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正版 停止你的內在戰爭 黃仕明 與自我和解 請停止精神內耗如何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黃仕明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97875139377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9787513937733
    商品編碼:10049730472757

    包裝:平裝
    開本:32
    出版時間:2022-05-01

    用紙:純質紙
    代碼:68
    作者:黃仕明


        
        
    "
    編輯推薦

    1.本書內容貼合大眾內心困境,非常實用。黃老師說,我們遇到困境到時候,正是成長和轉化的時機!本書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打開了身體的、認知的、場域的三重智慧,助我們對一切流經的事物說“歡迎”,帶著好奇、善意和生命中的每一種體驗相遇,化外境一切“阻力”成為我們的助力!

    2.案例加練習,可操作性強。

    3.本書的配套課程在武志紅老師平臺是目前銷量的作品,有銷量基礎。

    4.作者粉絲眾多,課程多。

     
    內容簡介

    我們生命中的困惑、挑戰、掙扎,常常都集中於兩個核心問題:

     

    • 我所想的和我體驗到的不同。
    • 我想成為那個人,但我體驗到的是自己並不是那個人。

     

    這兩種衝突讓我們發起了一場內在戰爭,產生了消極想法、負面情緒,甚至負面行為。於是我們總想著改變自己,去掉那些“壞的”部分,以為去掉“壞的”就會剩下“好的”。然而這種努力改變往往讓我們陷入無形的泥沼,我們的天賦、創造力、生命力不斷被抑制和消耗。

    黃仕明老師說:“其實每一種負面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每一片烏雲背後都發著金光。”我們想改變的那些“壞的”背後,都是生命真實的渴望。希望本書可以帶大家走出對“改變”的執念,轉化問題為資源,與自己和解,重新整合自我,煥發生命原本活力。

     

     

    作者簡介

    黃仕明

        國際生生不息改變協會(IAGC)講師及認證催眠師 、艾瑞克森基金會廣州分會主理人、中國生生不息催眠中心創始人。

        黃仕明老師是催眠心理學的終身推廣者:自2005年來,持續扎根催眠心理學的運用與教學領域,他的課程吸引了近萬名學員,讓催眠心理學能夠科學落地又富有實用性。

    他擁有近萬小時個案實踐經驗,擅長運用催眠技巧,幫助來訪者煥發生命能量。

    他連續十年主辦和組織應用心理學大會,同時也是國內催眠領域大會——催眠與心理學發展大會的主辦人,與武志紅、梁鼕、尹燁、彭凱平、李銀河、歐文·亞隆教授、傑弗瑞·薩德博士、斯蒂芬·吉利根博士等心理學者,共同推動著心理學的普及與運用。

     

    目錄

    前言 我們,在發起一場沒有幸存者的“內在戰爭”_1

     

    走向內在和平

    有一片田野,越是非對錯之外_003

    中心vs世界:學會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跳舞_012

    意識vs潛意識:讓潛意識主宰你的命運,這句話隻對了一半_020

    內在vs外在:兩個世界,兩種改變法則_029

    個人vs集體:把集體的傷痛個人化,終將不堪重負_036

    練習:讓生命的河流流過我們_046

     

    第二章

    停戰,初見旅程中的自己

    羞愧:給我一張被子,我要把自己蒙上_ 053

    強迫:不被世界歡迎的自我_ 066

    抑郁:如何照亮灰色靜止的世界_ 076

    童年傷痛:我覺得他們欠我一個道歉_ 087

    自我感錯位:孩子不是父母自我感的延伸_ 097

    練習:創造性地接納“自己”_ 108

     

    第三章

    聆聽,連接關繫中更深的渴望

    原生家庭:爸爸媽媽,讓我來拯救你們_ 119

    親子關繫:你知道我都是為了你好嗎?!_ 128

    親密關繫:為什麼我沒有找一個無條件愛我的人_ 136

    同伴關繫:你成功的時候,我心裡真不是滋味_ 144

    練習:愛是一種技巧_ 154

     

    第四章

    療愈,四句神奇的“咒語”

