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奇點大學 富足經典版改變人類未來的4大力量 彼得戴曼迪斯制度大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彼得·戴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賈擁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765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76558
    商品編碼:11146416822

    包裝:平裝
    叢書名:財富彙
    開本:16

    出版時間:2015-12-12
    頁數:393
    代碼:79

    作者:彼得·戴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賈擁民

        
        
    "

    編輯推薦

    X大獎創始人、奇點大學執行主席彼得?戴曼迪斯震撼之作!

    湛廬文化“奇點大學”書繫經典作品再現,與《創業無畏》《指數型組織》一道,為我們刻畫出通向美好未來的路線圖。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官張瑞敏;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大自然保護協會北亞區總干事長張醒生;阿裡巴巴集團前副總裁、高級研究員梁春曉;和同資本合伙人張濤;物理學家、中山大學教授李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技術創新專家陳勁;《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Tesla汽車公司CEO,SpaceX公司CEO,PayPal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奇點大學校長,《人工智能的未來》作者,谷歌公司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等聯袂推薦。

    李嘉誠案頭顯眼的重磅著作,政府、行業和企業家通向未來的戰略路線圖。

    湛廬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實現生活富足是人類的挑戰,《富足》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奮起迎接這個挑戰。

    水、食物、住所/能源、教育、信息通信技術/自由、健康/構成了“富足金字塔”。未來,技術將構築富足金字塔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改變未來的四大力量:指數型增長的技術,“DIY”創新者、科技慈善家和崛起中的10億人。

    保持理性樂觀主義,預測未來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

    作者簡介

    彼得·戴曼迪斯

    全球商業太空探索的領軍人,共創立了十幾家商業太空探索公司,已將8位顧客送上了國際空間站。

    X大獎創始人。戴曼迪斯創立了X大獎基金會,用X大獎的形式鼓勵私人太空探索。此後,為了激勵人們的創新活動,X大獎基金會在環保、汽車、健康等領域陸續設立了X大獎。

    奇點大學執行主席。戴曼迪斯和庫茲韋爾提出:要聚集世界上聰明的大腦,讓他們學習前沿的未來科學,去解決世界上宏大的問題。因此,兩人共同創立了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有“全球性”和“指數型”思維方式的人纔。

    斯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

    流動基因組計劃創始人之一、總裁,作家及優秀記者。

    精彩書評

    對企業而言,可透過本書論述的社會性問題,發現自身的挑戰與機遇。《富足》所述的技術指數型增長規律,正被現實中的電商、互聯網金融以其“荷塘效應”式的發展速度作著*佳詮釋。這正是我們用創客精神將企業顛覆為生態圈,為創造富足作出自己貢獻的好時機。

    ——張瑞敏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官

    《富足》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作者思考的都是關乎人類生存未來的大問題。它告訴我們,指數型增長的技術正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聚集世界上聰明的頭腦,去解決宏大的問題”,作為身體力行的科技創新者,對於人類的富足,我們不但要樂觀,更應該積極付諸行動。

    ——張亞勤

    百度公司總裁

    我們正處在大變革時代,未來會越來越好還是反之?這是個問題。技術創新推動者彼得·戴曼迪斯對人類未來的理性樂觀,在《富足》中得到了完美展現。這本書極富震撼力,讓人愛不釋手,我對未來更有信心啦!

