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人類的問題 袁越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人類三部曲 不僅是對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合肥新華書店
    【市場價】
    452-656
    【優惠價】
    283-410
    【出版社】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62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6299
    商品編碼:10022359120151

    開本:16開
    代碼:58

        
        
    "
       產品信息:
    圖書名稱:   人類的問題
    作者或編譯者:   袁越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   9787108066299
    代碼:  
    出版日期[僅參考]:   2019年09月
    裝幀及開本:   平裝-膠訂16開
    頁數[僅參考]:  
    其他參考信息:  

       內容簡介及編輯
       
    編輯

    人類三部曲:不僅是對過去的探求,更是對未來的展望

    袁越作品繫列

     人類的問題

    土摩托看世界

    土摩托看世界

    土摩托看世界:行走在世界之巔

    熱新聞的冷思考

    生命八卦:行走在人體迷宮

    生命八卦:在萬物內部旅行

    生命八卦:世間可有

    內容簡介

          人類來自哪裡?我們為什麼會變老?創造力究竟是怎麼來的?這三個問題是人類的問題,《三聯生活周刊》主筆袁越,借助的科學背景、大量的閱讀梳理、實地的采訪調查,把目前已知的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和推理過程呈現出來。因為隻有了解了人類的過去,纔能看清我們的未來;隻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質,纔能弄清生命的意義;隻有了解了創造力的來源,纔能明白人類為何變成的樣子。本書作者,並借此傳達這樣的理念:世界上的所有人幾萬年前都是一家人,我們是同一群非洲居民的後代,共享同一個地球生態。這個生態中的每一位成員的利益也都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進化絕不隻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互助纔是進化的主旋律。而創造力,正是從這種萬物相連的信息共享機制中誕生的。


       作者簡介
      

         袁越:1968年出生於上海,199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工程繫,畢業後被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從事分子免疫學研究。1992年初留學 ,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動物學繫獲得生物學碩士學位。1994年至1998年在 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工程中心擔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聖地亞哥市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從事生物制藥研究。在《分子神經科學》以及《分子與細胞神經科學》期刊上各發表過一篇關於神經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的 作者論文。2005年8月加盟《三聯生活周刊》,擔任特約撰稿人至今。


       目錄
      

    序:我喜歡琢磨一些嚴肅的問題 1

    章人類是從哪裡來的?.................................................................................................. 7

    引言:從東非大裂谷到湖南福岩洞 9

    地球的編年史 14

    掘地三尺有祖先 37

    中國人是從哪裡來的? 71

    解讀生命之書 88

    古人的遺言 116

    第二章人類到底能活多久?................................................................................................... 151

    引言:人人都想長命百歲 153

    長壽之謎 159

    抗擊衰老 178

    測量衰老 200

    人為什麼一定要死? 216

    第三章 人類的創造力是從哪裡來的?...................................................... 245

    引言:創造力來自哪裡? 247

    創造力的五個階段 252

    宇宙間 偉大的創造 273

    創造是人類的天性 285

    羅大佑是怎樣煉成的? 303

    靈光如何纔能乍現? 329


       精彩內容及插圖
      

    前言/序言

    中國人是從哪裡來的?

    關於中國人的來歷,存在兩種針鋒相對的理論,彼此間爭論不休。

    斯特林格的歐洲之旅

    1971 年7 月的某,一個名叫克裡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的英國人開著一輛破車行駛在法國的高速公路上。他剛剛年滿24 歲,是英國布裡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人類學繫的在讀博士生。他想弄清楚現代歐洲人都是從哪裡來的,便申請了一筆經費,去歐洲各大博物館收集古人類化石證據。

