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原來皇帝也 娛樂/休閑 於左著 團結出版社 9787512610026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132-192
    【優惠價】
    83-120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ISBN】97875126100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ISBN:9787512610026
    商品編碼:70562420149

    開本:小16開
    出版時間:2012-08-01
    頁數:222

    字數:218000
    代碼:25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原來皇帝也*
    作者:於左著
    代碼:25.0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12610026
    印次:1
    版次:1
    裝幀: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皇帝處於的權力,對戰爭、人事、政令乃至臣下的生予奪有*的。然而,不管皇帝多麼英明,還是看不清命運與未來,也隻能依靠*了。*真的能給他們指點迷津嗎?請看:
    從相術的角度看,劉邦腿上的幾十顆黑痣和高聳的鼻梁有何含義?
    漢文帝趕赴長安之前,龜卜決疑,得到的“大橫”之兆如何解讀?
    李淳風果真能從天像中看出“女主昌”?唐太宗為什麼無法禍患?
    趙匡胤在高辛廟裡*未來,投擲的杯珓是什麼樣子?
    宋代流行的請紫姑神,起源何在?宋代人都請她做什麼?
    雍正皇帝為什麼關心大臣的八字?兒子弘歷的八字特異,是否為雍正爭奪太子之位增添了砝碼?
    ……
    本書從術數的角度書寫歷史,以皇帝為切入點,以每個時代*推崇的*術為,內容主*括龜卜、筮占、相術、讖緯、星相、請紫姑、扶乩、八字、六壬、*等。
    術數之學歷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術地位突出,門類眾多。歷代統治者重視占命之術,身在江湖之時篤信祿命,登入朝堂之後卻嚴禁術數在民間流傳。其中故事頗有可讀性。

      目錄
    漢高祖——黑痣和高鼻梁
    1.龍顏
    2.擇臣擇妻
    3.相面術
    漢文帝——大橫庚庚
    1.生死*
    2.決疑
    3.日者
    漢宣帝——皇帝的*
    1. *預測
    2. 草占
    3. 自我保全
    光武帝——名應圖讖
    1.“天命”
    2.信心源泉
    3.讖緯的效果
    北魏孝文帝——革卦的含義
    1.君臣之爭
    2.管輅神技
    3.術士之死
    隋文帝—的相貌
    1.術士之言
    2.貴不可言
    3.預言的力量
    唐太宗——無奈天像
    1.女主昌
    2.決猶豫
    3.星兆
    宋太祖——高辛廟裡擲杯珓
    1.聖珓的啟示
    2.吉兇終在我,翻覆漫勞君
    3.杯珓決事
    宋仁宗——六壬
    1. 復雜的繫統
    2.無力還天
    3.精算
    宋光宗——紫姑神:登基還要等多久?
    1.釋疑
    2.詩文
    3.故事
    金世宗——禁止推命
    1.生辰的意義
    2.知命
    3.困惑
    明太祖——相同的八字
    1.同與不同
    2.糾正
    3.文人推命
    明成祖——王氣在燕
    1.抉擇
    2.金陵可王
    3.燕京氣像
    明世宗——扶乩治國
    1的偏好
    2.威信
    3.依然趙酒鬼
    崇禎帝——卜相
    1. 撚鬮
    2.枚卜自緣君意定
    3.麻煩
    雍正帝——把你的八字寫給朕看
    1.窺命
    2.真八字、假八字
    3.預言應驗

      *
    iv>

      摘要
    漢高祖——黑痣和高鼻梁
    1
    傳說有一天,劉邦的母親在野外的水邊休息,夢見自己與神相遇,當時天上雷電交加,劉邦的父親趕來尋找妻子,看見她的身上伏著一條蛟龍。以後劉母有了身孕,生下劉邦。
    關於劉邦的相貌,《史記?高祖本紀》說他“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意是說,劉邦的鼻子很高,生著漂亮的長胡須,相貌與似,聯繫到他出生時候的種種神奇,讓人相信他的身上有龍的血統。漢代人心目中龍的形像是何等模樣,不太清楚,所以也難以想像劉邦的樣子,估計很有男人的氣概。
    後世的相術當中,對一個人的鼻子重視。大約成於宋代的《太清神鋻》一書中,關於面部的論述,有“五嶽”和“四瀆”之說,鼻子都在其中:
    以額、準頭、地角、左右顴為五嶽。以眼、口、鼻、耳為四瀆。
    把人的面部與山河對應,具體而言,鼻子與五嶽之中的嵩山對應,要高,要豐滿挺直,纔算貴相:“五嶽須要豐隆而相朝,高峻而不陷,乃相之貴矣。”
    四瀆之中,鼻子為濟水、眼睛為淮河、耳朵為長江、嘴為黃河,都以端直清大、明淨流暢為佳,主人貴而多智,如果四瀆丑而不端、毀而陷,主人愚蠢卑賤。
    如果鼻子的外形很大,但鼻梁低弱,也不能算為吉相。另外,相書中對鼻子還有下列論述:
    鼻頭圓紅不受貧窮,若要清貴年壽通隆。鼻梁曲陸一生孤獨,鼻如鷹嘴啄人腦髓。鼻梁?橫賣盡田園。鼻有縱紋克子不停,鼻頭青紫晚年窮死。
    準頭主富貴貧賤,百事吉兇。端直充滿者,富貴有官。準頭齊者,心性慈,準頭分,妨克兒。
    除了高鼻梁,劉邦腿上的七十二顆黑痣也很奇特。相書中一般認為,人身上的痣,以黑痣、紅痣為好痣,生長在身體的隱秘部位:
    凡黑痣生於顯處者多兇,生於隱處之中者多吉。故生面上者皆不利也。黑痣,其色黑如墨,赤如朱,善也。
