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小學問 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馬東馬薇薇黃執中周玄毅邱晨等著好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作者】 馬薇薇邱晨周玄毅黃執中胡漸彪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132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13288
    商品編碼:24761046194

    包裝:平裝
    開本:16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z我
    代碼:52
    作者:馬薇薇,邱晨,周玄毅,黃執中,胡漸彪


        
        
    "

    產品特色


    /

    編輯推薦

    繼《好好說話》後,馬東領銜“說話天團”推出新書《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在這個充滿焦慮的世界,如何做一個聰明人?馬薇薇、邱晨、胡漸彪、黃執中、周玄毅,針對時下困惑年輕人的7種焦慮——“胖、窮、被忽悠、低效率、注孤生、小透明、喪”對癥下藥,幫你把“大部頭”裡的真知識變成一學就會的“小學問”,迅速提升你解決焦慮的能力。

    前不久,從中年油膩、到批90後被朋友圈大型、慘烈、恐怖式襲擊、再到“佛繫性格”的刷屏和輿論熱議,無疑不透露著現時代年輕人對現實生活的壓力和迷茫。本該朝氣蓬勃陽光向上的青年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喪。

    《小學問》的初衷,就是幫助你你跳脫出困惑焦慮的現狀,通過學習來幫你認識到事情的本源。從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的、常感到焦慮的7件事情出發,給你提供實用的、小中見大的學問。

    1、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2、Make a Living——你真的理解“掙錢”這件事嗎?

    3、Stay Fit——如何擁有自律的人生?

    4、Effective——高效能人士是怎樣思考的?

    5、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6、Persuasive——不要當小透明

    7、我喪故我在——學會和隱性焦慮相處

    懂點小學問,超過許多人!


    內容簡介

    這不是一個小時代,這是一個小學問的時代。隻有知識,沒有觀點的人,正在被淘汰。別讓焦慮毀了你的生活,懂點小學問,超過許多人。

    焦慮讓人學習,成為別人眼中的“聰明人”。隻有把焦慮弄明白,纔是讓你不焦慮的方式。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從哪入手、學習哪些知識纔可以緩解焦慮?在有限的時間裡,其實不用每門都樣樣精通,學問不用“大”,“小”就夠用了。“小學問”不是通過知識的增長而改變,而是激活你的知識存量。它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很多搞不明白的現像,比如,為什麼在健身房辦卡後再也沒去過?為什麼買的書從來沒翻過?為什麼有人可以“躺著”把錢掙了?為什麼你做不到“管住嘴”?

    全書共有7個“小學問,”每一則“小學問”裡,每一個知識點既有應用場景,又有解釋力度,還能遷移到其他領域,以及足夠輕巧有趣。《小學問》由你每天都能接觸的“遊戲、健身、職場、戀愛”場景切入,帶讀者走進知識領域的課堂。相信通過一些垂直領域的有趣觀點、知識的分享,面對日常問題和困境時,可以自如使用的邏輯思維能力,幫讀者提升思維的競爭力,讓讀者學會按照這些聰明人的方式去思考問題,行為不落俗套。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幫你提升個人思維競爭力,像聰明人一樣去思考問題!


    作者簡介

    出品:

    馬東

    米未傳媒創始人CEO,曾先後在中央電視臺擔任綜藝頻道總監助理、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後創立米未傳媒。米未傳媒致力於互聯網內容的生產平臺建設和優質內容開發,是目前國內估值增長速度無出其右的內容公司。

    作者簡介:

    黃執中

    米果文化課程總監,寶島辯論名人,知名學者。連續兩屆榮獲大專辯論賽的年度辯手。曾擔任4屆《奇葩說》導師,並獲得《奇葩說》第三季冠軍,現為米果文化繫列內容產品課程總監,參與內容創作及打磨,打造《好好說話》《小學問》繫列“頭部爆款”內容。


    周玄毅

    米果文化內容總監,知名學者和辯手,現任武漢大學哲學繫教授。曾代表武漢大學參加大專辯論賽獲得年度辯手。參與創作《好好說話》《小學問》繫列“頭部爆款”內容。


    邱晨

    米果文化COO,跨界辯纔。職業生涯橫跨辯手、記者、設計師、高管,創始人等多重身份。曾供職阿裡、亞洲周刊等多家知名企業,並創立個人設計工作室成為合伙人之一。曾獲知名網綜《奇葩說》第二季冠軍,參與創作《好好說話》《小學問》繫列“頭部爆款”內容。