    ——張醒生

    大自然保護協會北亞區總干事長

    這是一本精彩的著作,非常好看。面對日益悲觀的世界,《富足》給出了樂觀的答案。樂觀之道既源於指數型發展的技術、“DIY”創新者、科技慈善家和崛起中的10億人等4大力量,更源於對人類慣常“認知偏差”的反思與糾正。這是一本改變思維的書。

    ——梁春曉

    阿裡巴巴集團前副總裁、高級研究員

    日益嚴重的霧霾、頻發的颶風乃至莫名消失的航班......似乎沒有理由對未來更樂觀。即便已能繪出人類基因圖譜和登上火星,但仍有很多挑戰是科技不能解決的。但《富足》告訴我們,悲觀源於“認知偏差”而非事實,“相鄰可能”會帶給人類光明的未來。這不是一部未來學力作,因為它講述的是正在發生的歷史。

    ——張濤

    和同資本合伙人

    在這個時代,我們經常遭遇所謂後工業時代帶來的各種殘酷現實,如超載的壓力、能源問題、空氣和水污染。如果我們看得更遠一點,正面的東西應該遠遠多於負面的東西,如清潔能源、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更好的醫療條件、貧富差距的縮小、去物質化和去貨幣化,以及更多的個人自由。《富足》為我們描述了這一切將如何實現,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李淼

    物理學家,中山大學教授

    憑借指數型發展的技術創新,人類將迎來富足時代。戰勝現存的貧困和孤獨,獲得更佳的資源和能源,獲得真正的平等和自由,是本書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的宣言。在已經到來的“超鏈接化”時代,大規模群體創造推動了顛覆式創新的不斷湧現,我們將獲得新的高質量的人類文明。

    ——陳勁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技術創新專家

    這部書真是不同凡響!不過,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會被這部書打動,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讀完之後,映入腦海的di一個詞彙就是“情懷”。一個有情懷的人,會孜孜以求地關注、身體力行地向往這樣的美景:“地球上10億人喝上干淨的水,住上自己負擔得起的住房,個性化的教育,好的醫療護理,用之不竭的無污染能源。”這種情懷,讓戴曼迪斯和科特勒能夠越過種種“思維束縛”和“認知偏差”,看到孕育在技術、信息、人的創造性和合作精神中的“富足的偉大力量”。為這種偉大情懷所感動、所感染,至少說明人類富足未來的美景,人人所願——這種共同的期待,是邁向富足的源源動力。

    ——段永朝

    財訊傳媒集團戰略官

    谷歌公司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每天的工作能夠改變世界嗎?99.99999%的人都會說:“不能。”不要緊,看看《富足》吧,你會了解那千萬分之一的人正如何改變世界,並讓未來更美妙。

    ——秦朔

    秦朔朋友圈發起人

    700 萬年前人猿揖別,從那一天開始,人類無時無刻不生存在饑餓和匱乏的威脅中,悲觀與恐懼融入了我們的基因。但今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亙古未有的富足時代,學會沒有恐懼的生活,是人類理性與基因的決戰。《富足》是理性手中的利器,讓我們通往身與

    ——羅振宇

    《邏輯思維》主講人

    我們人類慣性悲觀,也許是因為種種艱難以及不確定吧,但《富足》作者戴曼迪斯有充足的證據來傳達正能量——未來比我們想像的更美好。他堅信科技是福音,這是有史以來di一次世界上的人有能力辨別、解決難題和實現富足的方案。當然,富足並不意味著奢靡,而是意味著為所有人提供生活的可能性。本書信息量超大,有個思想準備吧。

    ——王立鵬

    《中國經營報》副總編輯,《家族企業》雜志主編

    我很願意為廣大讀者推薦彼得·戴曼迪斯的《富足》一書。讀了《富足》你們一定會發現,盡管今天媒體的頭條往往都是壞消息,但發展趨勢卻是好的。全球的極度貧困現像正日趨減少,醫療條件正在得到巨大改善。當前的發展讓我確信,與20世紀90年代一樣,我們通過技術手段一定能夠讓新增就業機會大於消失的就業機會。剛剛過去的幾個月,40%的新增工作機會都出現在高薪資行業,這還是10年來的di一次。我認為,大家應該讀讀《富足》這本書,並仔細琢磨琢磨書中的一些好點子。

