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消化繫統疾病/全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繫統化課程”規劃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作者】 胡忠亞凌斌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060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06023
版次:1

商品編碼:12542572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全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繫統化課程”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8
字數:5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代碼:59
作者:胡忠亞,凌斌


    
    
"

內容簡介

《消化繫統疾病/全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繫統化課程”規劃教材》分為兩篇九章,內容涉及消化繫統的解剖學、生理學、影像學以及消化繫統常見疾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等,實現了臨床與基礎的縱向貫通。
本教材為書網融合教材,即紙質教材有機融合電子教材、教學配套資源(PPT等),題庫繫統、數字化教學服務(在線教學、在線作業、在線考試)。本教材內容新穎實用,更在細微之處體現了人文關懷。
本教材供高職高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及口腔醫學等專業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消化繫統基礎
第一章 消化繫統解剖、組胚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口腔、咽
第三節 食管、胃
第四節 小腸
第五節 大腸
第六節 肝、膽
第七節 胰腺
第八節 腹膜
第九節 消化繫統常見畸形
第二章 消化繫統生理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口腔內消化
第三節 胃內消化
第四節 小腸內消化
第五節 肝的功能
第六節 吸收
第七節 大腸的功能
第八節 消化器官活動的調節
第三章 消化繫統癥狀學
第一節 惡心與嘔吐
第二節 吞咽困難
第三節 嘔血與便血
第四節 腹痛
第五節 腹瀉
第六節 便秘
第七節 黃疸
第八節 腹腔積液
第九節 肥胖與消瘦
第四章 消化繫統輔助檢查
第一節 X線檢查
第二節 內鏡檢查
第三節 B超檢查
第四節 CT檢查
第五節 MRI檢查
第六節 實驗室檢查
第五章 消化繫統常用藥物
第一節 助消化藥
第二節 抗消化性潰瘍藥
第三節 瀉藥和止瀉藥
第四節 止吐藥
第五節 增強胃腸動力藥
第六節 利膽藥

第二篇 消化繫統疾病
第六章 消化道疾病
第一節 胃食管反流病
第二節 胃十二指腸疾病
胃炎
消化性潰瘍
功能性胃十二指腸疾病
上消化道出血
第三節 腸道疾病
腸結核
炎癥性腸病
缺血性腸病
慢性腹瀉
腸息肉及腸息肉病
腸梗阻
闌尾炎
第四節 結腸、直腸及肛管疾病
先天性巨結腸
肛裂
肛瘺

