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武帝文教與史家筆法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董成龍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850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850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543432
    品牌:ECNUP
    包裝:精裝

    叢書名:六點評論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9-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6
    字數:150000

    作者:董成龍

        
        
    "

    編輯推薦

    六點評論繫列之一,提供《史記》的另一種閱讀方式和思考路徑


    1.劉小楓寫長篇序言解讀、推薦此書。

    2.本書基於對司馬遷《史記》的文本細讀,以“立朝”、“立教”為綱,張開史家“筆法”、“心法”之目。

    3. 本書提供了《史記》的另一種閱讀方式和思考路徑。


    內容簡介

    《武帝文教與史家筆》基於對司馬遷《史記》的閱讀和思考,作者董成龍在多年潛心閱讀經典的基礎上,整理出一條貫穿三皇五帝至漢朝的立朝與立教線索,根據這條線索,又反觀司馬遷的史家筆法及其背後的心法。


    司馬遷繼《春秋》之志而作《史記》,申明周秦之變與秦漢之變,敘事貫穿立朝與立教兩大問題。立教是確立官奉學說、改正朔(年的起始月和月的起始日),要害在立德。立朝而不立教,則無法導民以德,延綿政權。漢朝立朝以來,高祖沿用秦制秦德(水德),惠呂無違高祖確立的漢朝祖制,雖行黃老之術卻不依黃帝(土德)為國朝敲定土德;中經漢文帝劉恆(前203-前157)、漢景帝劉啟(前188-前141)意欲改弦更張,遭遇立朝權臣捍衛祖制,未能成行;終於漢武帝確立代秦而起的漢朝新德(土德)。與此同時,在儒生建議下,漢朝不再沿用秦制顓頊歷,改用太初歷,重啟。改德與太初歷創制(天人之際),加之由黃老之術而獨尊儒術(君臣關繫)的官學調整,共同構成立教時刻。


    作者簡介

    董成龍,法學博士,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攻政治思想史,聚焦中世紀之後的立國與立教。主編“世界史與古典傳統”譯叢,編譯著作《大學與博雅教育》、《德性與權力》。代表作品: 《清民變局中的政治儒生與國運情懷》、《共和與君主》、《梁漱溟的“建國運動”》、《立教時刻的史家筆法》等論文,《排他性共和主義與非君主制共和國》等譯文。


    目錄

    何謂世界歷史的中國時刻(劉小楓)

    第一章 引言:閱讀司馬遷

    第二章 黃帝為與土德

    一、五帝之首

    二、修德振兵

    第三章 秦亡漢興:秦制與黃老

    一、周秦之際:文敝峻法

    二、漢朝祖制:秦德秦制

    三、惠呂順守:黃老之術

    第四章 黃老之學:人世與刑名

    一、老子的人世論

    二、黃老的刑名說

    三、陰謀:修德與逆德

    第五章 文景之治:無為而有為

    一、漢家重定

    二、改德變法

    三、德位之辯

    第六章 武帝立教:“且戰且學仙”

    一、文學風教

    二、儒生酷吏

    三、推恩削藩

    四、封禪改德

    第七章 史遷之志:立教與古今之變

    一、欲與仁義

    二、時與世

    三、復古更化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史記》的記事,雖然從黃帝開始,歷經夏、商、周三代,最後落腳到漢武帝當朝,然而數千年歷史畢於一冊,一定會有詳略分配,不會無的放矢。司馬遷就講,神農氏以前的人世太久遠了,太久遠就無法詳談,必定要簡略些。既然如此,黃帝是取而代之的新君主,黃帝以後的人世是不是就要詳細寫了?他又說,殷朝以前的故事也很久遠,這樣一來,五帝和夏、殷兩朝的事都沒法詳談,就隻能從周朝開始多寫點了。司馬遷寫到周厲王(前904—前828)時,“未嘗不廢書而嘆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之所以停下來感慨萬千,就在於周秦之變正要從周厲王和周幽王(?—前771)算起,而周幽王和周厲王之前的往事太久遠了,那麼周幽王、周厲王之後呢?“厲、幽之後,王室缺,侯伯強國興焉,天子微,弗能正”(《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周厲王出逃後,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執掌朝政,即周召共和(《十二諸侯年表》正是從周召共和寫起,收束於孔子);周幽王被犬戎殺害之後,周朝都城東遷,“秦始列為諸侯”(《史記·宋微子世家》)。

    最後,鋪墊了那麼久,司馬遷終於坦白,五帝、三王的事都太久遠了,那重點顯然就是秦、漢兩朝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非要寫作五帝、三王之事?對於司馬遷而言,占比不多未必就不重要,五帝、三王的鋪墊提供了一種已經一去不復返的政治規範,如果不記,就意味著忘記了這個規範,沒有規範的政治那還了得?“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孟子·告子上》),既要寫五帝、三王,又要寫秦、漢兩朝,所以要有一個貫通其中的主線,那就是兩大古今之變:周秦之變和秦漢之變。

