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流言(紀念版) 張愛玲著 新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02211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0221198
商品編碼:10033293000234

開本:32
出版時間:2021-05-31

代碼:39

    
    
"
編輯推薦

張愛玲首部散文集,初版重現。

從柴米油鹽、肥皂、水與太陽之中,去找尋實際的人生。——張愛玲

對照初版《流言》重新修訂文字,保留張愛玲親繪插圖、一生摯友炎櫻所設計原版封面,排印盡量接近原版風格,力求再現初版風采。

隨書附贈典藏藏書票,采用《流言》愛玲親繪插圖。

重現一場天纔夢

1.《流言》是張愛玲SHOU部散文集,於1944年出版,記錄天纔少女張愛玲成名前後的所思所想。為了此書的出版,張愛玲自己找紙張,跑印刷廠,“鄭重付刊”。

2.收錄張愛玲23—24歲間創作的隨筆散文,作者親自選篇,在這裡看到更有溫度的張愛玲,了解她成名前後的所思所想。

3.張愛玲親自繪制插畫,封面由一生摯友炎櫻設計,采用愛玲畫像。


作者簡介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祖籍河北豐潤,1920年9月生於上海,1995年9月逝於美國洛杉磯。張愛玲深受中國古典文學影響,又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從而形成中西兼備的文學視野。她的作品多著眼於普通人的命運,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寫出了大變動時代下的眾生相,意像豐富,有獨特的一種蒼涼的文學筆法,在承續中國文學傳統的基礎上,構建了自己豐富而獨特的文學世界。
內容提要

張愛玲首部隨筆集,初版重現:《流言》不散,重現一場天纔夢。

書寫成名前後的所思所想,一個獨立、勇敢、充滿洞見的天纔少女,一個有溫度、親近可愛的張愛玲!

選篇、插圖皆出自張愛玲本人,一生摯友炎櫻設計封面。

對照初版《流言》重新修訂文字,保留原版封面,排印盡量還原初版風格,力求再現初版風采。

《流言》不散,寫在水上,留於記憶。

從柴米油鹽、肥皂、水與太陽之中,去找尋實際的人生。——張愛玲

那是張愛玲ZUI有銳氣的時候,在那段一生僅有一次的限定青春,她為了一個“天纔夢”,付出了常人難有的熱情與心血,而那付出的回報,是一段不散的傳奇。

《流言》收錄張愛玲23—24歲間創作的隨筆散文,主題豐富,不僅談論讀書創作,還有日常生活記趣,以及姑姑與好友炎櫻的軼事摘錄,讀者能在這裡看到更有溫度的張愛玲,了解她成名前後的所思所想。

---------------------------------

《流言》為張愛玲首部散文集,1944年12月由作者自印,炎櫻設計封面,張愛玲繪制插畫。本書沿用《流言》初版本封面,內容一仍其舊,文字參校以《傳奇增訂本》及各篇初刊文,對明顯錯字酌予訂正,為提到的書籍和文章加了書名號,作者特殊的用字習慣、方言用法,以及人、地、物之舊時譯名,則未作改動。

目錄

目錄


童言無忌

自己的文章

公寓生活記趣

夜營的喇叭

必也正名乎

燼餘錄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記

談女人

借銀燈

走!走到樓上去

銀宮就學記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說胡蘿卜

炎櫻語錄

存稿

寫什麼

造人

打人

詩與胡說

有女同車

私語

忘不了的畫

雨傘

談跳舞

談畫

傳奇再版序

談音樂

精彩頁

一: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罷,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青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人被親眷拐了,賣到他鄉外縣去作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青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二:

詩與胡說

夏天的日子一連串燒下去,雪亮,絕細的一根線,燒得要斷了,又給細細的蟬聲連了起來,“吱呀,吱呀,吱……”

這一個月,因為生病,省掉了許多飯菜,車錢,因此突然覺得富裕起來。雖然生的是毫無風致的病,肚子疼得哼哼唧唧在席子上滾來滾去,但在夏天,閑在家裡,重事不能做,單隻寫篇文章關於Cezanne的畫,關於看過的書,關於中國人的宗教,到底是風雅的。我決定這是我的“風雅之月,”所以索性高尚一下,談起詩來了。

