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拿你所有的,換你想要的 勵志與成功 小萬工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97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09-304
    【優惠價】
    131-19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407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40773
    商品編碼:41513899886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8-12-01
    代碼:39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清華理工纔女,千萬閱讀現像級青年作家的理性思考。

    北漂9年,搬家7次,親手操盤建設了數以萬套計的房子。但她卻說:房子不是*重要的,愛纔是。

    公號首篇推文《房子不是*重要的,愛纔是》即刷爆朋友圈,閱讀量高達千萬,被人民日報、新華社、鳳凰網等50多家媒體大號和大V競相轉載。閱讀過本書的人,無不為之鼓舞,重新找回奮鬥的初心與那些看似簡單確是生活中*美好的單純。

    與丈夫青梅竹馬,分別考上清華建築繫和北大物理繫。速食時代的純愛,一生一世許一人。

    內容簡介

    作為一個從五線小縣城一路奮鬥到清華的學霸,畢業後再進入名企,立穩北京,卻又毅然為愛回到武漢,小萬工用她自己北京十年漂泊與奮鬥的故事,對那些令年輕人時時焦慮的問題進行了一次有態度的回答,關於學習,關於生活,關於愛情,關於孩子。一切不僅是對過往的反思,更是對未來的思考,現實而不失通透,理想而又頗具煙火氣。

    如果你是正在為理想而拼搏的漂泊者,她的故事無疑就是你*好的激勵,因為她相信,去過想過的生活,去做該做的事,隻有不顧一切,纔能贏得獎賞;如果你已然滿足於當下生活,她的故事也會讓你更加感慨生活的美好,因為她相信活得單純,愛得簡單,也能光芒萬丈。

    作者簡介

    小萬工,本名萬靜雅,湖北人。200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繫,地產建築師。

    2017年以小萬工為筆名開始個人公眾號寫作,記錄自己14年北漂生涯回歸武漢的自媒體文章《房子不是zui重要的,愛纔是》刷爆朋友圈,引發全民熱議。2018年南派紀錄片領軍人物馬志丹導演為其拍攝紀錄片《小萬工,好姑娘光芒萬丈》在廣東衛視首播。

    目錄

    Part 1 生活一地雞毛,仍需歡歌高進好好努力,哪裡都是我的北京 /002改變,纔是別無選擇的姿態 /009向前坐,不要提前退場 /018Part 2 美好,因為相信纔看見即使日子低到塵埃裡,夢想也要舉得高高的 /028我在清華當“學渣”的日子 /036我想當個小說家 /044你所經過的黑暗谷都將成為祝福 /053Part 3 活出不用修改的青春,願你單純也光芒萬丈不負韶華不負卿 /062隻問深情 無問西東 /072萬物都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080Part 4 生活有千百種可能,總有一種是你想要的樣子

    收起全部↑

    精彩書摘

    房子不是重要的,愛纔是

     

    我和我的丈夫都是從湖北“五線”小縣城考到著名大學的,他北大物理,我清華建築。

     

    我目前供職於北京某開發公司,負責高端住宅;他供職於北京某高中分校區,是物理學科的帶頭人。我們本科畢業後留京至今9年,其間搬了6次家,現在是第7次,正打包準備搬回武漢。近來總是能看到朋友圈裡好多清華畢業生買不起房子而逃回二線城市的文章,文章裡充斥著疑問、遺憾和不滿。讓我特別想述說一下我同丈夫這些年的故事,同樣是關於房子但卻是畫風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們倆雖然9年搬家6次,但每次搬家都是歡歡喜喜的。

     

    2008年畢業後,我從清華紫荊公寓搬到順義區的新員工宿舍。公司在朝陽區,離宿舍很遠,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但剛畢業那會兒薪俸微薄,租不起公司附近的房子,即便到現在我也很感恩公司提供的宿舍。每月不到的房租,朝北的小單間。我那時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而且從學校的4人間搬到小單間,反而覺得自己可以支配的面積明顯增大。

     

    其間印像深的是父母帶著奶奶與外婆一起來北京玩過一次,當時是夏天,父親執意不肯住賓館,我們一家人就隻好在我的小單間裡打地鋪,兩位奶奶睡在床上,我和父母睡在地上。父母當時看到我的狀況其實有些心疼,畢竟是獨生女,在家鄉裡雖然家境一般,但好歹也是住著大房子的,讀了那麼多的書,來了北京反而生活質量這麼低。我安慰他們說,我很喜歡我在北京的工作啊,同事優秀,領導也很好,而且平時就我一個人,也睡不了兩張床,小單間正好。就在順義的這個小單間裡,我完成了自己負責的第郊區小盤,那時候北京房價剛開始瘋漲,400套房子一天內售罄。