肛周膿腫
第七章 肝膽胰疾病
第一節 肝疾病
酒精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藥物性肝病
肝膿腫
肝包蟲病
肝硬化
門靜脈高壓
肝性腦病
第二節 膽道疾病
膽石癥
膽道感染
膽道蛔蟲病
第三節 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假性囊腫
第八章 腹腔疾病
第一節 腹外疝
腹股溝疝
股疝
其他腹外疝
第二節 腹膜炎
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結核性腹膜炎
腹腔膿腫
第三節 腹部損傷
脾、肝、小腸、結腸破裂
第四節 急腹癥
第九章 消化道腫瘤
第一節 食管癌
第二節 胃癌
第三節 結直腸癌
第四節 肝腫瘤
原發性肝癌
繼發性肝癌
肝良性腫瘤
第五節 膽道腫瘤
膽囊息肉
膽囊癌
膽管癌
第六節 胰腺癌與壺腹周圍癌
胰腺癌
壺腹周圍癌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彩圖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進一步加強醫學人纔培養,國務院辦公廳於2017年7月下發了《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深化院校醫學教育改革,鼓勵探索開展基於器官/繫統的整合式教學和基於問題的小組討論式教學。
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清晰地分為基礎醫學教育、臨床醫學理論教育和臨床醫學實踐教育。學科課程模式存在盲目性,缺乏職業特色;學習內容的大量重復,專業課程數量大,課程之間缺乏關聯,教學內容缺乏與臨床的聯繫;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課程內容滯後於行業發展。
20世紀中葉,學科課程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為了減少學科課程中的不連貫性,增強各學科間的聯繫,醫學教育工作者開始探索新型的醫學教育課程模式。美國西餘大學醫學院(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首先提出了以器官繫統為中心的醫學課程整合模式。伴隨著醫學教育模式的轉型,醫學整合課程因其較好的學科融合性和應用性,逐漸被世界各國的醫學教育學者所認可,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地被廣泛應用,並於20_世紀末期引入我國。錦州醫學院自1992年開始在臨床醫學專業專科層次開展了“以器官繫統為中心”的課程模式改革嘗試,並在1999年推廣至本科層次,取得喜人的成果。第三軍醫大學自1994年以來提出了構建醫學基礎類“學科群課程體繫”的思路,並由此引導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深層次改革,同樣效果顯著。
近年來國內外醫學教育器官繫統整合課程改革方興未艾。醫學教育發達國家主張迅速地把傳統的教育計劃改革成綜合型的教育計劃,開設“繫統課程”或“器官課程”,主張按人體組織、器官和繫統組織多學科綜合教學。實踐證明“以器官繫統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因靈活采用小組教學,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增強,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能力培養,更加符合醫學人纔成長規律,更適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1993年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會議中,多數專家肯定了“以器官繫統為中心”和“以問題為中心”兩種課程模式,認為是20世紀世界醫學教育改革的裡程碑。
整合課程是指將原來自成體繫的各門課程或各教學環節中有關的教學內容,通過新的組合方式進行整理與合並,使相關課程能夠形成內容冗餘度少、結構性好、整體協調的新型課程環節,以發揮其綜合優勢。整合課程的主流課程模式之一是以器官繫統為基礎的課程模式。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詹姆斯·比恩(James Bean)認為,課程整合主要是一種課程設計的整合,而經由課程設計的整合可以達成經驗的整合、知識的整合和社會的整合。孫寶志教授對整合課程模式的定義是:整合課程模式是指將具有內在邏輯或價值關聯的原有分科課程內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課程內容統整在一起,旨在消除各類知識之間的界限,使學生形成關於世界的整體性認識和全息觀念,並養成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知識、整合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一種課程模式。
為加快推進我國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強化醫學人纔是衛生事業發展第一資源的理念,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和醫學人纔成長規律,圍繞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六位一體”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臨床醫學專科教育人纔培養模式改革,探索“3 +2”的助理全科醫生培養模式,提高醫學生對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診療能力和基本衛生服務能力,培養面向鄉村、服務基層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醫生,探索開展基於器官繫統的整合式教學勢在必行。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推進我國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繫統整合式教學改革。總結了國內率先開展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繫統整合式教學改革的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和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相關經驗,邀請相關專家,組織編寫了本套器官繫統整合式教學改革教材。
本教材是“全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器官繫統化課程’規劃教材”之一。集消化繫統各個器官的疾病於一書,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密切聯繫臨床實際,突出科學性、實用性和創新性。全書共9章,包括:消化繫統解剖、組胚學,消化繫統生理學,消化繫統癥狀學,消化繫統輔助檢查,消化繫統常用藥物,消化道疾病,肝膽胰疾病,腹腔疾病和消化道腫瘤。後4章內容的編寫,為適應我們面對的學生更多的是以形像思維為主的實際情況,按臨床工作過程排序,即臨床表現、診斷與鋻別診斷、病因與病理、處理、健康教育。
本教材章前設置“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要求;章末設“本章小結”,對該章內容進行總結歸納;章後的“目標檢測”引導學生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估;“考點提示”指出學習重點;“知識鏈接”和“案例分析”訓練臨床思維,拓展專業視野。
參加編寫人員全部來自臨床教學一線,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更有資深的臨床實踐閱歷。對臨床工作程序、新知識、新技術、新要求熟悉。編寫中,我們努力使教材內容與臨床實踐相一致;把握適當的深度和廣度;簡明扼要,概念清楚,結構嚴謹,材料來源可靠;將知識的傳授與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相結合。力爭做到教師好用,學生好學。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學習並引用了許多醫學界前輩和同行的學術成果,也得到了各編者所在單位的大力支持,謹此一並致謝。
由於水平和時間所限,本書可能會存在不少缺點,敬希讀者不吝賜教。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