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跨界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境界(教師界的“斜杠青年”養成記)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19-608
【優惠價】
262-380
【作者】 何莉張怡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914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91455
版次:1

商品編碼:12635014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8
字數:1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何莉,張怡

    
    
"

編輯推薦

跨界學習,教師界的“斜杠青年”養成記!

面對21世紀的風雲變幻,教學已不再僅僅是三尺講臺的師傳生授。在課程創新實踐中,盧灣中學教師探索出新型的專業發展模式——跨界學習,跨越學科界牆,超乎場域限制,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在自身專業發展的基礎上,盧灣教師圍繞“無邊界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在STEM課程、項目學習、問題解決、研究性學習等課程開發實踐的大趨勢中,打造了整合、融通、滲透和整體優化的學科課程體繫。本書是盧灣中學的課程實踐成果,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參考藍本,開卷有益,值得一閱。

內容簡介

《跨界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境界》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跨界學習的理論建構,主要包括跨界學習的基本認識、跨界學習的領導變革;下編為跨界學習的學校實踐,主要包括跨界學習的校本推進、跨界學習的教師案例。全書對“為什麼要開展教師的跨界學習”、“什麼是教師的跨界學習”、“教師如何進行跨界學習”等問題,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教師跨界學習的理論認識,以及整體推進的學校樣本。
無論是教育變革的驅使還是快速變化時代背景使然,“跨界學習”已是大勢所趨。盧灣中學這些年對教師跨界學習的實踐和研究,深感教師自身的“跨界生長”是二度成長新階梯,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境界。本書的價值在於豐富了教師專業發展理論,提供了思考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概念,提出了教師組織文化更新的新方向。

作者簡介

何莉,女,現任上海市盧灣高級中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出版專著《無邊界課程:互聯網+時代的變革加速度》《六度教學:基於綠色指標的行動研究》《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眾教育”36條》,在國家刊物上發表數十篇文章。在課程改革方面,她帶領學校 “無邊界思維坊”的老師攻堅克難,開創了“學科之間串串門”、“讓思維玩轉課堂”、“整個世界都是教室”的“無邊界課程”,成為引領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風向標。
張怡,女,現任上海市盧灣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曾獲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上海市金愛心教師二等獎、黃浦區優秀共產黨員、黃浦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盧灣區園丁獎等榮譽稱號。近幾年,在區級以上刊物發表過10餘篇論文,主持過全國教育部重點課題、市級課題及區級重點課題10餘項。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從“有界”到“跨界”: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境界 / 001
上編 跨界學習的理論建構
第一部分 跨界學習的基本認識 / 002

1.為什麼要開展教師的跨界學習?/ 002
1.1 教育變革的時代:教師跨界學習的必然性 / 002
1.2 “互聯網+”時代:教師跨界學習的可能性 / 004
1.3 跨界學習:指向教師的在職學習 / 006
1.4 跨界學習:指向教師的專業發展 / 008

2.什麼是教師的跨界學習?/ 009
2.1 跨界學習的基本含義 / 009
2.2 跨界學習的主要特征 / 011

3. 如何開展教師的跨界學習?/ 013
3.1 教師跨界學習核心理念及目標 / 013
3.2 跨界學習設計的四個主要環節 / 17
3.3 跨界學習實施的四個核心要點 / 22
3.4 跨界學習轉化的三個關鍵策略 / 25

4. 教師跨界學習還需研究什麼?/ 29

第二部分 跨界學習的領導變革 / 031

1.共創願景:凝聚團隊力量的魔法棒 / 034
1.1 以願景引領團隊變革 / 034
1.2 構建組織的共同願景 / 035
1.3 跨界學習的共同願景 / 038

2.變革組織:突破教師學習轉型之困 / 040
2.1 打破“組織僵化”,實現“去中心化” / 040
2.2 打破“組織邊界”,創造“彈性”空間 / 043
2.3 克服“組織慣性”,糅合非正式學習 / 044
3.賦權增能:從激活個體到激活組織 / 046
3.1 引爆教師個體專業能量 / 046
3.2 激勵組織創造共享價值 / 047
3.3 評價杠杆撬動學習熱情 / 049

4. 激活文化:獲取可持續成長的秘訣 / 050
4.1 發動機文化:激活組織的強力引擎 / 050
4.2 信任與包容:合作創新的文化土壤 / 051
4.3 共生與眾享:跨界生長的文化基因 / 052