    早期的誓言,制造了問題_ 163

    癥狀的形成:枯死於內在的渴望,變成了癥狀_ 173

    句神奇“咒語”:這不是很有趣嗎_ 183

    第二句神奇“咒語”: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存在_ 191

    第三句神奇“咒語”:“ 他/ 她”需要你的聆聽, 需要你把療愈帶給“他/ 她”_ 200

    第四句神奇“咒語”:歡迎,歡迎……_ 207

    練習:站在自己門前歡迎自己_ 213

     

    第五章

    旅程,踏上成為自己的英雄之旅

    三個帶來覺醒的提問_ 222

    清晨的微風有秘密要訴說_ 230

    對光明的恐懼_ 238

    出走半生的少年_ 247

    練習:通過孩子、、1 萬歲老者的視角進入世界_ 254

    前言

    PREFACE 前言

    我們,在發起一場沒有幸存者的“內在戰爭”

     

     


    我們內在的兩種核心衝突

    因為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關繫,在過去十幾年,我聆聽過各種各樣的生命故事,很幸運,我可以成為人們旅途的同伴,他們向我敞開了生命中的問題、困惑、挑戰、掙扎。
    在這個歷程中,我發現人們生命中的問題、困惑、挑戰、掙扎,常常都集中於兩個核心問題。
    個問題是:我所想的和我體驗到的不同。
    ·我想快樂,但我體驗到痛苦;
    ·我想平靜,但我總是很煩躁;
    ·我想成功,但我害怕失敗和丟臉;
    ……
    第二個問題是:我想成為那個人,但我真正體驗到的是自己並不是那個人。
    ·我想成為一個有耐心的人,可我總是發脾氣;
    ·我想成為一個專注投入的人,但我總是拖延和分心;
    ·我想成為一個有活力的人,但我總是感到疲倦無力;
    ……
    我們內心這兩種衝突之間的力量,讓我們發起了一場內在的戰爭,產生了消極想法、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而且,為關鍵的一點是,這些衝突存在於不同的意識層面,但存在於潛意識層面的居多。
    有些朋友常常對我說:“老師,我沒有自信,我來見你,是希望你幫我去掉自卑。”“我無法體驗到平靜,是因為我緊張,你能不能幫我去掉緊張?”“你能不能幫我去掉恐懼?這樣我就有力量、有勇氣冒險了。”……
    我們常常以為去掉生命裡那些“壞的”東西,剩下的就會是“好的”—以為去掉了擔心、無力、恐懼、煩躁,剩下的就是勇氣、力量、平靜、信心、熱情。
    這種“努力”的改變往往讓我們陷入改變的陷阱,我們對自己發出一場內在的戰爭,而戰爭的形式,我們一定不陌生:我們想改變自己討厭的狀態,帶著緊繃的肌肉嘗試讓改變發生,想把討厭的狀態從我們的生命中除掉,卻又緊緊地鎖住了它。
    這種試著解決“問題”的努力,變成問題本身。也就是說,我們試圖改變一個問題的努力,反而讓問題變得更糟糕。
    人們回應內在“問題”的方式,常常把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

