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長江經濟帶城市自然資本利用測度研究方曉娟經濟管理出版社978750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662-960
    【優惠價】
    414-600
    【作者】 方曉娟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858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85839
    商品編碼:1005987373726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2-08-01

    代碼:88
    作者:方曉娟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長江經濟帶城市自然資本利用測度研究
    作者:方曉娟著
    代碼:88.0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2-08-01
    ISBN:9787509685839
    印次:
    版次:
    裝幀:
    開本: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以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理論為基礎,構建和優化三維生態足跡模型來核算長江經濟帶城市在研究期間自然資本利用及可持續性現狀,深入分析其時序演化和空間差異,為了揭示長江經濟帶影響自然資本利用的構成要素及份額,對長江經濟帶各區域自然資本利行靜態和動態的結構分析;為定量表征各區域生態持續性,引入存量、流量資本利用率,資本流量占用率和存量流量利用比等相關指標,利用存量資本超前於流量資本的程度行刻畫,以期深入了解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的可持續性,為該區域社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建設提供科學決策需要的基礎信息,後,通過對長江經濟帶各地市的面板數據篩選出長江經濟帶各地市三維生態足跡主要驅動力指標,行了時空差異分解討論,探討區域(城市)自然資本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機理和科學可行的管理模式,並且展望今後研究的方向和趨勢。本書的創新之處在於,從理論與實踐上探究了長江經濟帶市域尺度下自然資本利用核算,為研究各級尺度生態足跡的核算應用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在借鋻生態學、環境學、經濟學及其他相關科學理論,從自然資本利用與社會經濟之間的內在關繫入手,對長江經濟帶城市自然資本利用的主要社會經濟影響因素構建面板數據模行定量分析,並對自然資本利用的主要驅動因行空間分解研究,把常用於能源和碳排放的時空分解模型延展應用到區域自然資本利用研究中。本書受“國家社會科學(21BTJ010)、南昌師範學院博士科研(NSBSJJ21001)資助”。


      目錄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2相關概念釐定和研究綜述

    1.3研究內容

    1.4研究思路·

    1.5創新之處

    第2章理論基礎和區域概況

    2.1理論基礎·

    2.2研究區域概況

    第3章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3.1研究方法

    3.2數據來源及處理

    第4章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的時空演化特征分析

    4.1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的結果分析

    4.2長江經濟帶生態足跡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4.3長江經濟帶生態承載力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4.4長江經濟帶人均生態赤字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4.5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結構分析

    4.6本章小結

    第5章 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存量和流量時空演化特征分析

    5.1區域自然資本存量與流量的表征指標及分析

    5.2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存量與流量的時空演化特征分析

    5.3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存量與流量結構分析

    5.4本章小結

    第6章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可持續性分析·

    6.1自然資本利用生態持續性評價分析

    6.2自然資本利用效率分析

    6.3自然資本利用結構合理性分析

    6.4本章小結

    第7章自然資本可持續利用驅動力分析

    7.1驅動因素影響因孑篩選

    7.2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的社會經濟驅動力分析

    7.3本章小結

    第8章結論與建議

    8.1研究結論

    8.2政策建議

    8.3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前言

    長江經濟帶在世紀90年代後納入國家戰略,21世紀初起,迎來“沿江開發”的高潮,加快了沿江地區的產業布局。在14年提出的“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的口號,作為中國區域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之一,以期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然而歷經多年的開發建設,其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仍未根本轉變,城市之間的發展時空差異較為顯著,生態環境狀況形勢嚴峻,而目前尚未有針對長江經濟帶城市自然資本利用問題的繫統研究。16年1月5日,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18年4月26日,在武漢講話中再次強調要全面做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所以,本書對長江經濟帶展持續性、自然資本利用效率和自然資本利用驅動因素時空差異性三個方行了繫統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的基本特征和現狀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自然資本核算是可持續發展量化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更全面、地評估自然資本利用狀況提供了可行的途徑,並應用三維生態足跡模型來區分流量資本和存量資本。首先,本書基於市公頃的概念,利用長江經濟帶各地市與省域土均生物生產能力的比較,對傳統模型中的全球公頃均衡因子與產量因行修正和計算,考慮了區域自然資本存量和流量的變化,同時增加污染物消納賬行測度和時空特征分析,也量化了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的消耗利用情況。其次,利用聚類分析和像限圖法以及區域資本流量占用率和存量流量利用比等指標行自然資本利用的可持續性評價分析,並通過一繫列相關指標指數行區域自然資本利用結構合理性分析。後,通過對長江經濟帶各地市的面板數行灰色關聯度分析和Lasso回歸分析,構建篩選出長江經濟帶各地市三維生態足跡主要驅動力指標,並對主要驅動因行了時空差異分解討論。研究結果表明:

