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大夏書繫·李明哲:從地理到語文(教師月刊2019年2月刊)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176-256
    【優惠價】
    110-160
    【作者】 教師月刊編輯部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8720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87205
    版次:1

    商品編碼:12574490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大夏書繫·教師月刊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8
    字數:1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教師月刊編輯部


        
        
    "

    編輯推薦

    《教師月刊》,由中國教師用書品牌“大夏書繫”策劃團隊精心打造。

    從地理教師到語文教師,山東省魚臺縣初中語文教研員李明哲為我們呈現了一位教師的自我突破的路徑,從學科層面的自我突破,到教學方式的自我突破,再到從個人成長到服務群體的方向突破,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研究和寫作。

    內容簡介

    《教師月刊》創辦於2009年7月,是大夏書繫策劃團隊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園長)、教研員精心打造的教育期刊。
    《教師月刊》堅持人文精神、立足專業視角、普及教育學術、推廣名師經驗,致力於建設健康的教師文化。2015年,《教師月刊》全新改版,以更多的頁碼、別致的開本、優質的紙張、精美的裝幀帶給讀者青山綠水一般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大夏書繫團隊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在完成一篇篇教學論文和課堂作品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一次次開掘。寫作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我的寫法就是我的活法,反之亦然。
    ——李明哲

    目錄

    專欄
    侯會專欄 該不該學點國學
    雷露專欄 為什麼要舉行升旗儀式
    吳慧琴專欄 陽澄湖
    劉幸專欄 教育可以讓一個人站得多高
    封面
    李明哲:從地理到語文
    人物
    名師 阮紅旗 教育需要“致良知”-吳禮明
    現場
    記事 陳榮藝專欄 二〇〇〇年,孤獨的新教材實驗之旅
    就跑了趟廈門-冷玉斌
    辦學 “向青草更靑處漫溯” - 司學娟
    吳非說 “不難,你這麼寫”之二
    這就是描寫的好處
    朱永新答 閱讀讓古城永葆青春
    團隊
    “精靈之夜”少兒公益讀書會
    隻要書在,花就會一直開_呂群芳
    與同道者同行,有趣有意義_張蘇君
    我們的“精靈之夜”_呂紅蕾
    閱讀
    閱之光_汪瓊
    人文
    詩人的教育觀 一所高質量的大學意味著什麼_蔡天新
    侯馬的教育詩_侯馬
    視窗
    校園 曹家灣小學:我們的“開心農場”
    家 你是我的鏡子_呂浙英
    畫說教育 獨處時光_聶晶
    悅讀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度好書TOP20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該不該學點國學
    侯會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學研究。主要專著有《 水滸源流新證》《 水滸西遊探源》《食貨金瓶梅》《物欲紅樓夢》《金粟儒林篇》《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經典》等

