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王付經方用量求真 中醫入門書籍 跟王付學經方 王付教授用經方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684-992
    【優惠價】
    428-620
    【出版社】未知出版社 
    【ISBN】97875349987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未知出版社
    ISBN:9787534998706
    商品編碼:68735274205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2-12
    代碼:98


        
        
    "

    內容簡介

    《王付經方用量求真》作者是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多年從事傷寒論、方劑學的教學、科研及臨床工作。該書以經方用量為研究對像,以臨床實際需要為目的,分析經方用藥與用量之間的調配變化,湯劑、散劑、丸劑中的藥物用量差別,從而歸納、總結出同一種藥物治療不同疾病的有效劑量及一種藥在不同劑型裡用量變化的規律性,重點突出“劑型與用量導讀”“證型與用量變化”“配方與用量比例”。該書內容新穎、思路獨特,旨在理論結合實際、突出臨床療效,對於學好、用活經方起到重要指導和示範作用。該書適用於中醫藥院校師生和中醫臨床工作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王付(1958.7-,又名王福強),男,全國著名經方大師,醫學碩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仲景國醫示範導師,河南省高校中青年優秀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連續多年被評為校級“我喜愛的教師”和“教學名師”,國家教育部博碩論文評審專家,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河南中醫藥大學方劑學科帶頭人及學科主任,現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常務理事及經方分會會長,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常務理事及經方分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經方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河南省中醫方劑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院長。
    ★出版研究《傷寒雜病論》著作在數量方面居全國歷代研究者之首位
    ★出版研究經方著作在數量方面居全國歷代研究者之首位
    ★出版獨著著作在數量方面居全國中醫學界之首位
    ★發表獨著學術論文在數量方面居全國中醫學界之首位
    ★公開視頻課《學好用活經方》教學視頻54集在數量方面居全國經方學界之首位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方劑學》教學視頻92集在數量方面居全國方劑學界之首位
    ★主持教學及科研課題29項,其中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
    ★臨床運用經方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病療效顯著;運用“十八反”“十九畏”辨治臨床各科雜病具有獨有的理論認識及臨床診治經驗

    目錄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補益藥
    甘草用量及配方
    大棗用量及配方
    芍藥用量及配方
    人參用量及配方
    白術用量及配方
    當歸用量及配方
    五味子用量及配方
    阿膠用量及配方
    干(生)地黃用量及配方
    黃芪用量及配方
    粳米用量及配方
    百合用量及配方
    白蜜(食蜜)用量及配方
    栝樓根用量及配方
    麥鼕用量及配方
    鱉甲用量及配方
    山藥(藷蕷)用量及配方
    小麥用量及配方
    白粉(米粉)用量及配方
    大麥粥用量及配方
    雞子黃用量及配方
    膠飴用量及配方
    麻仁用量及配方
    山茱萸用量及配方
    蛇床子用量及配方
    天門鼕用量及配方
    葳蕤用量及配方
    羊肉用量及配方
    豬膚用量及配方
    豬膏用量及配方

    第三章 清熱藥
    黃芩用量及配方
    石膏用量及配方
    黃連用量及配方
    梔子用量及配方
    知母用量及配方
    黃柏用量及配方
    礬石用量及配方
    豬膽汁用量及配方
    白頭翁用量及配方
    苦參用量及配方
    文蛤用量及配方
    竹葉用量及配方
    竹茹用量及配方
    紫參用量及配方
    白蘞用量及配方
    白薇用量及配方
    敗醬草用量及配方
    甘李根白皮用量及配方
    瓜子用量及配方
    寒水石用量及配方
    雞子清用量及配方
    雞屎白用量及配方
    狼牙用量及配方
    連翹用量及配方
    人尿用量及配方
    桑東南根白皮用量及配方
    生梓白皮用量及配方
    羊膽用量及配方
    澤漆用量及配方

    第四章 活血化瘀藥
    川芎用量及配方
    桃仁用量及配方
    牡丹皮用量及配方
    ?蟲用量及配方
    虻蟲用量及配方
    水蛭用量及配方
    白酒用量及配方
    亂發用量及配方
    土瓜根用量及配方
    硝石用量及配方
    白魚用量及配方
    干漆用量及配方
    槐枝用量及配方
    紅藍花(紅花)用量及配方
    蜣螂用量及配方
    蒲灰(蒲黃)用量及配方
    蠐螬用量及配方
    鼠婦用量及配方
    蒴藿細葉用量及配方
    王不留行用量及配方
    新絳(茜草)用量及配方
    紫葳用量及配方

