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西方經濟學陳偉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9787568273725 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475-688
    【優惠價】
    297-430
    【作者】 陳偉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5682737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568273725
    商品編碼:1002823861013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12-01

    頁數:null
    字數:null
    代碼:80

    作者:陳偉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西方經濟學
    作者:陳偉
    代碼:80.0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日期:2020-12-01
    ISBN:9787568273725
    印次:1
    版次:1
    裝幀: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之一,本書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理論知識夠用為度,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內容和方法,符合學生的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書共計11個模塊括認識經濟學、均衡價格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生產者行為分析、市場結構分析、生產要素價格決定分析、市場失靈分析、認識宏觀經濟學、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宏觀經濟問題分析。本書體例新穎,案例豐富,應用性強,理論聯繫實際,實際生活。可作為應用本科、高職本科和高職高專及成人院校的經濟管理類教材,也可供經濟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及其他讀者使用。

      目錄
    上篇 微觀經濟學
    模塊一 認識經濟學
    第一節 經濟學概述
    第二節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經濟學發展簡史
    模塊二 均衡價格分析
    第一節 需求分析
    第二節 供給分析
    第三節 均衡價格理論
    第四節 彈性理論
    模塊三 消費者行為分析
    第一節 效用理論概述
    第二節 邊際效用分析
    第三節 無差異曲線分析
    模塊四 生產者行為分析
    第一節 生產分析
    第二節 成本分析
    模塊五 市場結構分析
    第一節 市場結構類型及特征
    第二節 競爭市場
    第三節 壟斷市場
    第四節 壟斷競爭市場
    第五節 寡頭壟斷市場
    模塊六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分析
    第一節 生產要素分析
    第二節 工資、利息、地租、利潤
    第三節 社會收入分配
    模塊七 市場失靈分析
    第一節 市場失靈及其表現
    第二節 微觀經濟政策
    下篇 宏觀經濟學
    模塊八 認識宏觀經濟學
    第一節 宏觀經濟學概述
    第二節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宏觀經濟學的產展
    模塊九 國民收入核算
    第一節 國民收入核算
    第二節 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
    模塊十 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第一節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第二節 宏觀經濟均衡:IS-LM模型
    第三節 短期經濟波動模型:AD-AS模型
    模塊十一 宏觀經濟問題分析
    第一節 失業與通貨膨脹
    第二節 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
    第三節 國際收支
    參考文獻

      前言

    前言

    本書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為基礎,分為微觀和宏觀兩部分。微觀經濟學部分以經濟中的個體單位如廠商、家庭和個人為研究對像,以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核心問題,通過生活中的日常現像,把經濟學原理融人生活實例,深入淺出地講解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構架和分析邏輯,以培養在校學生、社會公眾、經濟學愛好者對現實經濟行為與經濟現像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訓練經濟學直覺.教授經濟學思維方式,使其能夠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去觀察、分析和解釋現實生活中典型的經濟現像和問題,並指導其在工作、學活和商業活動中做出決策。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作為研究對像,研究經濟總量及其變化規律。通過對國民經濟總量相互關繫的研究,揭示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宏觀經濟變化規律以及政府政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伴隨著這一歷程,經濟學理論也經歷了批判、部分吸收、全盤吸收、科學借鋻等曲折的過程。本書融人了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在掌握經濟學理論的同時,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的統一。

    本書由陳偉擔任主編,李孟軍、金昔、孟珊珊、馬國君擔任副主編。陳偉負責提綱的擬定、修改和統稿。本書編寫人員具體分工如下:模塊一、模塊二、模塊三和模塊十由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陳偉編寫;模塊四和模塊五由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金昔編寫;模塊六和模塊七由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李孟軍編寫;模塊八和模塊九由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盂珊珊編寫;模塊十一由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馬國君編寫。

    在編寫的過程中,編者參閱了大量國內外出版的有關著作、報刊、互聯網資料,同時也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謝意。

