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圖書】思考快與慢 丹尼爾·卡尼曼卡,胡曉姣,李愛民,何夢瑩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遼寧音響出版社
    【市場價】
    507-736
    【優惠價】
    317-460
    【作者】 卡尼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35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3558
    商品編碼:10029318401392

    包裝:精裝
    出版時間:2012-07-01
    代碼:69

    作者:卡尼曼

        
        
    "


    基本信息

    書名:思考,快與慢

    定價

    作者:(美)卡尼曼 著,胡曉姣,李愛民,何夢瑩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8633558

    字數:401000

    頁碼:42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思考,快與慢》是社會思想的一部裡程碑式著作,關於我們的大腦有多容易上當,《思考,快與慢》作了全面、有說服力的論述,並用有趣的語言呈現出來,即使門外漢也能看得懂,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許多科學書通常是前後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節後面往往跟著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關於我們的大腦有多容易上當,這本書作了全面、有說服力的論述。根基於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與其他專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擁有了一種的能力,能夠把數十年以來的研究成果以一種有趣的語言呈現出來,即使門外漢也能看得懂。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許多科學書通常是前後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節後面往往跟著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這本書就不是這樣,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書,同時充滿了魅力和實用性,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思考,快與慢》英文版2011年10月底上市,兩個月時間內即打入《紐約時報》和《經濟學人》的年度十佳圖書榜。連續20多周蟬聯、《紐約時報》書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過7個月,橫掃全球各大書排行榜,穩居總榜前50名。
    《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衛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商業周刊》、《華盛頓郵報》、等國外媒體,《三聯生活周刊》、《商學院》、《東方早報》、《文彙報》等知名媒體爭相報道。巴曙松、何帆、趙曉、王福重、劉建位等知名經濟學家、投資專家高度評價,力薦閱讀!

    內容提要


    丹尼爾·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興致盎然的思想家,是現今在世的 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本書就是他多年研究和思考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在書中,卡尼曼會帶領我們體驗一次思維的創新之旅。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繫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繫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繫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采納繫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為了使讀者真切體會到繫統1和繫統2這兩個主角的特點,卡尼曼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指出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麼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思考,快與慢》將會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

    目錄


    本書所獲贊譽 XI
    序言 XIII

    部分 繫統1,繫統2
    章 一張憤怒的臉和一道乘法題
    行為與注意力
    繫統1遇到麻煩,繫統2會出面解決
    衝突與自我控制
    看上去不等長實際上等長的兩條線
    兩個虛擬出來的角色
    第2章 電影的主角與配角
    瞳孔是人類思維活動的靈敏指示器
    為什麼我們看不見那隻大猩猩?
    第3章 惰性思維與延遲滿足的矛盾
    又累又餓的保釋官司更可能否定保釋申請
    脫口而出的錯誤答案
    今天得到1 0,1年後得到,你選哪個?
    第4章 聯想的神奇力量
    啟動效應:讓人不知不覺微笑的鉛筆
    你會自覺投到盒子裡多少錢?
    第5章 你的直覺有可能隻是錯覺
    由記憶造成的錯覺
    什麼樣的信息更容易讓人信服?
    股票代碼上口,回報率也相對較高
    創新是發生在能讓人聯想無限的環境中的
    第6章 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
    從次的驚喜到第二次的習以為常
    簡的錢包是怎麼丟的呢?
    第7章 字母“B”與數字“13”
    是什麼讓你相信了那些荒謬之詞?
    光環效應與群體的智慧
    眼見為實的想法往往讓我們倉促作出決定
    第8章 我們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斷的?
    看照片預測競選勝出者,為何其準確率可以高達70%?
    平均長度與總長度是完全不同的數量概念
    與強度等級匹配的描述
    思維的發散性讓我們作出直覺性判斷
    第9章 目標問題與啟發性問題形影不離
    找個相對簡單的問題來作答
    立體啟發法:遠處的物體看上去更高大
    情感啟發式:因為喜歡,所以認同

