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舞蹈藝術的訓練研究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Dance Art]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73-976
【優惠價】
421-610
【作者】 覃嬪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439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43933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3263
品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Research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6
字數:22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覃嬪


    
    
"

內容簡介

《舞蹈藝術的訓練研究》論述了舞蹈藝術的概念、特征、分類、構成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繫,深入探討了舞蹈藝術的起源、界定、特性,闡述了舞蹈藝術在古今中外各個歷史時期的各個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狀況,介紹了各類舞蹈訓練的基本原理以及訓練方法。《舞蹈藝術的訓練研究》理論性較強,但也不失趣味性,在具體的舞蹈訓練基本原理與各類舞蹈基本功和動作訓練的論述中,顯示出一定的專業性。《舞蹈藝術的訓練研究》重要知識點都敘述得詳細深入,並力求結合具體的作品實例來說明,使讀者在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有據可查、有例可循。

目錄

第一章 舞蹈藝術基礎
第一節 舞蹈藝術的特征與分類
第二節 舞蹈藝術的結構與語言
第三節 舞蹈藝術的音樂與美術

第二章 舞蹈藝術歷史進程
第一節 中國古代舞蹈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中國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第三節 中國現當代舞蹈的探索與實踐
第四節 西方芭蕾舞的歷史進程
第五節 西方現代舞的先聲與步伐

第三章 舞蹈文化與審美
第一節 中國舞蹈形態的當代建構
第二節 古典芭蕾的美學原則
第三節 東西方舞蹈的文化形態比較
第四節 從各種藝術審美比較來看舞蹈藝術

第四章 舞蹈訓練基礎
第一節 舞蹈訓練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 舞蹈訓練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舞蹈訓練的原則與方法

第五章 中國古典舞訓練
第一節 中國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
第二節 中國古典舞的動作訓練