    由於編者有限,書中錯誤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和專家不吝賜教,以利今後和提高。

    編者



      摘要

    第一章認識經濟學

    第一節經濟學概述

    一、經濟學的概念

    “經濟”一詞來源於希臘語,意思為“管理一個家庭的人”。唯物主義的代表人色諾芬在他的《經濟論》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為經濟。在中國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天下”的意思,其內容不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而括國家如何處理政治、法律、教育、軍事等方面的問題。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資本主義產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以前,人們對當時的一些經濟現像和經濟問題形成了某種經濟思想,但並沒有形成繫統的理論。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要解決什麼問題?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資源的“稀缺性”說起。

    經濟生活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基本事實:“社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產人們希望所擁有的所有物品和勞務。”稀缺性是關於經濟學研究對像的基礎性概念,是人類社會自產生以來就一直困擾人類的一個難題,是人類面l臨的永恆的問題。我們可以感到身邊處處存在著稀缺性,收入有限、上班族的時間不夠用、政府財政緊張、住房短缺、交通擁擠、能源危機等。

    經濟學上所說的稀缺性是相對的稀缺性,是從相對意義上來談資源的多寡,它產生於人類欲望的無限性與資源的有限性這一矛盾。也就是說,稀缺性強調的不是資源的絕對數量的多少,而是相對於欲望無限性的有限性。相對於人類社會無窮的欲望而言,經濟物品或生產這些物品所需要的資源總是不足的。在經濟學中,這種資源的相對有限性被稱為稀缺性。人的欲望產生需要,西方經濟學家認為欲望是人對生活資料和服務的不問斷的需求,欲望和需要具有無限性。人需要空氣、食物和水以維持生命並領悟生命的意義,需要適於所處氣候的衣著和住所,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和一塊屬於自己的空間,即使基本欲望滿足了,其他更高級的、新的欲望還會自行出現。人們的欲望不斷增加,也日趨復雜,因此,人類欲望和需要就長期和總體而言是永無止境、多種多樣、不斷變化的,而滿足這些欲望和需要的資源始終是稀缺的。

    這種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絕對的。這就是說,它存在於人類歷史的各個時期和一切社會。稀缺性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問題,隻要有人類社會,就會有稀缺性。

    總之,稀缺性表明了欲望無限性與資源有限性的矛盾,正是這種矛盾引起了經濟活動。經濟學正產生於稀缺性的存在,沒有稀缺性,經濟學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將有限資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在社會生產和消費之間,消費是目的,生產則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如果在一個社會中,人們的消費欲望及由這種欲望引起的對物品和勞務的需要是有限的,而滿足需要的手段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那就不存在需要由經濟學來探索研究的問題。事實上.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對物品和勞務的需要是無限多樣、飽和的,而用來滿足這些無限需要的手段,也就是用來提供這些物品和勞務的生產資源卻是有限的。於是產生了一個問題:怎樣使用相對有限的生產資源來滿足無限多樣化的需要.這就是經濟學所要研究並回答的經濟問題。

    綜上所述,經濟學的定義可表述為:經濟學是研究各種稀缺資源在可供選擇的用途行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科學。經濟學是關於選擇的科學,是研究節約(savings)的科學。

    二、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pan>.資源配置

    經濟學是為解決稀缺性問題而產生的,因此,經濟學所研究的對像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選擇問題,即資源配置問題。資源配括3個相關問題。

    (1)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

    生產資源是稀缺的,而人的需要是無限的。這種矛盾迫使人們必須在各種需要之間權衡比較、有所取舍,即在可供選擇的各種物品和勞務中選擇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例如,一噸鋼鐵用來生產什麼,是汽車還是飛機?若生產汽車,生產多少?

    (2)如何生產、采用什麼方法生產

    這一括由誰來生產、用什麼資源生產、用什麼技術生產、用什麼樣的組織形式生產。每種生產要素一般有多種用途,而任一種產品一般可以采用多種生產方法。例如,同一種產品既可采用多用勞動、少用資本的方法生產,也可采用多用資本、少用勞動的方法生產,這裡就有一個生產效率的問題,即如何組織生產,使生產要素能夠最有效率地被使用。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