     

    第二次搬家是在一年後,我與當時還在北大讀碩士的男友結婚,為了他讀書方便,我們便搬到萬柳小區——租了個一居室。房東是一對老北京夫婦,聽說我們是租來當婚房的,特地粉刷了牆面,綠色的門窗、水磨石的地板擦得明亮。貼上喜字後,我們在親友的見證下辦了一個簡樸卻溫馨的教會婚禮,特幸福的裸婚。真的是裸婚,我記得自己用那個季度的獎金交完租金和婚禮的費用後,手頭就隻剩2錢。

     

    回憶起來真的特別幸福,我倆12歲相識,中學6年同班,大學6年戀愛,後終於能走到一起,真有那種情飲水飽的感覺。萬柳離我們各自的大學都很近,新婚燕爾的我們,懶得開火就騎車去學校喫飯,周末在未名湖旁邊散步,去紫操踢球,雖然住得簡單,但回憶起來卻都是甜蜜。

     

    那時我每天上班都路過萬泉新新家園,也曾經酸酸地想過自己有一天是不是也能住上這麼好的小區,記得那時萬泉小區房子的單價,這樣的價格於當時的我們而言已經是天文數字。所以對於房子也隻是想想,有衣有食有相愛的人同住,就很知足。住在萬柳的那一年,北京的土地市場還很活躍,負責一個郊區大盤之餘,我還做了30多個拿地項目,沒日沒夜地加班,終於通過投標拿到了自己經手的第塊土地。

     

    第三次搬家是在婚後的第二年,我懷孕了,他也快要畢業,考慮到萬柳離我上班的地方太遠,而且有了孩子不夠住,我們就租了一個朝陽區公司附近的兩居室。

     

    其間,我發現單位的集體戶口無法給孩子落戶,纔把買房提上日程。2010年,房價已然呈現出“爆裂式”飛漲的趨勢,因此我們快速地在公司當時所有的樓盤中挑了一個能買得起的五環外的小兩居室(特別巧的是,這就是我之前投標獲取的那個項目)。首付30萬,雙方父母各支持了一部分,交完首付和各種手續費後,手裡的積蓄幾乎已經見底,我當時甚至都有點擔心下個月工資發了夠不夠產檢、生娃的費用。

     

    我們在租的團結湖小兩居室裡迎來了第個寶寶。雙方父母都未退休,我大姨來幫我看孩子,其間她女兒大學畢業,我建議表妹來北京找工作,也住在我們家。不巧我的好朋友被房東趕了出來,一時找不到房子,我又讓她先住我們家。所以,在這個團結湖50平方米的小兩居室裡,多的時候住過6個人,鬧哄哄的,很是擁擠。以至於我母親都說我這時候要孩子不是好時機,應該等房子妥當之後再要。

     

    但每天下班後看到寶寶,我就會覺得特別幸福,隻要是因愛而生的孩子,其實不在乎在什麼房子裡,也無所謂什麼好時機。就在這個團結湖的兩居室裡,我完成了第個20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綜合項目,由於公司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接手,直到孩子生產前一天我都在工作。

     

    孩子一歲多斷奶,我們終於搬到了屬於自己的五環外的小房子裡,從租住的“老、破、小”搬到自家的“遠、小、新”,看著整潔干淨的衛生間和廚房,幸福感瞬間爆棚,孩子和老人也都很開心。此時丈夫已經研究生畢業,其實物理繫畢業的時候還是有好多選擇的,可以去搜索公司、大國企,甚至當高中老師——諸多offer裡,高中老師是收入低的。他問我的期待,我說看你想做什麼吧。他說他還是想當老師,也許干別的能賺得多一些,但他自己始終覺得做教育是有意義的工作。我說那好啊,反正我工作忙,這樣你以後可以多看孩子,於是他就真的成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師。

     

    我們搬到南邊的時候,他本來聯繫好要調到家門口附近的中學,但那是他帶的第屆學生,還沒有高考,所以他就想著把他們送走再調過來,於是就有了西南五環到東北五環的痛苦通勤,沒辦法,隻好住在學校,周末再回家。

     

    我那會兒正負責北京第個地鐵上蓋項目,在地鐵車輛段上建商業綜合體、普通住宅和公租房,各種規範限制,做得特別艱難,也常常不著家。這樣過了小半年,雖然住得很好,但我們都覺得挺難以忍受的,我和孩子一周隻能見到他一兩次——如果家人不能住在一起,房子再好有什麼意義?

