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差異與重復(法蘭西經典,一部當代哲學的經典之作) [Différenc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1633-2368
    【優惠價】
    1021-1480
    【作者】 吉爾·德勒茲安靖張子嶽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9136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91363
    版次:1

    商品編碼:12542509
    品牌:ECNUP
    包裝:精裝

    叢書名:法蘭西經典
    外文名稱:Différence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9-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36

    字數:4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吉爾·德勒茲,安靖,張子嶽

        
        
    "

    編輯推薦

    1. 《差異與重復》既是德勒茲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當代哲學的一部經典之作。
    2. 《差異與重復》涉及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精神分析、語言學、人類學、藝術等多個領域,對國內學界深入了解和研究德勒茲的思想具有極大的學術意義。

    內容簡介

    在《差異與重復》這部對柏拉圖以來的西方形而上學傳統進行了徹底批判的奠基之作中,德勒茲創造了大量概念,嘗試將自己的觀點體繫化。他試圖提出一種有別於同一性哲學、主體性哲學的自然哲學,其核心是純粹差異和深邃重復這兩個概念。德勒茲對這兩個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進行了闡發:純粹差異,既非兩個事物之間的差異,亦非概念性差異,而且絕不從屬於同一性、類比、對立和類似性;深邃重復,絕不能被還原為相同事物素的機械重復、物質性重復。

    同時,德勒茲在本作中倚重的思想資源也非常龐雜,既對柏拉圖、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尼采、柏格森、克爾凱郭爾等哲學家的思想進行了深入分析,也討論了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精神分析、語言學、人類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理論上的巨大野心和思想上的駁雜,使得這部作品即使是在本就以晦澀著稱的德勒茲著作譜繫中也顯得尤為困難和特異。

    作者簡介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20世紀法國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生前執教於巴黎第八大學。主要著作有《尼采與哲學》、《斯賓諾莎與表現問題》、《差異與重復》、《意義的邏輯》、《培根:感覺的邏輯》、《電影》(兩卷本)、《襞:萊布尼茨與巴洛克》等。

    譯者簡介:
    安靖,法國圖盧茲第二大學(讓·饒勒斯大學)哲學博士,現於南開大學哲學院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形而上學史和當代德法自然哲學。
    張子嶽,現於歐盟伊拉斯謨世界(Erasmus Mundus)“德法哲學在歐洲”項目框架下進行碩士階段的學習(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法國圖盧茲第二大學聯合培養),主要研究領域為柏格森以來的法國自然哲學。

    內頁插圖

    目錄

    中譯本說明1

    序言1

    導論:重復與差異7
    重復與一般性:從行為著眼的第一種區別7
    一般性的兩種類型:類似性與相等性9
    從法則著眼的第二種區別11
    重復、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12
    克爾凱郭爾、尼采、貝璣的重復哲學綱要15
    真實運動、戲劇與表像20
    重復與一般性:從概念著眼的第三種區別26
    概念的內涵與“阻斷”的現像27
    “自然阻斷”的三種實例與重復:名詞概念、自然概念、自由概念28
    概念的同一性無法解釋重復;單純否定性的條件同樣無法解釋重復34
    “死亡欲力”的功能:與差異聯繫在一起,並且要求一條實定原則的重復(自由概念的例子)35
    兩種重復:以概念之同一性和否定的條件為本的重復;以差異和理念中的過剩為本的重復(自然概念與名詞概念的示例)41
    重復中的赤裸之物與著裝之物48
    概念性的差異與無概念的差異52
    但是,差異的概念(理念)不能被還原為一種概念性的差異,重復的實定性本質不能被還原為一種無概念的差異54