    馬薇薇

    米果文化副董事長,知名藝人,曾獲知名網綜《奇葩說》季冠軍,擔綱《黑白星球》主持人。創立米果文化,參與創作《好好說話》《小學問》繫列“頭部爆款”內容。


    胡漸彪

    米果文化CEO,傳奇職業經理人。曾任索尼、星報集團、珠海國際賽車場等公司高管。知名網綜《奇葩說》幕後導師,參與創作《好好說話》《小學問》繫列“頭部爆款”內容。


    精彩書評

    我們跟很多聰明人聊過,所以有了《小學問》。我們把這些智慧的閃光記載下來,用這本書,跟你聊聊。

    ——馬東


    大學問嘛,小事情、輕松學、別怕問,這不就來了一批用心的人,好好回答你了嗎?請笑納

    ——蔡康永


    大學問與神有關,小學問與人有關。這是一本關於人如何活得明白的書。

    ——高曉松


    在《奇葩說》,大家常常覺得馬薇薇、黃執中他們看問題總能另闢蹊徑,除了說話技巧,知識儲備和思考邏輯同樣重要。而《小學問》就是教會用戶這麼一套思考邏輯,通過一些有趣的觀點、知識的分享,讓用戶學會按照這些聰明人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因此,《小學問》能成為喜馬拉雅付費產品中的佼佼者並不令人意外。

    ——喜馬拉雅FM聯席CEO 餘建軍


    《小學問》是中國超可愛的幾個人寫給年輕人的人生建議。大多數人的生活是被安置好了的,自帶安全感,但有些人拒絕被安置,寧可有風險、有焦慮,也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和自由不是光有勇氣就能達到的,你得掌握規劃人生的科學方法。這本書說的,就是勇敢者的心得。

    ——科學作家、文津圖書獎《萬萬沒想到》作者 萬維鋼


    目錄

    解決人生焦慮的小學問

    看待學問有兩種視角:是碎片,還是積木?如果是碎片,那你必須拼湊好所有拼圖纔能掌握知識;但如果是積木,則每一塊積木都有意義。

    焦慮就是干著急—邱晨/ 14

    在別人焦慮的時候學習,在別人學習的時候焦慮—馬薇薇/ 18

    這不是一個小時代,這是一個小學問的時代—周玄毅/ 21

    小學問,就是把知識積木化—黃執中/ 25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知識確實是力量,但你我在邏輯訓練上的缺失,會導致解讀知識的方式經常出錯。

    節?為什麼很多事爭不明白?/ 34

    第二節?沒有自知之明,問題出在哪兒?/ 38

    第三節?人為什麼會死不認錯?/ 42

    第四節?你能分清原因和結果嗎?/ 46

    第五節?怎樣不被人帶到溝裡去?/ 52

    第六節?迷信的命門在哪裡?/ 58

    第七節?偏見為什麼難以?/ 63

    第八節?譴責受害者是什麼毛病?/ 68

    第三章

    Make a Living—你真的理解“掙錢”這件事嗎?

    在“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外,我們更容易忽視的是“風險勞動”與“情緒勞動”。

    節?為什麼有人可以“躺著”把錢掙了?/ 78

    第二節?你知道自己掙的是哪份錢嗎?/ 84

    第三節?你的待遇是高還是低?/ 91

    第四節?工作讓人煩,你該怎麼辦?/ 98

    第五節?怎樣不被貧窮限制想像力?/ 104

    第四章

    Stay Fit—如何擁有自律的人生?

    為什麼在健身房辦卡後再也沒去過?為什麼買的書從來沒翻過?你到底對自律有哪些誤會?

