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生產性服務推動制造業升級研究: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的模式與路徑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552-800
【優惠價】
345-500
【作者】 張琰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213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21349
版次:1

商品編碼:13513210
品牌:ECNUP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2
字數:19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張琰

    
    
"

內容簡介

《生產性服務推動制造業升級研究: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的模式與路徑》以產業鏈的視角切入,圍繞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動力機制、模式路徑、實證檢驗和政策建議四大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結合大量統計分析和地方產業實踐,回答了生產性服務企業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創新性中間服務,從而為中國制造業“創新驅動”和“智能轉型”的產業升級提供有效支撐;當前我國通過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模式和路徑及其適用產業等關鍵問題。研究產生的相關結論,對於加快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一定的借鋻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張琰,畢業於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產業創新、企業戰略、組織行為學領域的研究。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咨詢與研究課題5項,並主持或參與近20項地方級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在國外SSCI期刊以及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1
第二節研究思路與方法13
第三節研究內容與框架15
第四節研究目的與價值17

第二章文獻綜述與國際經驗比較19
第一節文獻綜述19
第二節國際經驗比較研究27

第三章產業關聯與嵌入機理42
第一節生產性服務業概述42
第二節嵌入關繫與互動機理分析45
第三節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產業關聯分析48
第四節生產性服務外部化的經濟學分析60
本章小結66

第四章生產性服務創新與產業升級模式68
第一節概念釋義與理論模型68
第二節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過程74
第三節支撐體繫81
本章小結87

第五章產業升級的實施路徑89
第一節研發設計生產性服務商主導推動的產業升級89
第二節品牌與渠道生產性服務商推動的產業升級94
第三節平臺服務商推動的產業升級98
第四節供應鏈生產性服務集成商推動的產業升級102
第五節四種路徑的比較與適用產業建議104
本章小結107

第六章生產性服務創新績效的影響因素108
第一節創新績效影響因素作用機理108
第二節研究設計與問卷回收118
第三節描述性統計119
第四節變量設計、信度與效度分析120
第五節因子分析125
第六節回歸分析126
第七節實證分析結論131
本章小結133

第七章政策分析與建議134
第一節政府角色定位與政策設計邏輯思路134
第二節優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頂層設計137
第三節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對傳統制造業的升級改造144
第四節集中優勢資源實現產業突破149

第八章結論與展望157
第一節研究結論157
第二節研究展望160

參考文獻163

圖目錄
圖11工業4.0的核心技術特征與變革3
圖122007—2019年中國制造業總產值走勢圖6
圖132004—2018年中美日德制造業增加值6
圖14研究技術路線圖15
圖15研究內容與結構框架圖17
圖31生產性服務業嵌入制造業價值鏈關繫46
圖32產業升級過程中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互動機理47
圖33生產性服務外部化的選擇要素66
圖41生產性服務從制造業分離過程中集成創新的主體69
圖42生產性服務創新的內容及聯結關繫72
圖43價值鏈集成商主導的集成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模型 73
圖44產業鏈縱向分解模式75
圖45價值鏈集成商形成後的產業鏈關繫76
圖46生產性服務企業與制造業企業集成創新過程78
圖47微笑曲線與制造業產業升級80
圖48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的支撐體繫構造及要素關繫82
圖51怡亞通商業模式圖103
圖61嵌入性關繫對創新績效的作用機制111
圖62組織間學習與創新績效作用機制113
圖63嵌入性關繫與組織間學習作用機制115
圖64主要變量間的作用關繫117
圖65實證研究的理論模型117
圖66因變量對自變量做回歸的散點圖127
圖67加入中介變量後的散點圖128
圖71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設計邏輯思路137

表目錄
表11大中型高技術產業(制造業)企業R&D及相關活動情況7
表21IBM的轉型發展歷程29
表31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範圍43
表32我國三次產業和主要部門增加值總量與比重52
表33生產性服務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53
表34第二、三產業直接消耗繫數54
表35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各產業的直接消耗繫數表(2015)55
表36三大產業的中間投入率56
表37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的中間投入率56
表38三大產業和部分產業部門的中間需求率57
表39生產性服務業在各產業的中間需求分析(2015)58
表310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感應度繫數和影響力繫數(2015)58
表311整體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的影響力繫數和感應度繫數表(2015)59
表41價值集成的方式70
表51價值鏈集成商主導模式的實現路徑比較及適用產業領域建議106
表61調研對像人口統計學的描述性統計119
表62變量分類列表121
表63嵌入性關繫信度與效度分析122
表64組織間學習信度與效度分析123
表65創新績效信度與效度分析124
表66旋轉後的因子載荷矩陣及因子得分125
表67自變量和中介變量的多重共線性分析127
表68回歸分析結果128
表69研究假設檢驗結果總表129
表71生產性服務業培育重點及其建議區域151
表72培育生產性服務集聚的三種模式154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前言