    近年來,“國學”一詞呈泛濫之勢:“國學大師”的帽子滿天飛,地攤上也堆滿胡亂編湊的“國學金典”之類,家長們忙著給孩子報“國學班”……
    關於是否讓孩子學點“囯學”,一直有不同的聲音。——那就讓我們先弄清啥是“國學”吧。據考“國學”有二義:一指帝制時代設在京城的太學(國子監),相當於那時的“中央大學”;一是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的統稱。後一義的產生隻有百多年歷史,是與清末“西學東漸”的大趨勢分不開的。
    面對當時的“西學”洪流、趨勢,當時的國人不無抵觸情緒,於是便來個“臨潼鬥寶”:你有西醫,咱就祭出“國醫”(即中醫);你展示西畫,咱們就掛出“國畫”;你送來西洋歌劇,咱這裡就敲起“國劇”(京劇)的鑼鼓;你有西洋拳擊,咱們就報之以“國術”(中華武術);西來學術統稱“西學”,中國固有的學術就稱“國學”……這諸多“國字號”,正是針對西來文化而誕生的。不過從後來的發展趨勢看,許多領域自此中西合璧,雙軌並行,形成互學互補的良性文化生態。在醫學等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
    那麼在諸多領域中,有沒有未作抵抗就“全線投降”的呢?有,恰便是中國人最重視的教育領域。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下詔廢止科舉,興辦新式學堂。今天大、中、小學的教育框架以及文理兼修的教學原則,便是那時初步敲定的。科舉一廢,與之相關聯的庠序、書塾教育也隨之式微。沒聽說面對西來的新式教育,還有什麼“國教”“國育”出來打擂。盡管一些保守的士紳不肯輕易放棄傳統教育,仍舊在家設塾,讓孩子讀古書;但局部的抗爭,畢竟回天乏力,難以持久——在當時,一個年輕人若無西學教育的經歷,在社會上已很難“喫得開”。
    其實對西學的重要性,清末上層早有認識。光緒甲辰年(1904)清廷舉行最後一屆科考,因是加試,故稱“恩科”。我妻子的曾祖父宋名璋當年取在二甲。按常規,下一步是遴選“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然而那一屆,朝廷要求所有新科進士一律出洋留學。一九○六年,甲辰科八十一名進士集體東渡日本。一年後,宋名璋以優等成績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歸國後到禮部任職——這種“留洋”,明顯帶有鍍金性質。
    不過形式變了,人心卻不那麼容易變。譬如人們仍習慣性地把中學堂(或高等小學)畢業生比附為秀纔,而高等學堂和京師大學堂畢業的,則被視為舉人、進士;出國留學的,自然就是翰林了。——小說家郁達夫一九○九年在高等小學堂畢業,便有“增生”執照。增生即“增廣生員”,是秀纔的一個等級。
    由科舉到學堂,最大的變化是課程設置。新增科目有歷史、地理、法制、算學、格致(即物理、化學)、博物、圖畫、體操等;不過核心課程仍以語文為主,且漢語、外語並重。漢語課的核心也仍是讀經,每周的“講經讀經”課有九節之多,中學還要另加四節“中國文學”。外語則每周十節,是各科中分量最重的。其他各科除了算學稍多(四節),餘皆二三節不等。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培出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纔下令廢止“讀經”。不過在新文化運動興起之前,文言仍是一切書面文字的主宰。那時的小學國文課盡管增入大量新知識,但表述一律用文言。中學教科書更是以古文為主,當時有一套應用頗廣的《重訂中學國文教科書》,是為四年制中學預備的,四冊共收古文六百多篇,幾乎是《古文觀止》的三倍!
    總的說來,在“五四”運動之前,國文課仍是一片“國學”的沃土。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出生的文化偉人,如陳獨秀、陳垣、魯迅、呂思勉、周作人、陳寅恪、胡適、郭沫若、顧頡剛、葉聖陶、錢穆、林語堂、馮友蘭、郁達夫、茅盾、徐志摩、朱自清、聞一多、老舍、冰心、瀋從文、梁實秋、巴金、錢鍾書……這一株株參天大樹連接成的新文化森林,便是從這片“國學”的沃土中成長起來的!究竟該不該讓孩子們學點國學呢?這事還得由您自己來掂量、決定。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掙脫“對抗”
    林茶居