    ——比爾·克林頓

    美國前總統

    《富足》是人類尋找美好明天的必讀之作。

    ——埃隆· 馬斯克

    Tesla 汽車公司CEO,SpaceX 公司CEO,PayPal 創始人

    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它為我們提供了擺脫貧困、進入未來富足時代的鑰匙。對於今天萎靡不振、悲觀灰暗的末世心態,它也是一劑難得的解毒靈藥。

    ——雷·庫茲韋爾

    奇點大學校長,《人工智能的未來》作者,谷歌公司工程總監

    目錄

    贊 譽

    前 言 黎明前的曙光

    第一部分 觀點

    01 人類所面臨的挑戰

    隻要擁有改變人類未來的4 大力量,那麼無數曾經被認定為不可能的事情將來都有可能變成現實:地球上90 億人喝上干淨的水,住上自己負擔得起的住房,個性化的教育,頂級的醫療護理,用之不竭的無污染能源。如果真能如此的話,那將是一幅怎樣的美景啊!

    鋁的教訓

    增長的極限

    實現富足的可能性

    02建造富足金字塔

    “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這兩個指標都很難用來定義富足,戴曼迪斯提出的關於富足的金字塔模型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富足金字塔由三層構成:最底層是水、食物、住所,中間層包括豐富的能源、充分的受教育機會、便利的信息通信技術,層則是健康與自由。

    富足的定義

    富足金字塔模型

    底層:水、食物和住所

    中間層:能源、教育和信息通信技術

    頂層:健康和自由

    更大的挑戰

    03悲觀源於我們的“認知偏差”

    克服那些讓大多數人不相信富足有實現可能的心理障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懷疑主義、悲觀主義以及其他所有類似的想法。為了讓人們相信富足是有可能實現的,需要理解一點,那就是:我們的信念是由大腦塑造的,而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又是由信念塑造的。

    卡尼曼的經歷

    認知偏差

    負面新聞最愛上頭條

    海量信息讓人無所適從

    鄧巴數

    04事情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人類對“壞消息”偏愛有加。實際上,這隻是人們下意識的反應。衡量一件物品價值的最好方法,就是得到它所必須花費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專業化和相互合作,讓每個人都能分享到他人的進步。盡管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一直都很大,但是這個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無病呻吟式的悲觀

    時間與延長壽命

    累積性進步

    歷史數據傳遞出的好消息

    第二部分 指數型發展的技術——實現富足的最重要力量

    05雷· 庫茲韋爾與奇點大學

    庫茲韋爾是谷歌公司的工程總監,也是21 世紀最偉大的未來學家。在摩爾定律的基礎上,庫茲韋爾創立了庫茲韋爾定律:所有信息技術都將以指數規律快速發展。戴曼迪斯和庫茲韋爾創立的奇點大學是一所面向未來的大學,其核心課程都是圍繞8 個指數型增長領域設置的。

    庫茲韋爾是最好的預言家

    摩爾定律:預知未來的一條曲線

    谷歌人腦

    奇點大學

    06奇點越來越近

    克雷格· 文特爾正在研究低成本燃料、高性能疫苗與超高產農作物,這些技術對實現全球富足至關重要。基於下一代互聯網協議IPv6 構造的物聯網,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3D 打印、醫學、納米技術等領域,也不斷有驚人的技術突破。這一切都預示著:“奇點”越來越近了。

    通往明日世界之旅

    網絡與傳感器

    人工智能

    機器人技術

    數字化制造與無限的計算能力

    醫學

    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

    你正在改變世界嗎

    第三部分 實現富足的另外3 種力量

    07“DIY”創新者

    沒有“DIY”創新者,就沒有硅谷引以為傲的車庫文化和創業浪潮,也就不會有蘋果個人電腦。事實告訴我們,政府和大公司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小型組織卻能給出一個精彩的演出。堪與軍用飛機媲美的無人機,能夠喫掉洩漏石油的蟲子——一種“DIY”生物,這都是“DIY”創新者的“作品”。

