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1898年的夏日 一個德國記者的中國觀察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保羅·戈德曼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6525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65254
    商品編碼:10042533758818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2-01-01
    代碼:68

    作者:保羅·戈德曼

        
        
    "



    作  者:(德)保羅·戈德曼 著 吳偉栗 譯
    /
    定  價:68
    /
    出 版 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
    頁  數:456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020165254
    /
    目錄

    出版說明 1898年,是中國代一個重要的年份。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與德國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4月10日,德國記者保羅·戈德曼受《法蘭福報》指派,從意大利熱亞那港出發,對中國進行采訪。 戈德曼乘坐的德國“普魯士號”遠航機械船出發後,穿越地中海,經由埃及、蘇伊士運河、亞丁灣,遠航至歐洲式東方新城——新加坡。而後,他從香港登陸,經廣州、上海,一直深入到中國腹地,進行詳盡考察。途中,他先後采訪了時任廣東總督秘書兼釐金局長王存善、上海道臺蔡鈞。從上海又沿長江乘船而下,在鎮江、漢口、武昌等地停留。 在漢口,戈德曼參觀了歐洲在中國內地建立的商業機構與修道院。在武昌,考察了湖廣總督張之洞所聘德國教官主持訓練的新式軍隊。在膠州灣的青島、威海、芝罘(煙臺)等地,深入探訪了剛剛納入德國租界的膠州地區。 戈德曼此行所見到的中國代史人物頗多。在煙臺,他與原清政府駐歐洲外交官陳季同相遇。這是一位曾在歐洲大力推廣中國文化的代史重要人物。在天津,他采訪了清政府的陸軍總領、直隸總督榮祿。在北京,他拜訪了剛剛下野的李鴻章。 他記下的目睹所見,對於我們了解19世紀末沿途城市的風光風貌以及中國社會的面貌,有一定的幫助。尤為可貴的是,在書中,戈德曼對他所接觸到的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給予了高度肯定。他當時曾預言:上海會以數十年的努力,成為東方一座偉大的城市。這個預言後來成為了現實。 在書中,他也以記者的客觀,披露了*初中國鐵路規劃過程中,歐洲列強資本競爭的內幕,以及中國經濟與歐洲經濟相融相斥的情況和列強之間的利益紛爭。通過與清政府不同級別官員的互動,他記錄下清末官員對改革和與西方合作的不同主張,以及民間對這種主張的不同反應。 保羅·戈德曼在中國的這段采訪記錄,觀察細微,文筆優美,對中國民間和中國老百姓的認可度也很高。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很難能可貴。時隔百年,這本書能夠被發現、翻譯、出版,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保羅·戈德曼作為德國記者,對中國是持友好態度的,在反對納粹等重大歷史問題上,他的立場和氣節也是令人贊賞的,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在這本書中,他是站在德國的視角看中國的,有時候表達就難免會沾染一些殖民的色彩,某些時刻甚至會流露出殖民者的口吻。這顯然是一種歷史局限,也是他的偏見,所以我們中國讀者在肯定這本書的歷史史料價值的同時,還需要對殖民化表達提高警惕,需要持批判的立場去閱讀與理解相關內容。 讀史以明志。