    這筆經費為數不多,勉強夠他四個月的伙食開銷。為了省錢,他決定開自己的車上路,還經常在路邊搭帳篷過夜,或者干脆就睡在車裡。路過比利時的時候他甚至在流浪漢收容站過了一晚上,因為那裡可以讓他洗個澡。他還曾兩次遭遇搶劫,所幸記錄數據的筆記本沒有丟失。就這樣,他用了4 個月的時間訪問了歐洲十個 的人類學博物館,收集到了當時 全的古人類頭骨化石數據。然後他用打卡的方式把這些數據輸入計算機,讓機器來告訴他答案。要知道,那時候一臺計算機有好幾間房子那麼大,互聯網更是聽都沒聽說過。他就是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開創了用電腦和大數據方式研究人類進化的先河,現在想來堪稱壯舉。

    一個古人類學家,為什麼不去考古現場挖土,而是選擇去博物館收集資料呢?這就要從當時歐洲人類學研究的狀態說起了。前文說過,因為科技水平相對發達,歐洲一直是古人類學研究的前沿地帶,歐洲大陸挖掘出的古人類化石數量 多,保存質量也。除了前文提到的尼安德特人和克羅馬農人之外,1907 年在德國的海德堡發現了一個人類下頜骨化石,和尼安德特人的不太一樣。後來人們又在歐洲多個 發現了類似的化石,它們被歸為一類,學名叫作“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從形態上看,海德堡人應該是比尼安德特人更加古老的一個人種,但兩者之間的關繫並不清楚。

    1921 年, 歐洲人類學家又在贊比亞的布羅肯山(Broken Hill) 發現了一種新的人類化石,看上去和海德堡人很相似。因為贊比亞在獨立前的原名是北羅得西亞,因此歐洲人將這種化石命名為“羅得西亞人”(Homo rhodesiensis),我們可以近似地將其看作生活在非洲的海德堡人。

    如果再加上在亞洲發現的直立人,當時已經發現了至少五種古老型人類, 他們全都生活在距今200 萬年以內,比在非洲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要年輕得多,屬於人類進化的晚期,全都可以被劃入“人屬”的範疇。科學家們猜測, 人類的祖先雖然誕生在非洲,但很早就離開家鄉遷徙到了歐亞大陸,逐漸進化成了很多不同的“人屬”成員。如今這些成員都已滅絕,“人屬”裡就隻剩下我們這一群孤零零的“智人”(Homo sapiens)了。這些古老型人類當中,究竟是誰 終幸運地進化成了現代智人,其餘的又是因何被淘汰出局的呢?這是當時歐洲古人類學家們 關心的話題,他們尤其想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歐洲人的直繫祖先到底是誰。想像一下,如果現代人相當於成年人,古老型人類相當於小孩,那麼隻要在小孩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每天采一次樣(比如每天拍一張照片),就可以準確無誤地判斷出哪個成年人是從哪個小孩子開始長起來的,這就是經典達爾文主義為我們描繪的進化圖景。這一派學者都相信,進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隻要找到足夠多的化石,就能拼接出人類的整個進化史。

    但是,隨著化石樣品越積越多,這個理論遭到了懷疑。人們發現化石並不像經典達爾文主義預言的那樣隨時間一點一點地勻速進化,而是在很長時間內基本保持不變,然後突然在很短的時間裡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舊物種大批消失,新物種迅速湧現。地球上曾經發生過至少五次這樣的大變化,每一次都造成了至少75百分比 的物種滅絕,史稱“物種大滅絕事件”(mass

    extinction event)。 近的一次發生在6600 萬年前,直接導致恐龍從地球上消失,原本被恐龍壓制的哺乳動物趁機興起,迅速占據了恐龍留下的生態位,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霸主。

    從某種意義上講,作為哺乳動物中的一員,我們 須感謝這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否則地球上很可能就不會出現人類了。化石研究結果還顯示,即使在物種大滅絕事件之間,物種的進化也都遵循這種間斷性跳躍發展的模式,而不是勻速地漸進演化。為了解釋這個現像, 古生物學家尼爾斯·艾爾德雷格(Niles Eldredge)和史蒂芬·傑·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共同提出了“間斷平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生活環境相對穩定的話,那麼物種傾向於保持不變,因為沒有發生變化的動力。一旦環境發生改變,更加適應這一變化的新物種就會在很短的地質時間段內突然出現,然後迅速達到新的平衡態,並維持下去。