近年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現出新態勢,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疊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給制造業帶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深刻影響。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紛紛出臺制造業刺激計劃提振實體經濟,促進全球產業分工重構。這一變革恰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制造強國的歷史階段。自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生產總值規模始終占據世界首位,經過多年潛心發展,已經建成橫跨高中低端較為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體繫鏈條。2020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達26.5,占全球比重近30%,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實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穩步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然而在取得顯著成果的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從產業競爭力來看,我國制造業仍然面臨部分“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特別是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背景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面臨更為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國更應該積極探索加快制造業轉型發展的路徑與模式,突破針對我國高端技術領域的外部封鎖,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
生產性服務促進了制造業生產率的提高,是形成有競爭力的制造業部門的支撐和保障。當前,全球產業結構正逐步從“制造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也是中國制造強國的目標。生產性服務業促進了產業融合,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化,是現代工業新的發展平臺和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源泉。
在這一背景下,關於生產性服務創新以及產業升級的研究日益得到理論和實踐界的重視。現有文獻關於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的研究在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知識創新等視角形成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生產性服務創新不是孤立地進行,而是在產業鏈中與制造業協同演進過程中實現的,生產性服務創新與制造業的動態匹配及其支撐要素等問題在已有文獻中並沒有得到繫統分析和闡述。當前,我國明確提出了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各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配套產業政策,然而在實踐中應如何確定推動制造業升級的關鍵產業?結合中國制造業的實際狀況,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有怎樣的模式和路徑可循?這些都成為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需要解答的重要問題。
探索生產性服務業的創新機制,實現與制造業在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的緊密配合和協同發展,是推動制造業升級的重要內容之所在。生產性服務是為制造業提供中間服務的部門,二者存在價值鏈嵌入的產業鏈協同關繫,脫離產業鏈孤立地研究生產性服務業很難準確把握產業鏈各價值環節動態匹配的創新實質。針對理論和實踐層面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書以價值鏈創新的視角切入,圍繞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動力機制、模式路徑、實證檢驗和政策建議四大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結合大量統計分析和地方產業實踐,回答了生產性服務企業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創新性中間服務,從而為中國制造業“創新驅動”和“智能轉型”的產業升級提供有效支撐。相關結論對於加快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一定的借鋻和參考價值。
基於以上研究思路,本書主要內容分以下幾個層次展開。
一、 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動力機制
制造業分工深化提高了生產性服務外包需求,而生產性服務業的壯大又進一步促進制造業的發展。作為服務制造業的中間部門,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可以界定為兩個層次: 一是生產性服務業逐步從制造業主體中剝離,推動制造業由附加值較低的加工制造環節向生產性服務環節的演變,進而實現產業融合式發展;二是通過對加工組裝等傳統低價值附加值生產制造環節的知識資本注入,提高技術水平和專業化程度,實現生產環節向價值鏈高附加值環節的攀升,從而實現對傳統生產作業方式的改造。這兩個層次的產業升級均表現為要素資本由低端價值環節向高端價值環節的轉移。
本研究基於產業鏈視角,分析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價值鏈嵌入和互動關聯,以及二者相互依賴的協同演進關繫,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生產性服務價值鏈集成商主導的制造業升級模型”,對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動力機制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二、 生產性服務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制造業升級的實施路徑
本研究運用比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對生產性服務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制造業升級的實施路徑進行研究。通過美國、韓國、印度、以色列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國際經驗比較,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生產性服務價值鏈集成商主導的制造業升級模式。價值鏈集成商通過對產業鏈創新資源的選擇和集成實現價值鏈創新績效的最大化,成為產業升級的主導力量。結合每一領域的經典案例,本書深入闡述了價值鏈集成商主導模式下實現產業升級的四種主要實施路徑,即研發設計生產性服務商主導推動的產業升級、品牌與渠道生產性服務商推動的產業升級、平臺服務商推動的產業升級,以及供應鏈生產性服務集成商推動的產業升級,並針對我國現階段制造業九大重點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的方向進行了匹配研究,提出了不同制造業領域借助生產性服務創新實現產業升級的路徑建議。本研究得出的結論對於生產性服務企業和制造業升級方向的模式與路徑匹配具有一定的借鋻價值。
三、 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影響要素的實證分析
產業鏈中,生產性服務企業和制造業企業基於價值鏈嵌入的集成創新效果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為了研究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本書通過訪談和問卷的方式對近150家企業進行調研,構建統計分析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產業鏈嵌入關繫和組織間學習機制是影響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績效的關鍵因素。
具體而言,在具有產業鏈嵌入性關繫的企業中,信任維、資源維、聯結維三個子維度對組織創新績效均具有正相關關繫,說明信任程度、異質性資源,以及相互關繫的聯結強度對提高組織創新績效有正向的促進作用;組織間學習在嵌入性關繫對創新績效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企業間相互信任和異質性資源的分享促進了知識的獲取與共享、轉移與吸收及整合與應用,進而提高了創新績效。
四、 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政策建議
我國正面臨著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生產性服務將在制造業轉型升級中承擔重要作用。政府應發揮產業升級的“推進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基於上述主要觀點,本書提出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對策建議。