    老友J 君為當地作協編選詩歌合集,約我選“1-2 件代表作”並談談自己的寫作。利用這個機會,粗粗整理了發表過的詩作,拎出一首小長詩《香港路》和一組短詩《短章》。根據要求,需要注明寫作時間和所發刊物。一查對 ,真是巧,《香港路》寫於一九九九年,《短章》寫於二○○九年,都刊登於《詩刊》。
    “香港路”是老家漳州市區一條街巷的名稱。這首詩寫的就是當時我和朋友們在那裡共同度過的寫詩、讀詩、編詩的生活,所以它有一個副標題:一本詩集的誕生。組詩《短章》的寫作背景則是北京生活。我是二○○七年夏天由福州到的北京,隨身攜帶的,除了行李,還有紙和筆。不過並沒有那種初來乍到的新鮮感,也沒有什麼所謂“北漂”的傷情,寫作上延續了福州時期的節奏,不同的是多了一個面向:朝南而詩。
    這個組詩,近二十首,《詩刊》發表了其中八首。未刊登的作品當中,有一首寫於二○○九年六月的《你沒有敵人》,是我最為看重的:“請放下前進、成功、勝利這些大詞/ 請避免非此即彼,請避免簡單地立靶子/ 請珍惜你的子彈和情感/ 請不要輕易給出一個結論/ 請警惕你身上那些一觸即發的“打砸搶”衝動/ 請細細斟酌你的習慣用語、句式和口氣/ 請贊美頭上的光,落下的雨/請在夜色裡輕輕挽起愛人的手……”
    那段時間正在籌辦《教師月刊》,時時處於“頭腦風暴”當中,想法多,思慮也多,最主要的是必須釐清這樣的問題:基於什麼樣的文化立場做雜志。這首小詩,無意中成為一種表態:避免非此即彼,避免輕易下結論,避免“打砸搶”,對各種既定模式、流行觀點保持警惕……
    我並非無中生有、故弄玄虛。社會轉型時期,文化容易出亂子,人心容易出問題,情緒容易被牽制,嘴巴容易無遮攔——此非特例,而是歷史現像——其影響方方面面,當然也影響著教育環境,影響著學校工作,影響著教師的職業行為。所以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辦刊目標:建設健康、美好、有專業理性的教師文化。最為關鍵的就是“健康”: 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職場,健康的家居,健康的社會交往。
    回頭去看寫於二十年前的《香港路》,屬開合比較大的作品,但感覺還是有點用力過猛,似乎有一個“暗中的敵人”。大概,那個時期的寫作是“對抗式”的,急於否定、批判、超越。正是從《你沒有敵人》一詩開始,我意識到必須掙脫“對抗”、避免“對抗”。這是寫作態度、職業態度,也是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更是人文本身、理性本身。
    曾經寫過一個文章,談的是《教師月刊》為什麼“一般不發教育時評”,好些朋友跟我作過探討,有的也表示質疑。我的意思很明確:很多教育時評性質的文章,限於一時一地的個案,大抵是有感而發並止於有所感,而非本質性的揭示或規律性的追索;況且,作為月刊,也不適合刊發必須講求時效的所謂時評。現在可以進一步說,避免成為一份習慣於對抗的刊物。
    也許,對抗本來就是人的天性。當夏娃和亞當喫下智慧樹上的蘋果,這種對抗就出現了。不過,當對抗成為一種姿態,成為言說的出發點,它也就成了話語的枷鎖和寫作的魔障:你肯定這個,我故意反其道贊賞那個,這是賭氣式的對抗;鄭重其事地宣布與誰或與某派決裂,這是告別式的對抗;擇其不符合自己的判斷的某一個側面予以鞭撻,這是書生意氣的對抗;以形而上的意像嘲諷形而下的現像,這是偽浪漫的對抗……凡此種種,文學圈很普遍,教育界也不少見。當下頗為流行的對抗文化,便是以“詩和遠方”否定“眼前的苟且”,以生命的意義否定人性的卑微,以鄉村否定城市,以農業否定工業,甚至以莊稼否定糧食。
    我不時提醒自己,要從紛紛擾擾中探出頭來,努力辨識時事的真相和世事的常貌。如果不是太自戀的話,我想說,詩人就是最晚入睡又最早醒來的人。詩參與破曉,也收藏夜色與沉默。於我而言,需要不斷地在思想上自我啟蒙、在語言上自我革命。如今十年過去,我依然奔忙於對“對抗”的掙脫之中——這樣的掙脫,有時也難免陷於對抗:一根與生俱來的文化的骨頭,一種無法掙脫的寫作的宿命。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