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的歧路:日本帝國毀滅之謎 馬國川 著 日本 二戰 世界史 歷史事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合肥新華書店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馬國川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ISBN】97875217138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ISBN:9787521713855
    商品編碼:10022358558760

    代碼:68

        
        
    "

    明知國力相差懸殊,日本為什麼挑戰 ?充滿希望的新興 為什麼 終自我毀滅?


    書名: 的歧路:日本帝國毀滅之謎

    代碼:68

    作者:馬國川

    出版日期:2020-03

    頁碼:384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21713855


    作者歷時多年,訪問日本各大高校和博物館,參閱了詳實的歷史資料,通過細膩的筆觸,為讀者重新呈現了一個曾經充滿希望的新興 走向戰爭的歷史進程,並從政治家、企業家、軍人、文學家等角度、分層次闡述了日本走向自我毀滅的內在原因。同時書中也有作者對待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分析與點評,並與中國情況進行對比,試圖從日本歷史的經驗教訓中提供給中國讀者一些啟示和借鋻,是值得珍藏的經典圖書。


    1912年,隨著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開始出現寬松的社會環境,民主主義運動高漲,實現了普選制和政黨內閣制。另一方面,軍部和右翼勢力暗流湧動, 終在1936年釀成了“二二六事件”。從那時起,日本迅速滑向法西斯主義,先是侵略中國,而後向英美宣戰,結果不但給世界造成災難,日本自身也幾乎被戰爭毀滅。本書通過描寫1912—1945年的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生動勾畫了一個曾經充滿希望的新興 如何走向戰爭的歷程,也分析了日本走上自我毀滅的內在原因。

    本書是《 的啟蒙:日本帝國崛起之源》一書的續集,這兩本書完整地呈現了近代日本帝國開國—追趕—崛起—歧路—毀滅的歷史進程,也是一個完整的後發 的現代化故事。日本走向戰爭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了解這段歷史,對於認識日本、認識後發 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對的中國也仍然有很強的警示意義。


    前言  讀日本,問國運   
    編 改 造
    日本之春: 次護憲運動   
    澤柳事件:教授對大學校長說“不”   
    阿部守太郎暗殺事件: 日本的自制力漸將消退   
    從松方正義到孫中山:對中日關繫的憂思   
    白虹貫日事件:日本歷史上的文字獄   
    平民首相原敬:不讓這種潮流發展過快   
    吉野作造:大正民主的旗手   
    牧野伸顯:預見世界形勢的外交家   
    日美戰爭不可取:一位海軍將領的警世之言  
    朝日平吾:想給 治病的“病人”  
    從極左到極右:北一輝的激進人生  
    德富蘇峰:日本帝國的“戈培爾”   
    《治安維持法》:制造 20 年“白色恐怖”   
    第二編 轉 向
    “非國民”石橋湛山:大日本主義還是小日本主義?   
    浜口雄幸:死於憲法黑洞的首相   
    室伏高信:侵華高潮中的反對者   
    與謝野晶子:從反戰詩人到戰爭歌頌者   
    井上日召:“暗殺是菩薩行為”   
    新渡戶稻造:“否定日本的慣犯”   
    犬養毅:“ 改革祭壇上的供物”   
    菊竹六鼓:要憲政,還是要法西斯?   
    松岡洋右:讓日本成為“孤兒”的“國民英雄”   
    瀧川事件:大學和 權力的較量   
    轉向:在權力面前彎曲的脊梁  
    豪斯上校的忠告:日本不要重蹈德國覆轍  
    美濃部達吉:改變根本思想是不可能的   
    河合榮治郎:戰鬥的自由主義者   
    第三編 絕路
    閉嘴事件:日本議會政治的潰敗   
    齋籐隆夫:吾言即是萬人聲   
    不要錯過這班車   
    桐生悠悠:我要離開這個畜生當道的世界   
    :把 命運押在賭桌上   
    及川古志郎:日本海軍為什麼沒有阻止戰爭?   
    日本為什麼會選擇“民族切腹”?   
    東條英機:牢牢抓住多數灰色群體  
    立此存照:和軍國主義同流合污的知識分子們   
    佐佐木八郎: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神風特攻隊隊員   
    一塊紀念碑的故事:日本人為什麼仇恨 ?   
    吉田茂:從“謀反分子”到“愛國者”   
    後記  站在思想和時間一邊    
    近代日本大事記(1912—1945年)    