    這兩大古今之變,貫穿著立朝與立教兩條線索。其中,黃帝是五帝之首,即立朝事業之首;繼之而起的第二帝顓頊是黃帝之孫,“治氣以教化”,即立教事業之首。司馬遷關心立朝,則以黃帝為首,關心立教,則能卒章明志(《太史公自序》一開篇就從顓頊談起)。《史記》中秦漢之際尤其是漢朝立朝以來六十餘年的敘事,皆由立朝與立教貫穿,散見於全書各處,“正名實,不可不察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朝末年,王道衰微,“禮廢樂壞”,“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朝政與教化分離。縱然如子夏這般孔門高弟還會“出見紛華盛麗而說(悅)”,何況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漸漬於失教,被服於成俗”(《史記·禮書》)。秦朝終結戰國時代,代周而起,以法術治國,但二世而亡,窮其智與力,竟不能捍衛國朝。周朝末年和秦朝末年頻頻有德性討論,其實是在問立朝之後的立教問題,如果不能提供新的教化,國朝如何真正立得起來?“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孔子述而不作其實是以述為作,司馬遷的《史記》是效法孔夫子的《春秋》。他曾提及,孔子編次《春秋》,“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浃”,成為了歷史作品的典範,此後的《左氏春秋》、《鐸氏微》、《虞氏春秋》和《呂氏春秋》都從《春秋》出發。荀子、孟子、韓非子都是如此,漢朝的張蒼、董仲舒也是從《春秋》中推演大義(《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既然如此,司馬遷還要效法孔子《春秋》,一方面是接續這種致敬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在指斥推演《春秋》傳統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別開生面,另立新說——否則何必再添一部作品?

    此外,孔子也講:“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既然司馬遷以《尚書·堯典》為原型,依據改制學說,開創了“八書”的體例,“關鍵在於漢家改制”,那麼,司馬遷的立教之意可見一斑。司馬遷也講到開創國朝基業的“受命帝王”和穩固壯大國朝的“繼體守文之君”(《史記·外戚世家》),前者就是立朝者,後者是在國朝的有機體內綿延不絕的立教者,“持功守威,絀攻取之心而肥仁義之地”(《史記·春申君列傳》)。董仲舒也有類似的考慮,他說道“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天下”(《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也是在說“受命帝王”和“繼體守文”這兩種君主。

    立朝是建立新政權,立教則是確立新的社會和新的人,論定是非,立教時刻來臨之前的國朝實際處在是非未定或懸而未決的時刻。論定是非,貌似容易,因為做抉擇似乎並不難,但艱難的是要決策者承擔抉擇之後的後果,所以楊朱行至十字路口竟然哭泣(“楊朱泣於逵路”)!秦朝提供了立朝的原型,漢朝提供了立教的原型。若要討論秦、漢以來的中國歷史,以及由此出發而來的當代中國,可能要回到這兩個原型。漢宣帝劉詢(前91—前49)在位期間,王吉提到當時仍然是“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所以他要移風易俗,讓“六合同風,九州共貫”(《漢書·王吉傳》)。看來立教並非一勞永逸,而是永遠在路上的事業。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後 記

    洪邁(1123—1202)指出秦、隋二朝被後世詬病,未必因為它們太過不堪,還有一層原因,是它們緊隨其後的漢朝和唐朝都“享國久長”,相較之下,顯得秦、隋這兩個朝代很糟糕(《容齋隨筆·秦隋之惡》)。長短比較,固然有其道理;但更重要的差異或許在於秦、隋兩朝都是紛繁戰局的終結者,完成了立朝的事業,原本承載了歷史寄托,卻迅速重蹈覆轍,留待它們身後的漢、唐兩朝纔完成立教的事業。如饒宗頤先生(1917—2018)所示,正統之“正”(立教)比“統”(立朝)更重要,無奈歷代正統論大多著眼於“統”。

    漢朝一改黃老之學與漢初祖制,轉向以法立國、以儒文明的政制安排;唐朝一改以往的進身之制,開創科舉,以制度化的方式將士子身心收入斛中。漢、唐在經學和制度兩方面的事業拓展,為此後直至今日的中國文教事業提供了核心要素,雖然經學及其制度已經被打散,但一些義理已經化作日用而不知的生活要素。文教事業這三重面向,不可不察。

    1936年,毛澤東經過長征到達陝北,創作了《沁園春·雪》,感嘆江山多嬌,回望中古君主,“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毛澤東評點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五人,指出了他們的缺陷,無疑都指向文教問題。馮至先生(1905—1993)曾詩雲:“我們走過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站立在高高的山巔》)。無怪乎,經歷過漫長中世紀和二十世紀數次大革命的我們,面對文教的故事並不陌生。

