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南亞-東南亞含油氣盆地 工業技術 朱偉林,胡平,江文榮等著 科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1070-1552
    【優惠價】
    669-97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5557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55577
    商品編碼:68388396945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2-09-01
    頁數:389

    字數:586750
    代碼:180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南亞-東南亞含油氣盆地
    作者:朱偉林,胡平,江文榮等著
    代碼:180.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030355577
    印次: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南亞-東南亞含油氣盆地》以區域地質背景為切入點一步闡述盆地類型及其油氣成藏特征,落實南亞-東南亞地區油氣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選取了8個具有代表性的含油氣盆行詳細描述,突出其典型石油地質特征。
        《南亞-東南亞含油氣盆地》可供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人員以及石油和地質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目錄
    叢書序
    叢書前言
    前言
    緒論
    節 概況
    第二節 勘探開發歷史
    第三節 區域油氣資源分布
    章 區域地質背景
    節 構造區劃
    第二節 構造和沉積演化歷史
    小結
    第二章 含油氣盆地類型及其基本石油地質特征
    節 盆地類型的劃分
    第二節 弧後盆地
    第三節 裂谷盆地
    第四節 被動大陸邊緣盆地
    第五節 前陸盆地
    第六節 弧前盆地
    小結
    第三章 中蘇門答臘盆地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第四章 庫泰盆地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第五章 馬來盆地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第六章 巴蘭三角洲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第七章 北塞蘭盆地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第八章 孟加拉盆地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第九章 孟買盆地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第十章 印度河盆地
    節 盆地概況
    第二節 盆地基礎地質特征
    第三節 盆地石油地質條件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中英文名稱對照表

      摘要
    區域地質背景章
    南亞東南亞地區現今的構造格局是眾多大小不一的地塊拼合和增生的結果,根據親緣關繫,將陸殼區的主要劃分為巽他陸塊、南中國海周緣微地塊群、印度尼西亞東部微地塊群和印度陸塊。除了這些陸殼型外,還發育5個邊緣海和菲律賓島弧帶等洋殼型。
    南亞東南亞地區晚古生代以來開始形成不同類型的盆地,其中印度次大陸和親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印度尼西亞地區發育古生代―中生代沉積盆地,分布在岡瓦納大陸內部和板塊漂移期形成的被動大陸邊緣。東南亞地區大多數含油氣盆地形成於新生代,主要與巽他陸塊西南部板塊俯衝和南中國海擴張兩個重要的構造事件有關,在巽他地區形成弧後、裂谷盆地,在南中國海地區形成被動大陸邊緣盆地,其中漸新世和中新世是對東南亞地區油氣貢獻大的成盆期。新生代印度次大陸與歐亞大陸踫撞是南亞地區重要的構造事件,導致印度次大陸周緣發育前陸盆地。
    節構造區劃
    一、大地構造位置
    南亞東南亞地區處於歐亞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太平洋板塊三大板塊和太平洋、印度洋兩大洋交彙區,自新生代以來發育陸陸踫撞和弧陸踫撞活動帶,是構造復雜的地區之一。現今中南半島、大多數東南亞島嶼(如蘇門答臘、爪哇、加裡曼丹、蘇拉威西和帝汶島北部)等位於歐亞板塊(圖1.1.1);印度半島、帝汶島東南部和伊裡安島南部主要位於印度澳大利亞板塊。
    南亞東南亞地區位於4條巨型板塊彙聚帶環繞的區域(其中東南亞地區3條,南亞地區1條),在這些板塊彙聚帶地殼活動強烈,火山、地震、斷裂等活動頻繁發生。由於不同板塊所處的彙聚階段不同,故不同區域的板塊活動邊界特征不同。
    東南亞地區發育3條巨型板塊彙聚帶,其中包括2條俯衝帶和1條弧陸踫撞帶,主要分布在:①蘇門答臘爪哇海溝一線,該彙聚帶以印度澳大利亞板塊洋殼俯衝消減為主,發育一繫列參差錯落的斷層和深邃的海溝,也是印度澳大利亞板塊與歐亞板塊在東南亞地區的南部邊界,2個板塊西界北延至安達曼海脊(安達曼衝斷層)以西,一直延伸到印緬山脈褶皺帶;②爪哇海溝帝汶海槽一線,為印度澳大利亞板塊與巽他爪哇溝弧繫發生踫撞形成的弧陸踫撞帶,該彙聚帶造成歐亞板塊東南部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相連;③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中國臺灣島菲律賓群島外側至哈馬黑拉島一線,太平洋板塊沿此區域向歐亞板塊俯衝消減,並在中國臺灣島東部發生強烈踫撞,形成一繫列海溝與島弧,表明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在亞洲大陸東部邊緣發生了強烈的彙聚作用。
    南亞地區發育1條踫撞褶皺帶,即印度澳大利亞板塊與歐亞板塊以地縫合線相接觸的構造帶,這條巨型板塊彙聚帶形成壯觀的地質景觀,構造作用主要表現為陸陸踫撞和大陸增長,形成海撥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南亞地區主要位於印度板塊,其西北部與歐亞板塊擠壓拼合,東部以那加阿拉干褶皺帶與東南亞地區接壤,南部為開放的印度洋。受新生代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多次陸陸踫撞的影響,印度次大陸周緣遭受強烈擠壓、褶皺,現今南亞地區處於印度洋和喜馬拉雅、那加阿拉干等褶皺帶夾持的區域。
    二、區域劃分及其構造特征
    (一)劃分
    南亞東南亞地區現今的構造主要為西太平洋邊緣大陸與一繫列島弧以及它們之間的小洋盆,具有陸殼和洋殼,其主體構造格架由陸塊或地塊構成,這些地塊分別來自歐亞大陸和南部岡瓦納大陸,同一地塊內的沉積、構造、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特征相似,不同地塊具有不同的地質發展歷史,且受板塊運動的制約。因此,南亞東南亞地區的劃分主要參考地殼類型和地塊親緣關繫兩方面因素。
    南亞東南亞地區陸殼類型的構造單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