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繫和研究(套裝1-3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市場價】
1004-1456
【優惠價】
628-910
【作者】 黃顯華霍秉坤徐慧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ISBN】97871072790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ISBN:9787107279058
版次:1

商品編碼:11541579
品牌:其他品牌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182
套裝數量:3
正文語種:中文

代碼:139
作者:黃顯華,霍秉坤,徐慧璇

    
    
"

內容簡介

《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繫和研究(套裝1-3卷)》是一部繫統研究現代學習與教學理論的學術專著,全面、透徹地論述了國內外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的現狀、問題及路向,視野廣闊,架構恢宏,內容豐富,堪稱鴻篇巨制。
《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繫和研究(套裝1-3卷)》以實證研究為基礎,致力於彌合理論與實踐的間隙,融綜合的學術與應用的學術之特點,從教師可以理解和應用的概念出發,來說明學習和教學的性質,所探討的概念可運用於實際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
《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繫和研究(套裝1-3卷)》提煉並解讀了學習與教學領域重要的核心概念,其分為四編二十八章:第一編從多個不同角度闡釋了學習的性質;第二編探究了教學的性質和教師的作用;第三編分析了教學、評估、課程和學習之間的關繫;第四編為總結。
《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繫和研究(套裝1-3卷)》對我國學習化社會構建、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自身的學習提高與教學改進,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黃顯華,1946年生,廣東三水人。教育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繫、香港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三所小學、兩所中學教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學顧問,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繫繫主任、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曾參與世界銀行在中國的教育技術援助項目協調工作。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教師教育與教師資格咨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學術評審局、香港各大學學術評審委員或校外考試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學術委員會顧問,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現任華東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西南大學及首都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等。主要論著有《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一個都不能少:個別差異的處理》、《強迫普及學校教育:制度與課程》、《課程領導與校本課程發展》、《學校改進:理論和實證研究》、《香港中小學中文科課程與教學研究》等。

霍秉坤,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教育學碩士、哲學博士。曾任中學教師多年(1983~1996年)。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繫副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課程政策、課程設計與發展、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教科書設計等。編著有《教學:方法與設計》(初版及修訂版)(合編)、《香港課程改革:面對21世紀的挑戰》(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合著)、《香港近半世紀漫漫“小學數教路”:現代化、本土化、普及化、規範化與專業化》(合著)、《課程與教學:研究與實踐的旅程》(合編)等,並發表課程理論、課程政策、教學方法、教科書設計、教師教育等論文多篇。

徐慧璇,北京大學歷史學、經濟學雙學士,教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繫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課程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發展、服務學習、反思性教學、議題為本教學等。近年在學術期刊發表多篇上述主題的論文,如《實習教師實施議題為本方法面臨的挑戰與困境:以香港新高中通識科為例》、《敘事策略在大學通識課教學中的應用——以一門跨文化比較科目為例》、《從“學科介紹”課到“思考”課——一位大學教師通識科目設計變遷的個案研究》、《大學教師的通識教育課程取向——對中國內地一所綜合大學的個案研究》、《英國中六年級通識教育科的設計與啟示》、《議題中心教學法在美國社會科之應用:意涵、教學模式與挑戰》等。近年負責的研究課題有“在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中發展反思性教與學”、“參與服務學習對青少年身份發展之影響——對香港中學‘其他學習經歷’的研究”、“為學術取向的服務學習課程發展有效的教與學資源”等。

精彩書評

★本書是一部繫統研究現代學習與教學原理的學術專著,全面、透徹地論述了國內學習與教學理論的現狀、問題及路向,視野廣闊,架構恢宏,內容豐富,堪稱鴻篇鉅制。
——讀者

★本書以實證研究為基礎,致力於彌合理論與實踐的間隙,融綜合的學術與應用的學術之特點,從教師可以理解和應用的概念出發,來說明學習和教學的性質,所探討的概念可運用於實際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
——讀者

★本書提煉並解讀了學習與教學領域重要的核心概念,共分為四編二十八章:第一編從多個不同角度闡釋了學習的性質;第二編探究了教學的性質和教師的作用;第三編分析了教學、評估、課程和學習之間的關繫;第四編為總結。
——讀者

★本書對我國學習化社會構建、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自身的學習提高與教學改進,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讀者