    這個理論目前尚有爭議,但支持者越來越多了。該理論對於人類進化研究所做的貢獻就是解釋了“缺環”的原因,早期人類學家相信從猿到人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每一點微小的變化都應該在化石上留下證據。誰知挖掘出來的大部分古人類化石都可以被分成幾個大類,比如南方古猿和直立人等,每一大類的化石都是突然出現的,然後就基本保持不變,有的甚至可以在上百萬年的時間段內都不發生顯著變化,非常符合“間斷平衡”理論的預言。但是,這樣一來就給考古學家研究人類進化史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為不同的古人類之間的進化關繫變得難以確定了。

    第二次走出非洲

    須指出的是,“間斷平衡”理論並沒有否定達爾文進化論,隻是對進化論所做的一個重要補充而已。但這個理論意味著各個古老型人種之間的相互關繫不再像經典達爾文理論預言的那樣可以輕易地被推斷出來了,它們在進化史上的先後順序也不再那麼容易地被看出來。於是,人類學家們隻能退而求其次,通過分析不同人種之間共有特征的多少來確定它們之間的遺傳關繫,再通過它們和現代人骨骼形態的相似度來推斷進化過程的先後順序。舉個例

    子:自行車、汽車、飛機和火箭都可以被歸為交通工具,如果要進一步分類的話,我們可以按照“是否有發動機”這個特征把自行車首先分出去,然後再根據“是否會飛”這個能力把汽車再分出去, 終剩下的飛機和火箭相互關繫 近,可以歸到“飛行器”這個大類中。古人類學家所要做的就是類似這樣的事情。不過,早年的古人類學研究方法相對原始,往往是挖出化石的人憑經驗去做判斷,即使測量也隻測少數幾個指標,缺乏全面的橫向比較。

    這個方法顯然很難避免受到研究者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得出的結論往往摻雜著太多的個人偏見,不夠客觀。

    斯特林格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決定利用計算機來輔助人腦做判斷,盡可能地減少因偏見導致的誤判。計算機分析需要大量的數據,而當時歐洲各大博物館均收藏了不少古人類化石,於是斯特林格挨家挨戶地訪問了這些博物館,用相同的方法測量了這些頭骨化石的各種相關數據,建立了一個到那時為止 全的人類化石數據庫。然後他又求助於一位 人類學同行,獲得了當代不同族群成員的頭骨數據。他把這些數據輸入計算機,花了兩年

    多的時間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尼安德特人和現代歐洲人之間的關繫並不像大家想像得那麼特殊,尼安德特人和歐洲人、非洲人、因紐特人及澳大利亞土著等各種現代人之間的距離都差不多,這說明尼安德特人不是現代歐洲人的直繫祖先,而是一個進化死胡同。

    不但如此,斯特林格還發現世界各地挖掘出來的具備智人特征的人類化石(比如克羅馬農人和奧瑞納人)全都和真正的現代人更相似,都有著細長勻稱的身體構造、細小的牙齒、低眉骨、圓額頭、下巴颏兒突出、顱骨壁較薄等特征。相比之下,目前挖掘出來的所有的古老型人類化石(比如尼安德特人或者直立人)都有著粗壯笨重的身體構造、牙齒較大、高眉骨、平額頭、沒有下巴颏兒、顱骨壁較厚等特征,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他認為這個

    結果說明所有這些具備智人特征的人都應該被劃入同一個物種,即“人屬智人種”。這個人種包括了當今世界上的所有人,而且無論是黑人、白人、黃人,還是美洲、澳大利亞土著,全都是同一個古老人群的後代。原本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古老型人類則大都走入了進化的死胡同,慘遭滅絕了。有人曾經用“挪亞方舟”或者“伊甸園”來形容這個假說,這兩個詞在這裡並沒有宗教含義,而是說所有現代人都是少數幸存者的後代,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死光了。這個理論明顯是針對庫恩的“多地區起源理論”而提出來的,後者認為歐亞非這三個大陸的現代人都是由各自大陸上的古老型人類分別單獨進化出來的。斯特林格認為庫恩在做研究的時候帶有個人偏見,所以得出了的結論。計算機不帶偏見,得出的結果證明庫恩的假說是的。

