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鈞瓷收藏與鋻賞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顧萬發田培傑主編 
    【出版社】大像出版社 
    【ISBN】978753478168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大像出版社
    ISBN:9787534781681
    商品編碼:1702746055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5-03-01
    代碼:158

    作者:顧萬發,田培傑主編

        
        
    "
    作  者:顧萬發,田培傑 主編 著
    /
    定  價:158
    /
    出 版 社:大像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01日
    /
    頁  數:423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34781681
    /
    主編推薦
    《中國鈞瓷收藏與鋻賞》首次肯定了“宋代無鈞瓷”和“鈞官窯陳設瓷始燒於明代”的觀點,首次提出了“共和國鈞官瓷”“鈞花瓷”“神垕爐鈞”的新概念,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目錄
    ●第一章 宋代無鈞瓷
    ●一、“北宋說”的專家、學者及其著述
    ●二、否定“北宋說”的專家、學者及其駁辯
    ●第二章器皿類鈞瓷
    ●一紀年墓葬發掘
    ●●三、海下考古鈞瓷出土
    ●四鈞瓷之特征
    ●五、附圖
    ●第三章 明代“鈞官窯”陳設瓷
    ●一、關於“鈞官窯”性質的爭論
    ●二、“官鈞明代說”提出後鈞瓷身價倍增
    ●三、明“官鈞”陳設瓷特征
    ●四、傳世“官鈞”為啥會在外國人手裡
    ●五、明代“官鈞說”的補充說明
    ●六、關於御窯、官窯和民窯的關繫
    ●七、附圖
    ●第四章 清代仿鈞器、窯變器、紅釉器
    ●一、背景材料
    ●二、紅釉器特征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鈞瓷收藏與鋻賞》一書包、明、清、民國、共和國的鈞瓷標本及論述;關於鈞瓷收藏鋻賞的基礎知識及中外藝術陶瓷荟萃。本書與以往所有此類書籍不同的是首次肯定了“宋代無鈞瓷”和“鈞官窯陳設瓷始燒於明代”的觀點,並列舉了新發現的證據;首次提出了“共和國鈞官瓷”“鈞花瓷”“神垕爐鈞”的新概念。五百多幅彩圖供欣賞和對比鋻別。是一本適合收藏家、研究者、生產者、經營者參考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顧萬發,田培傑 主編 著
    顧萬發,199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河南省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參與了重量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主持的新鄭望京樓夏商時期城址考古發掘項目獲評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作為主要撰寫人參與編寫《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發掘報告》,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田培傑,1959年畢業於鄭州大學,現任鄭州市柴瓷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出版有《詩話鈞瓷》《瓷的故事》《新鈞瓷》《鄭州柴窯》《綠城少年》《當代詩詞點評》《遺山詩詞注析》等書。
    精彩內容
        二、紅釉器特征
        1.紅釉瓷器
        紅釉瓷器代,屬於高溫銅紅釉,在窯爐內以還原氣氛燒成。到了明代永樂朝變得鮮紅,後改為礬紅。王宗沐、陸萬垓纂修的《江西省大志》卷七料價條記載:“隆慶五年,都御史徐題,稱該內承運庫太監崔敏題,為缺少上用各樣瓷器,單開窯燒造內外鮮紅碗、鐘、甌並大小龍缸、方盒各項……把限明年二月,其餘八月運,逐年選進,但今窯作坯房傾壞日久,新經修完,又兼物料細膩,式樣精巧,難以措別。見遭洪水為患,土料疏散,成坯甚艱,鼕月水冰土凍,尤難造作,況繫火中取物,必須假以時間,多做坯胎,入窯百中選一,呈乞轉達,查例將鮮紅改作礬紅。”又記載:“敕下該部詳議,將鮮紅瓷器,查照前例改造礬紅。”又如:“又查得嘉靖二十六年二月,內據江西布政等
    摘要
    後記本書的後記可以說是把“序”或“前言”移後補說而已。寫在前面怕先入為主,約束了讀者的思維,會傾向於本書的觀點。讀書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可能會有人提出異論或是批評,這是本書編者所期望的。此後記隻想簡述一下二十年的心理漸變歷程。1995年,我的《詩話鈞瓷》一書完稿,送黃河水利出版社李輝主任審讀,自豪感常流露在與朋友的交往言談中,因為,讓海內外有名詩人為鈞瓷寫贊歌,當時隻有筆者能擔此重任。說到鈞瓷的歷史,都是產於唐、盛於宋、斷於明、恢復於清末。求知欲望促使我請教多人,問及哪些史書和文獻有此記載,竟無一人能答。為追尋鈞瓷的歷史真實,奔波了一年多,故此,直到1998年《詩話鈞瓷》纔得以出版。但這個歷史疑團一直困擾著我。後經好友相勸,又有《中國陶瓷史》和臺灣出版陶瓷大全》亦如此,纔就此罷休。2000年,我得到一本臺灣1999年出版的《故宮藏瓷大繫·鈞窯之部》,該書特別提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