放眼今天,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災多難的古老中國終於擺脫了受制於人的阨運,迎來了嶄新而令人振奮的局面。 中國與世界,處在一個命運共同體中,我們需要歷史的溝通、文化的溝通,需要消除偏見,需要相互尊重。這也是這樣一部史料著作在今天出版的另一種價值和意義所在。 人民文學出版社 後記/吳偉栗 2011年的初秋,我第*次前往亞得裡亞海岸。在地圖上看,從維也納出發,穿過斯洛文尼亞,是到達亞得裡亞海邊城市的裡雅斯特的*路線。在夜幕低垂的傍晚時分,我進入斯洛文尼亞邊境,斯國警察把我攔了下來。盡管斯洛文尼亞是申根協定國,按協約應當撤消邊境檢查站,但他們依然要求檢查我的證件。我遞交了我的全部合法證件,斯國警察看後說,證件沒有任何問題,但我沒有買高速公路票,要繳納罰款1。事實上,在進入斯洛文尼亞之前,我一直都在留意公路兩邊的商店、加油站。我已經預想到進入這個國家是要購買高速公路票的,但是,一路上並沒有看到任何營業場所。按理這個時候再買也是可以的,可是兩個警察不由分說就要罰款,而且,態度十分蠻橫,直接扣下我的護照與駕照。看來不交罰款人走不了了,這個從前南斯拉夫分離出來的國家,經濟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警察也是見錢眼紅了。對我來說,時間可比金錢更重要,隻好交了1的買路錢,繼續這趟亞得裡亞海的旅程。 我原打算在這個國家的首都停留一兩天,了解一下他們的歷史、文化與城市風貌,但經歷了與斯國警察不愉快的糾葛,我對這個小國家興趣全無。驅車穿過斯洛文尼亞進入意大利,大約有兩百多公裡的路,汽車疾馳不到三個小時,我就來到了亞得裡亞海邊的意大利城市——的裡亞斯特市。 已經是午夜,汽車駛出高速路沿著盤山公路向下,遠處是一片燈光,看來這座城市的規模很大,遠遠超出我之前的想像。駛入市區,馬路開始由寬變窄,柏油路變成了石頭路面。古老的街道、老舊的房屋,一切都是一座有歷史的城市應該有的樣子。 我在歐洲學習、生活多年,每到一座城市我都喜歡去看古董店和郵票店。徒步古老的街道尋覓歷史痕跡,是我在外旅行的*大愛好。這座城市依山而建,環抱亞得裡亞海岸。我住的威斯汀酒店位於城市的山頂,從高處沿著狹窄的石頭街道走下來,山腳下就是這個城市的中心。這一天是星期六,恰逢城市的周末跳蚤市場,我逛了一圈並沒有什麼收獲。於是,我沿著古老的街道漫步前行,來到一家古董店前,這麼偏遠的地方,應該會有什麼寶貝吧?舊貨琳瑯滿目,然而我在裡面足足轉了半個小時,也沒找到什麼特別的東西。 當我打算離開的時候,禮貌性地問了一下店老板:“您這裡有來自亞洲的東西嗎?”老板看了看我,想了一下,然後,用德語回答道:“我們店裡有本一百多年前的書,裡面寫的是中國的故事,您有興趣嗎?”說著他從身後書架上找出兩本書,小心翼翼地遞給我。我看了一眼書的封皮:Ein Sommer in China,意思是:一個夏天在中國。這是一套上下兩冊的舊書,泛黃的封面與僵硬的紙張略有破損。我小心翼翼地打開來看,竟然全是古典字體的德文。我沒有學過古典字體德文,一時間看起來有些喫力,也看不出什麼門道和價值來,但我想,既然是一百多年前的出版物,就當是古董買了也不錯。 隻經過一個回合的討價就成交了!這店鋪裡陳列的舊書不計其數,我估計店老板自己都沒有讀過這本書。他或許也不會想到,這本書對我們中國人而言意義重大,它給了我們一幅塵封百年的中國歷史畫卷。 一周以後,我回到了法蘭福的辦公室,立即把書拿給我的朋友烏利先生,請他認真看看,然後把裡面的內容大致整理一下,告訴我。烏利先生是德國的經濟律師,父親曾經是德國政府的官員。他接受過德國和瑞士兩國的大學教育,如今年七十歲,知識淵博,他是看得懂古典體的。烏利先生用幾天時間把書讀了一遍,然後,興致勃勃地來到公司,坐下來給我詳細介紹這本書的內容。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時任《法蘭福時報》的記者保羅·戈德曼先生,受報社指派,於1898年前往中國,專程對大清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司法、出版、宗教等進行考察。他四月從意大利北部熱亞那港口出發,乘坐德國普魯士號遠航機械船,由地中海經埃及薩德港、蘇伊士運河、紅海-亞丁灣,遠航至東方歐洲城新加坡。他從香港登陸中國,經廣州、上海深入中國腹地。1898年是中國的戊戌年,整個夏天,他先後拜會了廣東總督秘書兼釐金局局長、上海市市長、兩個通商城市的地方要員。