    節?想自律?你連因果關繫都弄錯了!/ 114

    第二節?為什麼你總是三分鐘熱度?/ 118

    第三節?改變自己,要經歷哪幾步?/ 122

    第四節?為什麼“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是個大謊言?/ 127

    第五節?別人的成功故事,為什麼幫不到你?/ 132

    第六節?為什麼你不敢做個優秀的人?/ 138

    第七節?為什麼你做不到“管住嘴”?/ 144

    第八節?玩《王者榮耀》,也能學到自律之道?/ 148

    第五章

    Effective—高效能人士是怎樣思考的?

    傳統的“時間”論,反而是阻止我們通往高效的大障礙,時間從來不是省出來的。

    節?問對問題,纔能提高效率/ 158

    第二節?為什麼《俄羅斯方塊》是人類歷史上成功的遊戲?/ 165

    第三節?斜杠青年邱晨的跳槽心得/ 171

    第四節?“換位思考”都是耍流氓?/ 176

    第五節?隻看銷售數據,你就錯得太離譜了!/ 182

    第六節?為什麼更應該向失敗者學習?/ 188

    第七節?“時間”纔是大的浪費?/ 192

    第六章

    Attractive—情與愛的科學小秘密

    要追求卻不敢追求?愛情中的“怕”與“作”,背後都有一套依戀模型的心理機制在起作用。

    節?早戀為什麼禁止不了?/ 200

    第二節?女生,真的比男生更嘮叨嗎?/ 207

    第三節?女生,天生就是購物狂嗎?/ 213

    第四節?女生,真的比男生更柔弱嗎?/ 217

    第五節?愛情,為什麼總有各種“作”?/ 223

    第六節?親密關繫中保持新鮮感的秘訣/ 229

    第七節?跟數學家開普勒學習該如何相親/ 238

    第七章

    Persuasive—不要當小透明

    要影響他人,重要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解釋框架”。

    節?賣問題,而不是賣產品/ 250

    第二節?影響力,從感覺做起/ 257

    第三節?制造美好還是營造恐懼?/ 262

    第四節?“收禮隻收腦白金”,為啥是個好廣告?/ 269

    第五節?壞消息要怎麼說,纔顯得是一個好消息?/ 275

    第八章

    我喪故我在—學會和隱性焦慮相處

    倡導個性解放的年代,我們的焦慮都被心靈雞湯堵住了出口,“喪”成為了合法的宣洩途徑。

    節?喪人?你以為想當就能當嗎?/ 284

    第二節?為什麼焦慮會流行?/ 290

    第三節?別慌,歌德的青春也迷茫!/ 295

    第四節?人為什麼必須快樂?/ 300

    第五節?消極不一定是壞事/ 305

    第六節?喪,也能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308

    第七節?悲觀是軟肋還是鎧甲?/ 313

    第八節?怎樣避免成為“三無青年”?/ 317



    精彩書摘

    為什麼焦慮會流行?


    要理解今天橫行天下的焦慮,不妨回溯過往,從暢銷書的榜單來看社會流行情緒的變遷史。

    1993年,美國出版了一繫列叢書—《心靈雞湯》,作者是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這本書的內容,是各種勵志散文和大量帶有人生啟發性質的短篇故事。隨手翻來,你會發現,它的卷標題叫《愛的力量》,另一卷叫《讓夢想成真》—這些在今天百分之百會成為吐槽對像的文字內容,在當年卻大受歡迎。這套叢書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全球的銷量超過1億冊,活生生把“雞湯”這個詞,從一種食物升華成了一種文化。其文風也引起了無數作家的仿效,一時之間,各種人生導師紛紛“出籠”。而臺灣地區有名的暢銷作家之一劉墉,也是當年受歡迎的青年導師。你光聽他的書名,就能感受到那股強烈的正能量,比如《為自己喝彩》《跨一步,就成功》《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做自己的主人》等等。

    2010年前後,若干本書名帶著“正能量”的書“不約而同”地問世,與《心靈雞湯》一樣掀起了一股追捧和模仿的熱潮。可誰能想像,20多年後,這一股正能量的雞湯文化卻成為被取笑的對像。在今天,流行的不再是雞湯,而是“毒雞湯”,不再是正能量,而是“負能量”……

    雞湯與毒雞湯的區別是什麼?