     

    為了讓他安心帶完那屆畢業班,我們第五次搬家。寄居到東五環他們學校提供的宿舍裡,裡面所有的家具是一張床、一個衣櫃、一把椅子。女兒很有意見,她很喜歡自己的那個房子,但我跟她說,住這裡雖然小,但你可以天天見到爸爸了啊。房子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纔是重要的!於是在這個小小的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裡,我們一家生活了10個月,每天爸爸都有時間陪孩子,盡管家裡的東西少到孩子都能數清楚,但這又如何——人生活所必需的東西其實是很少的,所需的空間更不大。在這個小房子裡,我完成了自己做設計師以來一個不掙錢的項目——一所大型養老公寓;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小房子裡,我們又有了第二個孩子。

     

    在二寶出生之前,畢業後的第六年的第六次搬家,我們終於真正搬回了南五環外的小家,丈夫也開始在家門口的學校上班。我自己設計的房子住起來確實很舒服,地鐵房、大商場、大公園,從幼兒園到中學全程教育。說實話看著之前在模型、PPT裡看到的方案變成真正的建築、鮮活的社區,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活在其間,是特別奇妙又有成就感的,這感覺也許隻有做建築的人纔能體會。有時想到在這個低裝修標準的兩居室裡的我,卻負責著北京市場上高端的精裝別墅項目,常常自嘲“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大姨繼續來幫忙帶老二,丈夫則負責接送在旁邊上幼兒園的老大。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我們的生活也漸漸寬裕。想著父母快退休,孩子大了也需要獨立房間,去年我們把手頭的小房子賣掉作為首付,貸款買了一套四居室。本來籌劃著第七次搬家和父母一起住上大房子,我們卻特別意外地決定回武漢發展。

     

    跟朋友道別的時候他們都特別不理解,有房有車有戶口有事業,按說我們是不可能“逃離”的那一類人。但其實丈夫一直想回去,回武漢也能去國內的中學,而且離父母近,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料。恰好我們公司有一個內部調動去武漢的機會,我參與競聘之後纔發現武漢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在一線城市限制人口的格局下,二線城市開始強勢崛起,“大江、大湖、大武漢”也有著不遜於北京的事業空間。但確實很糾結,畢竟在北京待了14年,我們早已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與丈夫商量了許久,就家庭而言,去武漢的話父母和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可以提升整體幸福感,武漢的基礎教育質量也不錯;就個人的職業發展而言,我們倆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武漢都有很好的發展。後促使我們下定決心走的是:我們倆覺得相比留在北京,去武漢盡管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肯定會有更大的行業影響力。

     

    不好的是,武漢也限購,回去之後估計還是得繼續租房子,不斷搬家。但是我現在真覺得這已經不是重要的了。記得之前丈夫加班的時候,我為了催他回家,就給他發微信:費曼(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說:“我要感謝我的妻子……在我心中,物理不是重要的,愛纔是!”後來我去了地產公司,一天到晚折騰各種房子,他就調侃我:“老婆,在我心中,房子不是重要的,愛纔是!”

     

    說來慚愧,很多人覺得房價上漲,地產行業的從業者至少應該是受益者。其實不是,家庭沒有積蓄對誰來說都很難,從2008年到2017年,我們也錯過了無數上車的好機會,而且在地產公司,看著自己做的好多樓盤明明知道買了就會漲,但是那種沒錢的感覺好糾結啊!但這又如何呢,我真的想明白了——房子不是重要的,愛纔是!

     

    其實在北京的14年裡,回憶起來確實沒住過什麼所謂的好房子,可能住過的屬於所謂上層階級的房子就是清華和北大的宿舍了。但是,在我工作的9年間,我親手設計建設了數以萬套的公租房、商品房、高端別墅、老年公寓、商業綜合體、幼兒園,影響和改善了千千萬萬北京人的生活。雖然這些項目不一定都那麼完美,但我真的是懷著敬畏之心,竭盡所能地認真對待著我生活的城市,以及在這城市中生活的傾盡所有購買房屋的人們。

     