    長在手足與四肢上的黑痣,有吉有兇,具體到劉邦腿部的黑痣,說法如下:
    兩腿之上,謂之福府,主驅使奴婢。兩腿後謂之得庭,主福德旺相。兩曲膝後謂之財苑,主牛馬六畜。兩胯骨上下,謂之有威勢。兩膝上謂之玉府,主蓄財帛。
    相貌奇特的劉邦,地位卑賤時遇到一位呂公。呂公懂得相人之術,據他自己說,曾經相人無數。呂公從劉邦的相貌上斷定他必成大業,所以主動提出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位就是後來的呂後。
    呂後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女兒就是後公主。某一天,呂後帶著兩個孩子守在自家的田地上,一位老人從那裡路過,向呂後討口水喝。老人深通相術,看過呂後,說:“夫人是天下難得的貴人。”
    呂後請老人再看看自己的兩個孩子,當然都是貴相,老人指著漢惠帝說:“夫人之所以尊貴,全因為這個孩子。”
    老人離開之後,劉邦來到田地上,呂後把剛纔的事說給劉邦聽,劉邦急忙追趕上老人,請他為自己看相。老人仔細看過,說:“先生貴不可言,剛纔那位夫人和公子,都因為先生而尊貴。”
    劉邦大喜,謝道:“將來果真如您所言,不敢忘記您的恩德。”
    劉邦是否生有一副龍顏,不得而知。不過,從呂公主動嫁女和過路老人的評價來推斷,劉邦的相貌必定相當奇特。
    劉邦的時代,有一個女子名叫薄姬,姿色出眾,母親*初把她獻給魏王魏豹。楚漢相爭,魏豹在劉邦、項羽之間搖擺不定。薄姬的母親請來一位的術士,就是許負,讓他給女兒相面。許負的結論是:薄姬將來會生下一。
    許負的斷言傳到魏豹的耳中,讓他生出許多想法。動亂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皇帝的位子屬於那些敢想敢做的人。魏豹不甘心做別人的附庸,劉邦做皇帝、項羽做皇帝,都不如自己做皇帝。魏豹想成就自己的一番帝業,在他看來,薄姬是他的女人,她命中注定要生下,必定是他魏豹的兒子。
    於是魏豹脫離了劉邦的陣營,自立一派。那時候,劉邦要*對付項羽,騰不出手來收拾魏豹,隻能派人前去勸說魏豹,魏豹的回復一點都不含糊:“人生如白駒過隙,應當活得輕松一些。漢王待人傲慢,罵我們這些諸侯像罵自己的奴纔一樣,根本不顧及大家的體面和禮節,我不會再去見他。”
    兩下裡鬧翻,劉邦派韓信率兵打過去,滅掉魏國,魏國降格變成了魏郡。劉邦沒有掉魏豹,讓他負責守衛滎陽,後來被部下死。
    魏國滅亡時,魏豹的女人薄姬被押送往皇宮的織室,成為一個宮中織布女工。某一天,劉邦到織室來巡視,遇到薄姬,看她相貌姣美,便把她納入後宮。漢王的後宮之中,佳麗如雲,薄姬根本沒有機會見到皇帝劉邦。
    閑悶無聊之中,薄姬與兩位相知的女伴約定,以後不管哪一個人得身的機會,一定不要忘記互相提攜。後來兩位女伴得到了劉邦的寵幸,薄姬依然身處冷宮。得意的女伴在劉邦面前談論薄姬當初與她們的約定,語帶譏笑。
    劉邦聽在耳裡,對薄姬生出幾分憐憫,讓人把她召來。這樣的機會薄姬不知道盼了多少天,而且稍縱即逝,於是薄姬說了一句很有心機的話:“昨天夜裡,我夢見蒼龍肚子裡。”
    與龍相關的夢境,劉邦再熟悉不過,也喜歡聽,於是他說:“這是一個好兆頭,我讓你幻夢成真。”
    這一夜,薄姬陪伴劉邦度過,以後生下一個兒子劉恆,被立為代王,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當初預言薄姬生的許負,是漢文帝時代很有名的術士,相術高超。有一次,周亞夫請許負為他看相,許負說:“三年之內,您會封侯。八年之後,您貴為將相,地位崇高無比。那以後九年,您會餓死。”
    如此預言,讓周亞夫不以為然。周亞夫是漢初名將周勃的兒子,此時擔任河內守。周勃是臣,被劉邦封為絳侯。周勃死後,他的長子周勝之承襲了爵位,被封為代侯。就算周勝之死掉,代侯的爵位也應該由他的兒子承襲,不會落到周亞夫的頭上。所以周亞夫認為許負的話是無稽之談,更荒誕之處在於,許負認為他在封侯之後還會餓死。
    許負解釋他的依據,指著周亞夫的嘴唇周圍,說:“你的嘴邊有紋理入口,是餓死之相。”
    三年之後,周勝之犯了人罪,爵位被剝奪。漢文帝在周勃的兒子之中重新挑選繼承者,選中了周亞夫,封他為條侯,此後,許負的預言一一應驗。
    漢文帝任命周亞夫為中尉,負責巡行京城。漢文帝死後,周亞夫擔任車騎將軍,以為太尉定吳王、楚王的叛亂當中立,升任丞相。漸漸地,周亞夫與漢景帝之間生出矛盾,漢景帝不再信任周亞夫。因為營辦葬器,周亞夫的兒子被人告發,周亞夫被捕入獄。在獄中,周亞夫五日不食,*後吐血而死。
    《太清神鋻》中就有“縱理入口,餓死不久”的說法,又說“口上有紋,失約無成”。
    許負的相術精湛,*預測周亞夫的人生軌跡。大概一個人窮餓而死,會在面部顯出明顯的特殊,漢文帝時期還有一個類似的例證,頗為經典。
    鄧通,蜀郡南安人,官大夫,深受漢文帝寵愛。鄧通沒有什麼過人的本領,*突出的特點是對漢文帝忠誠,漢文帝身上生了濃瘡,鄧通用嘴替他吸吮。也因此,漢文帝對鄧通極為寵信,經常到他的府中喝酒遊戲,賞賜豐厚。
    漢文帝曾經讓術士為鄧通相面,術士的結論是鄧通將來會很貧窮,*終餓死。漢文帝不相信,要的力量改變鄧通的命運,說:“鄧通怎麼就會窮餓而死?我可以讓他終生富有。”
    於是漢文帝把蜀地的一座銅山賞賜給鄧通,準許他鑄造銅錢。鄧通鑄造的銅錢,稱為“鄧氏錢”,流通遍布天下,鄧通的財富可想而知。後來漢文帝駕崩,漢景帝即位,鄧通失去庇佑和靠山,先是丟掉了官職,不久又有人指責他濫鑄銅錢。
    鄧通全部的家財被抄沒入官,還有一筆巨額的罰款,無力嘗還。漢景帝的姐姐可憐鄧通,贈送一些財物,全被官吏們搜索而去。當年富可敵國的鄧通,落到身無分文、無家可歸的地步,*終寄居人家,貧困而死。
    鄧通會不會像周亞夫一樣,餓紋入口,不得而知。為他相面的術士,在他*富足的時候,說他將來會窮餓而死,說明鄧通的相貌頗為典型,符合相術當中的相應條件。
    2