    布蘭德的“DIY”理念

    “家釀計算機俱樂部”的前世今生

    小型組織改變了航空航天業

    創客運動

    “DIY”生物

    社會企業家

    08科技慈善家

    洛克菲勒等行業巨頭,盡管被人們稱為“強盜資本家”,但正是他們重寫了慈善事業的規則。比爾· 蓋茨和馬克· 扎克伯格這些在技術上獲得巨大成功的新一代企業家,更是實現富足的重要力量。他們年輕並富有理想,是新生代的慈善家——科技慈善家。

    “強盜資本家”

    放眼世界的新一代慈善家

    更多的慈善家,更多的善款

    09崛起中的10 億人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最窮的人有10 億,每天的生活費不。但是近年來,這些人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經濟市場。倫敦的咖啡館,曾是人們交流信息的重要場所。今天,借助於移動互聯網,崛起中的10億人第一次擁有了非凡的力量,他們可以自己去識別、制定和實施富足的解決方案。

    全世界的市場

    手機:卡迪爾的賭注

    資源詛咒

    看世界,從咖啡館到互聯網

    去物質化和去貨幣化

    第四部分 建造金字塔底層

    10合作的工具

    生物進化總是朝著更復雜、更具合作性的方向發展,合作是繼突變和自然選擇之外的第三個進化原則。運輸與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找到價值幾的金礦,編纂“維基百科”,都是合作的功勞。智能手機的全球普及,讓“沉默的大多數”終於找到了發出自己聲音的平臺。

    合作——第三個進化原則

    從馬匹到“大力神”運輸機

    “黃金公司挑戰賽”的啟示

    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年代

    11水

    地球上97.3% 的水都太咸了,2% 的水被極地冰封住了。如果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富足,那麼就不能隻盯住這剩下的部分,而是要走向“循環用水”的軌道。把納米技術與海水淡化技術結合起來,通過智能供水網把水資源的浪費減少到程度,那麼就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缺水的問題了。

    水的循環利用

    迪恩的“彈弓”水源淨化器

    潔淨水與低生育的良性循環

    讓金字塔底部變得更寬

    智能供水網

    高科技“馬桶”

    地球,太空中的“淡藍色小點”

    12養活90 億人的3 大對策

    農業灌溉繫統抽干了水庫,除草劑和殺蟲劑污染了水源,這是蠻干所導致的失敗。我們有3 個實現富足的對策:轉基因農作物符合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垂直農場既解決了耕地不足問題,也避免了農業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極大地縮短食物運輸的距離;人工培植肉將會大大減少人們患病的機會。

    蠻干導致的失敗

    對策1:轉基因農作物

    對策2:垂直農場

    對策3:人工培植肉

    農業的美好未來

    第五部分 建造金字塔的中間層和頂層

    13能源

    目前,全球仍然有15 億人過著沒有電的生活,能源短缺還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未來,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將足具競爭力;藻類生物燃料的單位種植面積產出,將大大超過玉米;第四代核反應堆的發電成本也將會降低很多。隨著能源存儲問題的解決和智能電網的普及,人類的能源富足將不是問題。

    能源短缺

    美好的未來

    生物燃料

    能源存儲的聖杯

    梅爾沃德與第四代核能技術

    完美能源

    能源富足到底意味著什麼

    14教育

    孩子天生就有自學能力。隻要給他們每人配個筆記本電腦,並連接上互聯網,他們就會嘗試“干中學”。隻要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在貧困地區普及,那裡的孩子們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把“遊戲”和“教育”結合在一起,孩子們更會“學習上癮”。可汗學院的出現,讓人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時間和地點通過視頻進行學習。

