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問道 《老子》思想細讀 (日)池田知久 中國哲學經典書籍 廣西師範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860-1248
    【優惠價】
    538-780
    【作者】 池田知久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215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21539
    商品編碼:61586407092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10-01
    代碼:118

    作者:池田知久

        
        
    "
    作  者:(日)池田知久 著 王啟發 等 譯
    /
    定  價:118
    /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
    頁  數:657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59821539
    /
    目錄
    ●凡例/1
    I 老子其人/5
    1 司馬遷著《史記·老子列傳》/8
    2 充滿謎團的老子這一人物/10
    3  老子形像的展開與“道家”的形成/15
    4 陣容聚齊的道家書籍與人物/18
    II 《老子》其書/23
    1 戰國晚期《老子》的編纂/25
    A 《荀子》《呂氏春秋》中出現的《老子》/26
    B 《韓非子》中出現的《老子》/32
    C 《莊子》中出現的《老子》/33
    2 馬王堆帛書《老子》的出土/43
    A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與乙本/43
    B 馬王堆帛書《老子》從甲本到乙本的發展/45
    C 馬王堆帛書甲本、乙本以後的《老子》/51
    3  郭店楚簡《老子》的新登場/52
    A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乙本、丙本/53
    B 郭店楚簡《老子》乃戰國晚期成書/56
    C 作為形成過程中最古老的文本——郭店楚簡《老子》/59
    4 北京大學簡《老子》的新出現/70
    A 北京大學簡《老子》的構成/70
    B 北京大學簡《老子》第十六章的經文/72
    a 第十六章的“積正”/72
    b “積正”一詞來源於儒家/74
    C 北京大學簡《老子》編纂於西漢後期至晚期/76
    5 結論/76
    III 《老子》的思想/81
    1 引言/83
    2 《老子》的哲學/88
    A 《老子》的形而上學/90
    a 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萬物”/90
    b “道”不為人所能把握/98
    c “道”無名/106
    d 以無知來把握“道”/112
    B 《老子》的萬物生成論/118
    a 源始的“道”生出“天地”“萬物”/118
    b 萬物生成論與退步史觀的結合/125
    C 《老子》的存在論/132
    a 從“道”之虛靜生出“萬物”/133
    b “萬物”得“一”而存在/136
    3  《老子》的倫理思想/141
    A 《老子》中對於人的異化的克服及主體性的獲得/143
    a “道”的形而上學、存在論中的人的定位/143
    b 《老子》中反異化論及主體性論的殘餘/145
    c 《周易》的道器論/149
    B 《老子》中的提倡柔弱及否定堅強/153
    a 仿效水之柔弱與不爭、謙下的倫理/154
    b 輕雄重雌、褒牝貶牡——對女性原理的重視 其一/162
    c 贊美母親——對女性原理的重視 其二/167
    d 提倡柔弱的逆説式、辯證法式結構/171
    e 並非正面價值,而是負面價值/180
    C 《老子》中基於無學、無知、無言的否定性超越/195
    a 提倡無學、不學/195
    b 提倡無知、不知/204
    c 提倡無言、不言/224
    d 無我、無心的境地/236
    D 《老子》中基於無欲、無為的否定性超越/240
    a 提倡無欲、不欲/240
    b 提倡無為、不為——對有為的否定性超越 其一/266
    c 提倡無事——對有為的否定性超越 其二/296
    4 《老子》的政治思想/306
    A 《老子》中“道”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天子、皇統治/307
    a 把握“道”來統治整個“天下”/307
    b 以柔弱、謙下、無欲、無為來統治整個“天下”/314
    c 以無事、無為取得“天下”/324
    B 《老子》中“道”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國君、臣下的政治/330
    a 以“道”、柔弱、謙下、無為統治“邦”/330
    b 以“道”輔佐君主統治的臣下/339
    C 《老子》中的整個“天下”的政治秩序構想/347
    a 《老子》第五十四章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 其一/347
    b 《禮記·大學》“八條目”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353
    c 《管子·牧民》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360
    d 《老子》第五十四章的整個“天下”政治秩序構想 其二/368
    D 《老子》的非戰思想/376
    a 基於不爭倫理的非戰/377
    b 基於“道”的哲學的非戰/382
    c 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爭/388
    E 《老子》中為君主者的精神準備/395
    a 聖人的統治虛民心實其腹/396
    b 聖人的統治對善人和不善人都予以重視/404
    c 聖人之治——富貴不驕而有威嚴/408
    5 《老子》的養生思想/422
    A 先秦儒家所見的“養生”/423
    B 養生思想的誕生與早期道家的養生/426
    a 楊朱對“我”的重視/426
    b 子華子和詹何對於生命、身體的重視/428
    c 早期道家的養生/432
    C 《老子》的養生思想/438
    a 《老子》中殘留的對養生的批判/438
    b 通過把握“道”“德”實現養生/443
    c 養生與赤子、嬰兒之比喻/451
    d 通過無知、無欲、無為以實現養生/454
    D 《老子》中的養生與政治/461
    a 戰國道家所見養生與政治的對立/461
    b 《老子》所見養生與政治的交錯/465
    c 《老子》所見作為人生最終目標的養生/475
    6 《老子》的自然思想/482
    A 《老子》的形而上學、存在論——“道”與“萬物”/483
    a “道”的萬能性——“道”支配“萬物”/483
    b “道”的重要性——在哲學、倫理思想、政治思想方面/485
    c 道家形而上學、存在論的傳統與《老子》/489
    B 《老子》以及道家的“自然”一詞/490
    a “自然”的出現情況與性質/491
    b “自然”的古義——“自主”/499
    c 舊道家的“自然”——在《呂氏春秋·義賞》中/502
    C 《老子》自然思想的構成/505
    a 主體的“無為”與客體的“自然” 其一/505
    b 主體的“無為”與客體的“自然” 其二/511
    c 主體的“無為”與客體的“自然” 其三/518
    D 《老子》自然思想中的政治/523
    a 自然思想的民本主義——“百姓”“民”的主體化/523
    b 自然思想的政治中的君主像/525
    E 《老子》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自然思想的矛盾和對立/528
    a 舊的形而上學、存在論與新的自然思想/528
    b 道家哲學與政治思想的危機/532
    c 走向“道”的形而下化/536
    F 關於“自然”的過度/541
    a 自然思想中包含的危險性/541
    b 對於“自然”的過度的/542
    G 東漢以後自然思想史素描/544
    a 王充的自然思想/545
    b 鄭玄萬物生成論中的“忽然自生”/553
    c 經過魏晉玄學的“自化自生”到宋學的“天理自然”/556
    結語/567
    《老子》經文(馬王堆帛書甲本)與白話翻譯/576
    致中國讀者的後記/655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比較出土本《老子》(郭店《老子》、馬王堆《老子》、北大簡《老子》)與通行本《老子》(王弼本、河上公本等)之異同,廣泛吸收中、日學者研究成果,對涉及老子其人和《老子》一書的許多問題做了新的探討。《老子》的作者、成書、思想等,因這本《問道——〈老子〉思想細讀》而一一得到澄明。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