    以前的雞湯告訴你: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現在的毒雞湯則會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錢人。

    以前的雞湯告訴你: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時,請檢視內心的喜好,找尋自己的舞臺。

    現在的毒雞湯則會說:當你覺得自己又丑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

    以前的雞湯是為了激勵你,指引你。

    而現在的毒雞湯則是想要去打擊你,調侃你。

    過去,人們當然推崇前者;但現在,我們普遍喜歡後者。

    我們不但喜歡戳破那些心靈雞湯,在雞湯中挑骨頭,還喜歡像自虐狂一樣,到處去尋找、主動去傳播那些更尖酸、更刻薄、更殘酷的格言。

    可為什麼雞湯不再吸引人了呢?難道我們不需要成功,用不著幸福了嗎?

    當然不是。標準答案是且當然是:時代變了。

    與以往關注“個體養成”的勵志類暢銷書不同,從2012年這個傳說中的地球末日年開始,人們的閱讀偏好悄悄發生了改變。從《失控》到《黑天鵝》,從《反脆弱》到《爆裂》,等等。這些雄踞閱讀和推薦榜榜首的書籍,無一不是在傳遞同一個主題:如何認識和面對確定性的喪失。

    這個主題背後,是深深的焦慮。充滿挫敗的現實經驗,讓人們不再相信“愛的力量”,不再相信“夢想會成真”,不再相信“人能做自己的主人”,不再相信正面思考的力量。所以,人們開始嘲弄心靈雞湯,回避成功勵志—就好比在一輛長遠來說不知會開往何處、短期來看卻又早已失控的大巴上,不會有人想要從乘客晉升成司機去掌控大巴的方向盤。你說你想下車?不好意思,下不了,因為這輛載著我們所有人的巴士,叫作時代。

    我們失去了“對時代的操控”。

    或許有人以為,理論上,隨著時代進步,人類對世界的操控力應該越來越強。從整體層面來講,這個趨勢沒錯。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為人賦能,極大提升了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但放到每個個人身上呢?在過去,如果你是農夫,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你的付出跟成果之間有很直接的因果關繫。這是正能量的邏輯。但今天,絕大多數的職場人士都是在公司或組織裡,當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甚至就算你是農夫,恐怕也隻是某個村莊、某個農業協會或整個農業體繫中的小小一員。你勤奮,未必能讓你的作物長勢良好,因為這取決於你所能接觸到的土壤、能分配到的種子、能買到的肥料。而即便農作物長勢良好,你也未必真能從中獲利,因為這取決於農業市場的需求、渠道推廣的動力,以及其他各個環節上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這時,付出跟收獲間的因果關繫,會變得越來越間接。這種間接,讓我們失去了對時代的操控。

    2013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奧斯卡上滿載而歸,但其幕後功臣—電影特效制作公司R&H,卻因債臺高築申請破產。電影賣座,幕後功臣卻扛不住金融風暴餘波,探索科技與藝術邊界的努力換來的卻是破產的結果。如果說這種行業悲劇令人扼腕,那行業中個人的無力感則更令人齒寒。在公司致導演李安的一封公開信裡,我們可以窺見這個外表光鮮的行業不為人知的艱辛一隅。信中寫道:“《少年派》的特效需要無數藝術家投入數百小時的雕琢,需要現場助理與制片賣命工作,來回協調,將拍攝場景與動畫特效銜接好。更不用說還得有工程師寫出長串程序,並建立起整部電影的制作流程……”為了《少年派》,公司成立了研發部門,其中三分之一是物理學家。這也意味著一個美國名校的物理學博士在這裡的工作,很可能隻是為了讓電影裡某個瞬間的海浪看起來更真實,為了讓男主角撫摸老虎時指縫裡露出的鬃毛看起來更自然。

    特效師這種看似光鮮的職業,有著藝術家和科學家的雙重光環,可是他們卻很難在偉大的成果和個人的努力之間建立情感關聯。說直白點就是:公司成就很大,個人成就感極低。而可怕的是,越是頂級的特效師,失業後越可能找不到工作。理由很簡單:精細分工下的專業技能的可遷移性太差。試問一個專門做“海浪營造與渲染”的特效師,離開這個行業還能做什麼?當世界的變化嚴重威脅著我們的成就感與安全感時,所有鼓勵你上進的“正能量”就會顯得面目可疑,甚至面目可憎。