周作人翻譯的有一首著名的日本詩:“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細節密,頃刻之間,隨即天明。”我勸我姑姑看一遍,我姑姑是“輕性智識份子”的典型,她看過之後,搖搖頭說不懂,隨即又尋思,說:“既然這麼出名,想必總有點什麼東西罷?可是也說不定。一個人出名到某一個程度,就有權利胡說八道。”我想起路易士。第一次看見他的詩,是在雜志的“每月文摘”裡的《散步的魚》,那倒不是胡話,不過太做作了一點。小報上逐日笑他的時候,我也跟著笑,笑了許多天。……

把路易士和他深惡痛疾的鴛蝴派相提並論,想必他是要生氣的。我想說明的是,我不能因為顧明道已經死了的緣故原諒他的小說,也不能因為路易士從前作過好詩的緣故原諒他後來的有些詩。但是讀到了《傍晚的家》,我又是一樣想法了,覺得不但《散步的魚》可原諒,就連這人一切幼稚惡劣的做作也應當被容忍了。……路易士的最好的句子全是一樣的潔淨,淒清,用色吝惜,有如墨竹。眼界小,然而沒有時間性,地方性,所以是世界的,永久的。……《二月之窗》寫的是比較朦矓微妙的感覺,倒是現代人所特有的:─

“西去的遲遲的雲是憂人的,

載著悲切而悠長的鷹呼,

冉冉地,如一不可思議的帆。

而每一個不可思議的日子,

無聲地,航過我的二月窗。”在整本的書裡找到以上的幾句,我已經覺得非常之滿足,因為中國的新詩,經過胡適,經過劉半農,徐志摩,就連後來的朱湘,走的都像是絕路。用唐朝人的方式來說我們的心事,仿佛好的都已經給人說完了,用自己的話呢,不知怎麼總說得不像話,真是急人的事。可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好詩也有。倪弘毅的《重逢》,我所看到的一部份真是好:─

“紫石竹你叫它是片戀之花,

三年前,

夏色癱軟

就在這死市

你困憊失眠夜……

夜色滂薄

言語似夜行車

你說

未來的墓地有夜來香

我說種‘片刻之戀’吧……”用字像“癱軟”,“片戀”,都是極其生硬,然而不過是為了經濟字句,壓得緊,更為結實,決不是蓄意要它“語不驚人死不休。”我尤其喜歡那比仿,“言語似夜行車,”斷斷續續,遠而淒愴。再如後來的

“你在同代前殉節

疲於喧嘩

看不到後面,

掩臉沉沒……”末一句完全是現代畫幻麗的筆法,關於詩中人我雖然知道得不多,也覺得像極了她,那樣的宛轉的絕望,在影子裡徐徐下陷,伸著弧形的,無骨的白手臂。詩的末一句似是純粹的印像派,作者說恐怕人家不懂:─“你盡有蒼綠。”但是見到她也許就懂了,無量的“蒼綠”中有安詳的創楚。然而這是一時說不清的,她不是樹上拗下來,缺乏水分,褪了色的花,倒是古綢緞上的折枝花朵,斷是斷了的,可是非常的美,非常的應該。

所以活在中國就有這樣可愛:髒與亂與憂傷之中,到處會發現珍貴的東西,使人高興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聽說德國的馬路光可鋻人,寬敞,筆直,齊齊整整,一路種著參天大樹,然而我疑心那種路走多了要發瘋的。還有加拿大,那在多數人的印像裡總是個毫無興味的,模糊荒漠的國土,但是我姑姑說那裡比什麼地方都好,氣候偏於涼,天是藍的,草碧綠,到處是紅頂的黃白洋房,干淨得像水洗過的,個個都附有花園。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她願意一輩子住在那裡。要是我就舍不得中國——還沒離開家已經想家了。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