    秦末英雄群起,劉邦能夠從群雄之中脫穎而出,成就帝業,依靠的是他的勇氣、識見、謀略和運氣,更離不開謀臣武將們的忠心輔佐。這其中,劉邦的高鼻梁和腿上那七十二粒黑子是否有作用,難說清楚。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即便它們有作用,也是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一個卑微的亭長成為開,劉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知人善任。劉邦闖蕩江湖,閱人無數,即便是出於經驗,他也能根據一個人的相貌氣質,對他的忠奸善惡做出大致的判斷。
    漢高祖十二年,定黥布的叛亂,為鞏固劉姓江山,在分封兒子之外,把姪子劉濞封為吳王,封地在沛,領有五十多城。
    劉邦對這個姪子不放心,把他召來,仔細審視他,說:“我看你帶著反相。”一句話幾乎要把劉濞嚇死,劉邦拍著他的背說:“五十年之後,東南之地有人反叛,不會是你吧?劉姓都是一家人,你千萬不要謀反。”
    劉濞伏地叩頭,連說不敢。但後來歷史的發展,正與劉邦的預言相應。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人反叛。當初劉邦的一番言論,更像是預先對劉濞的一種警戒,可惜他沒有牢記在心。
    從本質上說,相術是*的一個分支,而*的根本目的,是預測將來,從而趨利避害。大千,芸芸眾生,每個人的面貌各不相同。經過漫長的社會生活,經驗的累積,人們透過一個人的相貌神色,可以大致揣測他的性情,高明者甚至能夠預測一個人的福禍壽命。
    這類技能出現得很早,春秋時期的音樂家師曠,與周靈王的太子晉之間有過一段對話,當時太子晉隻有十五歲。師曠根據他的聲音與氣像,斷定他壽命不長,說:“汝聲清浮,汝色赤火,色不壽。”
    不到三年,年輕的太子晉果然死去。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範蠡和文種兩個人輔佐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越國逐漸強大起來,*終滅。勝利之後,範蠡辭官不受,離國而去。到了齊國的地面,範蠡給依然留在越國的文種寫了一封信,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您為什麼還貪戀權位?
    範蠡認為,越王勾踐是那樣一種人,可以同患難,不可以共享樂。範蠡在信中提到他如此判斷的依據,就是越王勾踐本人的相貌。
    範蠡對勾踐的認識,可謂精準。在他的提醒之下,文種意識到自身的危險,決定隱退,對外稱病。可惜這些來得太晚了一些,關於文種想要造反的言論已經流傳開來,於是勾踐賜給文種一柄利劍,說:“當初,關於對吳征戰的計策,先生一共獻出七條。我隻用了其中的三條,就把吳國滅亡。另外那四條,請先生替我獻給亡去的先王。”
    勾踐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要逼迫文種自,此時的文種,別無選擇。
    從範蠡的描述來看,勾踐的相貌特征是“長頸鳥喙”,脖子細長,唇吻前突,這與後世相書中的“鶴形”,參考一下《太清神鋻》中對此形的定義:
    三纔相等,眼細眉長,鼻尖而小,身長垂口,身體上下一般,細長而正,地閣小,五官俱好,正鶴形也。
    標準的鶴形是一種貴相,勾踐*終能夠實現志願,諸多因素之中,除去賢臣的輔佐和他自身的隱忍與努力,天生的稟賦也不應該被排除。至於長頸鳥喙之人,不可以同甘共苦,屬於道德範疇。
    站在勾踐的立場上,他肯定不喜歡別人都像範蠡那樣,透過他的外貌窺見他的性情,*預知他的未來。所以,有些時候那些高明的相士並不受人歡迎。
    王莽就曾經死過這樣一名相士。王莽相貌奇特,舉止浮誇,《漢書》中對他的相貌與做派有細致的描寫。王莽生有一張大嘴,下巴前突,眼大而赤紅,聲音洪大而嘶啞。他的身高七尺五,喜歡穿高底鞋,戴高帽,還在衣服*襯墊上硬硬的馬毛,讓自己的身軀顯得格外龐大。這樣一個王莽,在別人面*是挺胸高視,追求一種俯視眾生的感覺。
    在*奉的一位術士,從王莽的面相與服飾上,察見他的性格,說他鴟目虎吻,聲如豺狼,“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
    王莽聽說之後,當然不能容忍這樣的議論,把那個術士死。以後王莽格外小心,用雲母做成面罩,遮擋住面孔,不肯再讓別人輕易看到自己的相貌。
    相術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對骨相的把握,漢代王充在《論衡》的“骨相篇”中說:
    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人命稟於天,則有表候於體。察表候以知命,猶察鬥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謂也。
    骨相之外,還要兼看一個人的氣質性情,內外兼顧,聲形並重:
    非徒冨貴貧賤有骨體也,而行清濁亦有法理。貴賤貧富,命也。行清濁,性也。非徒命有骨法,性亦有骨法。惟知命有明相,莫知性有骨法,此見命之表證,不見性之符驗也。
    長期經驗的累積,形成了許多相術的規則,有心者整理編撰,用歌訣的形式記錄下來,數量龐大。比如:
    坐中初看似昂藏,熟視稍覺無晶光。語言泛泛失倫序,舉動碌碌多倉忙。若人賦得此形相,薄祿為官不久長。
    坐中初見似塵俗,熟視稍覺多清涼。議論瑯瑯悉可聽,容止悠悠而細長。若人賦得此形相,高名美譽攬金章。
    再比如,高明的相士,從一個人臉上的氣色,可以推測他的心情與健康,大抵以面色光潔無瑕,色青、色紅、色黑、色白,都不是吉相:
    更看面部何氣色,數中惟有火多殃。青多憂饒黑多病,白多破財黃乃昌。湛然沉靜無瑕翳,青雲萬裡看翱。
    還有人通過面相選擇妻子。《青箱雜記》載,劉燁早年娶了尚書趙晃的大女兒為妻,可惜妻子早亡。後來劉燁考士,趙晃已經捐館,他的妻子托媒人來找劉燁,還想讓他做趙家的女婿,因為她還有七女兒和九女兒沒有出嫁。
    劉燁對媒人明確表示,如果嫁的話,他希望能娶九女兒,不要娶七女兒。趙妻很不高興,說了當時的一句諺語:“薄餅從上揭。”責怪劉燁剛剛考士,就這樣對人家的女兒挑三揀四的。
