主體。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是要選擇一些關繫國計民生的行業和關鍵領域,打造一批行業發展的領軍企業。在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的基礎上,推動跨區域、跨行業和跨領域的整合重組,組建一批大型企業集團。二是要強化支持與服務,使企業成為科學技術創新的主體。加大財政支持與專利保護,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科研投入、組建科研機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培育自主創新能力。三是要完善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增強輻射帶動能力。要通過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支持企業與合作社等生產組織對接、開展各類農業服務等途徑,使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繫。

        (4)加大“三農”投入力度,構築農業支持保護新機制。農業支持保護體繫是以財政資金為基礎、以政策調節為手段,對農行扶持、援助和保護,以保障國家糧食和產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政策體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投入力度,在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保障生態和產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農業新發展戰略,必須圍繞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和國際競爭趨勢,構築農業支持保護新機制。一是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科學配置存量補貼資源,優化補貼結構,合理利用wTO農業協議有關規則,加大“綠箱”政策投入,用足用好“黃箱”政策,充分發揮農業補貼的政策導向作用。二是要完善農業利益補償機制。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耕地保護補償、生態補償辦法,加快讓農業獲得合理利潤,讓主產區財力逐步達到全國或全均。三是要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強化金融支持農業力度。四是要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通過擴大保險覆蓋範圍、調整保費負擔關繫、健全風險分散機制等手段,讓農業保險真正成為惠及農戶、保障產業衡利益的災害補償制度。

        (5)加快調整農出口策略,提升農業國際化。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和農業發展面l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的雙重壓力將持續存在,統籌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對於保障國內糧食和農產品供給的作用越來越大。農業新發展戰略的,需要加快調整農出口策略,在堅持立足國內保障基本供給、有效利用國際市場的前提下,有效統籌口需求,確保業政策與貿易政策相銜接,力布局和國際市場開拓相匹配,國內消費趨勢掌控出口調節相協調。一是要依據品需求結構、特點和趨勢,優口農產品布局,確保和產品多樣,緩解資源環境壓力。二是要充分發揮國內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加強對優勢農產品品牌開發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國際認證和注冊,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國際競爭力。三是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穩步推動農業企業‘‘走出去”,開展水稻、大豆、棉花等資源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主動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提升農業國際影響力。

        中國農業、農村的改革正行中。

        不了解中國的農業、農村,就不了解中國。

        中國農業不是孤立的、封閉的,它亟須走向世界。

        世界農1Ik這個大家庭,也需要中國的積極參與。

     

     


      摘要

    了解中國農村(代序言)/



    了解中國農村
    (代序言)