我國正處在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發展趨勢之中,這種轉變也是為了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研究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有助於樹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新理念,更加注重產業發展的融合性。本研究提出“兩業融合”促進制造業服務化,實現服務型制造,加快整合生產性服務業資源,促進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其次,有助於找準提升制造業內涵的關鍵環節,更加注重產業發展的科學性。當前,在國家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政策刺激下,一些地區出現一哄而上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傾向,忽視了對產業內生性發展規律的分析,很難對產業升級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本研究結合重點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分析了不同模式下通過生產性服務創新實現制造業升級所需要的資源條件,為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區產業狀況選擇重點生產性服務業、培育價值鏈集成商提供了參考路徑和依據。
再次,有助於政府提供切實有力的保障措施,更加注重產業發展的實效性。本研究分析了生產性服務推動制造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外部環境、運行保障和激勵機制四大支撐體繫,有助於政府較為全面地提出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的政策設計,並結合本地區的產業發展現狀找準現代服務業的定位,集中優勢力量重點突破。
從學術價值方面, “價值鏈集成商主導的集成創新模型”彌補了現有文獻關於生產性服務創新問題研究視角的不足,客觀反映了價值鏈上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基於價值鏈嵌入的創新過程理論抽像。本研究將生產性服務創新問題放置於整個產業鏈的背景中,將制造企業與生產性服務企業理解為產業鏈上協同合作的創新主體,並將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的過程分解為“嵌入關繫形成—獨立創新—協同創新—集成創新”這四個階段,較為繫統地分析了生產性服務與制造業基於價值鏈嵌入的創新機制和運行過程。
在實證研究領域,本研究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了產業鏈嵌入關繫和組織間學習機制是影響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績效的關鍵因素。由於產業鏈中生產性服務企業和制造業企業基於價值鏈嵌入的集成創新效果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發現影響組織創新績效的關鍵變量對於有效推動制造業升級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十四五”期間,我國制造業發展環境將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由工業大國走向服務業大國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也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目標。
在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制造業面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服務化的轉型升級,高端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實現全球範圍內的產業融合發展,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產業升級,生產性服務業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需要我們持續跟蹤相關領域的前沿理論和產業創新實踐。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造強國戰略繫列論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決策部署,看清國際國內形勢紛繁復雜現像下的本質,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全力以赴謀發展。
期望本書的研究對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支撐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鋻。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2021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稱,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159,比上年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7,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增長2.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5%”。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占比已經超過50%,遠遠超過第二產業,但與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通常高達70%相比,我國的產業結構依然有進一步演化調整的空間。按照錢納裡(Hollis B. Chenery)教授提出的經濟發展與工業化標準模式來看,我國還僅僅處於工業化後期的前期階段,工業化還沒有完成。因此,隨著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還會進一步調整。其中特別要發展高技術新型制造業,加速發展服務業,尤其是與新型制造業相匹配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工業化後期是服務經濟時期,服務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性產業,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現代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需要大發展。然而,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相對制造業長期發展遲緩,甚至呈現出落後於制造業發展的狀態,這是我國產業體繫和產業結構存在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目標是促進我國制造業高端化發展。制造業高端化發展不應該是簡單地隻考慮原有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還需要引進發展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應該隻是在老的制造業生產方式、制造模式裡面兜圈子,而應該是要目標遠大,努力朝向引領未來新一輪技術革命、工業革命的新生產方式轉變,實現新型制造業與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融合協同發展。