下編 跨界學習的學校實踐

第三部分 跨界學習的校本推進 / 056

1.頂層規劃:跨界學習方案的設計 / 056
1.1 跨界學習方案設計:滿足教需求 / 056
1.2 戲劇模塊課程設計: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 / 060
1.3 思維模塊課程設計:提升教師的思維品質 / 069

2.組織創新:跨界學習團隊的再構 / 076
2.1 五大團隊:豐富跨界學習的組織形式 / 076
2.2 四種模式:提升跨界學習的效率品質 / 080

3.強基固本:跨界學習素養的提升 / 089
3.1 教師跨界讀書會:厚實教師跨界學習的文化素養 / 089
3.2 開設一月一講壇:開拓教師跨界學習的創新視野 / 099

4.課程研發:跨界學習實施的升華 / 104
4.1 支持“科學探索”課程的持續研發 / 104
4.2 支撐“一帶一路”課程的持續實施 / 113

第四部分 跨界學習的教師案例 / 132

案例一:文學與藝術的跨界學習 / 132
案例二:走進場館的跨界學習 / 146
案例三:月亮彎彎的跨界學習 / 159
案例四:深度融合的跨界學習 / 164
後記:教師跨界學習的學校樣本 / 172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跨界學習的基本認識

1.為什麼要開展教師的跨界學習?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師德、專業化發展和尊師重教等方面,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繫統部署。2018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是指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行動指南,是學校凝心聚力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集結號。
放眼望去,我們已然置身一個變革的時代。這個偉大的時代助推著世界課程與教學改革呈現三大趨向:整體化、綜合化、精品化的發展。不僅如此,“互聯網+”時代,技術更新的速度之快、技術應用的範圍之廣,難以置信也難以預測,而飛速發展的信息化已經給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帶來了深刻變革。
面對這樣變化的時代,教師需要改變自己學習方式,積極參與跨越邊界的學習交流活動,打開教育視野,重塑思維方式,更新知識結構,提升創新能力,方能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纔,方能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理念落地生根。可見,跨界學習既不是一蹴而就的“時髦”,也不是無中生有的“新名詞”,是伴隨著教育變革的發展趨勢和互聯網學習時代到來應運而生的。
1.1 教育變革的時代:教師跨界學習的必然性
(1)世界課程改革的跨學科趨勢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許多國家的課程改革層出不窮,一浪高過一浪。至今,主要呈現以下四方面的趨勢:課程政策的統一化、課程目標日益完善,指向終身學習、課程類化和課程內容的綜合化。其中,最不可置疑的變化趨勢是朝著跨學科方向發展,即打破學科壁壘,把不同學科理論或方法有機地融為一體的研究或教育活動。分科課程強調學科知識的邏輯性和體繫性,是學生有效地獲取學科繫統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過於強調分科課程容易導致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割裂,限制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學習與當代社會生活相剝離。生活本身是綜合的、多姿多彩的,兒童的發展亦是整體性的,因此,跨學科不論是對於學生還是教師的思維、視野還是知識結構無疑都是質的拓寬。維迪努對跨學科綜合課程抱有極大的熱情,他說:“跨學科既有理論上的優點,又有實際上的優點。這些優點已經或將要在實施跨學科方法的教育實踐中表現出來。跨學科方法不僅給學校教育計劃的研究者和負責人,而且給教育者和師資培訓者,都開闢了新的前景。
在跨學科教育中教師是一個關鍵因素,這樣的發展方向促使教師打破專一的學科界限、思維定式和解決問題的單一模式,借鋻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去嫁接、改裝專業領域的理論和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隻有教師具備了跨學科教育素養,纔能在教學以及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跨學科培養,纔能夠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最新的跨學科研究成果,使學生能夠接觸到跨學科研究的前沿,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認知能力和寬廣的視野。
(2)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
教育變革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解決“教育要立什麼德、樹什麼人”或者說“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的這一根本問題,2016年,以林崇德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團隊關於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正式公布。“核心素養”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為核心,是知識、品格、能力和立場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是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強調學生素養發展的跨學科性和整合性。核心素養的提出,標志著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科教學轉向以核心素養為核心的學科育人。教師是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專業知識直接影響培養的效果,教師的師德和教育情懷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學生的個體發展。