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日本高等教育的奇跡與反思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布雷恩·J·麥克維徐國興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057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05721
    版次:1

    商品編碼:12734515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4
    字數:32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布雷恩·J·麥克維,徐國興

        
        
    "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美國文化學者撰寫的關於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更確切地說,是一本關於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為什麼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卻又不思悔改——的反思型專著。本書衝擊了人們對日本高等教育的美好想像,也啟迪我們思考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和未來。

    內容簡介

    現代世界裡,對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長期舉世褒揚。但是,作者基於其在日本高校的教與學的長期經歷,認為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卻又不思悔改。作者認為,在日本,除去極少數精英大學之外,在大部分高校的校園裡,尤其是在高校的本科課堂上,對於專業知識技能,大部分本科生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學習的動機與欲望,更不要說展現出相應的學習行為了。自然,其專業知識技能水平之低令人咋舌。與此相應,大部分本科任課教師也沒有教學上的動機與欲望。所以,幾乎所有高校的本科課堂教學行為都是像征性地走過場。更為奇怪的是,大多數高校的管理方也對專業知識技能學習上無任何動機的本科生一味遷就,除去強化形式嚴格的學習和教學的管理程序之外,在實質性地促進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上長期無動於衷。至於日本中央政府,除去頒布塗滿時髦話語的本科教學改革和質量保障的一個又一個政策文件之外,似乎也未曾有過采納任何有效的、針對性的實際改革措施的成功經歷。於是,一副社會怪像就在日本社會出現了,並長期徘徊於高校校園裡,尤其是本科教學實踐之中:盡管整個社會都在聲討本科教學質量的低下,但社會各方同時又似乎都默許這種質量低下的長期存在。作者名之為仿真教育。
    在這幅社會怪像能夠長期延續的背後,必然存在著某種充分的客觀理由。原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強勢綁架了本科課程教學、甚至從幼兒園階段開始的整個學校教育制度。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批遵守紀律和工作勤勉的勞動者,但客觀上並不要求這些勞動者掌握多少高深的學術型的專業知識技能。本科教育無意間成為了合格勞動力的大批量生產的最有效機器。
    本書對日本本科教育的現狀、特征進行了描述,對背後的社會機制進行了深刻解析。

    作者簡介

    布雷恩·J.麥克維,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博士,美國心理和政治人類學家,日本文化研究者。他長期在東亞尤其是在日本生活、學習和工作,本書即是其擔任東京女學館大學文化和女性學繫的繫主任時所作。他最初有意成為漢學研究者,故曾在北京大學留學一年(1982—1983),但後來轉向於日本研究。他深受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傑尼茲(Julian Jaynes)的影響,所以本書在對日本社會的文化、教育和意識的獨特分析中,處處隱約可見朱利安·傑尼茲理論的影子。
    布雷恩·J·麥克維的著述頗豐。大量的學術論文之外,還出版了10多本學術專著。僅就與日本相關的專著而言,本書之外,其已經出版的主要專著有:《日本女子短期大學的校園生活:學會做淑女》(1997),《穿著打扮中的意識形態:日本的國家、學校教育制度和自我表征》(2000),《日本的民族主義:身份認同的管理和神秘化》(2004)《解釋日本:教室空間的研究方法及應用》(2014)。