    給脆弱一個“內在的家”,它會轉化為資源

    一位來訪者,他有一份熱愛的工作,有很美滿的婚姻,有一個可愛的孩子。
    他感覺已經過上了曾經夢想的生活,卻還是無法開心起來,無法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無法全心全意投入和妻子的關繫,感覺自己充滿著壓力和緊繃感,所以他來找我。
    在探索的過程中,他談到自己是家裡的大兒子,有一個弟弟。
    弟弟近在生意上遇到一些困難,媽媽打電話過來,要求他借錢給弟弟。但那筆錢的數額比較大,他自己也沒有這麼多錢,於是,父母就要求他去借錢幫助他的弟弟。
    父母的要求讓他非常為難,因為他自己在外打拼,和妻子擔起一個家庭的生活已經非常不容易。但是,想到父母的期待,他還是硬著頭皮向朋友借了一筆錢。
    當他把這筆錢交給媽媽的時候,媽媽並不高興,對他說:“如果不是我對你生氣,你也不會把錢借給你弟弟!”
    他輕輕地向我訴說著,眼睛泛紅:“老師,我真的感覺到很受傷……”
    我靜靜地體驗著,輕輕地點點頭,用一種非語言的方式讓這個“受傷的自我”加入我們的關繫。
    沒過一會兒,他接著說:“但是,我不喜歡自己這麼脆弱……我應該要做一個堅強的男人……可是,我努力地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卻讓我感到精疲力竭……”
    我再一次點點頭,帶著頑皮的微笑輕輕回應道:“嗯,嗯……那不是很有趣嗎?你努力地想去掉脆弱的你,認為‘他’不應該出現,和‘他’對抗,反而讓你精疲力竭了。”
    他瞪大眼睛看著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能感覺到他的內在有些東西開始松動,慢慢地打開……
    “我不想感受受傷、脆弱,我要做一個堅強的人。”
    兩個不同的面向,兩個相反的自我開始浮出水面。當啟動其中的一面去壓制另一面時,就發起了一場沒有幸存者的“內在戰爭”。
    “願我們能給所有這些不同的‘存在’、不同的內在面向一個空間,歡迎,歡迎……”
    我做了一次深呼吸,把他的話輕輕地吸收進來……給這個不被接納的“受傷的自我”一個位置,給“他”深深的尊重和善意……然後,我溫和地看著他的眼睛,再一次輕輕地說道:“歡迎,歡迎……”
    我邀請他做一次呼吸,放松下來,去連接身體的中心,用手輕輕地觸踫這個“受傷的自我”在身體內的感覺,像撫摸心愛的寵物一樣。
    “在你身體裡這一個地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他’需要你的聆聽……‘他’需要你把療愈帶給‘他’……我確信‘他’是有道理的,我確信‘他’是有意義的……歡迎,歡迎……”我把我所有的善意帶到他的身體中心,溫柔地對著他的內在說。
    他漸漸地放松下來,流下了溫暖的淚水……我邀請他把手繼續放在連接著心的位置,並把成熟的男人的愛帶到那裡,邀請他對身體中心的這個存在說:“我看到你了……我感覺到你……我接納你……我愛你……”
    我帶領他重復說著這幾句愛的“咒語”,一份美妙、靜謐、安詳的感受在我們之間打開了……
    我們靜靜地坐著,感受心大大地打開,出現了深深的平靜、連接、平安和完整。在這樣的體驗中,沒有戰爭,沒有掙扎。
    後,我邀請他把這種體驗帶回到他的家庭中,帶回到他的工作中,帶回到他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中,去好奇這樣一種連接和體驗如何讓他的生活變得不同,為生命帶來更多的輕松、更多的平靜、更多的享受。

    在我和這位來訪者見面之前,脆弱、傷痛也許被認為是怪獸般的存在,要把“他”鎖在地下室。現在,通過連接把“他”帶到人的關繫之中,觸踫到人性的臨在,在人類社區中“他”被賦予了正向的價值。
    如果我們給脆弱、傷痛一個“內在的家”,讓內在的每一個面向觸踫到人性的臨在,那麼,脆弱、傷痛就可以轉化為資源。
    在生命的河流裡,我們不可能避免受傷,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把人性的連接帶到傷痛之中,在這種高品質的連接裡,我們可以體驗到:傷痛深的地方不是傷痛,悲傷深的地方也不是悲傷,那是靈性發芽的地方,那是每一個人靈魂中美的部分綻放在這個世界上的地方。

    什麼是愛?愛是完整,而不是完美

    關於什麼是愛,我們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在生生不息催眠中,我們會說:完整,就是愛。
    我們打開內在的空間,把生命中那些飄零的、閃閃發光的、流浪在這個星球每一個角落支離破碎的靈魂碎片吸納進來,重新擁抱那些被推開的自我,歡迎“他們”回歸完整。完整,就是愛。
    這正是生生不息催眠的核心所在,不是針對生活中的一件具體事情,而是讓生命中每一個不同的自我逐步回歸到生命之中,讓完整的自我引導生命的改變。
    如同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所說:“我情願是完整的,也不願是完美的,完整纔會有創造力。”
    催眠也有一個很美的定義:催眠,幫助你把靈魂美的部分,帶到這個世界。
    借由這一本書,我希望能夠帶給你這樣一份禮物:聽見靈魂深處的聲音,不需要再努力去掉“不好的”“壞的”部分,而是輕柔地把生命裡每一個不同的部分回歸到完整,從完整進入世界,你就可以把和平帶到世界裡。
    所以,接下來,我將圍繞潛意識、自我、關繫、療愈傷痛、實現人生召喚五個方面,與你一起探索生生不息催眠的智慧,一起去建構一個完整的自己,一個充滿創造力的生命。