當前全球新技術革命與消費變化將促進形成新型產業體繫,即基於新一代互聯網的智能生產性服務體繫。這一體繫的核心是為了實現智能化、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生產與服務,滿足消費者全新的個性化需求。這一體繫的核心也是新一代智能制造與智慧生產性服務的融合。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和發展的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慧供應鏈、大數據通信等都是與智能制造融為一體,形成新型產業業態與運行新模式,挑戰傳統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相對分離。從這些事實中可以看出,先進制造業與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協同發展已經是新型產業體繫演進中最重要的趨勢。
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知識密集度高,依靠新興技術與專業知識,服務於生產過程,具有高附加值特性的服務業,主要包括大數據分析產業、工業互聯網、金融業、信息與5G通信服務業、供應鏈管理、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具有如下特征: (1) 較強的產業關聯性;(2) 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密集;(3) 高度依賴新技術和創新;(4) 需求主要來自技術與知識密集型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自身,並且呈現國際化的趨勢。
我認為,從現在到未來,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有以下四個趨勢。
趨勢一: 為服務業服務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大量興起。
在以美國、日本、德國和英國等為代表的後工業化社會階段,大都市經濟轉向服務經濟,為生產性服務業服務的服務業成為主流趨勢。如紐約和東京發達的非銀行金融服務,包括金融衍生產品、融資租賃、信用擔保、風險投資等。又如發達國家中心城市近期新出現的大量生產性服務業形態: 制造和維修服務,如總集成和總承包、大型設備的維修等;節能與環保服務,如合同能源管理、節能工程咨詢、碳交易管理等;先進物流服務,如第三方物流、代理倉儲等;電子商務;設計創意服務和研發測試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職業教育培訓和人事代理服務;等等。其中,大多數是兼做制造業和服務業業務,或僅為服務業開展服務的新興行業。這些新的服務業形態由於處在價值鏈的高端,或者能夠幫助制造業走向價值鏈的高端,如今已經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
趨勢二: 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知識密集度不斷加大。
生產性服務業呈現知識密集和人力資本密集的特征,尤其是和制造業價值鏈緊密結合的嵌入式生產性服務業以及為服務業服務的服務業更是如此。例如,從服務產出來看,為客戶提供知識的生產、傳播和使用等服務;從服務提供手段來看,要素偏向是密集使用技能型勞動力,即從業人員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專業知識基礎和技術與管理等核心能力。嵌入式生產性服務業作為制造業的中間投入,所內含的知識資本、技術資本和人力資本,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制造業的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
生產性服務有兩個特點: 技術知識密集型和差異化。知識的獲取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而一旦投資,邊際成本則相對較少,因此在這些領域,規模經濟發揮著很大作用。這樣,有能力使其產品差異化的企業便擁有較強的市場勢力,從而使服務業處於壟斷競爭的市場格局。此外,在柔性的知識技術主導型生產體繫中,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相互融合。作為制造業的中間高級要素投入,高知識含量的生產性服務嵌入制造業的價值鏈環節,將降低制造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制造業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和創新能力,從而有利於制造業產業升級。
趨勢三: 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價值鏈也呈現全球分布態勢。
服務環節是制造環節價值實現的關鍵,工業化後期經濟增長的本質是由服務業主導的增長。從動態角度分析價值鏈,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價值鏈的增值空間開始向其兩端的生產性服務環節集中,而作為中間環節的加工組裝等生產環節的增值空間則日益萎縮,越來越受制於位於高端的服務業環節。所以,跨國公司開始專注於產業鏈中創造價值的高端活動,把與技術活動和市場活動等有關的服務業務牢牢抓在手中,而把缺乏比較優勢的制造活動轉移出去,從而使自己逐步成為從事服務增值為主的專業化服務廠商。在這方面,最典型的是美國GE公司和IBM公司。這些企業成功實現了轉型,從制造業企業升級為服務型企業。而隨著分工的深化和拓展,以及跨國公司對其價值鏈分布的全球治理,生產性服務的價值鏈也隨著地區比較優勢和規模優勢而呈現全球分布態勢。信息產業的一些應用軟件行業就是如此,高端研發在美國硅谷,大量的設計編程在印度班加羅爾,測試分裝在中國,營銷管理和財務控制又在美國紐約。
趨勢四: 高端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深化融合。
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擴散,制造業服務化和以產業邊界模糊或消融為特征的產業融合作為新興業態已經出現,IBM公司和思科公司就是例子。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的趨勢模糊了二者的各自邊界。生產性服務業開始由制造業而生,並逐步呈現出互動發展和融合的趨勢。一方面,制造業的中間投入品中服務投入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如在產品制造過程中信息服務、員工培訓服務、研發和銷售服務的投入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這主要體現在: (1) 制造業的產品是為了提供某種服務而生產,如通信產品和家電等;(2) 隨同產品一起出售的有知識和技術服務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計算機與信息服務緊密相連;(3) 服務引導制造業部門的技術變革和產品創新,服務的需求與供給指引著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方向。實際上,在制造業服務化的同時,服務產業化的趨勢也逐漸明朗,某些信息產品可以像制造業一樣批量生產,形成規模經濟優勢。