    猶太人面臨著“保國”、“保種”、“保教”的問題;晚清先進士人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看來在思考國是上,猶太人問題和中國人問題在這三個層面相遇:國、種和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構詞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從這三個層面來講的(“人民”作為一種“教”來自於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中所呈現的解放全人類的教義)。中國近代以來遭遇的這三個層面的問題,延綿至今。這本小書就是在這一思想脈衝下完成的。

    數年前,我在業師邱立波先生指導下完成一篇小文,當時落筆總結說全文皆是邱師學思之注腳,今日這本小書當然也沒有逃出邱師為我規範的學人心性和問題意識;原來今日的思考早在數年前邱師為我講解班馬異同時就已埋下伏筆。本書還在擴充時,邱師的《禮法與國體:兩漢政治的歷史與經驗》問世(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年),不禁感慨師徒學緣殊勝。業師許振洲先生行無為之教正是無違我業已確立的學問品性,時至今日方知當時許師是在潛移默化地讓我習練收束之功,可惜而今纔理解這番良苦用心;他早年研究法家,可惜我不通法語,無法閱讀他用法語撰寫的《中國法家的統治藝術》(L’Art de la Politique chez les Légistes Chinois,1995),許師晚近研究共和國史的一身工夫,我也未能吸收一二,否則這本小書可能會有另外的境界。

    劉小楓先生讓我見識到成德者如何提攜年輕後學,本書大綱正是在小楓先生的點撥下纔得以成型,若沒有小楓先生的鼓勵,這本小書也斷不能成。十七年前,小楓先生曾以述為作,撰文《司馬遷是政治哲學家?》(載《二十一世紀》,2001年2月),十七年過去了,不知道司馬遷研究的路線有沒有受此影響而引發轉變;十七年後的今日,這本小書若能呼應那篇文章則是莫大之幸——畢竟,這本小書的許多觀點背後都是小楓先生的“幽靈”(當然,文責自負)。這些年,若沒有幾位賢師相伴,真不知道該如何度過。

    在本書大綱以《立教時刻的史家筆法》刊發(載《天府新論》,2018年第2期)前後,劉訓練先生、任鋒先生和唐文明先生都曾提供無私的幫助,為我最終完成這部小書增添了信心。婁林兄和顧枝鷹兄為本書正標題提供了漂亮的拉丁文和希臘文翻譯。從定稿到問世,若沒有彭文曼編輯的辛勤勞動,本書也無法這麼快問世。謹此一並致謝。

    本書力圖以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當代觀察貫通“天人之際”和“古今之變”的理解,當然也因此始終存在將司馬遷看小的危險和疑慮。全書除引言外,共六章,其中四章都分別有三節篇幅,唯有論黃帝一章僅兩節,論武帝一章則占四節,顯然是武帝一章偷走了黃帝的一節。關於《史記》五部分的篇章安排,本書也提供了某種思考,穿插在書中,留待細心的讀者挖掘。

    修改書稿的夜深時分,曾經一度翻讀北島的《時間的玫瑰》,用讀詩的意境來消解讀史的疲乏,其中寫到俄國詩人涅克拉索夫(1821—1878)的一句詩:“我淚水涔涔,卻不是為了個人的不幸。”這不也正是司馬遷下筆時幾度哽咽的獨白嗎?所謂“情深而文明”(《禮記·樂記》,《史記·樂書》)的文教理想,怎能不為之神往?

    下筆至此,想到幾年前編譯的一本小冊子,其中一句話令我至今難忘——哈欽斯(Robert Hutchins,1899—1977)曾經說:“一個沒有經驗又未開化的強國,會是世界和平的一大威脅……未開化的政治權力是危險的,未開化的閑暇是墮落的,也會是危險的”(《大學與博雅教育》,華夏出版社,2015年)。

    本成果受北京外國語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科研項目資助。這本以專著面貌問世的小書,著實是一篇關於《史記》的讀書報告。

    寫作本書,原不在研究計劃之列,可謂迷失了正路。

    為了記下閱讀文字、探尋幽暗的摸索過程,前後又花費了近一年時間將心海中的瑣思排列組合,落成文字。2017年夏秋之際,輾轉於貴陽花溪與樂山峨眉山之間,初創草稿;2018年驚蟄書稿始成,又經春分、大暑,往返於京津寧路上,我在行將奔赴長春淨月潭之前成稿。從西南到東北,書中所記,當然可以看到時代的印記,也有個人的顛簸,不免有生疏淺陋之處。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說得恐怕不隻是應當注意逝者的喪葬之禮,還在於如何對待故事和傳統及作為它們承載者的古人和古書。走進兩千年前《史記》幽暗昏惑的文字森林,有了這本小書作為紀念。但在研討立國與立教這一問題線索上,許多思考並未因此結束,反倒剛剛開始。

    董成龍

    2018年8月7日

    戊戌年立秋定稿於魏公村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