    看近的好多討論,好像大家對Top2的人物設定就是:Top2畢業就打上了上層階級的烙印,理所當然應該留在一線住上大房子,孩子上好學校,不然就是社會出了問題。可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所受的教育,從來沒有承諾我們會過上Top級的生活,更多的是讓我們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不失德,都不喪志。

     

    就像先賢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像我喜歡的聖徒保羅說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我和丈夫都特別喜歡北京大學前身燕京大學的校訓“因真理,得自由,以服侍”。我們深信我們所受的教育,絕不僅僅是為了留在北京獲取戶口,或是為了自身更好的物質享受,更不僅僅是為了後代能保住所謂的Top2階層,而是因著立定的心志。既然通過教育曉得真理並得以自由,便不應追隨世俗潮流,而是努力去服務和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至於我們的孩子,若是始終能在父母的愛中長大,那他或在北京,或在武漢,或進渣小,或上牛中,或居豪宅,或居陋巷又怎樣?他始終處在一個比所謂有房階層更高的、永遠不用擔心滑落的被愛階層!

     

    ……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前言

     

    我們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鬥膽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距我在清華圖書館翻開劉小楓先生的那本《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已足足過去了10年。

     

    劉小楓生於1956年,我生於1985年。他30歲寫下《這一代人的怕和愛》時,我纔剛剛出生。但是20年之後,20歲的我可以和30歲的他在激昂文字中相遇,並且被激勵、被鼓舞、被引領,這就是文字的奇妙。

     

    時過境遷。如今我已三十而立。因緣際會,作為一名建築師,要出版自己的第本文集。

     

    回看自己寫的那些生澀文字,想起劉小楓先生的那本薄薄的淺綠色封面的書,發現自己所寫的“愛纔是”繫列,也許一定程度上就是對我們這代人的怕和愛所做的回答。

     

    我自然無法同大師相提並論,畢竟我的主業不是文字,而是設計房子。

     

    但我進入這個行業以來,研究針對的主要客戶其實就是我自己這一代,即生於1980~1989年的所謂“80後”。也就是說我一直在研究我們自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住宅、什麼樣的社區、什麼樣的城市。

     

    說到需要,現在流行的詞叫作痛點。什麼是客戶痛點,其實就是我們怕什麼。

     

    1

     

    居“80後”痛點之首的顯然是房子。

     

    有個流傳已久的笑話:要激活一個沉悶的微信群有兩種方法,一是扔個紅包;二是討論哪裡有便宜的房子。

     

    “80後”的父輩大部分是“50後”“60後”,他們還處於集體分房的時代,所以普遍沒有買房的意識。“80後”涉世之初還頗有骨氣,並不流行啃老買房。所以買首套之時,大部分“80後”都沒有錢,考慮的核心是價錢便宜。

     

    我當初研究了非常多的小面積、低總價的商品房,費盡心思想著如何把多的功能塞到小的面積裡。那時萬科賣得好的明星產品是被命名為“藍田一號”的90平米小三居室,在房價高懸的北上廣可以說是所向披靡。

     

    “80後”參加工作的時間大致是2003~2013年間,恰恰是房價翻番、翻番又翻番的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害怕,害怕自己的工資漲幅永遠跟不上房價,害怕自己從此會和同學、同事中的“有房階層”終身拉開距離。

     

    所以我們把買房叫做上車。車上和車下在財富增長速度上可謂天差地別,而車永遠是稀缺的,似乎錯過了這一趟就沒有下一趟。

     

    我還記得自己2010年首次購房的情景。我拿著搖到的一千多號,在人群中搶購一個位於北京郊區的樓盤,買了一個總價低的小兩居。這個樓盤後來連著一年開了8次,每次都是日光。

     

    我從到北京讀書,再到我買第套房子,其間過了6年,北京的房價翻了3倍。

     

    而從我買第套房,再到我為了改善居住條件賣掉這套房子,其間又過了6年,房價又翻了3倍。

     

    這不得不讓我們害怕。

     

    2

     

    “80後”的另一個痛點,是子女教育。

     

    在“80後”自身受教育的時候,教育大抵算是公平。我雖然出身農村、在小城鎮裡長大,但仍依稀記得那時農村和城鎮的學校裡都有著不錯的老師。

     

    當輪到“80後”的子女入學,即使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教育資源也開始變得極度不均衡。

     

    打個比方說,如果你自家的房子不是在西城和海澱這樣的教育大區,孩子考上“985”“211”重點大學的概率甚至比自己當年出生的城市還要低。

     

    “學區房”的概念就是被“80後”這一代炒起來的。

     