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一個人一貧如洗,對別人絕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發展、自我培養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樣也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教師隻有先受教育,纔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別人”。因此,在核心素養落實推進的過程中,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也推動教師打破學科界限,擁有跨界思維,進行跨界學習,能夠以不同角度、不同立場、不同出發點來審視教育教學問題,具有對不同學科的綜合歸納能力,善於將這些知識和信息加以融合,與其他學科專業聯繫,汲取其他學科知識經驗,拓寬視野,提升專業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3)中高考改革趨勢
就我國而言,中高考改革牽動千千萬萬的師生和家長的心。2014年9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改革的目的在於探索“分類考試、綜合評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2018年3月22日,上海市教委發布《上海市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宣布將進行中考改革。本次中考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全面考查,注重能力。堅持育人為本,關注學生綜合素養和個性特長的培育,豐富學生的學習實踐經歷,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進行綜合評價,錄取。中高考改革的共同趨勢一是改考試科目,重能力提升;二是重綜合素質評價;三是變錄取機制,促全面發展。這樣的變革是為了改變應試教育下的“唯分數論”,建立發展學生興趣、發掘學生潛能、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新格局。這就要求教師打破學科界限,進行跨界思維,跨入多學科領域,提升科研能力,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科選擇和研究型課程的指導。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從“有界”到“跨界”: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境界
盧灣中學“無邊界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探索了一種跨學科學習的課程開發新模式。該模式基於學科又超越學科,促進了中學生跨學科學習能力的提高,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STEM課程、項目學習、問題解決、研究性學習等課程開發實踐的大趨勢中,走出了一條整合、融通、滲透和整體優化學科課程的可行道路。在這樣的課程創新實踐中,就需要有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模式的探索。如今,盧灣中學的這本介紹和總結教師跨界學習經驗的專著,正是這一實踐成果的集中反映。
本書作為教師跨界學習能力提升和組織機制建設的總結,可以說,從一所優質公辦學校角度,回應了“互聯網+”時代給教師學習帶來的新挑戰;回應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對教師核心勝任力的挑戰;回應了中高考改革對教師能力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實現了世界課程改革的跨學科趨勢下教師學習概念的新突破,也詮釋了盧灣中學“無邊界課程”實踐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前提即教師跨界學習。
理論價值高,實踐操作實是本書的鮮明特點。全書從概念的界定、理論依據、價值定位、實踐追求、能力模型、類型、思路以及領導方式變革,全面呈現了盧灣中學跨界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從教師發展來看,探索了教師校本研修的新內容,嘗試了激發教師發展的新舉措,創新了教師學習的新特質,改變了教師發展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教研文化以及跨學科學習的能力模型建構,產生了支撐“無邊界課程”開發實施中全面提升學生創造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新效應,盧灣學子在學業水平、綜合素養以及在各類競賽舞臺上“爭金奪銀”的輝煌業績就是明證。其中,推進教師跨界學習的思路即項目引領、內外結載體、資源開發、模式提煉以及基於跨界學習的領導變革包括營造尊重創意的文化氛圍、構建積極的學習共同體、賦予合作以新內涵以及價值引領跨界學習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有借鋻和推廣意義的教師發展學習新路徑和新舉措。
書中列舉大量案例,呈現了教師在各種平臺上進行跨界學習的過程和收獲,呈現出步入專家型教師的成長階梯和歷程,展現了學校課程實踐的良性發展,彰顯名校風範的制度設計評價引領教師走向學習新境界的行動與實踐。該書與先前已出的《無邊界課程:“互聯網+”時代的變革加速度》一書構成姊妹篇,相得益彰,各顯風采,構成了盧灣中學在追尋課程前沿,吸收理論資源,將實踐本土轉化的豐碩成果。
該書在當前提高學生核心素養,聚焦關鍵能力,提升辦學質量的背景下,無疑,提供了一條以扎實實踐為基礎,以務實研究為前提,以師生發展為根本,以辦出一所好學校為終極旨趣,以有效可行的課程創新為價值指向的實踐之路。盧灣中學的教師跨界學習實踐,務實、可行、有效,對於克服目前很多學校在進行課程創新中的割裂、加法等問題,具有極大的借鋻意義和推廣價值。
盧灣中學的跨界學習,豐富了教師專業發展理論,提供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概念,提出了教師組織文化更新的新方向。
復旦大學 徐鼕青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