    目錄

    前言……1
    致謝……2
    第一章 導論: 日本教育中的波特金因子……1
    第二章 神話、 謊言和方法論……15
    第三章 國家、 民族、 資本和考試: 知識的碎片化……37
    第四章 凝視和指導: 日本的教育—考試體制……62
    第五章 靜默之教: 學生冷淡的社會心理學……79
    第六章 仿真型日本高等教育……103
    第七章 根據西方文化自我定位東方文化:“英語” 和
    “外國人” 如何讓日本大學生找到民族歸屬感……125
    第八章 “裝傻” : 假裝不懂的學生……155
    第九章 大學經歷的收獲……186
    第十章 仿真教育的代價和“改革” ……206
    附錄 A 日本教育統計……227
    附錄B 日本其他類型的高中後教育機構……235
    附錄C 制度運營模式和仿真……236
    參考文獻……240
    索引……258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前言
    一位日本學生曾經對我說, 優秀大學生有雙熠熠生輝的眼睛。 言下之意是, 相當多的大學生的那雙眼睛總顯得無精打采。 我感興趣的則是, 為什麼日本大學生兩眼無光, 而且忍受日本高等教育的空洞無物和被動地接受高校傳授的眾多謊言。 這樣一來, 在某種意義上, 本書就是一本關於撒謊的書。 當然, 這是非常特別的撒謊——偽裝、 詭計和遁詞如何在制度層面具體化。 雖然為了維持權力, 權威當局和精英們總是撒謊, 但我們要面對的是如下的問題: 普通人怎樣和如何互相說謊? 這些謊言即使不為整個社會, 至少也為精英權力結構所贊賞, 故轉而維護了精英權力結構的存續。
    此書是我一生中最感難以駕馭的一本書。 這是因為, 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 我常常須忍受兩個不相兼容的角色在靈魂中打架帶來的苦痛。 作為研究者(觀察者) , 我的目標是報告真實和保持客觀。 但是, 作為教育者(參與者) , 我不能不對自己所見所聞發表意見和使其帶有主觀性。 因為作為教育者, 我總是積極地投入教學之中,努力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在平衡上述兩個角色的嘗試中, 我盡量讓自己的專著術化而又不晦澀難懂, 立場鮮明而又避免說教色彩。 下面, 就請讀者自己去判斷吧: 這是一本充斥個人觀點的日本高等教育的控訴書, 還是關於大學生心理學的闡述, 抑或是一本帶有跨文化寓意的關於制度性虛假和虛偽的理論專著?
    社會科學調查和價值判斷應該分開,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可能的。 盡管我知道這不是政治正確的高調, 但是某些人對客觀評價和主觀判斷應該有所不同的強求致使很多學術分析變得毫無價值。 當然, 完全客觀無法做到。 毫無疑問, 我在日本的個人和職業經歷(作為研究生、 教師、 研究者和居民) 影響了我研究日本教育的興趣點、 視角和方法。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譯者序
    對於著作,一向喜歡寫後記,而不喜歡作序。 並暗地裡奉之為自己的一條學術——獨處時,總覺得“學術”一詞過於神聖高雅,使用“讀書”一詞恐怕更為貼切——原則。絲絲縷縷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如下:第一,後記可以自由地多談談個人的片面的思緒,序則萬萬不可以。第二,與後記相較,序另有重任。不管是他序還是自序,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引導讀者閱讀的客觀功能。約略相當於某個高深學問的入門簡介或指南之類。而且,序中自然會漂浮著若干點滴的作序者個性化的傾向性觀點。但若這傾向有失公允,這序就大大不利於讀者通過閱讀該書的自我提高。如此,序之存在反而有損於著者明理弘道的初衷,則大為不美,更非我所願。第三,序以他序居多。他序常由德高望重之人執筆,間或也對專著或作者褒揚幾句,部分起到學術質量認證的客觀效果,部分起到學術公宣的主觀功用。自序的此等能力就打折不少。但慮及本書乃譯著,譯者序自非純粹自序,纔鬥膽開戒。盡管如此,還是暗下決心,絕對下不為例,並一再自我叮囑,盡可能按捺住平素不易控制的個人思緒,不讓它在這小序裡頭有任何一小絲作祟的機會。
    簡而言之,這是一本美國文化學者撰寫的關於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更確切地說,是一本關於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為什麼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卻又不思悔改——的反思型專著。在現代世界裡,對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長期舉世褒揚。在此主流氛圍之下,這樣的書籍確屬異類之至。而且,這是一部主要基於著者個人在日本高校的教與學的長期經歷,借鋻人類學的研究範式來收集和分析資料,並帶有極強後現代主義理論色彩的定性研究的學術專著。所以,當我僅看題目就接受翻譯工作之後,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自然嘗到了不少別的翻譯者也許不會遭受的諸種折磨。畢竟,長期以來,我的日常讀書生活多與數字和圖表打交道,熟悉或者說敬仰的學術理論多是在述說現代大學與社會經濟之間的卿卿我我般的甜蜜互動;個人寫作也偏愛字素文簡,故對此翻來覆去的瑣碎敘述、夾敘夾議的文風、對日常實踐的怒目而視很不習慣。好在經過閱讀與翻譯的數遍輪回之後,我漸漸熟悉了著者的用詞習慣、理論框架和論述展開的基本邏輯,並慢慢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以下擇要而言之。