    第五章 降洩滲利藥
    茯苓用量及配方
    澤瀉用量及配方
    防己用量及配方
    滑石用量及配方
    赤小豆用量及配方
    薏苡仁用量及配方
    豬苓用量及配方
    瞿麥用量及配方
    通草用量及配方
    茵陳用量及配方
    椒目用量及配方
    葵子用量及配方
    荛花用量及配方
    戎鹽用量及配方
    商陸根用量及配方
    石韋用量及配方
    ……
    第六章 降逆化痰藥
    第七章 溫陽藥
    第八章 解表藥
    第十章 通瀉藥
    第十一章 安神藥
    第十二章 理氣藥
    第十三章 止血藥
    第十四章 湧吐風痰藥
    第十五章 軟堅散結藥
    第十六章 和胃藥
    第十七章 其他藥
    附錄 經方260首的組成及用法

    前言/序言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設方260首,用藥168味,其中湯劑用量為三斤(150g),如澤漆湯中澤漆;最小用量為六銖(0.8g),如麻黃升麻湯中甘草。權衡經方用藥的基本思路,思辨經方用量的特有功效,分析經方用藥的組方頻率,研究經方用藥的屬性歸類,熟悉經方用藥的量效關繫,掌握經方用量的變化技巧,於此隻有深入繫統地剖析藥與藥及藥與量之間的內在相互調配關繫,纔能為學好經方奠定扎實根基:隻有全面地仔細研究經方用藥及用量之間的內在相互轉化關繫,纔能為用活經方開拓應用視野。
    研究經方用藥用量,隻有從多角度、多層次深入全面地剖析與探討經方用藥用量,纔能辨清仲景用藥用量之間的內在必然關繫;隻有重視研究藥、量、證之間的三位一體,纔能辨清經方用藥用量的特有作用。如從藥、量、證三者之間研究經方中葛根的基本作用:①升清降濁,於葛根加半夏湯中辨治太陽傷寒夾胃寒證者,用量以四兩(12g)為妥,針對“不下利,但嘔者”,病變證機是衛閉營郁,胃氣不降;於奔豚湯中辨治肝熱氣逆證者,用量以五兩(15g)為妥,針對“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病變證機是肝熱氣逆夾血虛,用之旨在升清降濁。②柔筋舒筋,於桂枝加葛根湯中辨治筋脈拘急病變者,用量以四兩(12g)為妥,針對太陽柔痙證即“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病變證機是衛強營弱,經筋不利:於葛根湯中針對太陽剛痙證即“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病變證機是衛閉營郁,經筋不利,用之旨在柔筋舒筋。③清疏止利,於葛根芩連湯中辨治大腸熱利病變者,用量以半斤(24g)為妥,針對“利遂不止,脈促者”,病變證機是濕熱下注,用之旨在清疏止利。④疏散透表,於竹葉湯中辨治太陽中風夾陽虛郁熱證者,用量以三兩(9g)為妥,針對“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病變證機是營衛及陽氣虛弱,郁熱內生,用之旨在疏散透表。
    再如從藥、量、證三者之間研究經方中當歸的基本作用:①補血養血,湯劑用量,於膠艾湯辨治血虛出血證病變者,用量以三兩(9g)為妥,針對婦科或血虛出血,病變證機是血虛不能固藏,用之旨在補血養血。散劑用量,於當歸散中辨治血虛夾熱病變者,散劑配方用量以一斤(48g)為妥,每次服用方寸匕(含當歸1.5~2g),針對妊娠養胎或胎動不安,病變證機是血虛不榮,郁熱內擾,用之旨在補血養血。於當歸芍藥散中辨治氣血虛夾濕病變者,用量以三兩(9g)為妥,針對“婦人腹中諸疾痛”,病變證機是氣血虛夾濕,用之旨在補血活血。丸劑用量,於藷蕷丸中辨治虛勞諸不足病變者,用量以十分為妥,針對“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病變證機是氣血陰陽俱虛,風氣浸淫或夾太陽營衛病變,用之旨在補血養血。②補血通脈,湯劑用量,於麻黃升麻湯中辨治寒熱夾雜病變者,用量以六銖(0.8g)為妥,針對“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病變證機是寒熱夾雜,血脈不利,用之旨在補血通脈;散劑用量,於赤小豆當歸散中辨治濕毒瘀滯病變者,散劑配方用量以十兩(30g)為妥,每次服用方寸匕(含當歸2—3g),針對“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病變證機是濕毒蘊結,血脈不利,用之旨在補血通脈;丸劑用量,於烏梅丸中辨治久利或蛔厥病變者,用量以四兩(12g)為妥,針對“蚘上人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病變證機是寒熱交錯夾氣血虛弱,用之旨在補血通脈。③補血活血,於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中辨治血虛夾寒病變者,用量以三兩(9g)為妥,針對“手足厥寒”“久寒”,病變證機是血虛不榮,寒滯脈絡,用之旨在補血活血;於溫經湯中辨治虛瘀寒病變者,用量以二兩(6g)為妥,針對婦科或疼痛,病變證機是血虛不養,寒瘀阻滯,用之旨在補血活血。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