    第一章 自在之差異56
    差異與晦暗的基底56
    應該表像差異嗎?表像的四個方面(四重根)59
    圓滿的時刻、差異、大與小59
    概念性的差異:最大的差異與最好的差異60
    亞裡士多德的差異邏輯學,以及差異的概念與概念性的差異的混淆62
    種差與屬差65
    四大方面,或表像對它們的從屬:概念的同一性、判斷的類比、謂詞的對立、被知覺者的類似性66
    差異與有機表像68
    單義性與差異70
    兩類分配72
    調和單義性與類比的不可能性75
    單義性的諸環節:司各脫、斯賓諾莎、尼采77
    被界定為存在之單義性的永恆回歸中的重復80
    差異與狂放表像(無限大與無限小)82
    作為理由的根據83
    黑格爾的差異邏輯學與差異存在論:矛盾85
    萊布尼茨的差異邏輯學和差異存在論:非本質矛盾(連續性與不可分辨者)87
    狂放表像或差異之無限如何沒能逃脫先前那四個方面?92
    差異、肯定與否定95
    否定的幻相98
    差異之消除與永恆回歸101
    柏拉圖的差異邏輯學與差異存在論110
    劃分法的種種形態:追求者、根據—考驗、發問—問題、(非)存在與否定的地位111
    在差異問題中至關重要的是:擬像、擬像之抵抗123

    第二章 自為之重復129
    重復:某種東西被改變了129
    第一時間綜合:活生生的當前130
    習性、被動綜合、縮合、靜觀133
    習慣的問題138
    第二時間綜合:純粹過去144
    記憶、純粹過去與諸當前的表像145
    過去的四重悖論147
    習慣與記憶中的重復149
    物質性重復與精神性重復152
    笛卡爾式我思與康德式我思?未規定者、規定、可規定者154
    分裂的我、被動自我與空時間形式156
    記憶的不足之處:第三時間綜合158
    時間的形式、順序、總體與繫列160
    第三綜合中的重復:它的不足條件、它的變形施動者、它的無條件特征163
    以永恆回歸中的重復為著眼點的悲劇與喜劇、歷史、信仰165
    重復與無意識:“超越快感原則”172
    第一綜合與鉗合:哈比圖斯173
    第二綜合:潛能對像與過去175
    愛若斯與摩涅莫緒涅184
    重復、移置與偽裝:差異185
    無意識之本性的種種結果:繫列的無意識、微分無意識與發問的無意識190
    朝向第三綜合或第三種“超越”:自戀的自我、死亡欲力與空時間形式195
    死亡欲力、對立與物質性的重復198
    死亡欲力與永恆回歸中的重復200
    類似性與差異206
    繫統是什麼?207
    陰暗預兆與“行分化者”210
    文學繫統213
    幻想或擬像,以及與差異相關聯的同一之物的三種形態218
    柏拉圖主義的真正動機存在於擬像的問題中222
    擬像與永恆回歸中的重復224

    第三章 思想的形像226
    哲學的前提問題226
    第一公設:Cogitatio natura universalis[拉:普遍的自然思維]原則229
    第二公設:常識的理想232
    第三公設:認知的範型233
    思想與意見235
    康德式批判的模糊之處238
    第四公設:素240
    微分[差異性]能力理論242
    諸能力的不協和運用:暴力與每一能力的極限244
    柏拉圖主義的模糊之處246
    思考:它在思想之中的發生249
    第五公設:錯誤之“否定”257
    愚蠢的問題260
    第六公設:指稱的優先性265
    意義與命題266
    意義的種種悖論269
    意義與問題271
    第七公設:解決之樣態273
    真理學說中的解決之幻相275
    問題範疇的存在論重要性與認識論重要性280
    “學習”意味著什麼?283
    第八公設:知識之結果285
    對作為一種差異與重復的哲學的障礙的諸公設的回顧287

