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正版 病因賦白話講記 中醫古籍白話普及繫列 曾培傑陳創濤著中醫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121-176
【優惠價】
76-110
【作者】 曾培傑陳創濤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046751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04675156
商品編碼:18739817792

代碼:18
作者:曾培傑,陳創濤

    
    
"

內容簡介


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則顯其癥。癥者病之標;因者病之本。故《內經》有曰:“知標本者,萬舉萬當。未知標本,是謂妄行。”

蓋百病皆生於六氣,諸癥莫逃乎四因。傷寒癥傳變六經,必須熟認。瘟疫病感冒四氣,務要先明。

內傷脾胃者,辨有餘與不足。外感熱病者,知夏熱與春溫。卒中風因有四端,治分三中。破傷風原有三種,治別三經。中暑有動靜之異。受濕有內外之分。

火有七說,痰有十因,氣有九論,郁有六名。瘧犯暑風,更兼痰食。痢因濕熱,及受積停。

嘔吐者,胃氣逆而不下。洩瀉者,脾氣傷而不平。霍亂,脾寒傷食所致。痞滿,脾倦積濕而成。呃逆者,胃氣之不順。咳嗽者,肺氣之不清。噯氣皆由於痰火。咽酸盡為乎食停。

中滿臌脹者,脾虛不運。噎膈翻胃者,氣食相凝。喘急有虛有實。痙癥有陰有陽。五積六聚,總是氣凝其痰血。五勞六極,皆是火爍乎天真。

吐血出於胃腑。衄血本乎肺經。痰涎血,屬於脾髒。咯唾血,屬於腎經。牙宣者,陽明之熱極。舌衄者,少陰之火生。

腹中窄狹,而痰火各別。胸中煩熱,而虛實可分。驚悸,痰迷恐懼所致。健忘,血少憂郁而成。癲狂者,分心肝之熱極。痫癥者,尋痰火之重輕。便濁有赤白之異。汗出有自盜之名。

九種心疼,痛在胃脕。七般疝氣,病在厥陰。脅痛有兩邊之別。頭風有左右之分。腰痛腎虛而或閃挫。腹痛寒氣而或食停。

痿癥不足與濕熱。痺癥寒濕與風乘。四種遺精,心腎不能既濟。五般黃疸,濕熱熏蒸而成。眩暈者無痰不作。消渴者無火不生。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大便秘乃血液燥結。小便閉乃氣滯不行。痔疾、腸風濕熱所致。發斑、癮疹風熱所成。

耳聾者腎虛之故。目疾者肝火之因。齒疼乃胃熱蟲蛀、喉痺乃火動痰生。鼻塞者肺氣之不利。口瘡者脾火之遊行。

女人經水不調皆是氣逆。婦人心煩潮熱多是郁生。帶下沙淋由於濕熱。崩漏下血為損任衝。胎孕不安治有二理。產後發熱原有七因。

茲有七十四種之病,略舉其概而賦雲。欲知其備,後論詳明。看方猶看律,用藥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


作者簡介


曾培傑,著名的中醫科普推廣者,2004年就讀於廣州中醫藥大學,於200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研究生,之後便刻苦研讀中醫經典,2012年到湖北任之堂跟師學習,兩年後回廣東家鄉創辦中醫普及學堂,義診義教,舉辦回歸山林田園班健康活動,並同時在網上及中醫普及學堂微信公眾平臺普及推廣中醫。先後出版了《任之堂跟診日記繫列》《中藥講記》《萬病之源》《小郎中學醫記繫列》等數十部中醫科普暢銷讀物。

湖南中醫藥大學張健老師曾認真閱讀過十幾本,認為此繫列書籍,集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用性、趣味性一體。外行看得懂,內行看了不外行,架起了中醫與科普的彩虹。是一繫列可讀性很強的書籍。可供廣大中醫學子、大眾及熱愛中醫的人學習。


目錄


第1課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則顯其癥。癥者病之標;因者病之本。故《內經》有曰:“知標本者,萬舉萬當。未知標本,是謂妄行。”

第2課蓋百病皆生於六氣,諸癥莫逃乎四因。傷寒癥傳變六經,必須熟認。瘟疫病感冒四氣,務要先明。

第3課內傷脾胃者辨有餘與不足,外傷熱病者,知夏熱與春溫,卒中風因有四端,治分三中,破傷原有三種,治別三經,中暑有動靜之異,受濕有內外之分。

第4課火有七說,寒有十因,氣有九論,郁有六名,瘧犯暑風,更兼痰食,痢因濕熱,乃受積停。

第5課嘔吐者,胃氣逆而不降。洩瀉者,脾氣傷而不平。霍亂,脾寒傷食所致。痞滿,脾倦積濕而成。呃逆者,胃氣之不順。咳嗽者,肺氣之不清。噯氣皆由於痰火。咽酸盡為乎食停。

第6課中滿臌脹者,脾虛不運。噎膈翻胃者,氣食相凝。喘急有虛有實。痙癥有陰有陽。五積六聚,總是氣凝其痰血。五勞六極,皆是火爍乎天真。

第7課吐血出於胃腑,衄血本乎肺經,痰涎血屬於脾髒,咯唾血屬於腎精,牙宣者陽明之熱極,舌衄者少陰之火生。

第8課腹中窄狹,而痰火各別。胸中煩熱,而虛實可分。驚悸,痰迷恐懼所致。健忘,血少憂郁而成。癲狂者,分心肝之熱極。痫癥者,尋痰火之重輕。便濁有赤白之異。汗出有自盜之名。

第9課九種心疼,痛在胃脕。七般疝氣,病在厥陰。脅痛有兩邊之別。頭風有左右之分。腰痛腎虛而或閃挫。腹痛寒氣而或食停。

第10課痿癥不足與濕熱。痺癥寒濕與風乘。四種遺精,心腎不能既濟。五般黃疸,濕熱熏蒸而成。眩暈者無痰不作。消渴者無火不生。

第11課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大便秘乃血液燥結。小便閉乃氣滯不行。痔疾、腸風濕熱所致。發斑、癮疹風熱所成。

第12課耳聾者腎虛之故。目疾者肝火之因。齒疼乃胃熱蟲蛀、喉痺乃火動痰生。鼻塞者肺氣之不利。口瘡者脾火之遊行。

第13課女人經水不調皆是氣逆。婦人心煩潮熱多是郁生。帶下沙淋由於濕熱。崩漏下血為損任衝。胎孕不安治有二理。產後發熱原有七因。

結語茲有七十四種之病,略舉其概而賦雲。欲知其備,後論詳明。看方猶看律,用藥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

精彩回顧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