    所以,後來我們公司在做社區的時候,特別注重優質教育資源的引入,希望能夠通過代建學校的方式將好的教育資源從城區引到郊區,因為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周圍沒有好學校,在購房時的權重簡直是一票否決。

     

    但即便是住在西城、海澱這些教育大區,也不意味著父母對於教育的焦慮因此就減少半分。

     

    我朋友的孩子就讀清華附小,雖然號稱是3點半放學,但事實上孩子的課餘生活填滿了各種各樣的課外班。大家都明白小升初拼的不是課內成績,而是課外:英語、奧數、樂器、繪畫、舞蹈,形形色色的評判標準都左右著孩子的未來,而所有這些的背後卻是赴美上市的學而思、紅黃藍這些教育機構和為了教育一擲千金的家長。

     

    正如李一諾所說:“其實,所有靠著教育掙大錢的公司隻有一個商業模式,就是大程度地發現、制造、利用和變現家長的焦慮。”

     

    因為我們害怕——害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3

     

    “80後”的第三個痛點是工作。

     

    我們這一代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崇拜商業領袖,期待自己成為下一個馬雲、喬布斯、扎克伯格。

     

    與此同時,我們又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焦慮。

     

    在行業動輒被顛覆的時代,我們焦慮自己會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失去工作,焦慮自己沒有在階層天花板關閉之前登上那輛末班車,焦慮自己不慎進入了一個增長緩慢的行業,沒有站在時代的風口上。

     

    所以,知識付費開始興起時,我們即聽羅胖給我們讀書,生怕錯過新時代的認知升級。

     

    我們蜂擁而入可以提供更多更好工作機會的城市,導致一線城市房價飆升。

     

    我們追隨著商業領袖的步伐,以為自己可以復制同樣的成功之道。

     

    我們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耗費更多的時間在自己的工作上,以超乎想像的勤奮創造了中國的經濟奇跡。

     

    馬克思說過:“在歷史的每一個大轉彎處,知識分子總是被時代的列車甩出窗外。”

     

    而我們就處在這個歷史的大轉彎處,還很有可能就是那個被甩出窗外的知識分子。

     

    是的,我們很害怕自己被甩出窗外。

     

    4

     

    房子、教育、工作,無疑已成為壓在我們頭上的三座大山。

     

    我可以建造甲級的辦公樓,建造優質的房屋,建造美好的學校,卻無法與使用者交流——直到我拿起筆,開始講述自己在建造過程中所遇到的真實人生。

     

    好多讀者說讀我的文章是用來治愈焦慮的,每篇都要看很多很多遍。

     

    其實我自己也是焦慮群體中的一個。

     

    對比我們的父輩,也就是1950出生的劉小楓那一代人,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可是我們似乎在精神上比他們更加焦慮。

     

    新媒體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這種焦慮,我們不再是沉浸在閱讀中的一代,而逐漸成為被手機捆綁的一代。

     

    我們的生活被實用主義充斥,我們的人生被學歷、工作、月薪、房產貼上了一個又一個價簽,它們又催促著我們為了刷新這些價簽而去追尋。

     

    但是我常常會問自己:我購買房子,到底是因為我現階段真的需要這個房子,還是為了緩解財富縮水的焦慮?

     

    我想讓孩子上好的學校,到底是為了幫助她成為她應當成為的樣子,還是為了緩解階層固化的焦慮?

     

    我努力工作,到底是因為我熱愛自己的工作,還是為了緩解害怕被時代所遺棄的焦慮?

     

    或者這樣說,我們努力奮鬥,竭力生活,到底是出於怕,還是因為愛?

     

    然後我就會想起20歲時在圖書館裡遇見的那些書、那些光輝的靈魂。

     

    劉小楓筆下的那一代人,在物質上經歷過極度貧乏,在精神上經歷過極度壓抑,他卻說:“這一代人從誕生之日起,就與理想主義結下了不解之緣。”

     

    理想主義,一個在當今時代已經讓人覺得有些陌生的詞彙。

     

    我卻仍然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因為我在寫下這些文章的時候,一直在不停地追問同一個問題:

     

    我現在為之生的,值得我為之死嗎?

     

    唯願我所做的,都不是出於懼怕,而是因為愛。

     

    我依然有許多的困惑,但回顧走過的路,我常常能發現那些隱藏在生命中的恩典。所以,每寫完一章,我都會得到一個與“怕”無關、與“愛”有關的答案。

     

    唯願遇見這些文字的你,也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