目錄

導言:本書的特點、貢獻和意義
第一編
第一章 理解“理解”:為“理解”的教學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解“理解
第三節 理解的重要性
第四節 為實踐“理解”的教學:一般原則
第五節 為實踐“理解”的教學:分科教學
第六節 結語
第二章 學習投入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學習投入的概念
第三節 研究成果
第四節 影響投入的因素
第五節 結語
第三章 暢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概念
第三節 研究
第四節 教與學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變式學習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第三節 變式學習的模式
第四節 變式教學的特征
第五節 變式學習的研究成果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學習問問題、從問問題中學習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提問的本質、特征和內涵
第三節 提問的模式
第四節 提問的不同作用與功能
第五節 提問的專題研究
第六節 學生的提問和學生對提問的回應
第七節 結語
第六章 問題為本學習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概念
第三節 實施理據
第四節 構成要素
第五節 實施步驟
第六節 實施成果
第七節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第八節 建議
第九節 結語
第七章 建構學習
第一節 引言
……
第二編
第三編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二、接受反饋:六點說明
1.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辯解,也不要解釋
關於描述性反饋最困難的方面就是要學會如何沉著冷靜地接受它。在實踐這種反饋時,有好幾個方面是教師需要引以為戒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聆聽。當學生提供自己的反饋時,教師必須專心聆聽他們的話語,也要留意他們沒有表達出來的信息。聆聽時不要期望學生的談話符合自己的預期,而是要秉持開放的心態(Rodgers,2006,pp.223-224)。
2.“理解反饋”
第二步就是在響應時要讓學生明白教師已經“理解”了他們所說的話。但是理解需要專注,要有想去理解的好奇心和願望。隻是簡單地響應“我明白了”是遠遠不夠的。理解必須通過清晰的重述展現出來(事實上也可以說是描述)把學生所說的精要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走出自己的參考框架(但要意識到它們的存在)而進入學生的參考框架(Rodgers,2006,p.224)。
3.反饋隻跟學生有關(而不關我的事)
很多教師對這種反饋都很擔心,因為他們害怕學生會公開地評價自己的教學而損害自己的權威。這種情形導致了第三個需要注意的方面。教師和學生都必須清楚這種反饋首先是關於學生學習的,跟教師的教學隻有間接的關繫,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反饋是對學習的探討,而不是對教學的評論。因此,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它也是對教學的一種探討(間接的),但隻是在跟學習有關的時候。對教學的作用是暗示的,不是中心的,“解決”教學問題不是學生的責任(Rodgers,2006,p.225)。
4.避免重復教學
第四點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避免重復教學。在進行描述性反饋的過程中,學生將會表明自己不明白或產生誤解的地方,或者需要教師提供更多的信息。對教師來說,這是一種極大的誘惑,可能按捺不住當時插話來解釋問題的衝動。但是,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學生提供反饋的時間也就結束了。聆聽也停止了,教師又再重復教學;學生手裡的控制權被奪走了,教師又變成了主角(Rodgers,2006,p.226)。
5.付諸實踐
第五點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分析所得到的反饋並據此作出行動,即使隻是解釋一下自己為什麼不能付諸行動,也要作出解釋。此處需要記住的是反思包括對經驗的描述、分析和有智慧的行動。既然如此,教師跟自己的學生或其他教師也好,獨自一人也好,都需要分析學生的反饋,並以開放的心態提出自己的質疑:這是合理的嗎?證據是否支持這種論點?班裡的其他同學也有類似的經驗嗎?有沒有辦法解決迎合學生需要的反饋而同時又能兼顧課程的要求呢?當學生的反饋得到理解時,信任就產生了;而對反饋作出實際行動時,就會進一步鞏固這種信任。除非學生親眼看到自己的反饋確實能帶來改變,否則他們就不會再提供反饋。同樣,這並不是“一切都照學生的話去做”的問題,而應該判斷什麼對他們的學習最有幫助,然後再付諸行動(Rodgers,2006,pp.226-227)。
6.描述性反饋是一種過程
最後一點應該注意的是描述性反饋並不是萬應靈丹,不能包治百病。教師可以試著在自己感覺特別成功的一節課之後第一次運用它,並且從小處著手,從安全的地方開始(Rodgers,2006,p.227)。
三、教師觀點的轉變
這種運用在一般的或者描述性反饋中的描述過程究竟能夠達到什麼目的呢?這些描述或描述性反饋對教師和學生的生活能造成什麼變化呢?總起來說,教師的觀點有三種根本的轉變。
1.從把教學、自我和課程視為根本轉變為把學生和他們的學習視為教學的核心。這個轉變有兩方面的意義。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