在上述背景下,研究我國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理論與現實問題。早在2010年,我就專門研究生產性服務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匹配在我國發展的問題,先後主持了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上海市政府委托的兩項這方面的課題,研究期間撰寫了研究報告、發表了論文,把生產性服務業分成嵌入與非嵌入兩類,並最早提出形成不同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模式。這些觀點受到了一致好評。2012年,我們還出版了專著《基於價值鏈重構: 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動態匹配研究》,此專著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之後,我一直關注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議題,遺憾的是未能進一步深入研究下去。
張琰博士是我的學生,曾經跟隨我攻讀產業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之後,她去了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做老師,教書育人之餘科研任務也非常重。幾年前,她告訴我申請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模式研究”。自然我很為她高興,希望她可以做出超越我們的成果。前幾天,張琰來信,希望我能夠為她的以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成果為核心而形成的專著《生產性服務推動制造業升級研究——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的模式與路徑》作序。我一看此題目,便欣然同意,因為我可以先睹為快,特別是可以看看她的研究當中究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新突破。
在她的這本著作中,我看到了許多創新的方面,有的甚至是突破性成果。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創新結論。
第一,生產性服務創新的本質是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產業鏈知識協同和集成。知識的協同與集成是生產性服務與制造業互動發展的核心內容。生產性服務為制造業提供中間投入,是制造業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具有極強的制造業產業鏈上下遊嵌入關繫,並在與制造業的互動發展中實現創新。因此,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成果產出,無論是新的技術理論、新的產品繫統、新的服務流程,抑或服務傳輸機制的改進,本質上都屬於知識的範疇;而這些知識的轉移、共享和創新,需要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鏈上下遊成員的協同促進和整合集成纔能夠實現。
第二,生產性服務創新應該助力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的制造業升級模型。研究證明,因為生產性服務嵌入制造業價值鏈,因此生產性服務創新的重要方面就是助力形成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的基於嵌入關繫形成的集成模式,這一新模式被稱為“生產性服務價值鏈集成商主導下的制造業升級模型”。該模型描述了生產性服務嵌入制造業價值鏈,通過價值鏈集成商主導的集成創新,最終推動產業升級的基本過程。這一新模式抓住了產業價值鏈集成商在產業體繫中的內生比較優勢,準確反映了價值鏈集成商在推動制造業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這對於我國加快制造業向高端轉型升級、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三,生產性服務創新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有四條重要路徑。通過對美國、韓國、印度、以色列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國際經驗進行比較,在深入闡述價值鏈集成商主導模式之後,發現生產性服務創新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有四條主要實施路徑,即研發設計生產性服務商主導推動的產業升級、品牌與渠道生產性服務商推動的產業升級、平臺服務商推動的產業升級,以及供應鏈生產性服務集成商推動的產業升級。這四條路徑對我國現階段不同制造業行業領域借助相關生產性服務創新實現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感謝張琰博士的研究與創新見解。我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必將創造新的輝煌、新的成就,目標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繫。為此,需要有跨越與趕超的勇氣和動力,通過生產性服務創新發展,支持大數據、技術信息、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認證信息交換與集成,重點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智慧物流服務、科技創新服務和高端商務服務等現代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實現高端生產性服務與智能制造、先進制造聯動創新融合,建設“雙循環”戰略下我國面向未來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繫。
是為序!

芮明傑於復旦大學思源樓2021年8月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