    章,我們會談到完整的智慧。智慧來自和相反面之間的對話,意識和潛意識之間,個人和集體之間,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陰和陽之間……而催眠創造一個空間,抱持矛盾對立的兩面,就像是陰和陽在一起時,就創造了萬物,完整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創造力將會產生。
    第二章,我們會談到如何聆聽潛意識中每一個自我的聲音,比如羞愧、強迫、抑郁、創傷,這些癥狀的到來是一個信號,這個信號提醒我們內在某些重要的部分偏離了我們的生活道路。癥狀召喚我們把“他們”重新回歸到生命的整體之中,並創造性地接納和應用,幫助我們朝向生機勃勃的未來。當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創造新的現實和更高的目標時,如果我們對潛意識帶給我們的信號、畫面、像征不排斥,不抗拒,而是去連接與聆聽,那麼,我們就會充滿著流動性和創造力。
    第三章,我們會去洞見關繫中更深的渴望。親子關繫、親密關繫、原生家庭關繫、重要的同伴關繫,每一種關繫中都有著一個更深的渴望。聽不見的渴望,會枯死在內在,化為衝突、控制或者逃避,而渴望被聆聽,成長和療愈就會發生。
    第四章,我們會更深入地談到療愈這個話題。很多人都疑問療愈是不是要沒完沒了地一直挖傷痛,答案是:不是的。在生生不息催眠中,我們認為,回應傷痛的方式或者說我們和傷痛的關繫,決定了傷痛是一個問題,還是可以轉化為資源。四句神奇的“咒語”,幫助我們將傷痛轉化為資源,我期待與你分享。
    第五章,我們會談到去聽見生命深處的召喚。這也是我感觸深的一章。生而為人,你是否思考過,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目標是什麼?談論目標是不是顯得渺茫,不接地氣?答案不僅是否定的,而且,如果你了解生命的召喚,你會生活得更加落地,更加有方向、有力量、有活力。

    催眠,總是引起人們的誤解。有些人認為催眠意味著拿個懷表晃一晃,一個人就可以被徹底操控;有些人認為催眠就是專治失眠,讓你沉沉睡過去。而實際上,催眠是心理學發源早的一種療愈方法,就連弗洛伊德也會應用催眠。
    現代催眠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是一個傳奇,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癥)的後遺癥跟隨了艾瑞克森一輩子。他有過幾次嚴重的復發,70歲後,每天早上醒來,是他身體疼痛的時候,通常要花五六個小時來進行疼痛控制。
    當時,艾瑞克森已經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教學和催眠的傳承上,他的許多學生都寄宿在他家裡。當他每天早上做完幾個小時的疼痛控制,開始新的時,他都會對學生們說:“在每天醒來時,我都以為活不過,但現在,我已經準備好去享受新的了。”“生命是用來享受的,無論你的生命有多艱難,你都得到了這份珍貴的禮物,如果你做出承諾要享受它,那麼就沒有人能把這個承諾剝奪。”
    人生給我們的一切,都是可以運用的,可以用於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無論你現在的生命體驗是什麼,它都可能是表層的一個小氣泡……在你內心更深層的地方,有一個比它更深層的波浪,聽,你要用心去傾聽,並接受這個存在贈予你的禮物。
    期待和你一起遇見更完整的自己,踏上生生不息的英雄之旅。

    媒體評論

    斯蒂芬·吉利根博士

    生生不息催眠創始人、世界催眠領域

    仕明是我在中國秀的一位學生,他極具智慧,深諳催眠的運用,重要的是,他擁有的人性臨在。我相信你將從這本書的學習中受益良多。

     

     

    武志紅

    心理學作家

    生命初,我們為了尋找一種感覺——我是好的,會切割掉一些自己認為不好的東西。這保護了自我,但生命的完整也由此遭到破壞。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隨著我們的自我日益強大,我們就有一份需求——那些初被切割掉的,需要再被整合回來。可以說,整合心靈的各個部分,或者說,尋求精神生命的完整性,是一份根本性的渴求。