他沿長江乘船而下,在漢口、武昌、鎮江等城市都有所停留,對中國鐵路建設中列強資本競爭的內幕有所了解。他在武昌考察了德國軍官訓練營,結識了湖廣總督張之洞,記錄了德國工程師與軍事教官在中國工作的全過程。然後,他又前往膠州灣青島、威海、芝罘(煙臺),探訪剛剛納入德國租界的膠州。接著,他從煙臺繼續北上到達天津,訪問、參觀了天津武備學堂,拜訪了陸軍總領、直隸總督榮祿。此時,北京發生了戊戌變法,他被困在天津多日。待戒嚴解除,他進入北京城采訪,拜訪了剛剛下野的李鴻章…… 聽了烏利先生的介紹,我頓感這本書的重要性。外國人寫中國的書有兩本,一本是馬可·波羅的《中國遊記》,一本是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又名《紅星照耀中國》),而這本《一個夏天在中國》時間正好介於這兩本書之間。如果我沒有判斷錯的話,這應當是第三本歷史價值重大的、外國人探訪中國的書。德國記者對1898年中國社會的描述,無論是什麼樣,應該都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尤其是他曾在那個特殊的年份,與清政府官員對話,一定能夠為已有的歷史敘述提供一些參照,說不定能提供我們更多關於戊戌變法,關於中華帝國在艱難危局中轉型的重要歷史細節。我預感,這一定是一本記錄中國歷史的好書! 我馬上請烏利先生著手調查這本書的作者。首先,我們從記者任職的《法蘭福時報》入手,由烏利先生代表公司發了問詢函,遺憾的是,今天的《法蘭福彙報》與之前的《法蘭福時報》之間,並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繼承關繫。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他們亦無法找到關於這本書的更多信息。但是,他們告訴我,因為作者反對納粹,這本書曾經被列為*書,納粹時期要求全部銷毀。我們在報社的建議下,馬上與德國版權管理機構聯繫,他們很快給了我們書面答復:該書已經過了七十年解*期,我們可以申請獲得再版的權利。由於原書是古典字體德語,普通人閱讀困難,於是,我委托烏利先生用了一年時間,將古典德文逐字轉換成現代德文,2014年在德語國家出版。為完成這套書的整理工作,我的朋友烏利先生用眼過度,患上了嚴重眼疾,待完成文字轉換的時候,他的左眼幾失明。2017年12月21日,烏利先生因骨癌在法蘭福去世。他是我親密的朋友,也是很多中國人的好朋友,在德國法蘭福、巴登洪堡,有許許多多的中國人都曾獲得過他的法律援助。他愛中國,樂於幫助中國人,遺憾的是,他沒有來過中國。我答應要帶他一起來中國看看,我們說好了,晚年他在我身邊養老……這成了我一輩子的疼。 自2015年開始,我就著手這本書的中文翻譯工作。由於作者的宗主國橫跨普魯士、奧匈帝國以及魏瑪共和國向第三帝國的演變進程中,他的語言南北混雜,我幾乎找遍了中國的德語翻譯大家,都無人肯接受這本書的翻譯工作。我也深知這套書的翻譯難度很大,但是,我也深知,對研究中國歷史的價值而言,這樣富有現場感的記錄有多麼難得!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外國記者的采訪與描述,從“他者”的視角,換一個眼光看到清末中國社會的真實風貌。就算是“片面”的真實,也萬分寶貴。 我下決心要完成這本書的翻譯工作,沒有人願意干,我就組織人自己干。我和烏利先生,還有他能找到的,能夠識別古典德文的朋友和專家一起工作,2017年,中文直譯工作基本結束——深切懷念我的朋友烏利先生! 原著於1899年在德國出版發行後,1900年很快發行了第二版。作者為了確保歷史記錄的準確,在再版時根據後來的事態發展做了一些注解。我買到的恰恰是第二版,所以,讀者能更好地了解這本書的全貌。翻譯過程中,查閱歷史資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為了便於今天的讀者理解,我也對一些人物與事件做了注釋,這些注釋在這本書中都以腳注的方式呈現出來了。 這本書在翻譯整理的過程中,得到了我的同學全曉煜、李雪玉,中央電視臺董浩先生,山東大學白洪聲教授,我中學時代的班主任程曉剛老師的支持。