    馬國川,《財經》雜志主筆、野三坡中國經濟論壇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已出版《大踫撞》、《我與八十年代》、《沒有皇帝的中國》、《重啟改革議程》(吳敬璉、馬國川合著)、《中國在歷史的轉折點》、《看中國》、《 的啟蒙:日本帝國崛起之源》等作品。

    《大踫撞》是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爭論的作品,被評為“2006年十大好書”之一;《重啟改革議程》榮獲“第八屆文津圖書獎”(2013年),2016年出版英文版;《看中國》2017年出版韓文版。


    讀日本,問國運

    ——馬老師,您現在在寫哪些方面的書?
    ——1912—1945年的日本
    ——哇塞,這段歷史太沉重了
    ——是的,越寫越沉重
    這是 2019 年 5 月中旬我和日本朋友小針健一的微信交流。小針是一個 20 多歲的小伙子,幼時隨父母由中國東北移民日本。他是“明治維新探訪之旅”的導遊,中日雙語俱佳,獲得了旅遊團友的好評。
    這次文化旅遊是湘財證券創始人陳學榮先生組織的。從 4 月底到 5 月上旬,我們一行 10 多人(歷史作家唐浩明老師夫婦也參加了)在東瀛大地上行走。從鹿兒島到長州,從京都到東京,我們追尋明治維新的史跡,探索一個後發 崛起的秘密。 此行的中間點,是位於關門海峽邊上的下關(又名馬關),也就是1895 年李鴻章簽署《馬關條約》的所在地。當我參觀“日清講和紀念館”時,歷史風雲都來眼底,太多感慨湧上心頭,遂口占一首打油詩——
    兩百年來世事艱,傷心 是近馬關。
    三千裡外問國運,青史莫作等閑看。
    是的,中日兩國一衣帶水,近代以來的國運卻如此不同,難
    道不值得認真思考嗎?

    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輩看過《 的啟蒙》書稿後說,這本書好像沒有寫完,應該寫到日本戰敗。確實,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從 1853 年黑船來航、打開日本國門,到 1945 年日本徹底失敗、無條件投降,是其 輪現代化的完整過程:開國—追趕—崛起—歧路—毀滅。這是一個以成功始、以失敗終的故事。《 的啟蒙》雖然多處指出,明治晚期的日本已經走上了歧途,但是畢竟沒有將故事講完。
    在前輩的鼓勵下,我開始追尋明治天皇去世後的日本發展軌跡。就像我和小針健一在微信交流裡說的那樣,這是一段“越寫越沉重”的歷史。如果說,明治維新是一首由低沉到高亢的英雄交響曲,那麼從 1912 年開始的日本歷史則是從充滿希望的歡快節奏開始的,後來越來越混亂低迷,至 1945 年曲終之際,已經絕望哀痛,不忍聽聞。
    作為一個新興 ,大正時期的日本充滿了向上的希望:國內建設蒸蒸日上,1910—1920 年經濟增長 60%,民主運動不斷發展,政黨制度、議會制度迅速建設;國外積極參與事務,躋身聯盟四大常任理事國之列,主張人權平等和協調外交,贏得社會的贊譽。但是,就在國內發展、和平的背後,暗潮湧動,崢嶸時現。1929 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給日本帶來巨大的打擊,右翼勢力開始膨脹,1931 年制造九一八事變,此後日本就像一艘巨輪突然掉頭,逆流而行。從這時起的 10 年時間裡,日本所有的舉措看起來都好像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日本人正是在贊同,甚至歡呼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舉措中走向了戰爭深淵。雖然有個別清醒者沒有被極端民族主義、 主義潮流衝昏頭腦,但是大部分、包括知識精英都成為民族主義、 主義的吹鼓手,推波助瀾。許多人(特別是青年軍人)確實不願意假裝看不見社會的不公,不願意假裝聽不見民眾的哭聲,可是他們努力的結果卻將 推進災難的泥潭。這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1941 年日本和 GDP(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 1∶26,重要戰略物資的生產力比例為 1∶77.9。國力如此懸殊,為什麼日本愚蠢到要與 開戰?其結果不但讓世界遭受塗炭,也讓自明治維新以來幾代日本人奮鬥得來的現代化成果毀於一旦。這種瘋狂的“民族切腹”行為是怎麼發生的?我認為,這是 20 世紀世界史的謎團。
    更大的悲劇在於,1931—1945 年,在長達 15 年時間裡,日本的戰場在中國,為日本的瘋狂行為付出代價的也是中國。本來,中國局勢從 20 世紀 20 年代中期開始平靜下來,此後10年各種建設頗有可觀,但是日本挑起七七事變,中斷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逆轉了中國的國運。
    當我寫作《 的啟蒙》一書時,常常為中日兩國面對世界衝擊而做出的不同選擇而感慨。當我寫作這本《 的歧路》時,更多的是悲憤。“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須臾誤。”國運如此,夫復何言?有時繞室而走,心意難平。

