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官方正版 葉聖陶散文 葉聖陶 著 商金林 編選 中小學 初中部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合肥新華書店
【市場價】
132-192
【優惠價】
83-120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426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42651
商品編碼:10035125134220

開本:16開
代碼:23

    
    
"a1985c8c7db11508.gif

從民國年代起,葉聖陶散文一直是語文教材選收的對像。

風格謹嚴,平實耐讀,韻味雋永。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編輯

本書收入“ 統編《語文》 閱讀叢書”,是專為中小學生朋友們課內外閱讀準備的,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1.葉聖陶散文結構謹嚴,針縷綿密,無一懈筆,無一冗詞,沉著痛快,愜心貴當。實在是散文中高的典型,創作中正當的規範。

2.本版特為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制作,書前配有“導讀”,書後有“知識鏈接”。導讀到位,知識點提示翔實,可為青少年朋友的閱讀提供 要輔助。

3.本版由北京大學商金林教授編選,確定篇目精當,可充分體現葉聖陶散文的特質和魅力,而又保持了薄而精的篇幅。

4.《葉聖陶散文》被列為語文課外 讀物,對青少年語文學習及價值觀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我們主張,學生語文課外讀物的選擇一定要考慮版本問題,我社為出版社,是國內文學、語文讀物出版的重鎮,編校質量上乘,品牌號召力強,在業界素享盛譽,我社版本,是讀者朋友們可以放心選擇的。

內容介紹

在民國老課本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語文教材中,葉聖陶作品一直是被選收的對像。哥倫比亞大學夏志清教授認為葉聖陶在新文學作家中“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一位”。葉聖陶《沒有秋蟲的地方》《藕與蓴菜》等等名篇盡收在本書中。此次收入“ 統編《語文》 閱讀叢書”,書前配有“導讀”,書後附“知識鏈接”,以給讀者以 要指引和知識的積累。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原名紹鈞,字聖陶,蘇州人。中國現代作家、教育家、編輯出版家和教育家。

名人

《左傳》說不朽有三種,居 位的是立德。在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輩說,葉老總當排在前列。何以這樣說?有大道理證。中國讀書人的(指導行為的)思想,漢魏以後不出三個大圈圈,儒道釋。摻和的情況很復雜,有的人儒而兼道,或陽儒;有的人儒而兼釋,或半儒半釋;有的人達則儒,窮則修道(或道或釋的道);等等。葉老則不摻和,是單一的講修齊治平的儒;或者更具體一些說,是名副其實的“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的躬行君子。

——張中行《葉聖陶》,張中行著:《負暄續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9—300頁。

葉紹鈞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鄭振鐸關於五卅的詩文,就是很好的例。如果我們把這一篇小品文看了以後,再回顧前期的幾篇作品,它的發展的途徑是顯然的。約略的說,是從反封建的重心移到反帝國主義的重心,從激昂的反抗到相對的肉搏,從對現狀的不滿到憤怒的抨擊,從個人主義的觀點,到反個人主義的立場。

——阿英:《〈現代十六家小品〉序》,《現代十六家小品〉》,光明書局1935年版。

葉紹鈞風格謹嚴,思想每把握住現實,所以他所寫的,不問是小說,是散文,都令人有腳踏實地,造次不苟的感觸。所作的散文雖則不多,而他特有的風致,卻早在短短的幾篇文字裡具備了:我以為一般的高中學生,要取作散文的模範,當以葉紹鈞氏的作品為適當。

?——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繫·散文二集〈導言〉》,《中國新文學大繫·散文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版。

葉(聖陶)氏自己的文字,結構謹嚴,針縷綿密,無一懈筆,無一冗詞,沉著痛快,愜心貴當,既不是舊有白話文的調子,也不是歐化文學的調子,卻是一種特創的風格,一見便知道是由一個斲輪老手筆下寫出來的。這實在是散文中高的典型,創作中正當的軌範。