2018年夏季,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員郭一鳴先生來德國,我向他介紹了這本書的發現過程和內容,他以職業嗅覺肯定這本書的價值,為此,在香港《大公報》對這本書做了大量報道,並獲得了《大公報》社長姜在忠先生,香港皇朝家私謝錦鵬先生的支持。根據郭一鳴先生的建議,我對保羅·戈德曼的生平做了深入調查,很快,我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查到了作者的生平資料以及後來的命運。 保羅·戈德曼(Paul Goldman),1865年1月31日生於德國布雷斯勞市(現為波蘭弗羅茨瓦夫市),1935年9月25日在維也納去世。他是奧地利及德國新聞工作者,公關人員,旅行作家,戲劇評論家,翻譯和戲劇散文和小型戲劇的作者。保羅·戈德曼父親古斯塔夫·戈德曼是當地的商人,母親萊門汀·尼·瑪姆羅斯是家庭主婦。 他在德國布雷斯勞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在獲得法律博士學位後前往維也納,在他叔叔馬姆羅斯主持的《在美麗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雜志工作。保羅·戈德曼是現代戲劇的狂熱者,通過其叔叔認識了阿瑟·施尼茨勒這樣的作家,並與他的親密朋友理查德·比爾·霍夫曼和雨果·馮·霍夫曼施塔爾進行了早期的出版。 施尼茨勒在1889年與戈德曼的一次會談中寫道:“我接受了馬姆羅斯先生的邀請訪問編輯部,這次與他的代表和姪子會面,這是那封友好的錄取通知書的作者,二十四歲,和藹可親的紳士。保羅·戈德曼博士,身材粗壯,有點駝背,卷曲的頭發,”明亮、美麗的藍眼睛。我們立即彼此了解,對生活和藝術中的大多數事物都有相同的看法。 而在 Bernhard Reich的印像中他是一個花花公子。戈德受是維也納現代主義代表人物。他曾擔任維也納國家石油公司和蒙達格斯的外部雇員。從1890年到1892年,他是維也納 NeueFreiePresse編輯協會的成員。 戈德曼與藝術贊助人珍妮·毛特納和她的丈夫,實業家伊西多毛特納在一起。他結識了記者兼作家朱利葉斯·鮑爾和作家兼文化歷史學家埃爾明·洛特。 從1892年至1902年,他在布魯塞爾、巴黎和中國擔任《法蘭福日報》的記者。1896年,由於德雷福斯事件,他與法國反猶太新聞記者Lucien Millevoye之間發生了一場手槍決鬥,*後以放棄告終。 從1902年開始,他在維也納,也在柏林擔任《維也納新自由報》的戲劇記者。他負責奧托·勃拉姆斯的導演工作,有時還涉及麥斯·萊因哈特的喜劇評論。1908年8月,他在維也納與伊娃·瑪麗亞·弗朗結婚(1937年11月2日,自殺身亡)。女兒 Franziska生於1911年5月29日,1938年3月29日離開維也納前往米蘭,1940年底移居巴西裡約熱內盧,於1963年去世。 戈德曼在第*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了戰地通訊員。戰後在德國將權力移交給國家社會主義者之後,他因為反對國家社會主義,於1933年8月在米蘭被蓋世太保逮捕,同期遣返回維也納,1935年9月25日在維也納去世,享年七十歲,葬於維也納城市公墓。2018年10月我們查到他的資料,並在維也納找到了他的故居,同時在維也納公墓管理處,找到了戈德曼先生墓地的編號。由於墓地費用支付到1994年6月5日,此後無後人前來支付,墓地管理部門無法聯繫上其後人,隻能按慣例給予20年的延期,2014年6月5日作為無主墓處理。現在墓碑已經不存在了! 保羅·戈德曼的主要作品: 《中國的夏日》,遊記,共2卷,1899年; 《一個不應該的合謀》,三幕喜劇,1902年; 《新方向》,(關於柏林劇院表演的辯論性論文)1903年; 《引人入勝的迷宮》(關於柏林劇院表演的文章),1905年; 《徳國舞臺的衰落》關於柏林劇院表演的辯論性論文,1908年; 《文學作品和創作方向》(關於柏林劇院表演的辯論性論文),1910年; 《與帥一起——1914年在總部的一個晚上》,1914年; 《從裡爾到布魯塞爾》(包含德國陸軍西方陣地和戰鬥的照片),1915年; 《與興登堡的對話》1916年; 《賴興巴赫伯爵的淪陷》1923年。 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臧永清社長的大力支持,感謝資深編輯付如初博士對翻譯稿件的精心打磨。如果不是這本書的特殊價值,我原本是不會想到自己此生會做翻譯工作的。