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三編現代文明的發展與選擇:20世紀世界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作者】 餘偉民鄭寅達王斯德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509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50926
    版次:1

    商品編碼:12856372
    品牌:ECNUP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世界通史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4
    字數:44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餘偉民,鄭寅達,王斯德


        
        
    "

    編輯推薦

    《世界通史》繫列教材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教材規劃。
    《世界通史》繫列教材以人類文明的演變為線索,按前工業文明和地域性歷史、工業文明的興盛、現代文明的發展和選擇三大階段,在宏觀與微觀、縱向與橫向的結合上,勾勒出人類社會嬗變演進的總體運動,揭示世界文明發展的共同性、多樣性和豐富性。

    內容簡介

    作為宏觀史學的通史,其靈魂在於“通”:作為由眾多民族、國家組成的世界歷史,其要義在“整體性”(世界性),力求上下貫通,左右融會,縱貫交織,從多維的視角總體上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基本脈絡和演化大勢。
    《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三編現代文明的發展與選擇:20世紀世界史》以人類文明的演變為線索,按古代文明與地域性歷史、工業文明的興盛、現代文明的發展和選擇三大階段,在宏觀與微觀、縱向與橫向的結合上,勾勒出人類社會嬗變演進的總體運動,揭示世界文明發展的共同性、多樣性和豐富性。

    作者簡介

    王斯德
    華東師大歷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繫原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者特殊津貼。
    主編的《世界現代史》自和《世界當代史》分別於1988年和198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為國內諸多院校的歷史繫選用為教材或主要參考書,已發行20多萬冊。《國際關繫史》《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論集》《第二次世界大戰事件人物》等專著或教材,影響很大。

    目錄

    第一章 20世紀初世界的動蕩與重構
    第一節 列強支配下的世界
    一、 世界進入整體發展階段和歐洲的優勢地位
    二、 非歐洲國家的崛起
    三、 新現像和新事物
    第二節 世界格局轉換中的局部衝突
    一、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
    二、 兩次摩洛哥危機
    三、 波斯尼亞危機和兩次巴爾干戰爭
    第三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 大戰的爆發
    二、 戰爭第一階段
    三、 戰爭第二階段
    四、 戰爭第三階段
    五、 戰爭的結束
    六、 戰爭對交戰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第四節 凡爾賽—華盛頓體繫
    一、 列強對戰後世界新秩序的基本構想
    二、 凡爾賽體繫
    三、 歐洲政治地圖的改劃
    四、 國際聯盟的建立
    五、 華盛頓體繫

    第二章 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開創
    第一節 俄國革命的興起
    一、 社會矛盾的深化和革命形勢的醞釀
    二、 工人運動與列寧主義的誕生
    三、 1905年革命
    四、 斯托雷平改革
    五、 1917年二月革命與沙皇制度覆滅
    第二節 1917年十月革命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
    一、 兩個政權並存
    二、 列寧的革命戰略
    三、 七月至十月形勢的變化
    四、 十月武裝起義
    第三節 蘇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 蘇俄建國初期的內外政策措施
    二、 國內戰爭與“戰時共產主義”
    三、 新經濟政策的推行
    四、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
    五、 列寧逝世前後的黨內鬥爭
    第四節 “斯大林模式”的確立
    一、 新經濟政策的終結
    二、 五年計劃、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運動
    三、 “大清洗”與集權體制的定型