    劉燁為自己辯解說,七女兒同相寒薄,和他不相配,他更喜歡九女兒。以後劉燁果然娶了九女兒,一生寶貴。而劉燁認為骨相寒薄的七女兒,後來嫁了一個窮書生,一生困頓。
    後世的術士們不*結琢磨,相術更為細膩,更善於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是否精準卻難說。而且,妄斷別人的休咎福禍,某些時候會給自己帶來禍患。
    南宋時期,有個名叫徐謂禮的人,研究過相術。《齊東野語》記載,賈似道年幼的時候不務正業,她的母親為兒子的未來憂心,請徐謂禮看一看兒子的前程。
    徐謂禮仔細端詳賈似道的面相之後,說:“夫人不必憂心,這孩子將來可以做一個小郡的太守。”
    賈似道和母親都牢牢記住了徐謂禮的預言。後來賈似道成為一代權相,徐謂禮早已經忘記自己當初的預言,徐家與賈家是親戚,他便請求賈似道給自己安排一個官職。賈似道根本不理會,徐謂禮隻好轉求賈母,賈母出面,賈似道不能再拒絕,卻說:“徐親骨相寒薄,止可作小郡太守耳。”
    簡單的一句答話,說明賈似道一直對徐謂禮當年的預言耿耿於懷,也含著捉弄徐謂禮的意思。後來賈似道果然安排徐謂禮做了上饒郡的太守,再沒有提撥。
    徐謂禮給人的啟示是,不可妄言他人的福禍休咎。
    說到底,透過相貌氣色預知吉兇福禍,不如修身自持,纔是正確態度,像明代陶安的一首詩所寫:
    禍福皆由自己為,莫談氣數怠修持。壯夫飲酖難逃死,貧者營資不絕炊。貴骨挿身遭斵鑿,餓文入口繋安危。鬼神予奪無他意,禍福皆由自己為。
    3
    相術長期發展,衍生出來幾種特異的方法,比如揣骨、聽聲、摸笏等。
    《玉管照神局》的開篇一首《呂洞賓賦》就說:“相貌有異,貴賤不同,量肌肉之輕重,揣骨格之肥充”。所以,揣骨之術一直是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史?齊本紀》記載:有一次,高歡和劉貴、司馬子如、賈顯智等人帶著一隻白鷹,到野外打獲。在一片沼澤地中住著一位老太太,雙目失明。老太太讓她的兒子拿出好酒好肉,款待各位,又說自己擅長“暗相”。
    這裡所謂的暗相,就是揣骨。老太太依次摸過眾人,說他們都是貴人,又說高歡是他們的首領。關於將來各人的休咎,老太太說賈顯智不得善終,司馬子如官位崇高,後來都證明十分*。
    唐代時,相面術流行,但技術高超者並不多見,比如《劇談錄》中說:“自咸通、干符已來,京國察相者殊多,言事適中者甚少。”
    當時有一位術士名叫丁重,相術精準。一位姓於的都尉,大家很看好他的前程,認為他將是未來的宰相。當時主持朝政的路相國與於都尉關繫不好,反而格外關心他的前程,暗中找到丁重,謊稱自己與於都尉是好朋友,讓丁重看一看於都尉能否成為宰相。
    丁重看過,認為於都尉將來必為宰相:
    今日見之,觀其骨狀,真為貴者。其次風儀秀整,禮貌謙揖,如百斛巨器,所貯尚空其半,安使不受益於祿位哉?苟逾月不居廊廟,某無復敢至門下。
    以後於都尉果然成為宰相。丁重從此聲名大響,京城士大夫紛紛上門,求他看相,判斷未來,據說都很靈驗。
    丁重看相,看的是一個人的骨狀和儀表風度,比他更高明的術士,可以透過官員手中的笏板,判斷未來。唐文宗開成年間,有一個高明的術士,名叫龍復本。龍復本是一個盲人,揣骨聽笏,隻要把官員手持的笏板交給他,揣摸之後,龍復本便能*知道這個人的壽命與前程,頗為神奇。
    有一次,宋補闕和蕭補闕一起來找龍復本,宋、蕭二位的官職相當,宋補闕的名氣更大一些,前途更被看好。兩個人把竹笏交到龍復本的手上,龍復本把蕭補闕的笏板仔細摸了許久,放到案上,說:“這是宰相笏板。”
    然後再摸宋補闕的笏板,卻隻是輕描淡寫地說:“是長官笏板。”
    宋補闕沒想到自己的前程竟然不如蕭補闕,心,蕭補闕倒很坦然,說這些言論全無憑據,不必介意。其後不久,宋補闕因為冒犯*,被派了一個河清縣令的小官,老死任上。而蕭補闕仕途坦蕩,*終官居宰相。
    像龍復本一樣,擅長揣骨、聽聲、摸笏的術士大多是盲人。《警世通言》第十三卷《三現*龍圖斷冤》的開篇佑年間,陳亞出任建康知府,有一天與朋友坐在臨江亭上,聽到外面一個聲音高叫:“不用五行四柱,能知禍福興衰。”
    陳亞仔細聽過,認為此人說話過於狂妄,就把他亭子。原來是一個衣衫襤褸的盲人,名叫邊替,是金陵有名的術士。
    大卿怒道:“你既吝目,不能觀古聖之書,輒敢輕五行而自高!”邊吝道:“某善能聽簡飭聲退,聞鞋履響辨死生。”大卿道:“你術果驗否?……”說言未了,見大江中畫船一隻,櫓聲嘟軋,自*而下。大卿便間邊替,主何災福。答言:“櫓聲帶哀,舟中必載大官之喪。大卿遣人訊間,果是知臨江軍李郎中,在任身故,載靈樞歸鄉。
    《事實類苑》記載:宋真宗在被立為皇太子之前,被封為壽王,擔任開封府的府尹。當時在開封的鐵盤市有一個盲人,擅長“揣聽聲骨”,手段高明,頗為靈驗。宋真宗把那個盲人找來,讓他為自己的幾個部屬判斷未來。
    當盲人摸到王繼忠的時候,現出一臉的驚愕,說此人命運奇特,前半生在本朝做官,後半生在外國做官。宋真宗以為是無稽之談,笑一笑,打發盲人出去。
    宋真六年二月,遼國軍犯,在望都縣與宋軍大戰。當時王繼忠擔任副都部署,一場酣戰之後,被遼軍俘獲。
    王繼忠後來的經歷,有似《楊家將》裡的楊四郎。《遼史》中載有他的傳記。被俘之後,皇太後很賞識王繼忠的纔干,讓他做了戶部使,“以康默記族女女之”。
    王繼忠對遼頗為忠誠,先後被任命為中京留守、樞密使等重要職務,*後老死遼國。他曾經寫信給宋朝廷,希望宋遼兩國休兵講和。
    宋真宗一直沒忘這位舊日的屬下,每次宋使來到遼國*會捎帶一些宋真宗賜予的寶物。遼聖宗知曉此事,並不禁止。所以王繼忠在宋、遼之間扮演著十分微妙的角色。王繼忠的前半生和後半生,分別效力於宋、遼,一世經歷,正與開封府鐵盤市那位盲人術士的預言一致,實在神奇。
    《投轄錄》中的一則軼事更為誇張。杭州人翟惟康十八九歲時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之後,住到開封的姐姐家裡。正趕上姐姐臨產,翟惟康出去買,路過相國寺,路邊一個盲人,擅長揣骨聽聲。