    本書繫國家社會科學項目“農業現代化創新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3AZD003)階段性成果。
    提到中國農村,可能很多人會立即想到文學作品裡面的描述:自然、淳樸、貧窮、落後。誠然,中國農民還遠遠談不上富裕,中國農村還遠遠談不上,中國農業還遠遠談不上現代,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的“三農”——農業、農村、農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書就簡潔的語言和盡量短的篇幅描述這種變化。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常心態”。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重大戰略的新研判,也預示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新方向。經濟發展轉入新常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傳統的產業結構和傳統的經濟增長入深度調整,新的產業業態和新的增長點加快孕育。這一戰略性判斷也為下一個時期中國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十七屆三對當前中國農業、農村發展所處階段作出了性判斷:“我體上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入著力破除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根據我的理解,這個時期就是轉折期,也是各種矛盾的多發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城鄉差距大且縮小難。這也是中國當前幾乎所有農業、農村政策的著力點。中共十七屆三提出:“到二二年,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是:農村經濟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國家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二八年翻一番,消費大幅提升,貧困現像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一步加強,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農村文一步繁榮,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農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衛生制度更加健全,農村社會管理體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繫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是需要加倍努力纔能夠實現的目標。
    中共十七屆三把“農業經營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作為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內容,並從“統”和“分”兩個層次提出了“兩個轉變”的政策要求,即“家庭經營要向采用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繫的方向轉變”。2013年,一號文件強調指出:“要尊重和保障農戶生產經營的主體地位,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要素潛能。”這既指明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完善方向,又明確了新一輪農業發展的路徑。
    農村是個社區的概念。本書名為“當代中國農村”,實際上描述的對像不僅是農村,括農業和農民,甚至農業和農民更重要。因為農村是一個居住的地方,農業強大了,農民富裕了,農村自然就美麗了。因此,本書試圖全面介紹中國農業、農民、農村的狀況,而其中農業又是。,我就未來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趨勢談一點看法。
    中國農村的改革是從1978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開始的。這次全會深入討論了農業問題,釋放了國家對農業管制松動的信號。正是這個信號誘發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等地以產到戶”、干到戶”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生產責任制。1982—1986年,連續發布了5個一號文件,從不同角度了當時的農村改革。這次改革的實質是擺正了農民個體和農村集體之間的關繫,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導致主要農產品產量迅速增長,農民收入迅速提高。這次改革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傳導到城市,了城市經濟改革,從而奠定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小崗村農民在決定實行“干”責任制時簽下的蓋有18個鮮紅手印的合同現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它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是中國經濟騰飛的起點。這是階段的改革。
    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家財力的增強,中央人民政府開始在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省實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之後逐漸推行到全國。2005年12月29日,十屆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決議,新中國實施50年的農業稅條例從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一屆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僅減免稅一項,國家每年減輕農民負擔 133。不僅如此,國家還逐步實行了以種糧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四大補貼”為核心內容的農業補貼制度,實行了以新型農村合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生活保障制度為核心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應該說,這些制度都是初步的,廣大農民從中獲益還不是很多,但無論如何,中國走出了調整農民和國家之間關繫的步。這是第二階段的改革。
    應該看到,盡管農民和集體之間關繫的調整基本完成,農民和國家之間關繫的調整已經走出重要一步,但阻礙要素流動,尤其是勞動力要素流動的性障礙——城鄉分割的改革仍然有待於破題。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通過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繫,讓廣大農等參與現代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2014年7月24日,發布了《關一步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吹響了向城鄉分割宣戰的集結號。這是第三階段的改革。這次改革任務更艱巨,持續時間可能更長。改革的目的,是使農業強大、農民富裕、農村美麗。
    新一輪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關繫,必須慎之又慎。要使中國從農業大國變成農業強國,必須在城鄉關繫改革的大前提行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這就要求必須在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加快創新農業經營,構築農業支持保護新機制,加快農業國際程。從趨勢上看,以的變化是必然的:
    (1)提升小規模農戶競爭力,提高集約化。家庭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穩定和完善土地關繫是家庭經營的核心。農戶作為基本經營主體,不僅是由農業產業特征決定的,而且是由農戶家庭的社會經濟屬性決定的,並且符合世界各國的農業發展經驗。到2012年底,全國23億農戶了全國95%的耕地。在“分”的層面,超小規模的家庭經營生產投入多、耗時長、成本高,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弱,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2008年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三指出,“家庭經營要向采用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因此,一方面,要加快科技創新與推廣體繫建設,引導和支持小規模農戶采用的科技和生產手段,加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入,不斷提高農戶集約化經營;另一方面,要加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力度,完善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扶持政策,造就一支建設現代農業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2)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統一經營是為了克服家庭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和抗風險能力弱等缺點,實現小農戶與大生產的對接而形成的一種經營形式。中共十七屆三指出,“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繫的方向轉變”。因此,一要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不斷提升合作社規範化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使之成為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二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集體經濟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能。三要按照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培育經營組織,從市場準入、稅費減免、資金支持和人纔培養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農業社會化服務化、形式多樣化、服務多領域,使農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的社會化服務。
    (3)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一種以市場為導向,將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的經營組織形式,是中國經濟改革的一項重大創新。龍頭企業擁有雄厚的資本、技術、人纔等生產要素,能帶動農戶發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繫的重要主體。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是要選擇一些關繫國計民生的行業和關鍵領域,打造一批行業發展的領軍企業。在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的基礎上,推動跨區域、跨行業和跨領域的整合重組,組建一批大型企業集團。二是要強化支持與服務,使企業成為科學技術創新的主體。加大財政支持與專利保護,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科研投入、組建科研機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培育自主創新能力。三是要完善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增強輻射帶動能力。要通過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支持企業與合作社等生產組織對接、開展各類農業服務等途徑,使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繫。
    (4)加大“三農”投入力度,構築農業支持保護新機制。農業支持保護體繫是以財政資金為基礎、以政策調節為手段,對農行扶持、援助和保護,以保障國家糧食和產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政策體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投入力度,在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保障生態和產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農業新發展戰略,必須圍繞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和國際競爭趨勢,構築農業支持保護新機制。一是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科學配置存量補貼資源,優化補貼結構,合理利用WTO農業協議有關規則,加大“綠箱”政策投入,用足用好“黃箱”政策,充分發揮農業補貼的政策導向作用。二是要完善農業利益補償機制。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耕地保護補償、生態補償辦法,加快讓農業獲得合理利潤,讓主產區財力逐步達到全國或全均。三是要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強化金融支持農業力度。四是要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通過擴大保險覆蓋範圍、調整保費負擔關繫、健全風險分散機制等手段,讓農業保險真正成為惠及農戶、保障產業衡利益的災害補償制度。
    (5)加快調整農出口策略,提升農業國際化。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和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的雙重壓力將持續存在,統籌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對於保障國內糧食和農產品供給的作用越來越大。農業新發展戰略的,需要加快調整農出口策略,在堅持立足國內保障基本供給、有效利用國際市場的前提下,有效統籌口需求,確保業政策與貿易政策相銜接,力布局和國際市場開拓相匹配,國內消費趨勢掌控出口調節相協調。一是要依據品需求結構、特點和趨勢,優口農產品布局,確保和產品多樣,緩解資源環境壓力。二是要充分發揮國內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加強對優勢農產品品牌開發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國際認證和注冊,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國際競爭力。三是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穩步推動農業企業“走出去”,開展水稻、大豆、棉花等資源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主動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提升農業國際影響力。
    中國農業、農村的改革正行中。
    不了解中國的農業、農村,就不了解中國。
    中國農業不是孤立的、封閉的,它亟須走向世界。
    世界農業這個大家庭,也需要中國的積極參與。
    ……

      作者簡介
    孔祥智,男,1963年3月生,山東郯城人。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年來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含合著)40餘部。曾獲軟科學成果,多次獲中國農村發展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享受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入選2004年度新世紀人纔支持計劃。學術: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研究領域:農業政策分析、農村合作經濟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