    這個切割和整合的過程充滿了矛盾性,就像是一場自己發起的內在戰爭。如何認識這場戰爭,並學會停止它,這是黃仕明老師的課程所教誨的。

    黃仕明老師的這門課程,在我們平臺上非常受歡迎,我想是因為課程中充滿了整合的智慧,同時行文和講述也非常好。強烈推薦黃仕明老師這本由課程而來的書。

    孫瑞雪

    中國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

    沉靜下來閱讀這本書,發現仕明是那樣精準到位地把握每一個命題。而這些命題都是我們生命中的要點——你我生命裡發生的事情。在閱讀中療愈。

    約格·迪爾克斯

    一行禪師德國正念禪修中心導師

    黃仕明老師的教學方式,是我見過為特別的,深刻、易懂,而又觸動每一個人的內心。

    在線試讀


    走向內在和平

    中心和世界,
    意識和潛意識,
    內在和外在,
    個人和集體,
    ……

    矛盾的兩端,同時被抱持在一個空間中,
    是創造力的源始。

    有一片田野,它位於
    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裡等你。

    當靈魂躺臥在那片青草地上時,
    世界的豐盛,遠出能言的範圍。
    觀念、言語,甚至像“你我”這樣的語句,
    都變得毫無意義可言。


    《有一片田野》
    魯米
    梁永安?譯

    有一片田野,越是非對錯之外。當我們立下一個目標時,它的相反面也會馬上成立。

    我的一位來訪者鄭文(書中的來訪者都是用化名),經過多年打拼,公司發展到一個相當不錯的規模。但當他來找我做咨詢時,他神情疲倦,雙手時不時揉搓著自己的太陽穴,眉頭緊鎖。
    “我真的不好意思去說這些話,我怕別人都認為我瘋了……”他喃喃地說著。
    我說:“沒關繫,這裡沒有其他人,你可以對我說嗎?”
    他深深地做了一次呼吸,說:“我真的不想再做這家公司了,我想把公司關閉……你知道嗎?每天我開車來到公司樓下後,我都需要在車裡做很多次深呼吸,鼓起勇氣纔能到公司工作,我厭倦了,我想放棄了!”
    他繼續訴說著每天重復的工作無法提起他的熱情和興趣,眼睛再也無法發光,虛無感和疲憊感彌漫他的全身,想放棄,想什麼都不干了。
    我一邊聽著,一邊打開身體中心,對鄭文內在體驗到“慢性疲勞”的部分說歡迎……我並沒有說話,隻是打開好奇心,溫柔地調頻,和他內在的體驗共振,邀請他和我一起進入一種連接的、生生不息的催眠狀態裡。然後,我問他,在這個“慢性疲勞”的地方,“他”的需要是什麼。
    一個令人心痛的回答出現了:“我的身體和心都累垮了,我隻想全然地放松。”
    沒過一會兒,他又加上一句:“但是工作對我很重要。”

    目前為止,兩個相反的面向浮出水面,呈現在我們的空間裡—
    ·我想全然地放松;
    ·我想繼續打拼事業,帶領團隊,謀求更大的發展。
    這兩者誰是真的,誰是假的?誰又在說謊呢?
    這種兩難情境,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
    ·我想練習我的興趣愛好,但是我沒時間;
    ·我想專注投入,但是我拖延;
    ·我想更加健康,但我總是熬夜;
    ·我想減肥,但我總是喫很多的垃圾食品;
    ……
    一旦我們想要達成一個目標的時候,它的相反面就會馬上成立。那麼,誰是真的,誰是假的?誰又在說謊?誰是重要的,誰是不重要的?誰是“好”的,誰又是“壞”的?

    對於鄭文的自我身份而言,這些互補性的需求—放松和工作—二者隻能留一個,排斥、對抗,用暴力對待差異的一邊,於是內在的衝突就產生了。
    而在生生不息催眠的核心理念中,我們認為:
    ·當相反的兩極不和諧時,問題和癥狀就產生了;
    ·當相反的兩極和諧時,生命就很美好。
    如果我們創造一個生生不息催眠的空間,去抱持相反的兩面,讓它們平衡和整合,就會產生一種創造性的生活:“我可以享受我的工作,以及可以放松下來。”
    在這一個完整的空間裡,意識心智跳出單一的真相執著,放掉緊抓的一邊,讓自己掉進創造性潛意識的大海中。在那裡一切事物都是流動的,我們可以創造一種全新的體驗,一個新的身份。然後,我們把它們帶到現實中,帶到工作和生活中,用以代替衝突的、分裂的自我體驗,並在完整的自我中引導改變發生。