    斯特林格雖然相信所有現代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但他一直不敢肯定這個“伊甸園”到底在哪裡, 終還是非洲發現的新化石為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1967—1974 年,路易斯和瑪麗所生的兒子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領導的一個考古隊在埃塞俄比亞的奧莫(Omo)河谷發現了和現代智人非常相似的人類化石,當時的測年結果是13 萬年,比在以色列的兩個山洞——斯虎爾(Skhul)和卡夫澤(Qafzeh)中所發現的智人化石要早得多。以色列化

    石的年代大約為距今9 萬年左右,但已經是迄今為止在歐亞大陸上發現的年代 早的智人化石了。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奧莫化石的測年結果被修正為19.5 萬年,比歐亞大陸的智人化石早了10 萬年。

    這批年代較早的智人化石在古人類學界有個更學術的名稱,叫作“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意思是說他們的骨骼結構已經和現代人差不多了,僅憑化石很難區分,但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智力)則很可能還是和現代智人有很大差異,因此他們也被稱為早期現代人。從距今5 萬—4 萬年開始,早期現代人突然發展出了的智慧,具備了抽像思維的能力,出現了復雜的社會行為,這些人就是我們,學名叫作“人屬智人種智人亞種”(Homo sapiens sapiens),或者也可以簡稱為晚期智人或者現代智人。理查德·利基因為發現奧莫化石而出了名,但他並沒有停止探索,又於1984 年在肯尼亞北部的圖爾卡納發現了一具相當完整的骸骨化石,取名“圖爾卡納男孩”(Turkana Boy)。測年結果顯示,這是個生活在160 萬年前的少年,身高達到了1.6 米,比非洲能人高出很多。顱容量雖然還是比現代人小不少,但體型修長勻稱,已經沒有多少猩猩的痕跡了,說明這個男孩完全適應了在平原上生活,不再經常爬樹了。換句話說,如果給他穿上衣服並戴上帽子的話,這幾乎就是個現代人,不仔細看是看不出差別的。

    考古學家們後來在非洲又發現了一大批類似的化石,它們合起來被稱為

    “人屬匠人種”(Homo ergaster)。匠人生活在距今190 萬—140 萬年的非洲,

    “匠”的意思是他們會制造復雜的石器工具,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智力。考慮到能人的定義尚存爭議,非洲匠人應該算是地球上出現的 個毫無爭議的、基本具備人形的物種。後續研究表明,非洲匠人和亞洲直立人無論是身體形態、臉型樣貌還是制造工具的水平都極為相似,兩者要麼屬於同一個物種,要麼是從某個非洲祖先分離開來的兩個亞種。後來人們又在格魯吉亞的德馬尼西(Dmanisi)發現了距今180 萬年的直立人化石,他們很可能就是不久前剛剛走出非洲的匠人的後代。

    根據以上這些信息,斯特林格於1984 年在一些會議上提出了“晚近非洲起源”(recent African origin)假說。這個假說後來被媒體說成是“走出非洲”,但斯特林格不喜歡這個說法,因為化石證據已經證明古老型人類起源於非洲,而且早在200 萬年前便已走出了非洲,這是沒有爭議的。斯特林格關注的重點是現代智人的起源,他認為我們都是距今幾十萬年內誕生在非洲的一群早期智人的後代,這群人再次走出非洲,取代了當時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古老型人種,所以也有人把這個假說叫作“第二次走出非洲假說”(out of

    Africa Ⅱ),或者“取代模型”(replacement model)。幾乎與此同時,又有人提出了一個新理論和斯特林格抗衡,雙方從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至今仍未終結。


    ^_^:e1ba020a94dc927d5d64d24dd241d92e

    ^_^:1f188fc36e7c6b5fb90a579c583f971d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