    1915 年, 經濟學家托爾斯坦·凡勃倫訪問日本。這位以《有閑階級論》而聞名的大學者對這個新興 頗有好感,他說自己看到了“日本人和西方人之間思想上的相似性”以及“心理的相同”。在他看來,科學和工業的推廣導致了相似的文化價值和政治安排的出現,尤其是在像英國和 這樣的 。因此他預言,當日本變得更加現代時,日本人將丟棄“舊日本的精神”,擁抱遍及世界先進 的“理想、道德、價值和原則”。反過來,相近價值觀的建立也會支持與歐洲和北美相似的作為上層建築的政治制度。
    一開始好像果真如此。作為一個後發 ,大正時期的日本積極融入世界主流文明。但是很快,凡勃倫的預言就完全落空,因為狂熱的民族主義越來越控制了這個 。毋庸諱言,對於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新興 來說,民族主義是一個強有力的推動,但是一旦失去節制,那麼民族主義就會反噬新興 。恰如德國詩人海涅所說:“沒有比狹隘的民族主義更有害的東西了。”
    在大正時代,日本化、化,但是進入20世紀 30 年代,這個 的氣質發生了變化。彼時的日本人被 主義馴服,認為滿足 的需要是天經地義的,將 利益置於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纔是愛國的表現。強調忠誠於 和毫不猶豫地為國捐軀,釀成一種盲目的民族主義。
    盲目的民族主義可以蒙蔽國民的心靈,也可以蒙蔽 的雙眼。特別是在遭受世界經濟危機之後,日本沒有審視自己的問題,而是從外面的世界裡尋找敵人。它也如願以償地找到了:西方。日本是傲慢西方的受害者,日本應該從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政治壓制下解放出來,這種輿論成為主流。在明治維新時代被推崇的現代文明價值觀和秩序,被輕蔑地貼上“西方”“資本主義”“物質主義”等標簽。
    盲目的民族主義讓日本拒絕承認普世的價值觀。它自暴自棄地退出聯盟之後,成為文明世界的棄兒。日本不但沒有反思,反而進一步鼓吹自己的特色,宣揚自己文化獨特、制度優越,號稱要“近代之超克”(克服現代性)、“西方”,仿佛全世界都應該學習日本。於是,政黨政治、議會制度等現代文明被踐踏,天皇制度被吹捧為世界 好的政治體制,膽敢懷疑者就會被斥責為“非國民”,遭受打壓。
    法西斯主義思想家北一輝說,一旦將那些外國雜質清除干淨後,一個復興的日本就注定在民族 交戰的災難中取勝,將會創建一個“偉大的帝國”。他的預言一部分是對的,因為,盲目的民族主義和狂熱的愛國主義的合流, 導致軍國主義。可是,軍國主義沒有讓日本“取勝”,反而將日本推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躋身世界強國,給其他後發 以巨大的鼓勵。可是 終它卻自取滅亡,這難道是後發 追趕現代化的宿命嗎?當然不是。深入歷史現場觀察就會發現,即使是在歷史轉折點上,也並非隻有一條道路可走,而是有多種選擇。即使在珍珠港事件前夕,日本也完全有避免戰爭的餘地。綜觀日本現代化的過程,這個 似乎每向前邁進一步,就要立刻再倒退一步,甚至兩步纔行,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現代化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隻有戒慎戒懼,纔有可能避免歧途。作為後發 ,尤其要保持理性,不要被盲目的民族主義所左右。這就是近代日本的啟示吧。