    第二部分 啟發法與偏見
    0章 大數法則與小數定律
    小樣本的出錯風險可能高達50%
    信任多於質疑的普遍性偏見
    對事件作出因果解釋必然是錯的
    1章 錨定效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對錨定值的調整常常是不足的
    暗示就是一種錨定效應
    作為這幢房子的主人,你能接受的售價是多少?
    錨定效應何時適用,何時不適用?
    2章 科學地利用可得性啟發法
    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利於團隊關繫融洽
    偏見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3章 焦慮情緒與風險政策的設計
    被閃電擊中與食物中毒,哪種意外致死率更高?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風險事件演變成公共危機?
    4章 猜一下,湯姆的專業是什麼?
    依據典型性作出預測是下意識的行為
    典型性啟發的兩宗罪
    用貝葉斯定理來約束直覺
    5章 琳達問題的社會效應
    琳達不可能隻是一名普通的銀行出納吧?
    少即是多的邏輯悖論
    6章 因果關繫勝過統計信息
    因果關繫基礎比率與思維定式
    我們並沒有自己想的那樣樂於助人
    7章 所有表現都會回歸平均值
    第二次的表現與次並無因果聯繫
    回歸現像的意義不亞於發現萬有引力
    8章 如何讓直覺性預測更恰當有效?
    偏離預測方向的直覺
    對直覺性預測的偏見進行修正
    兩位教授候選人,應該選擇哪一位?

    第三部分 過度自信與決策錯誤
    9章 “知道”的錯覺
    後見之明的社會成本
    真的存在能讓企業基業長青的秘訣?
    第20章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
    士兵測評的有效性錯覺
    投資股票的技能錯覺
    主觀自信與專業文化認知錯覺的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專家預測的準確度比不上扔飛鏢的猴子
    第21章 直覺判斷與公式運算,熟優熟劣?
    專家預測比不上簡單運算準確
    讓許多業內人士煩惱的運算法
    “閉上眼睛”的直覺判斷比主觀判斷更可取
    第22章 什麼時候可以相信專家的直覺?
    直覺就在眨眼之間
    專家型直覺的習得
    環境有規律可循,直覺纔可相信
    直覺的對錯評估
    第23章 努力養成采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
    比起外部意見,我們更偏向內部意見
    規劃謬誤:過於樂觀的計劃隨處可見
    減少決策錯誤的有效方法
    第24章 樂觀主義是一柄雙刃劍
    樂觀主義者過度自信的代價
    競爭忽視:為何大片會扎堆上映?
    是你太糟糕而不是我太笨拙
    事前驗尸:部分克服樂觀偏差的方法

    第四部分 選擇與風險
    第25章 事關風險與財富的抉擇
    面對風險,我們不是理性的經濟人
    伯努利的財富效用理論錯在哪裡?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論
    面對財富,你會選擇規避風險還是冒險一搏?
    損失厭惡:對方損的反應比對盈餘的反應大得多
    前景理論無法應對令人失望的事
    第27章 稟賦效應與市場交易
    人們為什麼不願意割舍自己已擁有的東西?
    像商人那樣思考和交易
    第28章 經濟交易的參照點——公平性
    目標就是參照點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改變現狀?
    商人提價或降低員工工資的行為公平?
    第29章 對結果可能性的權衡
    可能性效應與確定性效應
    經濟學家也難逃阿萊斯悖論的陷阱
    決策權重的大小取決於人們的擔憂程度
    四重模式:可能性與決策權重的關繫模型
    可能性效應影響下的風險決策
    第30章 被過分關注的罕見事件
    你認為一支三流球隊獲得NBA總冠軍的可能性有多大?
    畫面感越強,決策權重越大
    對風險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決策可能截然相反
    罕見事件又為何會被忽視?
    第31章 能帶來長遠收益的風險政策
    寬框架還是窄框架?
    聰明的投資者不會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風險政策可能抵消風險厭惡的偏見
    第32章 心理賬戶是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的?
    你會賣掉盈利的股票還是虧損的股票?
    哪種選擇會讓你更後悔?
    因為害怕將來後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選擇
    第33章 評估結果的逆轉
    開啟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跨界交流
    綜合評估引發偏好逆轉
    同類案件判罰的力度為何不一樣?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美好
    情感的框架效應很難抵檔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們作出更好的選擇

    第五部分 兩個自我
    第35章 體驗效用與決策效用的不一致
    如何測量體驗效用?
    記憶自我誇大了痛苦體驗
    記憶沒那麼可靠
    第36章 人生如戲
    比起整個人生,我們更在意人生的結局
    關於上一次旅行,你還能記起多少?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測量經驗自我的幸福感
    幸福的方法
    第38章 思考生活
    生活滿意度: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被放大了的幸福錯覺
    千萬不要忽略時間的作用
    結語
    附錄A 不確定性下的判斷:啟發法和偏見
    附錄B 選擇、價值以及框架
    致謝

    作者介紹


    丹尼爾·卡尼曼,普林斯頓大學尤金?希金斯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普林斯頓的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及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憑借著與阿莫斯·特維斯基對決策制定問題的開先河之研究,卡尼曼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序言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