——蘇雪林:《俞平伯和他幾個朋友的散文》,《青年界》第7卷第1號,1935年3月。

在 期(1917—1927)創作上,以誠實的態度,有所寫作,且十年來猶能維持那種沉默努力的精神,始終不變的,還是葉紹鈞。寫他所見到的一面,寫他所感到的一面,永遠以一個中等階級的身分與氣度,創作他的故事,在文學方面,則明白動人;在組織方面,則毫不誇張。雖處處不忘卻自己,卻仍然使自己縮小到一角上。一面是以平靜的風格,寫出所能寫到的人物事情。葉紹鈞的創作,在當時是較之人作品為完全的。《隔膜》代表作者初的傾向,在作品中充滿淡淡的哀戚。作者雖不缺少那種為人生而來的憂郁寂寞,因為早婚的原因,使欲望平靜,乃能以作父親態度,帶著童心,寫成了一部短篇童話。這童話名為《稻草人》。讀《稻草人》,則可明白作者是在寂寞中怎樣做夢,也可以說是當時一個健康的心,所有的健康的人生態度。求美,求完全,這美與完全,卻在一種天真的想像裡,建築那希望,離去情欲,離去自私,是那麼遠,那麼遠!在一九二二年後創造社浪漫文學勢力暴長,“郁達夫式的悲哀”成為一個時髦的感覺後,葉紹鈞那種夢,便成一個嘲笑的意義而存在,被年青人所忘卻了,然而從創作中取法,在平靜美麗的文字中,從事練習,正確的觀察,健全的體會,細膩的潤色,美的抒想,使一個故事在組織篇章中,具各樣不可少的完全條件,葉紹鈞的作品,是比作品,還適宜於取法的。他的作品缺少一種眩目的驚人的光芒,卻在每一篇作品上,賦予一種溫暖的愛,以及一個完全無疵的故事,故給讀者的影響,將不是趣味,也不是感動,是認識。認識一個創作應當在何種意義下成立,葉紹鈞的作品,在過去,以至於現在,還是比其他作品為好。

——瀋從文:《論中國創作小說》,《文藝月刊》第2卷4號,1931年4月15日。

在所有《小說月報》早期的短篇作家之中,葉紹鈞(抗戰以來自署葉聖陶,聖陶是他的字)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一位。不錯,他的作品沒有一篇能像《狂人日記》或《阿Q正傳》那樣對當時的廣大群眾發生深厚的影響,在文學史上也不會享有同樣的地位。魯迅小說家的地位,靠幾個短篇小說就建立起來,但葉紹鈞卻能很穩健地在六個小說集子裡維持了他同時代的作家鮮能匹敵的水平。除了穩健的技巧之外,他的作品還具有一份敦厚的感性,雖然孕育於當時流行的觀念和態度中,卻能不落俗套,不帶陳腔。

他寫散文時的文體,溫和謙衝,與其小說文筆相仿,既不像那些追求“美文”作者的華麗,也不像那些模仿晚明散文家那樣過分的灑脫。葉紹鈞文筆的長處乃在於觀察力。在《兩法師》這一篇有名的文章裡,葉紹鈞寫下了他對兩位同樣知名的人物的印像:印光法師與前面提過的弘一法師。在他的仔細觀察之下,後者是個真正謙卑信佛的人,而前者則是個道學家,甚至是個欺世盜名之徒,不能超脫於傲慢與氣焰之外。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79年版,第51、61頁。

目錄

導讀

沒有秋蟲的地方

藕與蓴菜

客語

賣白果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記佩弦來滬

白采

兩法師

過去隨談

做了父親

牽牛花

看月

中年人

蘇州“光復”