    每一個負面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

    我的一位老師,美國NLP大學執行長羅伯特·迪爾茨的故事,或許可以帶給我們啟發。
    羅伯特的父親有非常嚴重的煙癮,幾十年以來,每日兩包,甚至被診斷出肺癌,他都無法戒煙,依然每天吸兩包煙。
    家人們對他的這種行為完全不能理解—繼續吸煙,就意味著死亡。任何尚存理智的人都應該選擇戒煙,但他偏偏做了荒謬的事情,繼續吸煙,棄自己的生命於不顧。
    羅伯特的內心焦急不已,但也深深明白,告訴父親吸煙有害健康,這樣的說辭無法起任何作用,於是他邀請父親和他一起進行一個探索。
    羅伯特和父親面對面坐下來。
    他引導父親說:“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像平時抽煙那樣,拿起香煙,點著,意識到有一絲期待……將煙慢慢地靠近嘴巴……觸踫到嘴唇……深深地吸進去,再慢慢地吐出來……感覺到放松、放下……我邀請你比平時更慢一些,慢四五倍,非常慢地做這套動作,重復幾次……體會每一個身體動作,每一口煙吸進身體裡的感受,以及你內心深處的悸動,並去好奇—我的潛意識試著要帶給我一種重要的體驗,那是什麼呢?我的身體告訴我一種深刻的需求,那是什麼?我可以對這個學習保持打開,聆聽身體的聲音……”
    他的父親照做了,緩慢地做出拿起煙的姿勢,舉起,靠近,吐出煙圈,臉上露出慣常的愉悅和陶醉。他反復地做著,慢慢地做著。突然他說出一句話,用低沉的聲音—“這是我的,屬於自己的時間。”
    頃刻間,羅伯特被父親煙癮背後的正向意圖深深觸動了,他也完全理解了為什麼父親即使身患癌癥,依然無法放棄吸煙。
    在他的記憶中,父親一直很忙很忙,他所在的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壓力很大,而每天回到家裡,他還要和母親一起照顧他們兄弟姐妹五個。於是,這個男人,在工作的競爭與家庭的牽扯之外,殘喘著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時間,隻屬於自己的,沒有任何人闖入的,抽煙的片刻時光。
    “為了這種深刻的體驗和需求,我連命都可以不要。”羅伯特的父親帶著微微顫抖的聲音說。

    每一個負面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
    每一片烏雲背後都發著金光。
    ·抽煙,可以滿足我們放松、擁有個人空間的需求;
    ·熬夜,是我們在為自己創造寧靜、不被打擾的時刻;
    ·焦慮,是提醒我們有些事情還沒有做好準備,要多做準備,面對未知;
    ·失眠,是內在有一個部分想要醒著,想要得到一些信息纔可以安心、放下;
    ……
    這些表面看起來負面的、有損我們身心健康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滿足著潛意識的需求。
    但是,這些有著正面動機的負面行為模式,並沒有真正在意識的現實世界為我們帶來正向的好處。
    ·吸煙可以帶來放松,卻危害我們的健康;
    ·熬夜能換來片刻的寧靜,卻讓我們積累更多的身心壓力;
    ……

    心理學家榮格說,潛意識總是試著找到平衡。
    為了平衡我們充滿壓力的緊繃的狀態,讓我們可以放松下來,於是潛意識創造了一個吸煙上癮的負面模式。
    但是,潛意識並不知道,在意識的現實世界裡吸煙是危害健康的。
    為了讓我們能夠轉化一個負面模式,比如戒煙,我們首先要去聆聽潛意識的需求,也許是放松,也許是更多地回歸到內在的空間,也許是和自己有更多的連接……
    我們必須在正向的情境之下抱持兩者(生生不息催眠是一種正向的情境)—抽煙帶來的好處,戒煙帶來的好處。矛盾的兩者需要在一個正向的空間中都被聆聽、被了解,同時,我們會看到兩者都是有價值的,兩者都有著獨特的意義和道理。
    在一個對立的地方,一個更大的整體的創造性潛意識海洋裡,解除意識框架的限制,並允許潛意識的智慧自然呈現,探索更多放松的可能性……或許是童年靜靜地看著螞蟻搬家的畫面,或者是某一次夕陽下漫步的體驗,或者是寬廣無垠的天空……我們可以領受創造性潛意識的饋贈,然後用意識的頭腦翻譯出現實世界裡的一個新模式,一個正向的行為,用以滿足我們內在的需求。