    第四章 差異的理念綜合289
    作為成問題審級的理念289
    未規定者、可規定者與規定:差異292
    微分293
    可量化性與可規定性原則294
    可質化性與相互規定原則296
    潛勢性與完全規定原則(級數形式)300
    無限小在微分學中的無用性302
    微分的與成問題的307
    問題理論:辯證法與科學309
    理念與繁復體310
    結構:它們的標準、理念類型314
    非本質矛盾的方法:奇異與規則、特異與普通323
    理念與諸能力的微分的[差異的]理論326
    問題與發問332
    命令與遊戲[賭博]336
    理念與重復341
    重復、特異與普通342
    否定的幻相344
    差異、否定與對立346
    否定之發生350
    理念與潛能性353
    潛能之實在性:ens omni modo…[拉:以一切方式……存在者]355
    微分與分化;對像的兩半356
    每一半的兩個方面358
    潛能與可能的區別358
    微分的[差異的]無意識;清楚—模糊360
    作為理念之現實化過程的分化362
    動力或戲劇365
    戲劇化的普遍性369
    微分分化 的復雜概念372

    第五章 感性物的不對稱綜合374
    差異與雜多374
    差異與強度375
    差異之取消376
    良知與常識378
    差異與悖論382
    強度、質、外延:取消之幻相384
    深度或spatium[拉:空間]385
    強度的第一個特征:自在的不等392
    不等在數中發揮的作用393
    強度的第二個特征:肯定差異395
    否定的幻相397
    感性物之存在399
    強度的第三個特征:內含400
    本性差異與程度差異402
    能量與永恆回歸406
    永恆回歸中的重復既不是質的,也不是外延的,而是內強的407
    強度與微分412
    個體化在理念之現實化中發揮的作用414
    個體化與分化416
    個體化是內強的417
    個體差異與個體化差異422
    “交錯”、“內含”、“外展”424
    繫統的進化428
    包含中心430
    個體化因素、我與自我431
    他人在精神繫統中的本性與功能435

    結論 差異與重復439
    表像之批判439
    有限—無限之非此即彼的取舍的無用性441
    同一性、類似性、對立與類比:它們如何背叛了差異(四重幻相)443
    但同一性、類似性、對立與類比如何同時背叛了重復?450
    作為理由的根據:它的三種意義453
    從根據到無底456
    無人稱的個體化與前個體的奇異性459
    擬像461
    理念與問題理論462
    他人466
    兩種遊戲:它們的特征467
    範疇批判471
    重復、同一與否定473
    兩種重復475
    病理學與藝術、刻板癥與副歌:作為全部重復之共存場所的藝術479
    朝向第三種重復、存在論重復482
    時間形式與三種重復485
    第三種重復的遴選性力量:永恆回歸與尼采(擬像)487
    不會回歸的東西490
    相同的三種意義:存在論、幻相與謬誤494
    存在之類比與表像,存在之單義性與重復496