    第三章 資本主義體繫的動蕩與調整
    第一節 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繁榮與和平
    一、 20年代西方國家的經濟繁榮
    二、 美國柯立芝繁榮
    三、 德國賠償問題
    四、 歐洲安全問題和《洛加諾公約》
    五、 裁軍問題和《非戰公約》
    第二節 社會改良運動與社會民主黨參與執政
    一、 社會民主主義與社會黨國際
    二、 德國社會民主黨參與組建魏瑪共和國
    三、 英國工黨上臺執政
    四、 法國左翼聯盟政府和人民陣線政府
    第三節 世界法西斯運動的興起
    一、 法西斯的產生背景和內涵
    二、 法西斯的類別
    三、 意大利法西斯運動和法西斯專政
    四、 德國納粹運動和納粹專政
    五、 日本的法西斯化
    第四節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與資本主義體制的自我調整
    一、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特點與根源
    二、 凱恩斯主義的興起
    三、 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節 法西斯國家的毀約擴軍
    一、 30年代初的世界戰略格局
    二、 希特勒撕毀軍備條約
    三、 斯特萊沙會議和《英德海軍協定》
    四、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五、 德國進軍萊因非軍事區
    六、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七、 法西斯國家實現政治聯合
    八、 霍斯巴赫備忘錄
    第二節 集體安全與綏靖政策
    一、 蘇聯關於歐洲集體安全體繫的構想
    二、 共產國際方針的轉變
    三、 法國的巴爾都外交方針
    四、 蘇聯重返國際社會
    五、 《東方公約》和《蘇法互助條約》
    六、 英國的綏靖政策
    七、 美國的孤立主義和羅斯福外交
    第三節 從局部戰爭到全面戰爭
    一、 局部戰爭與世界大戰
    二、 德奧合並與慕尼黑會議
    三、 德國進攻波蘭與英法參戰
    四、 法國敗降的戰略影響
    五、 德國進攻蘇聯
    六、 太平洋戰爭爆發
    第四節 戰爭的戰略轉折與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
    一、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
    二、 中途島海戰
    三、 斯大林格勒會戰
    四、 阿拉曼戰役
    五、 意大利的倒戈
    六、 歐洲戰爭結束
    七、 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五節 從德黑蘭到波茨坦:戰勝國對戰後世界的安排
    一、 戰爭後期的大國會議
    二、 組建聯合國
    三、 布雷頓森林體繫
    四、 處置德國
    五、 波蘭的疆界和政權問題
    六、 雅爾塔秘密協定

    第五章 東西方冷戰的開始
    第一節 資本主義體繫的重組
    一、 美國登上霸主地位
    二、 西歐實力嚴重衰退
    三、 處於被占領和半占領狀態的日本
    第二節 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一、 蘇聯成為世界大國
    二、 東歐和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第三節 美蘇走向冷戰
    一、 冷戰的緣起
    二、 美國的遏制戰略
    三、 杜魯門主義的推行與蘇聯的對抗措施
    第四節 冷戰初期的重大衝突
    一、 第一次柏林危機
    二、 朝鮮戰爭

    第六章 科學技術革命與戰後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一節 戰後科技革命及其影響
    一、 戰後科技革命的成因
    二、 戰後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三、 戰後科技革命的影響
    第二節 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 美國政府國內干預政策的演變
    三、 美國經濟的變化
    第三節 西歐的復興與聯合
    一、 聯邦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
    二、 法國的政治體制改革
    三、 英國的福利國家和三環外交
    四、 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
    第四節 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
    一、 戰後初期的民主化改革
    二、 政府主導型市場模式
    三、 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第五節 70年代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的再調整
    一、 70年代中期的“滯脹”危機
    二、 現代貨幣主義和供應學派
    三、 美國的“裡根革命”
    四、 英國“撒切爾主義”
    第六節 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
    一、 民主社會主義黨的基本主張
    二、 社會黨國際
    三、 “瑞典模式”的福利國家
    四、 歐洲共產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第七章 戰後蘇聯和東歐諸國的發展與變革
    第一節 戰後蘇聯的歷史進程
    一、 國民經濟的恢復和“斯大林模式”體制的僵化
    二、 赫魯曉夫執政及其改革
    三、 從勃列日涅夫到戈爾巴喬夫
    第二節 東歐諸國的曲折道路
    一、 東歐國家走上蘇聯模式道路
    二、 蘇南衝突與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的實踐
    三、 戰後波蘭的三次危機與政局變化
    四、 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卡達爾執政時期的改革
    五、 “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第三節 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
    一、 戈爾巴喬夫改革
    二、 東歐劇變
    三、 蘇共解散和蘇聯解體
    第四節 90年代的俄羅斯和東歐、中亞地區
    一、葉利欽時期的俄羅斯
    二、90年代東歐、中亞概況

    第八章 20世紀民族解放運動與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道路
    第一節 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
    一、 民族解放運動的歷史前提
    二、 20世紀上半葉民族解放運動概況
    第二節 二戰後民族獨立浪潮與殖民體繫的瓦解
    一、 戰後民族獨立浪潮的背景
    二、 殖民體繫的瓦解
    三、 民族獨立浪潮中的地區衝突
    第三節 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道路
    一、 “非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實踐
    二、 “新興工業國(或地區)”的崛起
    三、 “全球化”進程中的南北矛盾