盡管我拼盡了全力,但在文字方面依然有很多欠缺。付如初博士本著對歷史負責、對讀者負責的職業操守,協助我完成了四十萬字文稿的整理工作。她逐字逐句幫助我修改潤色,核對史料,核對原文的準確含義,探討表達的分寸和細節。如果沒有她的幫助,您面前的這本書,不會是這樣令人欣慰的面貌。當然,此中錯訛還是難免,這些都是我的責任,盼望讀者慧眼指出,幫助我讓書稿更臻完善。我的郵箱地址:info@glanz-verlag.com 我期望這本書能夠留存下去,為中國歷史保存一份珍貴的史料,更為中國人保存一段值得銘記的記憶。古老的中國步履艱難走過的那段歲月,學過歷史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我們無法忘記國家貧弱時候的屈辱,因而纔會更加珍惜國家富強之後的自豪。 2021年7月於德國國王湖 目錄 第*章 登船“普魯士號” 第二章 復活節早晨在塞得港蘇伊士運河 第三章 紅海—亞丁 第四章 科倫坡的一日一夜 第五章 新加坡 第六章 香港 第七章 往廣東與沙面的珠江上 第八章 廣東 第九章 王道臺的招待會,廣東總督的秘書 第十章 從香港到上海 第十一章 上海 第十二章 拜會上海蔡道臺 第十三章 中國夜生活 第十四章 關於中國鐵路 第十五章 在中國的德國軍事教官 第十六章 中國的報章媒體 第十七章 長江上 第十八章 漢口 第十九章 武昌 第二十章 膠州印像 第二十一章 北直隸海灣 第二十二章 陳季同將軍 第二十三章 從芝罘去天津 第二十四章 天津 第二十五章 天津武備學堂 第二十六章 在天津拜訪直隸總督 359 第二十七章 北京危機 第二十八章 拜訪李鴻章 第二十九章 北京 第三十章 回家 後 記

    內容簡介

    吳偉栗: 旅居德國華僑,長春市人,曾主修通訊工程、漢語言文學、經濟信息學等專業。九十年代曾在中國從事邊貿、運輸、酒店、房地產等業務,1998年赴德國留學,2001年創立德國格蘭茨公司(GLNZ GmbH),在**貿易、酒店、文化交流等多領域發展。2013年整理出版本書的德語版。 1898年是中國代有名的一年。德國《法蘭福報》的記者保羅·戈德曼,受報社指派,在這一年來到了中國,專程對中國的經濟、軍事、司法等進行考察。他從香港登陸,經廣州、上海深入中國腹地漢口、武昌、膠州、天津、北京,采訪了李鴻章、榮祿、陳季同、廣東總督秘書兼釐金局局長、上海道臺等晚清人物。作為外國人探訪中國的歷史記錄,該書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讀者可以通過富有現場感的“他者”視角,感受晚清帝國在艱難危局中轉型的重要歷史細節,進而看到清末中國社會的鮮活風貌。 這既是一本歷史書,也是一本文學書,有清晰的社會風貌,也有鮮活等

    作者簡介
    (德)保羅·戈德曼 著 吳偉栗 譯
    保羅·戈德曼,1865年1月31日生於德國布雷斯勞市(現為波蘭弗羅茨瓦夫市),1935年9月25日在維也納去世,奧地利及德國新聞工作者、公關人員、旅行作家、戲劇評論家、翻譯。1892年至1902年,他在布魯塞爾、巴黎和中國擔任《法蘭克福報》的記者,並於1898年期間在中國進行遊歷和采訪。
    精彩內容
         第一章 登船“普魯士號” 一八九八年四月十日 熱那亞—那布勒斯—塞得港途中 易碎品—“普魯士號”—啟程—德法蒸汽船—少許食物—船艦協會—船長—繁忙的船—行政官員—高等服務員—離開歐洲 在熱那亞港口邊上,行李工人們忙著把小紙箱裝船。整個搬運行李的流程是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把行李丟棄到停泊在石階盡頭的船上而已。難道行李不會因此而掉入水中嗎?這的確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時常會發生。掉入水裡的行李箱在喧鬧聲中被打撈上來時,那些看似英勇的碼頭工人,情緒也隨之沸騰了起來。他們不懂得整件事情的荒謬之處,因為每一個滾下石階的箱子上面,都清清楚楚地漆著德文“易碎品”字樣。我對要帶我去登船的渡船人說,如果他能夠用其他方式把我的行李送到船上,而不是把它們丟下石階,我心裡會舒服些。他會意地對我眨了眨一隻眼睛,另一隻眼睛則半開半閉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