    翟惟康上前卜問前程,盲人說:“你手上拿的是不是?這位孕婦會生下一個男孩子,前途無量。而且這個男孩與你的未來關繫很大,將來你隻有靠著他的關繫,纔能得到官職。”
    自己的前程要由一個沒出生的孩子來決定,這樣的預言實在讓人洩氣,翟惟康肯定不高興,讓為盲人純粹是一派胡言,沒興趣再問別的,轉身走開。
    姐姐果然生下一個男孩子,就是瀋文通。長大之後,瀋文通果然科舉高中,成為杭州太守。這期間,翟惟康一事無成,到了宋神宗登基時,翟惟康帶著瀋文通的貢物和賀表,代表瀋文京朝賀,新皇帝開恩,賞給他一個太廟齋郎,翟惟康果然混到了一個官職。
    揣骨聽聲的高手歷代都有。《檐曝雜記》中記錄清代雍正年間一位揣骨高手。此人姓史,是浙江的一位盲人,相術精湛,遇到男人就摸骨,遇到女子就聽聲。
    有一次,浙江夢把姓史的找來,讓他給自己的孫子舒赫德摸骨,當時舒赫德還是童子,在座的還有他的私塾老師汪由敦。姓史的為汪、舒二人摸骨,認為二人將來必定顯貴。
    當時汪由敦貧寒落魄,認為這話隻是術士的恭維話。不過,當天晚上,姓史的特意來到汪由敦的住處,說他將來的聲名要比巡撫大人還高。
    這話讓汪由敦惶恐不安,姓史的說:“眼下先生隻是貧寒書生,我奉承先生有何益處?先生好好努力。將來我會有一場災阨,要持續多年。到時候先生地位顯赫,我的災阨還要仰賴先生解除。在這裡鄭重相托,請先生不要忘記今天的話,到時候一定盡力拯救。”
    不久,姓史*給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對術數興趣濃厚,不知道姓史的在雍正皇帝面前說了些什麼,觸犯了皇帝心底的忌諱,把他流放到山海關外,一獃就是十多年。
    乾隆十年,詔令特赦天下,當時汪由敦已士及第,升任刑部尚書。汪由敦查看罪犯檔案,看到姓史的名列其中。但是,姓史的是由先皇特旨流放,檔案中又沒有明確記載他犯罪的事由,通常而言,這類罪犯不在特赦之列。
    汪由敦當然還記得姓史的,由於汪由敦的主張,姓史的被特赦,汪府。姓史的接受教訓,不再輕言別人的福禍。當時,汪由敦的大兒子汪承沆即將參加科舉考試,汪夫人請姓史的務必為兒子看一看,是否能得名。
    姓史的隻給出一句簡單的結論,說史承沆可以得到六品的官職。據此推斷,他士考試中必然高中。不過,事情似乎出了點麻煩,當年的考試,汪由敦正好出任主考官,做為兒子的汪承沆要回避,隻得放棄。看起來姓史的預言變成了笑話。到了這年鼕天,皇上特旨,汪由敦可以有一子蔭襲官職,汪承沆得到一個主事官的職務,正是六品。
    明成祖——王氣在燕
    1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明璋病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以明年年,所以朱允炆又被稱為建文皇帝。
    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標的二兒子,性格溫厚純孝。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璋很快決定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也就是指定他做為自己未來的繼承者。
    建文皇帝繼位之後,接受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的建議,開始削除各位藩王的勢力。而各位藩王之中,燕王朱棣的勢力,志向。如何消解燕王的威脅,讓建文皇帝頗費精神。
    朱璋的四兒子,洪武三年被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朱棣到,正式就任燕王。
    燕地曾經的都城,蒙古,控衛遼東,地理位置重璋在諸子之中選擇朱棣為燕王,看中的是他的不俗稟賦。史書上說朱棣的相貌奇偉,生有一副漂亮的胡須,“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璋自己也說過:“異日安國家必燕王也。”
    年輕的燕王朱棣用戰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洪武二十三年之後,朱棣多次統帥大軍,擊敗蒙古軍隊,成為獨當一面的大纔。幾年征戰過程中,朱棣顯露出來的雄纔大略,有目共睹,璋對自己選立皇孫的想法生出疑惑,在兒子與皇太孫之間反復權衡。
    有一璋要考察朱允炆和朱棣的胸襟與志向,自己擬了一句對聯,是“風吹馬尾千條線”,讓二人對出下聯。
    朱允炆對的是:“雨打羊氈”,朱棣對的則是:“日照龍鱗萬點金”。從句法上看,兩個人的下聯對得都算中規中矩,難分高下。比較內容與氣勢,則朱棣的一句更有氣像,朱允炆的一句卻常,全無格局。
    當然,這一類的軼事在文獻中比較常見,因為隱諱與飾美的需要,其內容真假難辯。《東朝紀》中有璋與謀士劉基的對話,內容除了涉及到朱棣、朱允炆,還提的王氣。話題從皇太孫開璋想知道自己選立的這位繼承人是否恰當,在自己離世之後,他可以在皇帝位上坐多久。
    劉基並不看好朱允炆,說話十分委婉璋的一再追問之下,劉基隻好實話實說,認為朱允炆的骨氣不凡,卻難以長享人世間的大富貴,更適宜出家得仙。就算朱允炆坐上皇位,大概也隻能維持四五年。
    然後劉基又提到朱棣,提到燕地所具備的王氣,說:“且得天下者,必燕王也。燕王纔度既雄,而北地常有王氣。”
    皇權的繼承與爭奪,從來就是殘酷的璋而言,兒子與孫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選擇這一個,意味著對另一個的放璋當然明白其中隱患,但他對身後之事頗感無奈,隻好接受劉基的建議,預先準備好一把剃刀,一份僧人的度牒和袈裟,全部一隻密箱裡,留給皇太孫,叮囑他將來到了危急時刻,纔可以打開箱子。
    璋的死訊傳,朱棣立刻動身南下奔喪,途中璋臨終遺囑,讓諸位親王各守藩國,不許前往京師,朱棣隻好折。
    朱棣當然不會甘心向朱允炆稱臣,父皇死後,他在高僧姚廣孝的幫助下,暗中一直積極準備。燕*代的宮苑,深邃闊大。姚廣孝在後面的苑囿中秘密練軍士,鑄造兵器,蓄養鵝鴨,以其鳴叫的雜音作為掩護,防止洩密。