    孩子天生會自學

    尼葛洛龐帝的“一人一本”計劃

    “21 世紀學習”的4 大基本能力

    遊戲化,教育的未來

    可汗學院狂潮

    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15健康

    未來,醫生短缺將無法避免,而且,再好的醫生也有其局限性。IBM 的超級計算機“沃森”已經進入了醫學院為病人診療。機器人充當的“外科醫生”和“護士”將越來越普及。零診斷成本,讓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保健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干細胞與3D 打印技術的交融,將為我們提供充足的醫療保健資源。

    75 歲,今日人類的平均壽命

    再好的醫生也有局限性

    “沃森”進入醫院

    零診斷成本

    傳呼“達文西醫生”到手術室

    機器人護士

    萬能的干細胞

    4P醫療模式

    大有希望的健康富足

    16自由

    在邁向富足的道路上,經濟自由、言論自由都應該得到解放。各種指數型增長的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不自由”的根源。互聯網已成為實現自由的重要力量。信息通信技術,構築了一個極為廣闊的合作平臺。國家與企業、企業與公民、公民與公民都可結成合作伙伴,共同促進民主與平等。

    權力歸於人民

    互聯網的力量

    要比特,不要炸彈

    第六部分 奔向富足

    17讓創新與突破來得更猛烈些

    好奇、恐懼、創造財富的欲望以及追求人生的意義,是人類創新的4 大推動力。25 00獎金的奧泰格大獎賽,成功激勵林德伯格駕駛飛機從紐約起飛,經過33.5 小時的不間斷飛行安全地在巴黎降落。X大獎的設立,也巧妙地利用了人們的風險偏好,極大地促進了創新與突破。

    人類創新的4 大推動力

    聖路易斯的新精神

    大獎賽的力量

    小型組織可以改變世界

    限制的力量

    大獎賽是創造未來的好方法

    18風險與失敗

    好點子的進化可分為三個階段:不可能成功的瘋狂想法;有可能成功但不值得去做的主意;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意。有重量級支持者助陣,人們就會相信你的想法,並且會以它為錨,決定未來的行動策略。要想改變世界,你就得有幾分瘋狂,並且敢於承擔風險。

    好點子的進化

    失敗是成功之母

    重量級支持者令你的想法超級可信

    不同凡“想”

    坦然面對失敗

    19下一條路在哪裡

    當我們的科技更多樣化、影響範圍更廣泛時,我們的選擇也在不斷增加。“相鄰可能”讓我們更快地走向富足。幸福並不總是跟收入正相關。在美國,年收入75 00是幸福的門檻。就全球來說,幸福的門檻是年收入10 00。跨過這道門檻,幸福跟收入就沒什麼關繫了。

    “相鄰可能”引領我們走向富足

    10 00是幸福的門檻

    附錄1 各領域參考原始數據

    附錄2 技術指數型增長的危險

    譯者後記

    精彩書摘

    富足金字塔模型

    或許,定義富足更好的方法是從我們在這之前沒有討論過的一些東西入手。我並沒有談到川普大廈(Trump Towers)、梅賽德斯– 奔馳與古馳。說富足意味著使這個星球上的每個人都過上奢侈的生活,還不如說它意味著要保證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可能生活下去。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讓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至少擁有基本生活資料——甚至還要更多一些。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阻止一些不必要的浪費。在,每分鐘都有7 個人因饑餓而

    死亡、有3 個人因飲用了受污染的水而去世、有3 個人死於空氣污染、有兩個人死於瘧疾,而這些悲劇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隻要我們能夠提供食物救助、提供干淨的水、淨化室內空氣、消滅瘧疾。從根本上說,一個富足的世界是這樣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生活於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有事做,而不是整日為生計奔波,勉強度日。