    第九章 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的演變
    第一節 兩大陣營的分化
    一、 美、歐、日相互關繫的變化
    二、 國際共運論戰和社會主義陣營分裂
    第二節 “第三世界”的興起
    一、 亞非會議:新獨立國家登上國際政治舞臺
    二、 不結盟運動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美蘇爭霸
    一、 50—60年代美蘇關繫
    二、 70年代美蘇爭霸態勢的變化
    三、 80年代美蘇關繫的重大轉折
    第四節 兩極格局的終結
    一、 德國的統一和雅爾塔體繫的瓦解
    二、 經互會、華約組織的解散和東西方冷戰的結束
    三、 向新格局過渡的世界
    第五節 後冷戰時代“全球問題”的挑戰
    一、世界體繫結構性矛盾的深化
    二、人類社會的發展性失衡

    第十章 20世紀思想文化的發展
    第一節 哲學與歷史學
    一、 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哲學
    二、 歷史學的發展
    第二節 文學藝術
    一、 現代文學
    二、 電影藝術
    三、 現代美術
    第三節 宗教
    一、 現代基督教
    二、 現代伊斯蘭教
    三、 現代佛教
    第三版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三編現代文明的發展與選擇:20世紀世界史》:
    (2)“預期受益”規律,即資本家心理上的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資本家害怕投資越多,利潤率就越低,因此對投資的興趣降低,導致國民收入水平下降和對原料及消費品的需求下降;
    (3)“靈活偏好”規律,即貨幣具有多種用途的靈活性,如果貨幣持有者出於投機的目的,在銀行利潤率降低到一定水平時,就會自行保存這些貨幣,造成消費不足。
    凱恩斯從這一理論出發,提出一套“反危機”措施,主張國家干預經濟,擴大政府開支,進行公共投資,以各種辦法刺激資本家增加投資,借此擴大消費需求,增加總就業量。為了擴大政府開支,他主張政府實行“舉債支出”的赤字財政政策,增發紙幣,膨脹通貨,變更利率,以解救經濟危機。
    凱恩斯主義的興起結束了西方經濟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義的統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20世紀西方經濟的需要。他實際上是在不自覺地主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以適應高度社會化生產力的需要。美國羅斯福政府在芝加哥學派的影響下,大規模地推行“新政”,該學派的觀點與凱恩斯主義基本相同。
    三、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
    美國作為這場經濟危機的肇源地,受到的打擊也特別嚴重。工業生產倒退到1905年的水平,農產品價格暴跌,對外貿易縮減了70%。在工農業生產全面崩潰的基礎上,1933年初爆發惡性貨幣信用危機,1萬多家銀行宣告破產,占全國銀行總數的49%。在危機陷入谷底時,全國有1200萬-1300萬人全失業,約占勞動人口的1/4,另有400萬-500萬人半失業,工人的實際工資比20年代後期下降約1/4。
    胡佛總統(1929-1933)信奉自由放任主義哲學,重在提高資本家的投資信心以推動經濟回升,但是在危機的沉重打擊下,也被迫采取一些局部的反危機措施。胡佛政府曾先後頒布法令,由政府收購部分過剩農產品,調整耕地面積,成立“金融復興公司”負責在金融機構和其他機構之間調節和擴大信貸。胡佛反危機措施的核心,是以維護自由放任原則為前提,倡導地方和民間團體實施“自願聯合政策”,為此,他批準了“鄰居互助計劃”,通過法令倡導輪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業者或半就業者幫助四鄰中的生活困難者,後者強迫公務員每年實行為時1個月的無薪休假,以擴大就業面。但是在特大經濟危機的衝擊下,這些措施猶如杯水車薪。全國民眾受盡苦難,把憤怒集中指向曾自詡為“偉大的社會工程師”的胡佛總統,將危機期間出現的破敗景像和物品如破棚屋、破汽車、撿破爛的口袋、用於裹身取暖的報紙等取名為“胡佛棚”、“胡佛村”、“胡佛車”、“胡佛袋”和“胡佛毯子”。
    1932年底,美國舉行總統選舉。由於胡佛政府內外政策的失敗,共和黨威信掃地。民主黨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反對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向選民宣布:“我向你們保證,也對自己立下誓言,要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選舉結果,羅斯福以472比59選舉人票擊敗胡佛,當選美國第32任總統。
