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齊如山自述 傳記 齊如山著 安徽文藝出版社 9787539645964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320-464
    【優惠價】
    200-290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96459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9645964
    商品編碼:10188006081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1-01
    頁數:280000

    代碼:48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齊如山自述 傳記 書籍
    作者: 齊如山 ,文明國 編
    代碼: 48.0
    出版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ISBN: 9787539645964
    印次: ?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
    《齊如山自述》是近現代學者、戲曲理論家齊如山的自述,內容包括:家世、兒童時代、考試情形;學洋文時期;學警察、談考試、往歐洲、助、看病變;編戲;國劇發揚到國外等。

    ??目錄
    章 家世、兒童時代、考試情形
    家世
    兒童時代
    考試情形
    第二章 學洋文時期
    第三章 學警察、談考試、往歐洲、助、看兵變
    學警察
    談考試
    往歐洲

    看兵變
    辦儉學會
    第四章 看戲的由來、研究國劇、名角談話、著述
    看戲的由來
    研究國劇
    名角談話
    著述
    第五章 編戲
    第六章 國劇發揚到國外
    與司徒雷登先生談話
    與李石曾先生談話
    第七章 創立國劇學會
    一 研究國劇的原理
    二 搜羅國劇的材料
    三 出版月刊畫報
    四 辦國劇傳習所
    五 編纂《國劇辭典》
    第八章 從事著作
    第九章 征購、整理
    征購的工作
    整理的工作
    第十章 避難經過、閉戶著述
    避難經過
    閉戶著述
    第十一章 日本投降前後
    第十二章 談家常、離開北平
    談家常
    第十三章 到臺灣、答客問、漫談國劇工作
    到臺灣
    答客問
    漫談國劇工作
    第十四章 寫回憶錄、我的願望
    寫回憶錄
    我的願望

    ??編輯推薦
    齊如山,戲曲理論家。早年留學歐洲,曾涉獵外國戲劇。歸國後致力於戲曲工作,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主要演員,當遇到梅蘭芳看他天纔與勤奮,遂決心幫助梅並為其編劇。《齊如山自述》是“二十世紀名人自述繫列”之一,是近現代學者、戲曲理論家齊如山的自述。

    ??摘要
    自先八世祖便講讀書,然總未出有功名之人。彼時所謂功名,總是指舉人進士而言,到先高祖治魯公(諱秉禮)始請得一位大經學家(甘肅省人,偶忘其姓名),教授先曾祖兄弟。此公尤長於三禮,每講古禮,如:明堂朝賀,冠婚喪祭鄉相見等禮,則必實地講授,凡學生、下人、書僮、工人等等,都得參加,某人去賓,某人去主,都要各就位次,如此講法,則古禮便容易明了多矣。此種講書的作風,一直傳到先嚴,尚未衰歇,到了我本身的學問,可就差多了。先祖後成進士,乃阮文)之門生,先伯祖亦繫舉人。先嚴為武昌張廉卿先生(裕釗)十餘年之受業學生,後中壬辰科貢士,甲午殿試纔成進士,為翁文恭公(同貅)及李文正公(鴻藻)之門生。因兩輩的老師,都有南方人,江浙的風俗及用功的方式,又吸收了很多,即用以教導我們這一輩,所以我們的知識,在兒童時,就比平常兒童較優了。以上種種情形,都是於我受教育有關繫的事情,所以不嫌覦縷、大略的述說一些而已。我三歲尚未學認字時,便跟著老太太們學數嘴兒,數嘴者即是學民歌民謠,我會的很多,約有好幾十套。先父見我頗聰明,而所學的歌謠,都沒有什麼意義,乃特為我編了些套教我念,因繫有韻,念著順口,所以學得很快。茲寫一兩段如下:“列列列列場啊(此乃吾鄉小兒常說之語,乃轉圈之義),打了麥子打高粱啊,高粱滿地紅,麥子上蒸籠,喫得飽飽的,穿得好好的,梳頭洗臉早早的。
    喫飽了干什麼,到書房上功課”。又有“推梨兒,讓棗兒,爹娘誇我好寶兒”等等的這些話,不必多寫了。
    我從三歲上,就從著先父在枕頭上識字號,並帶著學念詩,是光用嘴念,不認字。彼時的風氣,書香家的小兒,多數學念的詩,如“床前明月光”、“三日人廚下”等等這些五言絕句,盡因絕句短而易記也。熱衷功名的人家,教小兒念詩,多是:“鬥大黃金印,天高白玉堂,不讀萬卷書,安得見君王”,或者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等等這些句子。我們家中教小兒念詩,則稍微兩樣,大致多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等等這類的詩。
    說到認字號兒,也與他家不一樣,跟現在學校的單字也大不同。現在初級小學認字,是預備將來寫白話文的初步。從前之認字,總須與後來讀經求學問有關,所以給我寫的方塊字號,起首固然也都是筆畫少的或數目字,以後就都是檢擇經史中要緊的字眼,如:六畫、九數、八音、六藝、十二律呂、四季、二十四節以及四維、八德等等的名詞,歷代的同號、年號、全國省名、十三經、念四史等等,無不寫在方塊上教認;初認時,隻稍微講解,仿佛沒什麼意義,到後來讀經史時,可就有省力的地方了。四歲上纔上學,從前初上學的規矩,先洗淨手臉。這洗淨手臉四個字,諸君或者以為值不得一說,其實不然,在南方水多的地方,沐浴是算不了一回事,在北方鄉間水源少的地方,全靠井水,農人每日農忙之外,還要搶空挑兩三擔水,備家中應用,三擔水不過三十個加侖,一切飲食洗濯及牲畜飲用都靠它,家家都節儉用水,沐浴便成很大的問題。讀書人家的兒童,固然每晨多數都要洗洗臉,農人家小兒,每日洗臉的就是少數了。至於洗澡一層,說來更是可笑。吾鄉一帶洗澡,隻有在大坑中,南方名日水塘,且須伏天雨水多的時候,否則坑中無水。然洗者仍是一般稍微不規則之人,若稍文墨之人,多不肯洗。再者就是小孩,但長者恆加禁止,恐淹死也。似此情形,沐浴用水,安得不成問題?平常洗臉,除趕上落雨,可以隨便用水外,平時大多數都是幾個人用一盆水,這樣的洗法,臉還能洗的干淨麼?大多數都不洗脖子。從前有譏諷小孩洗臉的民歌,就是說的這個情形。歌日:“一天到晚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