    雖然上面這些想法仍然顯得太過模糊,但是,有了這些想法就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開始了。為了進一步明確富足的含義,不妨先讓我們看一下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 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著名的金字塔型需求層次理論。我們的想法也分層次,與這種金字塔型理論有相似之處。在1937—1951 年間,馬斯洛在布魯克林學院任教,他是一個很有進取心的人,在此期間,他還拜著名人類學家魯斯· 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和格式塔心理學家馬克斯· 韋特海默(Max Wertheimer)為師,不斷刻苦鑽研。當時,大多數心理學家都把精力集中於解決各種病態心理問題,幾乎沒有人去關注人的心理潛能。馬斯洛則不同,他認為本尼迪克特和韋特海默是兩個非常“傑出的非凡人物”,因此他開始研究他們兩個人的行為,試圖搞清楚究竟是什麼東西使這兩位變得如此成功、如此非凡的。

    日復一日,馬斯洛還研究了許多其他“達到了人類境界”的人的行為特點。愛因斯坦、羅斯福和弗雷德裡克· 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等人都成了馬斯洛細心研究的對像。馬斯洛希望在這些人身上找到某種共同的心理特質,從他們的經歷中發現有助於他們獲得成功的一般性的環境特點,以此來解釋為什麼這些人能夠獲得旁人無法企及、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而其他芸芸眾生則隻能一生掙扎,卻始終無法突破。

    為了闡明他的思想,馬斯洛創立了他的“人類的需求層次”理論,這種理論的圖示呈金字塔狀。在這個理論的金字塔裡,包含了人類五個層次的需求——在金字塔的層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即某個人想完全發揮自己潛能的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各層次的需求是遞進型的,隻有在前一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纔能進入下一層次的需求。正因為這個原因,像對空氣、水、食物、溫情、性和睡眠等生理上的需求構成了金字塔的最底層,緊接著的一層是對保障、安全、法律、秩序和穩定等安全上的需求。在他的需求層次理論當中,中間那一層需求是對家庭、人際交往、感情和工作等的需求,這是愛與歸屬的需求。再往上一層是對成功、地位、責任與名聲等尊重的需求。而在金字塔的層則是對個人發展與自我實現等“自我實現的需求”——隻有在這一層次上,一個人纔真正實現了自我發展的目標和服務社會的宏願。

    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金字塔相比,富足金字塔稍顯扁平,但是,在構築富足金字塔時,我們也有與他相類似的理由。這個金字塔分為三層,最底層由水、食物、住所以及其他與基本生存問題相關的東西構成;中間那一層則為豐富的能源、充分的教育機會、便利的信息通信技術等能夠進一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各種“催化劑”;層則是為健康與自由保留的,健康與自由是促使任何人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最核心的兩個先決條件。

    下面,就讓我們更近距離地看一下這個富足金字塔吧。

    前言/序言

    【前言】

    歷史的視野

    這是一個動蕩的年代。快速瀏覽一下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就足以讓任何人緊張萬分。近來,各種形式的媒體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讓人很難忘記那些頭條新聞所傳達的信息。而且更糟糕的是,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塑造成的人類大腦,早就變得對所有潛在危險都特別敏感。在本書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會探討這種悲劇性的組合對人類的感知能力造成的深層影響。確實,這種組合扼殺了人類接收好消息的能力。

    對於我們來說,這種情況構成了一個特別的挑戰,因為我們想通過《富足》這本書給讀者傳遞一些好消息。本書的核心任務是,逐一考察各種確鑿的事實、科學、技術,以及正在迅速改變整個世界的社會趨勢和經濟力量。當然,我們不會天真地以為一切將會一帆風順,途中不會踫到任何障礙。我們十分清楚,肯定會經歷許多激烈動蕩的時刻:經濟崩潰、自然災害、恐怖襲擊……在發生這些事件的時候,高談闊論“富足”這個概念似乎顯得太不著邊際、太不合時宜,甚至可能會讓人覺得荒謬。但是,隻要稍稍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發現,盡管有順境,也有逆境,但是人類畢竟一直走在前進的道路上。