    羅斯福就任後,即大力推行新政。根據新政在不同時期的重點,大致出現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33年3月羅斯福就職起到1935年初止,主要目標是醫治由於嚴重經濟危機造成的創傷,提出一些復興經濟的法令和計劃,其中從1933年3月初到6月中旬,政府向國會提交的議案特別集中,被稱為“百日新政”;第二階段從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於一些具有長遠意義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新政的主要內容可用“3R”來概括,即Recovery(復興)、Relief(救濟)、Reform(改革)。
    羅斯福接任總統時,正值美國信貸危機達到頂點,32個州的銀行全部倒閉或停業,整個金融繫統瓦解。因此新政首先從整頓金融業開始。
    1933年3月6日,政府命令全國銀行“休假”4天,以防止儲戶進一步擠兌。以後又頒布一繫列法令,授權財政部審查銀行的資產負債狀況和支付能力,集中力量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銀行開業,淘汰已實際破產的小銀行,以穩定人心,剎住提款風。接著政府公布《存款保險法》,設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對50以下的存款,由政府保證其安全,以恢復銀行信用。1935年,政府又公布新的銀行法,規定擁有10以上資金的州銀行必須加入聯邦儲備銀行,實行存款保險,穩定了美國的銀行制度。
    1933年3-4月,政府先後命令居民和私人銀行把黃金全部交售給聯邦儲備銀行,停止以銀行券兌換黃金,禁止黃金出口,實際上放棄了金本位制度。1933年3月和1934年1月,聯邦儲備銀行兩次增發新鈔,總數達6,實行通貨膨脹,並貶值40,9%,以刺激生產和出口。
    在整頓金融業的同時,政府利用實行通貨膨脹所掌握的錢款,積極進行失業救濟和舉辦公共工程,實施“以工代賑”,以擴大消費需求。政府組建了民間自然資源保護隊,先後吸收150萬名男青年從事造林、築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建設工作。1933年11月還成立“民間工程署”,撥款3,用於完成18萬項工程計劃和支付工資,以擴大生產資料的消費,使失業人員有較穩定的工作,為日後工業快速發展奠定基礎。這些工程中最著名的是田納西河流域工程,由聯邦政府撥款,修建巨大水利工程,馴服了奔騰澎湃的河流,使周圍田地得到灌溉,居民獲得廉價電力。
    在消費需求有所增加的情況下,1933年6月16日羅斯福政府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同時成立“國家工業復興局”負責實施該法令。該法令是整個新政的核心和基礎,規定將全國的工業劃分成17個部門,分別成立協商委員會,負責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日時數,以避免盲目競爭而導致生產過剩。法令還規定工人有權組織起來,選派代表同資本家進行“集體談判”,規定資本家必須接受最高工作時數(當時為每周40小時)和最低工資額(當時為每小時14-25美分)的限制。為了使該法令能夠順利貫徹,政府把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鳥藍鷹作為擁護工業復興法的標記,發起“人盡其責”的“藍鷹運動”。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人類歷史、人類文明社會的歷史和世界歷史是類似同心圓結構的三個既重合又不同的概念。其中,人類歷史是涵蓋面最大的圓,從地球上出現最初的人類群體算起,大約已有300多萬年;人類的文明史一般指脫離了蒙昧和野蠻狀態、有了文化傳承和形成了社會運作機制的人類歷史,這樣的文明社會歷史大約已有五六千年;世界歷史則是最小的圓,它是指人類社會進入了整體性發展、形成了世界性體繫結構的現代工業文明時代以來的歷史,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於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這一工業文明時代的歷史大約發端於16-18世紀,目前仍在延續、發展。
    《世界通史》,顧名思義是對世界歷史的通觀,它所考察的對像應當是人類社會作為一種整體性歷史運動的發展進程。它之所以區別於國別史和地區史,首先就在於它以“世界”——人類社會的整體作為自己的考察對像和研究視域;而它之所以區別於更廣義的人類史或人類文明史,也在於它所確立的中心概念——“世界”具有結構意義上的特殊內涵,而不是一般意義的對人類社會的泛指。然而,人類社會的發展並非一開始就具有世界性,“世界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嚴格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隻是在最近的500年間纔逐步形成,盡管在發展的速度和程度上這500年的變化是以往任何時段所不能比擬的,但畢竟隻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短短的一程。而且,世界歷史的發生學研究也需要從人類社會的各個時段、各個局部的發展形態中破解整體性運動得以形成的歷史基因及其組合密碼。因此,《世界通史》對人類社會整體運動的考察不可能僅限於500年左右的世界歷史,在內容上必然要擴及世界歷史的漫長前史,貫通人類社會從遠古以來、迄今為止的歷史總進程,包含著前世界歷史時代的地域性歷史。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