    2016 年 11 月 9 日中午,我在東京日本橋附近的一家中餐館邊喫飯,邊緊張地觀看電視。當特朗普 終以 306∶232 擊敗希拉裡、當選第 45 任 總統的結果公布後,我悵然若失。雖然2008 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就已經進入多事之秋,但是我預感到,未來的不確定性陡然,世界會更加無序。盡管有心理準備,但是過去三年時間裡,中國和世界變化之快之大,仍然出乎意料。
    化遭遇挫折,民族主義湧動,民粹主義上升,威權主義和強人政治回潮,地緣政治競爭加劇,戰爭危險冒頭,甚至有“注定一戰” 的輿論公然出現。世界越來越令人不安,也讓有識之士對於未來表示擔憂。在這樣的背景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何以自處,如何面對世界?是繼續以改革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還是召喚民族主義,探索完全不同的現代化道路?這些都是不得不直面的重大問題。
    如果說明治時期的中日兩國可以對照而讀,那麼明治之後,它們就像在兩條不同道路上奔跑的馬車,漸行漸遠,已經無法比較——日本面對的是初步實現現代化(盡管很不完善)後如何融入世界的問題,而中國面對的是如何追趕現代化的問題。不過,對於我來說,1912—1945 年的日本歷史對於的中國似乎更有意義。因為經過 40 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山重水復,一百多年以來穿越無數驚濤駭浪,中國這艘巨輪 次逼近了“歷史三峽”的出口。但是,如何防止和克服狂熱的民族主義,融入世界文明,完成向現代 轉型,是中國面臨的挑戰。
    在化時代,如果失去世界視野和歷史眼光,囿於本國,難免重蹈失敗 的覆轍。綜觀世界近代史,失敗 不是少數,而且有些 還會在相同的地方栽跟頭。因此,對於一個處於上升時期的新興 而言,更有 以開放的心態,深入學習各國的發展經驗和教訓,從中汲取智慧。中國至今仍然處在以鴉片戰爭為起點的歷史延長線上,因為中國的現代化還沒有完成。為了避免走彎路,就要借鋻其他 的經驗教訓,避免歧路。在我看來,比起歐美 ,中國 應該學習和借鋻的是日本。可是,21 世紀以來,特別是 2008 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國力不斷增強,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卻籠罩在衰退的陰影裡,驕傲情緒驟起,歐美遭到輕視,遑論“失去二十年”的日本。對於這個一衣帶水的近鄰,不管是其現實還是歷史,我們都知之甚少。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應該補上這一課了!
    每當我閱讀日本之史,有句話總時時回蕩在耳邊:日本是中國的鏡子,也是中國的鞭子。以日本為鏡子,中國可以知道自己的進退得失;以日本為鞭子,中國可以讓自己保持警醒。
    是為序。

    ^_^:26e725bf6f2b332f416b851eb4468e96

    ^_^:d609ea17697359d6b9539f873c591343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