    有兩種真相:膚淺的真相和深刻的真相

    偉大的量子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曾說過有兩種真相:膚淺的真相和深刻的真相。在膚淺的真相裡,真實的對立面是虛假;在深刻的真相裡,真實的對立面也是真實。
    在羅伯特的父親被診斷出癌癥後,對他來說,膚淺的真相就是吸煙是“壞的”,戒煙是“好的”,二者是對立的兩面。但是,在深刻的真相裡,吸煙對羅伯特的父親而言隱含著深層的正面動機,意味著“屬於自己的時間”,這時,吸煙是“好的”,戒煙也是“好的”,對立的兩面都成立。
    所以,在生生不息催眠中,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創造一個空間,抱持對立的兩面,讓兩者同盟,彼此貢獻,使每一個部分都成為創造性團隊的成員,並將其整合到一個更深層的整體之中,創造一種和諧的、高品質的身份狀態,引導並發展出正向的模式。
    當互補的兩面同時在一個正向場景中被啟動時,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看到這裡,你不妨覺察一下自己此刻的感受和體驗是否有一些改變。

    有一位猶太教的神父,常將雙手插在口袋裡,人們好奇地問道:“神父,你手裡捏著一個什麼寶貝呢,能不能讓我們看一下?”
    神父把左手從口袋裡伸出來,打開,上面寫著:我是上帝,我是神,我是一切。神父又把右手伸出來,打開,手上面寫著:我是沙,我是塵土,我什麼也不是。
    神父繼續說:“我需要把它們緊緊地捏在手心,提醒我,我是兩者。”

    完整的自我,其中一個生生不息的認知是:我是××,我也是-××,我是兩者,同時,我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比如,“我是自信的,我也是自卑的,我是兩者,同時,我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我是勇敢的,我也是懦弱的;我是真實的,我也是虛偽的;我是付出的,我也是自私的;我是兩者,我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在一種生生不息的催眠狀態中—正向的情境中,同時體驗兩者,體驗每一個不同的面向—孩子的自己,成年的自己,1萬歲的自己;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可能的自己,放在同樣一個高度上予以尊重。
    如榮格所說,我情願是完整的,也不願是完美的。
    因為,完整,纔有創造力。就像陰和陽在一起,同時抱持在一個空間裡,這樣的完整創造了萬物。
    所以,在接下來的這一章裡,我們將更加具體地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維度體驗“完整”。這是我多年在教學工作和個案工作中的領悟、體驗,經過不斷總結、簡化、提煉,將從中心與世界之間、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之間這四個方面,探討如何在看似矛盾對立的兩者中找到彼此的價值、對話、貢獻。
    我在想像,你學習完這一章回到你的生活、工作、關繫中,如果你還是下面這樣的狀態:
    ·你想享受每,卻體驗到生氣、無助;
    ·你想投入工作中,卻總是拖延、分心;
    ·你想在關繫中放松,卻總是爭吵不休;
    ……
    那麼,你可以用你學到的理念和技能,幫助你在矛盾衝突和混亂中待一會兒,打開一對立的有創造性流動的空間,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創造更多的選擇,過上你想要的美好生活。
    轉化的可能不在問題中,也不在目標上,而在問題與目標之間生生不息的場域裡。願我們一起體驗這種更深刻的真相。
    如同詩人魯米所說:

    有一片田野,它位於
    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裡等你。

    當靈魂躺臥在那片青草地上時,
    世界的豐盛,遠出能言的範圍。
    觀念、言語,甚至像“你我”這樣的語句,
    都變得毫無意義可言。
    中心vs世界:
    學會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跳舞

    ^_^:aaba00573e6212378c86215caa7d9d62

    ^_^:51a8fc7cad17e3a7223e17b50d0110bf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