    作者認為,在日本,除去極少數精英大學之外,在大部分高校的校園裡,尤其是在高校的本科課堂上,對於專業知識技能,大部分本科生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學習的動機與欲望,更不要說展現出相應的學習行為了。自然,其專業知識技能水平之低令人咂舌。與此相應,大部分本科任課教師也沒有教、更沒有教會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教學上的動機與欲望。所以,幾乎所有高校的本科課堂教學行為都是像征性地走過場。更為奇怪的是,大多數高校的管理方也對專業知識技能學習上無任何動機的本科生一味遷就,除去強化形式嚴格的學習和教學的管理程序之外,在實質性地促進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上長期無動於衷。至於中央政府 ,除去頒布塗滿時髦話語的本科教學改革和質量保障的一個又一個政策文件之外,似乎也未曾有過采納任何有效的針對性的實際改革措施的成功經歷。於是,一副社會怪像就在日本社會出現了,並長期徘徊於高校校園裡,尤其是本科教學實踐之中:盡管整個社會都在聲討本科教學質量的低下,但社會各方同時又似乎都默許這種質量低下的長期存在。
    在這幅社會怪相能夠長期延續的背後,必然存在著某種充分的客觀理由。原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強勢綁架了本科課程教學、甚至從幼兒園階段開始的整個學校教育制度。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批遵守紀律和工作勤勉的勞動者,但客觀上並不要求這些勞動者掌握多少高深的學術型的專業知識技能。本科教育無意間成為了合格勞動力的大批量生產的最有效機器。由於專業知識技能不被社會經濟所真正需要,自然真正的學習和教學就不被要求如實進行。由於真正的學習和教學客觀上不被社會制度所強制執行,二者自然在高校環境中就不可能實際——或者說按照目標設計發生。但是,對於高校的存在來說,不發生真正的本科學習和教學自然就很奇怪。因為教師向學生傳授學術型的專業知識技能是高校教學的基本理念,也是高校作為獨立社會組織的立身之本,所有本科生培養活動開展的基礎。當高校實際進行的本科教學實踐與高校宣稱的本科教學目標即信仰之間存在巨大偏差時,仿真本科教育自然就應運而生。但是,仿真本科教育並不是虛假教育和無用教育,而是實實在在的正常發揮社會效用的一種教育形態。這是因為,仿真教育有其存在的客觀必要性——社會需要它這樣做。缺乏了來自外部社會的客觀需要,不管是本真教育還是仿真教育都不會存在。
    這種對當前 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學現狀背後所隱含的社會機理的理論解釋汲取了各種後現代主義理論的思想營養。很顯然應該歸屬於新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論體繫的範疇之中。盡管著者並沒有引用卡爾?馬克思或皮埃爾?布爾迪阨等人的任何著作 ,但從本書的字裡行間,還是處處都能感受到與皮埃爾?布爾迪阨的名著《再生產》一書相類似的話語與腔調。
    著者對日本本科教育現狀敘述、特征概括和社會機制的深刻解析,使我讀後受益匪淺。但著作中明顯的現實批判傾向,卻使我有些困惑,欲就此求教於高手他人。主要有二。
    第一,如何從高等教育發展的階段特征來客觀分析本科教育教學。從適齡人口就學規模而言,日本是世界上最先從高等教育大眾化進入普及化的國家。 對此地球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高等教育形態,隻有美國高等教育社會學者馬丁?特羅曾模糊地想像過它的具體模樣。根據馬丁?特羅的預測,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末期或普及化初期,大部分適齡人口都能進入本科高校。這時候,“就學”或“學習”等詞彙大約已經不能恰如其分地概括 “大學入學”這一社會行為的現代實質了。在這個階段,學習動機低下隻是社會事實,但可能已經不成為或不應該被視為社會問題了。這是因為,專業知識技能“學習”本就不是大部分本科生進入高校的核心的行為目的 。在大部分本科高校裡,隨著普及化時代來臨,“學校即生活”和“學習即生長”思維的暢行時代也許已經悄然而至。著者為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生,大約是個體學習經歷的無意識影響或者客觀上應該叫做局限吧 ,他還嚴格恪守著高校本科教育教學的核心理念,即它的基本目標應該是優質教育教學這一思想與精神。著者說“歷史和理想地看,高等教育的價值還在於它的非職業性、建設性批評和包容精神”。抽像地看,這句說不僅沒有任何思想觀點上的不合時宜,而且其恆久的哲學光輝還會令無端彷徨在學術聖殿旁的年輕朝聖者心潮澎湃不已。但年老而也許思想略微保守的我卻有些不以為然地認為,也許著者的“歷史”沒有包含絲毫“未來”的成分,而隻是純粹的“過去”——而且是被精英意識浸透的“過去”——的代名詞;“理想”也隻是純粹的“理念上設計”之意,而沒有多少來自於站在“當前現實出發點”上的縝密思考的成果。當然,不管時代潮流和具體國情如何,有一部分人願意如此堅持他們的崇高信仰,也沒有什麼值得非議之處,並且客觀上也非常需要部分人士的信仰堅守,或者說是精神獻祭,隻是——至少需要堅持者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其實,著者也多次坦承,日本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除去教學質量較低這一點之外,在其他三個方面:社會化、選撥和人纔儲蓄上都做得非常好,完成了本應該完成的諸種任務。