    參考文獻 人名與專題一覽501

    後記516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一本書的不足之處往往被視同為那些沒能實現的空洞意圖。從這種意義上說,相較於理想的書而言,表明意圖則表現出了一種現實的謙遜。人們常說序言應當放到最後來讀。反過來說,結論應當放到開頭來讀;本書亦是如此:讀罷結論再讀其餘部分是多餘的。
    本書所探討的主題明顯處於時代的氛圍之中。人們可以指出這種時代氛圍的一些跡像:海德格爾(Heidegger)越來越強調一種存在論差異之哲學(philosophie de la Diffrence ontologique)的取向;結構主義的活動則建立在共存空間中差異性特征的分配之上;當代小說藝術,無論是其最為抽像的反思,還是其實際操作的技術,全都圍繞差異與重復旋轉著;無意識、語言、藝術……無論在哪個領域,重復本來的力量(puissance)都得到了發現。所有這些跡像都可以被歸於一種一般化了的反黑格爾主義:差異與重復已經取代了同一之物與否定之物、同一性與矛盾。這是因為隻有當人們繼續使差異從屬於同一之物時,差異纔內含著否定之物,纔放任自己一直被帶到矛盾那裡。無論同一性是以什麼方式被構想的,它的優先地位都界定了表像的世界。而現代思想卻誕生自表像的破產,同一性的破滅,以及所有在同一之物的表像下發揮作用的力(forces)。現代世界是擬像(simulacres)的世界。在擬像的世界中,人不會在上帝死後幸存,主體的同一性不會在實體的同一性死後幸存。所有同一性都隻是偽造之物,它們是更具深度的遊戲——差異與重復的遊戲——制造出來的視覺“效果”。我們想要思考自在的差異,想要獨立於“將不同之物重新引向相同(Même)並使它們經受否定之物洗禮的表像形式”來思考不同之物與不同之物的關繫。
    面對著我們內外最為機械、最為刻板的重復,我們從中不斷地提取出微小的差異、變易和變狀(modification)——這便是我們的現代生活。反過來說,差異的恆常置換給那些秘密的、偽裝的、隱藏的重復帶來了活力,它們在我們內外恢復了裸露的、機械的、刻板的重復。在擬像當中,重復已然與多種重復相關,差異已然與多種差異相關。所重復者正是重復,所分化者正是行分化者。生活的任務就是讓所有重復在一個作為差異之分配場所的空間中共存。本書源自兩個研究方向:一個方向關涉一個無否定的差異概念,這恰恰是因為不從屬於同一之物的差異並沒有或者“不須要一直走到”對立和矛盾那裡;另一個方向關涉著一個重復概念,即隱藏的重復,“微分者”在其中移動和自我偽裝,而物理的、機械的、裸露的重復(相同之重復)則在它更具深度的結構中發現了自身的理由。這兩種研究自發地接合了起來,因為純粹差異和復雜重復的概念似乎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相互統一、渾然不分。與差異之發散和差異之恆常的去中心化相緊密對應的,正是重復當中的置換和偽裝。
    援用“從同一之物當中解放出來的,已然獨立於否定之物的純粹差異”非常危險,而最大的危險就是陷入優美靈魂的表像之中:沒有別的,隻有可以達成和解、可以結成聯盟、遠離血腥鬥爭的差異。優美靈魂說:我們雖然不同,但並不對立……我們看到,和差異概念聯繫在一起的問題(problème)概念似乎也在維持優美靈魂的狀態:隻有問題和發問(question)是重要的……不過,我們相信,當問題達到了專屬於它們的實定性程度時,當差異成為了與上述實定性程度相符的肯定(affirmation)的對像時,它們就釋放出一種攻擊和選擇的力量,這種力量通過廢黜優美靈魂的同一性,擊碎它的善良意志來破壞它。成問題者和微分者規定了鬥爭與破壞,與它們相比,否定之物的鬥爭與破壞不過是些表面現像,而優美靈魂的每一個誓願都隻是沉溺在表面現像中的欺騙。這屬於擬像,這不是成為一種模仿(copie),而是通過這樣顛倒原型相(modèles)來顛倒所有的模仿:一切思想都變成了一種攻擊。
    一方面,一本哲學書應當是一種獨特的推理小說,另一方面應當是一種科幻小說。所謂推理小說,我們想說的是:概念應當為了解決局部性狀況而介入進來,並且還要有它們的活動範圍。概念隨問題的變化而變化。它們有著各種表現自我的勢力範圍。我們會看到,它們在這些範圍內通過某種“殘酷”的途徑而發揮作用,而且還和“戲劇”有關。它們之間應該具有一種一致性,但這種一致性不應來自於它們。它們應當是從別處獲得了自身的一致性。