    《堯山堂外紀》中的一則軼事,可以看出朱棣與姚廣孝的謀劃由來已久。一次,燕*裡宴會,朱棣與親信們喝酒的鼕天很冷,席間朱棣與大家對聯,以助酒興,他以眼前的天氣為題,作了一句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在座的姚廣孝立刻對出下聯,對仗工整,毫不掩飾之意:“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是主”。
    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建文皇帝任命工部侍郎張昺出布政使,謝貴、張信出都指揮使司,他們*主要的任務是監督與防範燕王朱棣。
    年,戶部侍郎卓敬認為,消除燕王威脅的辦法,是讓他離重地,纔是根本之策:
    燕王智慮絕人,酷類先帝。者,強干之地所由興也,宜徒燕南昌,以絕禍本。
    卓敬的建議,讓生性仁厚的建文皇帝大感震驚,親自對卓敬說:“愛卿怎麼會想到這些?燕王可是朕的骨肉至親。”
    卓敬輕輕答道:“隋文帝與楊廣還是親父子呢。”
    張昺、謝貴和張信等人之後,派兵守衛九門,對燕王嚴加監視防範。其中這一位張信是臨淮人,早年承襲父親張興的官職。建文皇帝要挑選合適的人出都司,負責一方軍政大事,有*張信,稱他有勇有謀。後來的事實證明,建文皇帝任命張信擔任這個重要的職務,是一個重大錯誤。
    燕王暗中加緊準備,對外則稱病不出,張昺與謝貴知道其中有詐,小心提防。二人又親自到燕*拜訪,炎熱季節,朱棣的臥室裡還生著火爐,朱棣守在爐邊,還直呼身上太冷。
    朝廷與燕王往來攻防,側身其中的張信遲疑難斷,整日裡憂心忡忡。他明白,自己面臨的選擇關乎一家人的性命,稍有不慎,眼前就是萬丈深淵。母親看他心事重重,問他原因。張信說:“兒子統兵千萬,怎麼能沒有一些心事?”
    母親說:“以我兒的纔干,統帥軍隊綽綽有餘,你必定不是為此憂慮,有什麼事不妨講給我聽。”
    張信讓閑人退下,把朝廷的密令告訴母親。張母說:“萬萬不可。我聽人說,燕不死,憑你們的力量,無法擒獲燕王。況且,你父親生前說過,王氣在燕。你不要給咱們家族帶來禍患。”
    母親的話提醒了張信,當時朝廷又有密令,催促張信動手。張信拿定主意,請求見一見燕王,燕王推說有病,三次拒絕張信。張信隻好乘坐一輛女車,徑直燕*。朱棣無奈,讓他把張信帶到面前。張信拜倒床前,朱棣一副病態,閉口不語。
    張信直奔主題,說:“殿下無病,殿下有什麼吩咐,隻管與張信說明。”
    朱棣還在裝糊塗:“我真的有病,講不出話來。”
    張信急了:“殿下不以誠待我!如今朝廷密令擒拿殿下,如果殿下有什麼打算,請對張信明言,如果殿下沒有什麼打算,張信便遵照朝廷密令,抓捕殿下。”
    張信如此坦誠,朱棣不好再對他演戲,起身下拜,稱張信為“恩張”,說張信救了他一家的性命。然後朱棣把姚廣孝召來,一起密議。
    據說,幾個人談話之間,外面檐上的瓦片飄落下來,摔得粉碎。朱棣心中大感憎惡,以為不是吉兆。姚廣孝卻說是大吉之兆。朱棣罵道:“你在胡說,這怎麼能算是吉兆?”
    姚廣孝解釋道:“飛龍在天,從以風雨。況且,舊瓦不碎,怎麼更換新瓦?這是蒼天要替換黃瓦,怎麼不是吉兆?”
    年七月六日,朝廷下令抓捕燕*中的官校。燕王朱棣把官校捆綁在*之中,誆騙張昺、謝入*,走到端禮門,事先埋伏的*軍校突起,張、謝二人被擒獲,隨後被。
    朱棣從此起兵,以誅齊泰、黃子澄等朝中奸臣為名,稱“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密詔諸王統領鎮之”,把自己的軍隊稱為“靖難之師”。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的軍隊攻入南京,皇宮中燃起大火,建文皇帝不知所終。有一種說法,在危急時刻,皇太孫打開璋留下的密箱,匆匆剃度為僧,穿上袈裟,逃離了皇宮。
    2
    朱棣篡奪皇位的因素並不簡單。在朱棣*脆弱的時候,張信背叛建文皇帝、投奔朱棣,對朱棣起了多大的作用,後人無法評估,對此朱棣本人*發言權。
    登基之後,朱棣臣,張信亦在封賞之列,被封侯,食祿一千石,子孫可以世伯。朱棣對當初張信的輸誠,念念不忘,除了稱他為“恩張”,還要納張信的女兒為皇妃。張信堅辭不受,如此更得朱棣的信賴。
    張信在關鍵時刻的選擇,給自己、給後代帶來了富貴。這種選擇的關鍵,是張信和他的父母一樣,相信“王氣在燕”。
    明代*早建都應天府,也就是後來的南京。南京,古稱金陵。據說戰國時代的楚威王認為這裡有王氣,於是埋金以鎮之,“金陵”之名由此而來。金陵的王氣,秦始皇也有所察覺。據說,秦始皇東遊,就暗含厭壓金陵王氣的目的,同時,秦始皇又下令開挖秦淮河,以斷其王氣。
    到了漢代,金陵改稱秣陵,三國時代,又名建業,晉時改為代時,歸屬於集順帝至正十六璋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二十四璋在應,即吳王,立兒子朱標為世子。
    文獻記載,有一次劉基和朋友們在杭州西湖遊玩,突然看到西北方向飄起一團異雲,光彩明亮,映照湖水。大家忙著為這片好看的雲彩賦詩,劉基卻在一旁不停地喝酒,說:“氣也,應在金陵。十年後有起其下,我當輔之。”
    當時的人們認為他在胡說。但後來劉基果然到了應天府,璋的重要謀士。
    璋選擇應天府,也有一段經歷,他曾經在采石遇到一位儒生,名叫陶安,向他請教,陶安就璋先取金陵:
    今群雄並起,不過子女玉帛。將軍若能反群雄之志,不人,不擄掠,不燒房屋,首取金陵以圖王業,願以身許之
    還有一種說朝的一位大臣,大臣建議說:“如果你想成就霸道,我奉獻一大筆錢財。如果你想成就王道,可以到宣州去找一位異僧,名叫金碧峰,他一定有所傳授。”
    大臣提到的金碧峰,俗姓石,六歲的時候出家,拜雲寂溫法師為師,到峨眉山修煉,絕食闢谷。後來金碧峰回到宣州城,給自己搭建了一座草屋,居中靜養。
    璋到了宣州,在一間草屋裡看到一個趺坐的老璋提著長劍走過去,詢問僧人的姓名。老僧安然*,全不理璋大怒,按劍逼視老僧,老僧並不畏懼,反而伸長了脖子湊過璋一見,知道眼前的老僧不是尋常之輩,一下子笑起來,說:“你可見過人的王道嗎?”