    今天,網絡上的年輕人都在忙著說自己是“屌絲”,年紀大一點兒的就說自己是弱勢群體。你肯定能理解這種感覺—不管家庭是否幸福、事業是否成功、當下是否快樂,總覺得自己渺小,無比渺小。我們都看得到時代的方向盤就在那裡,可是卻踫不到。而即便踫到了,我們也不相信自己能改變得了時代這輛大車的方向。

    當然,你也別誤會,焦慮感籠罩下的人們,不會因此就不工作、不努力、不付出??至少,不全是這樣。我們隻是不再確信努力的價值,並且厭惡那些鼓吹成功的嘴臉。



    TIPS:

    小學問:焦慮感的來源,在於付出跟收獲之間的因果關繫變得越來越間接。這種間接,增強了不確定性,讓我們失去了對時代的操控感。



    前言/序言

    和我們一起,跟聰明人閑聊

    馬?東


    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我們讀完一本書覺得很不錯,還會進一步想要去聽作者的演講?為什麼我們聽完演講覺得很不錯,還會想要跟作者私下喫頓飯,聊聊天?明明是書裡的智慧更集中,價錢也便宜,可是我們還要花時間、費力氣、賠笑臉,隻為爭取一個跟作者閑聊的機會,到底圖什麼?

    直到我們做了《小學問》音頻,並且把它變成文字的時候,我纔意識到其中的奧妙。原來,寫書也好,演講也好,其中源頭、核心的智慧,反而往往來自閑聊。跟聰明人閑聊,纔是值錢的享受。閑聊這件事,有三個獨特的好處。首先,它直接針對你的問題,不能用大詞,不能上高度。我既然當面問到這兒了,你就必須老老實實地講清楚自己的想法。看書和聽課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你講得也對,但是跟我實際上關心的事情隔著一層”。閑聊中就不會這樣,不管你是經濟學家還是心理學家,不管你做過多少高頭講章,都不能從理論出發給我上課,隻能從實際問題出發,綜合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發表觀點。而這恰恰是“小切口,深挖掘”的學問之道。

    其次,閑聊是一個人放松的狀態。講話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隻是為了把事情說透。比如說,如果你找黃執中寫本辯論學的教材,他一定憋足了勁兒,追根溯源、構建體繫、開宗立派。你覺得很厲害是肯定的,能不能看懂,那就得另說。可是,如果你私下跟執中閑聊的時候問他:“我覺得我這人也不笨,可是為什麼跟人辯論的時候總是被帶到溝裡呢?”他就會跟你講:“有些常見的思維陷阱,我們習慣辯論的人很熟悉,但是一般人不能時間看出來。如果不把這些陷阱弄明白,讀再多書也沒用。來,你說說看,上次被人懟是什麼情況?我教你兩招……”如果你是個明白人,就會知道這時候學到的纔是精華。

    後,閑聊沒有目的性,反而能讓有趣的話題自動湧現出來。我們在做《小學問》的時候,深度訪談過各個領域的專家。不管對方從事哪個行業,有什麼樣的資歷和背景,我們都在以不同方式問同一個問題:“你覺得在你的專業領域裡,有哪些知識是有意思、值得跟別人分享的?”正是因為這個問題本身是完全開放的,所以我們纔得到了各種各樣有教益的答案,很多都是出乎意料的精彩。

    而這一點,恰恰是本書特殊的地方:它不是從某個理論框架、某個學科繫統,甚至不是從某個特定的要求出發,而是從“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常感到焦慮的七件事情”出發。讀這本書,就像是跟一個博學多纔的老朋友聊天,你說說你煩心的事,對方說說自己覺得有用的觀點。聊得對路,自然就會增聞廣識。

    像這樣的閑聊,西方人在16世紀給它起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作“沙龍”。借用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裡的說法,沙龍看起來是私人聚會,實際上卻是思想史上很多重要觀點的源頭。直到今天,很多歷史悠久的大學,也正在以非正式的學術俱樂部的方式,延續著這種“聰明人聚在一起閑聊”的智慧生產方式。

    我們跟很多聰明人聊過,所以有了《小學問》。我們把這些智慧的閃光記載下來,用這本書,跟你聊聊。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