第六章 芭蕾舞訓練
第一節 芭蕾舞的基本功訓練
第二節 芭蕾舞的舞步與足尖訓練
第三節 芭蕾舞的跳躍訓練
第四節 芭蕾舞動作的綜合訓練

第七章 現代舞訓練
第一節 現代舞的基本功訓練
第二節 現代舞的動作訓練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舞蹈藝術的訓練研究》:
舞蹈藝術的造型性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人體動作姿態的造型,二是舞蹈隊形和畫面的造型。
人體動作姿態造型美的標準,要服從於人們對形式美的審美觀念。因為人與人的審美觀念、興趣、愛好的差異,會產生許多對於造型美的不同看法和要求。例如,我國古典舞的舞蹈動作很講究“曲、圓、收”,在我國民族民間舞蹈中的許多舞蹈動作都是呈現出曲線的運動過程,一些民族舞蹈家還主張以“三道彎”為美。“三道彎”是使人體運動姿態和造型不處於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上的運動與造型。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舞蹈,除了具有不同的風格和表現方法的特色外,在人體動作姿態的造型方面也大多具有曲線美和“三道彎”的共同特點。
舞蹈隊形和畫面的造型是舞蹈作品構成的重要因素。不管是獨舞還是群舞,也不管是抒情舞、敘事舞或是舞劇,舞蹈者總是要在舞臺上按一定的方向和路線進行運動。根據所表現的各種不同情緒和內容的需要,產生了各種類型的舞臺空間運動線和畫面造型。舞蹈畫面造型一般可分為方形、三角形、圓弧形、梯形、菱形等基本圖形。一般來說,方形給人穩定的感覺;三角形給人力量的感覺;圓弧形則帶有柔和流暢之感;菱形、梯形一般給人開闊的感覺。
有些舞蹈中利用舞蹈道具和各種基本圖形組成了具有一定形像的像征性的隊形畫面,如在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遊擊隊舞》中,隊員們三人一組手持蘆葦道具,基本上采用三角形的圖形結構,通過前後左右的移動,以此來營造一種遊擊隊員埋伏和出沒蘆葦蕩的意境。
(六)綜合性特征
舞蹈是一種以人的身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舞蹈起源於勞動,與文學、音樂相伴而生,同時又與文學、戲劇、音樂和美術等藝術融為一體。因此,舞蹈是一種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在我國兩千年前的《樂記·樂像篇》中,就有對“樂”的解釋:“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與心,然後樂氣從之。”由此可見詩、歌、舞之間的親密關繫。
舞蹈和音樂是有著密切關繫的。一個舞蹈作品的成功,舞蹈音樂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沒有好的音樂很難產生優秀的舞蹈作品。其實,音樂可以脫離舞蹈而單獨存在,但是舞蹈離不開音樂。從藝術的起源和發展中可以看出,音樂和舞蹈是天生的伴侶,從它們誕生的那一刻起,就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並且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音樂和舞蹈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也確實產生了一些脫離舞蹈而單獨存在的音樂品種,但舞蹈卻一直也沒有離開音樂,誠然,有些舞蹈家為了強調舞蹈藝術的獨立性,創作了不用音樂伴奏的舞蹈作品,盡管沒有音樂的伴奏,卻有鼓聲或腳鈴聲、服飾配物相擊聲,隨著舞蹈的節奏起伏。從廣義上講,這種有節奏的聲響就是音樂的基本因素,或者說它們是一種音樂的原始形態。
另外,服裝、道具、布景、燈光等舞臺美術也是舞蹈藝術必不可少的表現手段,它們對於體現舞蹈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人物所處的時代和環境以及渲染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推動舞蹈情節的發展,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舞蹈藝術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綜合性是舞蹈藝術的重要藝術特征之一。
二、舞蹈藝術的分類
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來劃分,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
生活舞蹈與藝術舞蹈的最大區別是後者具有專業性。專業編導、專業手法、專業舞者、專業場地構成了藝術舞蹈的專業性。當然,原生態生活舞蹈是藝術舞蹈的源泉和母體,這是毋庸置疑的。原生態的舞蹈永遠蘊含著最純粹的生命活力,而舞臺表演則使舞蹈藝術更清晰地確立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從舞蹈形式和體裁的多樣發展,以及舞蹈表現手段、表現技巧、表現內容的豐富多彩等方面來看,藝術舞蹈的成就代表了舞蹈藝術的發展歷程,舞蹈家和舞蹈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代表了舞蹈藝術的發展水平。所以,我們既要為保護好原生態的舞蹈而努力,使藝術舞蹈的源泉不至於枯竭,也要致力干將這些寶貴的人文歷史資源轉化為藝術舞蹈的現實成果,隻有如此方能推動整個舞蹈藝術的良性發展。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康德說過:“自然的美是一個美的事物,藝術的美是一個事物的美的表現。”舞蹈便是一種藝術美。它是以人自身的形體動作為物質手段,通過身體有韻律的活動抒發人內心情感的藝術形式。它融力與美於一身,給人美的體驗、美的享受、美的啟迪和美的教育。它是豐富人們文化生活,促進社會文明和人們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它也是促進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和團結的橋梁和紐帶。
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尋覓到舞蹈發展的軌跡,感受到舞蹈跳動的脈搏。據史料記載,古埃及和古希臘的人們信奉神靈,在慶祝豐收和祭奠神靈時,往往以舞蹈、賽跑等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感激和對來年豐收的企盼之情,如有的部落首領或巫師把羊角戴在頭上,模仿羊的動作跳舞,祈禱豐收。我國古代的舞蹈,也大都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如“狩獵舞”就是原始人模擬狩獵的一種搏擊性舞蹈,反映了他們為生存而鬥爭的勇敢精神;後來康陰氏發明了“消腫舞”,用類似舞蹈的動作來治療疾病。漢代百戲中雜舞更是名目繁多,如巾舞(《晉書樂志》記載巾舞即“莫麼舞”),雙手各執一長綢,綢端豎裹短棍(在四川成都揚子山出土的一塊漢畫像磚上可見),可謂今日長綢舞之源頭。還有折腰舞、七盤舞、踢鞠舞等,都反映了當時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情緒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一時期的舞蹈可以說還處於萌芽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研究、加工和創造,舞蹈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拓展,線條不斷清晰,逐漸成為獨立的藝術體繫,發展到今天,更是絢麗多彩。舞蹈可以更深刻、廣泛地表現人的情感。如:表現喜慶、歡樂、熱情奔放的民族民間舞;動作優美舒展,具有獨特魅力和深刻內湧的芭蕾舞;動作大起大落、跳躍轉體加大幅度胯扭擺的迪斯科則表現出一種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朝氣勃發的激情,充滿了時代感;體育舞蹈、冰上舞蹈以其優雅的舞姿和輕快流暢的旋律將人帶入如詩如畫的意境……近年來,隨著對舞蹈藝術的開發性研究,舞蹈藝術尤其是民族舞蹈藝術正逐漸朝著受保護和被傳承的方向發展。廣大舞蹈藝術研究者和工作者正著重探索舞蹈藝術自身發展規律,闡述這一美妙的藝術文化為人們的生活所帶來的深遠影響與巨大貢獻。
為了幫助廣大舞蹈藝術愛好者和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了解舞蹈藝術的各個研究方向和課題,本書以舞蹈藝術為對像,研究了大量相關資料,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結合舞蹈藝術在各歷史時期以及在各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發生與演變規律進行了論述。
本書彙集了筆者辛勤的研究成果。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雖然在理論性和綜合性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由於筆者知識水平、文字表達能力有限,在專業性與可操作性上還存在不足。誠懇希望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筆者當盡力完善。
著者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