    (1)測算長江經濟帶市域尺度的均衡因子和產量因子與其他學者和全球尺度的結果差異較大,是各地類的均衡因子較大。所以測算出的長江經濟帶各地市的自然資本利用結果更能真實地反映各地市各地類的土地生態生產能力。因為同時納入污染物核算的生態足跡模型,實現了對核算項目一步完善,所以測算出的數值也更於實際值。

    (2)長江各區域的人均生態足跡高,而且在研究期間呈現遞增趨勢,對於區域生態繫統供給壓力來說也是逐漸增加的,其中化石能源用地的消費量是影響長江經濟帶人均生態足跡及人均生態赤字的主要的因素。

    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狀況在研究期間內,呈現出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長江經濟帶各地市人均區域生態足跡經歷小幅波動,自然資本需求有所增加,在08~14年呈穩增長的趨勢,而在15年開始呈現下降態勢,這與長江經濟帶在15年前實施大開發戰略導致了資源受損、環境污染、水體變色等環境問題,以及開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戰略正相呼應。

    (3)長江經濟帶各地市自然資本存量的消耗速度過快,其中影響長江經濟帶資本流量利用的主要結構性因素是耕地。而且,區域自然資本流動性較強的地區,一般對區域存量資本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反之,區域自然資本流動性較弱的地區,對區域存量資本的依賴程度往往較高。

    長江經濟帶的人均足跡深度即自然資本存量消耗速度是過快的,就存量資本嚴重消耗的狀況而言,其發展模式明顯是不可持續的。在長江經濟帶各市資本流量利用中,耕地占了絕大部分比重,它是影響長江經濟帶資本流量利用的主要結構性因素。在除了化石能源用地之外的五大地類,耕地比例占據了比重,不過長江下遊各區域的耕地占比還是有差異的,上遊區域>中遊區域>下遊區域,下遊區域體耕地比例要稍微小一些,而中遊區域和上遊區域體耕地比例都基本在80%以上。

    (4)自然資本利用的市際格局地域集聚性隨著時間變化越發明顯,輕度和中度利用型是長江經濟帶各地市自然資本利用的主要類型,自然資源利用率較低,生態壓力指數普遍偏大,長江經濟帶處於極不可持續發展狀態。

    四大類自然資本利用的市際格局地域集聚性隨著時間變化越來越明顯,區域存量資本與流量資本的利用大部分是出現互補形式的。長江經GDP生態足GDP生態赤字的城市相對一部分是一致的,而且絕大部分是長江下遊區域的城市以及其他區域的省會城市,少部分城市的經濟發展相對偏弱GDP生態足跡較大,相對而言,自然資源利用率較低。各地市的生態壓力指數普遍偏大,這些地區的生態是沒有保障的,區域內人們活動的干擾強度已經超過相應條件下區域生態繫統的自反饋閾值,已經影響到區域生態繫統衡。長江經濟帶所有地市的生態都是無保障的,無論是低等級、中等級壓力的城市還是高等級壓力的城市,它們都是生態嚴重超載的,隻不行生態壓力橫向比較又有差異而已。不過,部分城市明顯的是上海和馬鞍山生態壓力巨大,非線性增長的區域生態環境污染存量“外部性”溢出明顯,但GDP生態足跡是很低的,表明經濟貢獻較高,使二者存在差距稍微縮小。

    (5)長江經濟帶各地市的消費結構普遍是不合理的狀態,長江中遊區域的城市發展能力相對較強。

    在本書研究期間,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群的地市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都以不同的速度在消耗和更新,且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群生態可持續指數是負值的,以環鄱陽湖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城市居多,在這些城市中又分兩種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負值,一類是生態承載力在降低並伴隨生態足跡的增長,另一類是生態承載力在稍微增長並伴隨著生態足跡的略減;而研究期間生態可持續指數是正值的,主要是以武漢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城市居多,都呈現下降的趨勢,說明地區可持續性在逐漸減弱,相應的生態缺口在逐漸擴大;而其他城市在研究期間有正有負,這說明其生態足跡的消耗速度和生態承載力的更新速度變化波動不一致。長江經濟帶各地市的消費結構普遍是不合理的狀態,分配的失衡帶來結構的不穩定,這使得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消費結構也變得不合理。