    20 世紀,我們不僅見證了令人驚喜的進步,也目睹了無法言表的悲劇。1918年,流行性感冒演變成了一場瘟疫,導致5 000 萬人奔赴黃泉;第二次世界大戰則奪走了6 000 萬人的生命。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世界各地還發生了無數次海嘯、颶風、地震、火災、水災和蝗災。然而,盡管風雨飄搖,嬰兒死亡率卻在這個時期下降了90% 以上,產婦死亡率更是下降了99%。同一時期,從總體上說,人類的預期壽命也足足增加了一倍。在過去的20 年內,美國雖然經歷了許多次巨大的經濟動蕩,但是今天,即使是最貧窮的美國人也擁有電話、電視和抽水馬桶。

    在19 世紀末20 世紀初,就算是最富有的富豪,也不敢奢望這三件奢侈品。事實上,讀者很快就會發現,所有衡量指標都表明,生活品質在20 世紀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因此,盡管在未來的前進道路上肯定還會出現無數足以令人心碎的悲慘事件,盡管各種媒體上還會繼續充斥著令人驚恐不安的頭條新聞,但是,民眾的生活水平仍然還會持續改進。這就是本書將要闡明的核心觀點。

    為什麼你應該關心

    這是一本闡述如何提高全球民眾生活水平的書。全球範圍內,最迫切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的地方,是發展中國家。因此,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生活在發達國家的美國人,為什麼應該關心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呢?說到底,美國自己也正面臨著許多重大的難題。例如,無論是失業率還是房屋止贖率,都在不斷飆升。暫且撇開人道主義的因素不論,我們是不是真的應該把時間、精力花在這個事業上——為邁向一個全球富足時代而努力?答案非常簡單:是的,應該。人類早就揮別了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在今天的世界裡,在“別處”發生的事情,也會對“這裡”產生影響。流行性疾病根本不會“尊重”國與國之間的邊界,恐怖組織的活動更是遍及全球,而人口“過剩”也是一個與所有人都有關繫的問題。那麼,什麼纔是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法呢?答案同樣非常簡單:提高全球民眾的生活水平。如果一個國家越富裕,民眾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健康,那麼這個國家內部出現暴力衝突、社會陷入動蕩不安的概率就越低,這個國家的社會動蕩殃及鄰近國家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在這種國家內,由於政府穩定有力,即使發生了某種傳染性疾病,也能夠在它擴展為全球性的傳染病之前把它控制好、消滅掉。此外,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生活品質和人口增長率是直接相關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後,嬰兒出生率便會下降。因此,我們要強調的要點是:在今天這個“超鏈接化”的世界裡,解決好任何一個地方的問題,也就等於解決了所有地方的問題。

    再者,人類所擁有的應對重大挑戰的最重要工具,正是心靈。現在,信息通信革命正迅速蔓延到全球。在未來的8 年內,活躍在網絡上的人口將新增30 億,這些人都會參與全球對話,並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在過去,我們是無法接觸到他們的想法的;在未來,他們的想法將會帶來無數能夠造福全人類的新發現、新產品和新發明。

    兩個心靈的結晶

    本書的兩位作者彼得· 戴曼迪斯和史蒂芬· 科特勒相識於2000 年。當時,科特勒為《智族》雜志(GQ)撰寫了一篇文章,主題就是X 大獎。戴曼迪斯非常贊賞科特勒的寫作風格,便向科特勒提出了一個建議——共同撰寫一本有關“富足”概念的著作。戴曼迪斯在創辦和管理X 大獎基金會(X Prize Foundation)、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的過程中,以及在研究創新及指數型增長技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關於富足的理念。而科特勒也早已有了類似的想法,在本書中,科特勒為讀者提供了他在神經科學、心理學、科技、教育、能源、環境等領域的獨特觀點和專業知識。這本書是彼得· 戴曼迪斯和史蒂芬· 科特勒同心協力完成的,對於書中的所有思想和內容,兩人都做出了同樣重要的貢獻。

    彼得· 戴曼迪斯

    史蒂芬· 科特勒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