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語言課程轉型中的教師發展話語研究(英文版) [A Study on Disco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84-992
【優惠價】
428-620
【作者】 劉美蘭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2474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247438
版次:1

商品編碼:13337898
品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A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2
字數:187000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
作者:劉美蘭


    
    
"

內容簡介

《語言課程轉型中的教師發展話語研究(英文版)》基於外語學科轉型創新中的教師發展研究,重點探析由學科轉型帶來的課程變革中的教師發展歷程,揭示學科轉型下的課程變化學習方式對教師成長的影響。
《語言課程轉型中的教師發展話語研究(英文版)》適合對教師發展研究感興趣的讀者。

內頁插圖

目錄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lated Researches
1.3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2.1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1 Narrative Inquiry
2.1.2 Exploratory Practice
2.1.3 Community of Practice
2.1.4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nversation Analysis
2.1.5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2.2 Research Methods
2.2.1 Starting on the Research
2.2.2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2.3 Methods of Data Analysis

3 Disciplinary Trans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3.1 Exploratory Practice around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3.2 Restructuring the Community of Language Education
3.2.1 Discipline Transformation
3.2.2 Negotiating Teachers' Disciplinary Identities
3.2.3 Transforming the Cul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3.2.4 Dialogue between Administrative Community and Academic Community
3.3 Making New Outlook of Discipline through Dialogues
3.3.1 Dialogues across Community of Practice
3.3.2Dialogues through Curriculum Innovation
3.3.3 New Vis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4 Summary
……

4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Exploratory Practice
5 Cases of Language Teachers' Identity Change in Curriculum Innovation
6 Conclusion: Diversity and Hybridization towards Transformation

References
Index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當前我國的語言教育正在經歷著從“西學東漸”向“東學西漸”的悄然轉向,我國語言教育,包括外語教育和漢語教育,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轉變。
長期以來,高校外語教師由於對自身學科的狹隘定位而找不到發展的出路。由句法結構和語言點構成的單一學科知識對像把高校外語教師的視野禁錮在狹小的學科框架裡。外語教師在長期的聽、說、讀、寫教學中逐漸成為語言知識的搬運工,缺乏充足的學術研究力。從教師發展來看,我國大部分外語教師教育課程仍以外國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為單一的學科理論指導。語言教師怎樣纔能獲得有效的發展?什麼樣的學校文化纔能促進語言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國際上,語言教育界提出了一繫列把語言學習和課程作為社會活動的理念,通過“學習共同體”(Lave & Wenger,1991)把教學與社會、學校及職業活動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通過研究性的活動吸收跨學科的專業知識。萊夫(Lave)和溫格(Wenger)(1991)把學習看作是一個參與實踐共同體以獲取技能的社會化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通過參與交流來協商身份。克拉科(Clark 2001)把學習描述為一項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習者在實踐共同體中隨著參與程度的加深逐步構建身份。而實踐共同體可以超越機構組織和學科的界限而存在於交叉的地帶。我們有必要對交流邊界區展開探究,因為不同學科、不同領域邊界地帶的實踐往往會成為轉型的力量源泉。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