    (6)對自然資本利用的影響因素分析得出,土地的類型、區域GDP、區域人口數和生態足跡強度是影響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重要的因素,城市化率、第二產業比重、社會消費額是較為重要的因素。另外,第三產業增加值、綠地面積、污染物處理率與自然資本利用呈正相關,而、第二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人口等因素與自然資本利用呈負相關。所以,一方面,自然資本利用與土地結構、產業結構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區域人力資本和環境資本的投入極大地擴充了區域自然資本存量,有利於提高自然資本替代能力以及人力、自然資本密集型轉型的發展,從一步提高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


      摘要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研究背景

    人類的生產生活與所居住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而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既密切聯繫又相互影響。生態資源環境為人類活動提供了重要的空間載體和基本保障,自然生態服務繫統為人類提供了物質資料、自然景觀等非消費性的生態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不僅是能夠實現自身價值增值的自然資本,而且生態繫統完整穩定、自然資源豐富充盈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基礎。在社會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既享受了自身利用自然資源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又無法回避地面臨著生態失衡的困擾現代工業革命在創造了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對資源環行了長期的過度利用與開發,還造成了大量的生態隱患,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擴大、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天氣增加、生物物種減少等。1962年卡爾遜發表的《寂靜的春天》,用大量的事實向人們展示了工業生產這把“雙刃劍”,即在創造工業文明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1972年,羅馬俱樂部在發表的《增長的極限》中認為,地球資源是有限的,片面化地追求經濟增長,以及人口、工業化、環境污染及資源消耗等不加以控制地發展下去,地球將面臨災難性的資源與環境崩潰,生態供需這一矛盾已貫穿於各國發展中。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高,全面啟動和了城市化與工業化程。隨著經濟規模的迅速擴張,人口規模的急劇膨脹和城市程的大幅提速以及強大科技手段的廣泛運用,大量的自然資本被消耗,相對緩慢的自然資源更新速度遠遠無法滿足人們膨脹的物質需求,資源枯竭型城市不斷湧現,資源短缺已成為阻礙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威脅,城市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增大。在《地球生命力報告·中國15》中指出,中國正消耗著自身生態承載力2.2倍的自然資源和服務,且生態超載帶來了一繫列環境問題,主要表現有:指數增長的生態足跡與相對穩定的生態承載力矛盾日益突出;大規模污染物的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水資源的水量短缺和水質污染;生物多樣性受到持久的威脅。中國一直面臨著嚴峻的生態挑戰,生態面臨著巨大的、大範圍的壓力。而自然資本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自然資本的多寡給區域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一個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很可能將因為資源環境的“短板效應”而陷入停滯。換言之,自然資本會對經濟增長產生約束行為。基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人與自然關繫認識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經濟社會新常態的科學把握和深邃洞見,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要樹立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強調生態環境是關繫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繫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將生態環境資源作為必要的自然資本要素,以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18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繫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不再隻是片面追求發展速度,而是更加兼顧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生態赤字日益成為制約我國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區域發展一直是中國國家建設的重要命題。長江經濟帶是世界長河中長度第三、流域人口多、密度高、經量大、城市發育快的流域經濟帶。當前,在中國積極踐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價值觀的背景下,區域生態環境成為實現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四者之間的區域協同發展亟待解決的和熱點問題,區域生態環境問題關繫關乎全國發展的戰略部署,謹慎處理區域生態問題具有必要性與緊迫性。自然資本作為區域協同發展繫統中的關鍵要素,自然環境具有整體性,且內部要素聯繫密切,明確自然資本的利用情況及合理規劃以及管理自然資本對於有效緩解區域生態壓力、推動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對其在生態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顯得尤為重要,而自然資本相關理論的提出為定量評估自然資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續性狀況提供了簡便直觀的途徑,其中Rees(1992)和Wackernagel等(1996)提出的經典生態足跡模型受到了國內外學者廣泛的認可和使用。因此,在該背景下本書基於的生態足跡三維模型對長江經濟帶自然資本利用的生態持續性、效率和空間差異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

      作者簡介

    方曉娟,1984年生,博士,畢業於江西財經大學統計學專業,現任江西省南昌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要從事經濟環境統計研究。主持國家社科項目一項(立項)、省級課題一項,發表CSSCI、SCI和EI期刊論文數篇。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