薪工

掮槍的生活

說書

昆曲

天井裡的種植

進來得到的幾種

過節

記遊洞庭西山

假山

弘一法師的書法

樂山被炸

答復朋友們

“八一三”隨筆

談成都的樹木

“勝利日”隨筆

我坐了木船

開明書店二十周年

佩弦的死訊

榮寶齋的彩色木刻畫

遊了三個胡

景泰藍的制作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

聽評彈小記

俞曲園先生和曲園

我欽新鳳霞

子愷的話

從《揚州園林》說起

《蘇州園林》序

知識鏈接48fc7b2c3cb306c5.gif

精彩內容節選

同朋友喝酒,嚼著薄片的雪藕,忽然懷念起故鄉來了。若在故鄉,每當新秋的早晨,門前經過許多鄉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軀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覺;女的往往裹著白地青花的頭巾,雖然赤腳,卻穿短短的夏布裙,軀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樣高,但是別有一種健康的美的風致;他們各挑著一副擔子,盛著鮮嫩的玉色的長節的藕。在產藕的池塘裡,在城外曲曲彎彎的小河邊,他們把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這樣潔白。仿佛他們以為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這是清晨的畫境裡的重要題材,倘若塗滿污泥,就把人家欣賞的渾凝之感打破了;這是一件罪過的事,他們不願意擔在身上,故而先把它們洗濯得這樣潔白,纔挑進城裡來。他們要稍稍休息的時候,就把竹扁擔橫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隨便揀擇擔裡過嫩的“藕槍”或是較老的“藕樸”,大口地嚼著解渴。過路的人就站住了,紅衣衫的小姑娘揀一節,白頭發的老公公買兩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於是普遍於家家戶戶了。這樣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課,直到葉落秋深的時候。

在這裡上海,藕這東西幾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從我們故鄉運來的。但是數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華公子碩腹巨賈的幫閑茶房們把大部分搶去了;其餘的就要供在較大的水果鋪裡,位置在金山蘋果呂宋香芒之間,專待善價而沽。至於挑著擔子在街上叫賣的,也並不是沒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澀得像未熟的柿子,實在無從欣羨。因此,除了僅有的一回,我們今年竟不曾喫過藕。

這僅有的一回不是買來喫的,是鄰舍送給我們喫的。他們也不是自己買的,是從故鄉來的親戚帶來的。這藕離開它的家鄉大約有好些時候了,所以不復呈玉樣的顏色,卻滿被著許多鏽斑。削去皮的時候,刀鋒過處,很不爽利。切成片送進嘴裡嚼著,有些兒甘味,但是沒有那種鮮嫩的感覺,而且似乎含了滿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喫了。隻有孩子很高興,他把這許多片嚼完,居然有半點鐘工夫不再作別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聯想到蓴菜。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喫蓴菜。蓴菜本身沒有味道,味道全在於好的湯。但是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條街旁的小河裡,石埠頭總歇著一兩條沒篷的船,滿艙盛著蓴菜,是從太湖裡撈來的。取得這樣方便,當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這裡上海又不然;非上館子就難以喫到這東西。我們當然不上館子,偶然有一兩口去叨擾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蓴菜上市的時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喫過。直到近,伯祥的杭州親戚來了,送他瓶裝的西湖蓴菜,他送給我一瓶,我纔算也嘗了新。

向來不戀故鄉的我,想到這裡,覺得故鄉可愛極了。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起這麼深濃的情緒?再一思索,實在很淺顯:因為在故鄉有所戀,而所戀又隻在故鄉有,就縈繫著不能割舍了。譬如親密的家人在那裡,知心的朋友在那裡,怎得不戀戀?怎得不懷念?但是僅僅為了愛故鄉麼?不是的,不過在故鄉的幾個人把我們牽繫著罷了。若無所牽繫,更何所戀念?像我現在,偶然被藕與蓴菜所牽繫,所以就懷念起故鄉來了。

所戀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故鄉了。

^_^:585bfac0be0ca5cc630339265f03967f

^_^:5a2e1d4cc5917658dc28befdf4143e1f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