    老僧說:“你可見過不怕死的和尚嗎?”
    原來這位老僧就是金碧璋放下姿態,與他攀談起來。金碧峰說:“先生想要成就王道,我有幾句話送給先生。”
    璋洗耳恭聽,金碧峰隻說了短短的一句:“建康有地可王,此之居。”
    建都應天府之璋下令在聚寶門外修造一處寺院,供給金碧峰居住,所以稱之為碧峰璋下令建造的寺院當然不止碧峰寺一處,當時修建的寺廟與牌樓,都由飽學之士題寫匾額。碧峰寺的寺額是“碧峰禪寺”四個大字,由寫。
    不璋自己對應天府並不滿意,這裡的問題是位置偏南,作為吳王的*可以,做為大明王朝的*,它距離北部、西北部的邊疆太過遙遠,“江南形勢,終不能控制西北”。所以當國家疆域擴大之後,這裡不是都城的選擇。
    明世宗嘉靖年間,學者鄭曉在南京擔任過太常卿,後來出任刑部尚書,管理過兵部事宜。鄭曉對金陵的形勢並不看好,認為這裡形勢散亂,不宜做之都:
    金陵形勢山形散而不聚,江流去而不留,都也。、宰相者,因世祿之官太多,亦被他奪去風水。
    鄭曉認為南京的官吏太多,奪去了當地的風水,所以本地人、宰相,這類說法跡似偏頗,而他關於金陵形勢的判斷,有其道理。
    實際上璋的規劃當中,應天府並不是都城的惟一選擇,他年的一份詔書中說:“江左開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圖治,廣一視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為南、北京。”
    這裡所說的大梁,就是汴梁。《國初事跡》記璋認為,過去以應天府(即金陵)為都城的六朝,國運不昌,歷時短暫,因此他一直便有遷都的意向,隻是找不到合適的地點。
    奪取汴梁之璋親自前去察看形勢,得出的結論是汴梁無險可守,屬於四面受敵之地。關於汴梁、洛陽一帶是否適合做為都城,歷*說法不一。
    《北史?齊本紀》載,北魏時期,權臣高歡就曾經建議皇帝遷都到鄴,認為都城洛陽久經喪亂,王氣衰盡,周圍形勢雖然有山河之固,但土地偏狹。高歡如此評價都城洛陽,當然有他的私心,而且他的大本營在晉陽,考慮一切問題,都從自己的立足點出發。
    高歡立論的了考察洛陽的形勢與物產,更重要的是所謂“王氣”,洛陽王氣衰盡的說法大概有其道理。北魏之後,鮮有正式以洛陽為都城的朝代,隋唐時期以洛陽為東都,地位雖然重要,與正式的都*是不同。
    除了汴梁一帶,可以做為都城的地點還有長安,有人曾經提議遷都長安璋否定,理由是“漕運艱難,且已之。”
    *之地,宮苑百司,臣民聚集之地,日常需要消耗大量物質。長安地理偏僻,物產不豐,漕運的路途遙遠而且艱難。更重要的是,秦漢隋唐等朝代定都長安,歷時長久,長安的王氣早已經衰微,不宜定都。
    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八璋又開始認真地考慮遷都長安,還派皇太子朱標巡撫陝西,考察關中形勢,選擇適宜遷都的位置。同年十一月,朱標返回南京,呈獻考察的成果,父子之間應該有過相應的討論。可惜幾個月之後,年輕的朱標病死。
    皇儲早亡璋大受打擊,遷都關中的事就此放棄。方孝孺在為皇太子朱標寫的挽詩中提到過此事:
    相宅圖方獻,還宮疾遽侵。關中諸父老,猶幸翠華臨。
    璋並沒有放棄遷都的念頭。洪武二十七年,一天早朝之璋在華蓋殿召見國子博士錢宰等幾位老臣,和顏悅色,請大家坐下,一起討論金陵的形勝。討論的細節不得而知,討論的主題,是當初定都金陵是否合適,能夠讓朱家的江山綿延萬世。
    這時候,明朝建國已經二十多璋還與大臣們討論這個問題,說明他心中疑惑深重。錢宰回去之後,認真撰寫了一篇《金陵形勝論》璋定都金陵與周朝定都洛邑、漢朝定都長安相比,認為金陵的形勢和氣運更勝過洛邑和長安:
    觀之鐘山龍蟠,石城虎踞,莫不在左盼右顧。奠此皇畿,以牡其基。秦淮之水,玄武之湖,莫不委蛇盤旋,自大江入以固其襟抱,而江、漢二水之朝宗,金、焦兩山之對峙,雄偉宏麗又若是,其地之形勝,誠天地間之偉觀也。
    3
    建文四年六月,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基,以明年年。
    對明成祖朱棣而言是龍興之地,難以忘懷年,明成祖下令為北京,布政司為順天府,巡幸到此,稱為“行在”,設立行部官。永樂二年,明成祖遷移江、浙等九省的富裕居民,充實北京。隨後又兩次遷移山西居民到北京,每次的數量為一萬戶,富裕人口的大量增加,讓北京變得繁華起來。
    永樂四年,明成祖下令營建北京,派大臣趕赴各地征集優質木材,在原有的燕*邸的基礎上大建宮殿。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永樂十八年十一月,明成祖正式詔告天下,遷都北京。
    明代兩個都城南京和北京的選擇,與兩個人物關繫密切,一個人是金碧峰,另一個名叫李至剛,所以《七修類稿》中說:
    太祖建都南京,和尚金碧峰啟之。成祖遷都北京,尚書李至剛啟之。
    尚書李志剛,就是李鋼,字至剛,松江華亭人。李鋼為人警敏,在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四朝都做過官,官運卻是一般,甚至多次獲罪,或者戍邊,或者下獄,或者貶官*之是麻煩不斷,頗為坎坷。