    這就是經驗論的秘密。經驗論絕不是對概念的反動,也不是對實際經驗的簡單訴求。它所從事的反而是人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最為瘋狂的概念創造活動。經驗論是概念的神秘主義和數理主義。但確切說來,它是把概念當作相遇(rencontre)的對像、當作此地—此時,或者毋寧說是當作“埃瑞璜(Erewhon)”來對待的。時時常新、以別樣的方式得到分配的“此時”和“此地”從埃瑞璜那裡無窮無盡地產生了出來。隻有經驗論者纔能說:概念就是事物本身,但這些事物是處於自由和狂野狀態的事物,是超越了“人類學謂詞(prdicatsanthropologiques)”的事物。我從一個運動的視域出發,從始終去中心化的中心、始終被置換的邊緣出發,我制作、重制、拆解著我的概念——這些概念在我的出發點那裡重復和分化著。克服時間—超時間、歷史—永恆、特殊—普遍這些非此即彼的取舍正是現代哲學所要完成的任務。在尼采(Nietzsche)之後,我們發現了比時間和永恆都更為深刻的不合時宜(intempestif):哲學既非歷史的哲學,亦非永恆的哲學,而是不合時宜的哲學——它始終是而且隻是不合時宜的,亦即“反對時代、並由此作用於時代、並但願有益於一個未來時代”。在巴特勒之後,我們發現了埃瑞璜,它既意味著原初的“無處(nullepart)”,又意味著置換的、偽裝的、變狀的、始終被重新創造的“此地—此時”。既非經驗的特殊性,亦非抽像的普遍之物:為了一個消解了的自我的Cogito[拉:我思]。我們相信這樣一個世界,在其中,個體化是無人稱的,奇異性是前個體的:這是“人們(ON)”的榮耀。這就是科幻小說的視角,其必然派生自埃瑞璜。因此,本書應當彰顯的是一種不再歸屬於我們的一致性的到來——既非人類的一致性,亦非上帝或世界的一致性。就此而言,本書也應當成為一本啟示之書(時間繫列中的第三種時間)。
    從另一種意義上說,科幻小說的不足之處便顯露出來了。如何以別樣的方式書寫那些人們並不知曉,或是不完全知曉的東西呢?人們正是在這裡想像著自己有話要說。人們隻書寫其知識的前沿點,這一極端的點分割了我們的知識和無知,並使知識過渡到無知、使無知過渡到知識。隻有通過這種方式,人們纔下定決心去書寫。彌合無知便是將書寫推到明天,或者不如說是使書寫成為不可能。在這裡可能有一種書寫與靜默之間的關繫,它比書寫與死亡之間所維持的關繫更具威脅性。因此,我們非常清楚:很遺憾,我們是以一種非科學的方式來談論科學的。
    一個時代迫近了,人們幾乎不可能再像長久以來所做的那樣來書寫一本哲學書了:“啊!老掉牙的風格……”尼采已經開創了對哲學的新型表達方式的探索,而且今天我們應當在與其他一些藝術形式(例如戲劇或電影)的變革的關聯中將這一探索繼續下去。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就可以提出關於哲學史的使用問題了。在我們看來,哲學史所扮演的角色與拼貼藝術(collage)在繪畫中所扮演的角色極為相似。哲學史乃是哲學自身的再生。哲學史述評應當作為一種真正的復身(double)發揮作用,而且它要包含專屬於復身的最大限度的變狀(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在哲學的層面上留著大胡子的黑格爾,一個在哲學的層面上剃光了胡子的馬克思,就像被添上了小胡子的蒙娜麗莎那樣)。我們應當將一部現實的、過往的哲學著作當作一部想像的、虛構的著作來講述。人們知道博爾赫斯(Borges)就擅長於為各種想像的著作撰寫評論。不過,當他將一部像《堂吉訶德》那樣現實的著作,看作是一部由想像的作家梅納爾再造的想像中的著作時(對梅納爾來說,這部想像的著作是真實的),他就前行得更遠了。因此,最為精確的重復、最為嚴格的重復是以最大程度的差異作為自身的相關項的(“塞萬提斯與梅納爾的文本完全相同,然而後者的豐富性幾乎讓前者望塵莫及”)。哲學史述評應當再現文本的減速、凝固與靜止:不隻是與這些述評產生關聯的文本,而且還有它們處身於其中的文本。因此,它們擁有一種雙重的存在,而且它們還將過去的文本與當下的文本之間相互的、純粹的重復當成自身的雙重典範。正因為如此,我們有時會為了接近這種雙重的存在,把歷史性的評注整合到我們的文本自身之中。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