    第二,如何從世界政治經濟體繫一體化的嚴峻現實審視某一國、尤其是後發追趕型國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中的本科教育實踐。在世界政治經濟競爭日益加劇的大環境下,對於後發追趕型國家而言,除了把引進 的高等教育制度有意識地、合理地組織進現代國家的政治經濟體繫之內這一做法——即高等教育制度工具化之外,究竟還有沒有其它可行之法,以求得社會整體的發展與進步?從數百年的世界歷史進程來看,除此之外,成功之途實在寥寥。當然,作者曾提醒包括我在內的讀者,不應以歷史進化論和理性經濟主義為日本高校本科教育的理念喪失和實踐失敗作辯護。但是,作為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經濟和高教發展歷程的種種苦難與曲折的見證者之一,在來自發達國家和畢業於西方精英大學的著者的裹著學術盛裝的這些話語裡,我多少還是能夠品出一絲“站著說話不感腰痛”的潛意識或無意識“文化殖民”色彩。這種感覺與我在留學階段時感受到的來自外界的心靈重壓並沒有本質區別。
    而且,如果說上述宏大觀點有些替肉食者代言的嫌疑,不妨換個角度,從普通小人物的角度來思考普及化時代的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實踐。每當此時,最先盤旋在我腦海裡的總是魯迅先生的那些舊話,代表之句為“然而窮人決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京撿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饑區的災民,大約總不去種蘭花,像闊人的老太爺一樣,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這時候,我的思緒往往會長時間停滯於那些經濟困窘且文化基礎知識貧乏的鄉村少年身上——我曾經訪問過其中的很多位。既然沒有專業知識學習的內在動機和外在需要,可為什麼必須要到大學學習呢?為什麼必須專注於讀書呢?讓大量急於謀求生計的人們去學習美妙雅樂並許之以未來可期的無限價值,是否顯得理念上有些蒼白空洞、行為上無效無力和道德上蘊含某種內在不義呢?這話題看似純屬高等教育領域,但主流的高等教育研究一般卻無視或忽視這個話題,自然也從未有人給出比較滿意的答案。
    對日本高校的本科教育實踐,因有日本留學經歷,我自然也有著與本書著者類似的深刻感受。但作為中國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又在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內長期從事研究活動,我還是禁不住想借用著者的“歷史”與“理想”兩個詞彙來多說幾句,不管是“歷史”地看,還是“理想”地看,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結構類型和社會功能總是復雜而多樣、不斷變化和運動,看似一言可述而實難窮盡。具有使命感的那些研究者的基本責任就是從盡可能多的側面,去仔細觀察現實和謹慎總結規律。日本高等教育自有其內在特征和世界貢獻,中國高等教育也是如此。不但過去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將來必定還是如此。一味的現實謳歌固然令他人生厭,但以學術理性之名行現實肢解之實同樣為歷史所不屑。
    另外,與創新觀點的接納相比,作為普通讀者,我更願意欣賞著作中的理論體繫建構和方法論上的創新。比如,本書根據個體生命經歷對現代學校教育制度體繫的分期。著者把大學前階段的學校教育作為關鍵的“訓練時期”,把高等教育階段視作“反訓練時期”,而把學生統合進勞動者隊伍的階段稱為“再訓練時期”。 又如,評價高等教育制度有效性的方法。著者采取把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實踐與高校主張的教育教學目標相比較的方式,而不是通常所用的與其他社會(比如美國)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實踐相比較的方式來進行評判。再如,對現代學校教育內容標準化的客觀批判與如實褒揚的平衡。書中的類似創新之點甚多,為篇幅,不再一一列舉。切盼讀者諸君在閱讀中細細自我品味,學術上的收獲想必自當更多。
    最後,向勇於承擔本書圖表和索引的初步翻譯工作以及其他輔助工作的楊文靜和鹿文麗兩位華東師範大學高教所碩士研究生、為本書的順利出版付出大量辛勤勞動的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孫娟女士以及長期支持我在學術上充分地自主探索的華東師大高教所的歷任領導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同時,因本人學識所限,盡管盡了最大努力,但翻譯中缺點與錯誤在所難免。翻譯內容上的所有失誤的責任均由本人自己承擔。

    徐國興
    於華東師大
    2020年初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