    明成祖即位之後,起用李鋼為右通政,參預修撰《太祖實錄》。修書過程中,李鋼經常與明成祖接觸,頗得皇帝的喜歡,任命他為禮部尚書。
    這期間,李鋼也有觸怒明成祖的時候,有一次李鋼還被奪去官服,隻能穿著士民的服裝。當時李鋼還在編修實錄,每天早晚出入史館,守門人看他沒有穿官服,懷疑他的身份*要攔住他盤問幾句。李鋼頗為尷尬,自己現在不是右通政,隻好如此自報家門:“修史人李至剛。”
    李鋼的鄉音很重,這句話從他嘴裡說出來,聽上去就是:“羞死人李至剛。”館中的同僚們聽到以後,大感歡樂。
    在明成祖*信賴李鋼的時候,他*個公開提議,遷。李鋼的建議自然被明成祖采納。不過,這究竟是明成祖自己的意思,還是李鋼獨立的見解?值得研究。
    李鋼這個人頗有纔干,人品卻是不怎麼樣。解縉曾經如此評價他:“誕而附勢,雖纔不端”。《明史》中也說他“既得上心,務為佞諛”。大概他諂媚的意圖表露得太明顯,即便在他*得意的時期,他的許多建議都未被明成祖采納。
    所以,遷都的倡議,很難說不是李鋼到揣摩明成祖的心意,主動逢迎的一個實例。明璋對南京不滿意,並沒入他的視野之中成為京師,因為朱棣自己。
    但是,一些大臣並不喜歡北京。永樂十九年四月,也就是遷都北京不久,北京皇宮中的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發生火災,幾處大殿被全部焚毀。天降災阨,明成祖深自反省,詔求直言。大臣蕭儀等人於是對遷都提出異議,認為不應該遷。這樣的論調讓明成祖大怒,說當初遷都之前,自己與大臣們秘密商量了許久,*後纔做出決策,並非輕率之舉。
    明成祖下令死蕭儀,又讓大臣們跪到午門外去爭辯,對遷都的質疑這纔息。此後,一直到了明英宗正統六年,乾清宮、坤寧宮、奉天殿、華蓋殿等宮殿建造完成終於正式成為京師,文武各司不再使用“行在”之名。
    一朝都城的選擇,歷來受到建國者的重視,地理形勢之學,的命題也是建國立都,所以明代人章潢的《圖書編》(書中有圖)中專有一則“論*”:
    夫地理之大,莫先於建都立國,稽之古先哲王,將營都邑,罔不度其可居之地,以審其吉兇。
    的東、北、西三塞。從*的角度看,有形有氣慨,雄渾厚重。一句“王氣在燕”,盡可以勾勒的磅礡氣勢。宋代人已經看出這裡的好風水,比如朱熹就指出:
    冀都是正天地中間好個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雲中正高脊處,自脊以西之水則西流入於龍門西河,自脊以東之水則東流入於海。前面一條黃河環繞,右畔是華山聳立為虎,自華來至中為嵩山,是為前案,遂過去為泰山聳於左,是為龍。淮南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諸山及五嶺又為第三四重案。
    朱熹的視野開闊。南宋與大金國是一對死敵,金國海陵王篡位之後,遷都燕京,改名中都。朱熹對敵國都城風水的由衷贊美,顯示他純粹是從風水的角度立論,全無阿諛之意。
    明代人自己當然對北京的風水大加稱道,像《廣志繹》中如此論述北京的形勢:
    燕地,太行峙西北,大海聚東南,氣勢大於晉中、晉左、山右。河倚空向實,而燕坐實朝虛,黃花、古北諸關隘,峻險相連,龐厚百裡。晉已發唐、虞、夏矣,王家安得不之燕也?……
    又把北京的天壽山與南京的鐘山相對照,而更遠處的太行山繫,綿延而至:
    天壽山自西山東折而來,龍鳳舞,長陵一脈,真萬年寶藏之地也*絡蟠互,倍蓰鐘山……太行,首始河南,尾繞山海,而出數千裡。其至京師則名西山,舊稱第八陘。在燕厚數十百裡,勢則連山巨阪,地軸天關,勝則春花夏果,秋雲鼕雪,良偉觀也。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咸隸太行。大水如桑乾、清濁漳,咸穿太行東出。
    《五雜俎》也認為,北京的形勢氣魄雄大,規模弘遠,在帝國的整個疆域之中,位居首領,非南京可比:
    居庸障其背,河濟襟其前,山海扼其左,紫荊控其右,雄山高峙,流河如帶,誠天造地設以待我國家者。且京師建極,首然,後須枕藉,而前須綿遠。自燕而南,直抵徐、淮,沃野千裡,齊、晉為肩,吳、楚為腹,閩、廣為足,浙海東環,滇、蜀西抱,真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者也。且其氣勢之雄大,規模之弘遠,視之建康偏安之地固已天淵矣。
    當初都司張信因為一句“王氣在燕”,臨陣倒戈,投入燕王朱棣的陣營。在當時,這恐怕不是張信一個人看法。
    燕地好風水,毋庸置疑。但燕地*終成為明代*,與明成祖朱棣個人的關繫更大。《靈城精義》中說:“有地非人不下,有人非時不下。”假設璋選擇其它的兒子為燕王,歷史大概會呈顯出另一種畫面。
    宇宙有大關合,氣運為主;山川有真性情,氣勢為先。燕王朱棣由藩邸起兵,經歷幾年殘酷的廝,血流漂杵,*終,人們私下裡半信半疑的一句“王氣在燕”,被朱棣用冰冷堅硬的方式證實。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