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約翰·雷的博物學思想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96-576
    【優惠價】
    248-360
    【作者】 熊姣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1108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1108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18084
    品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6000
    字數:230000

    作者:熊姣

        
        
    "

    內容簡介

    《約翰·雷的博物學思想》是第一部闡述約翰·雷及其博物學思想的中文著作,有助於糾正傳統上偏重數理科學、輕視博物學的觀念,拓寬博物學史學研究的領域,同時也豐富了歷史上博物學的內涵,對於普通讀者理解十七世紀英國科學的全貌和西方博物學的發展,均不無助益。

    作者簡介

    熊姣(1984―),湖北天門人。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繫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博物學史。譯著有:《達爾文愛你》(喬治?萊文著,熊姣、柯遵科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年);《植物學通信》(盧梭著,熊姣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2013年第二版);《造物中展現的神的智慧》(約翰?雷著,熊姣譯,商務印書館,2013年);《看不見的森林:林中自然筆記》(戴維?喬治?哈斯凱爾著,商務印書館,2014年)。

    目錄

    緒論
    1 為何關注約翰·雷
    2 博物學與科學革命
    3 約翰·雷研究現狀
    4 文獻簡要說明及本書創新點和主要內容
    第1章 約翰·雷的植物學研究--“閱讀”每一片葉子
    1 從事植物學研究的契機
    2 旅行與著述
    3 主要的植物學問題
    4 約翰·雷植物學研究的特點及啟示
    第2章 約翰·雷的動物學研究
    1 研究成果及後世學者的評價
    2 研究的主要問題
    3 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動物養護思想
    第3章 “自然神話學”時期的地球理論
    1 兩種模式:從地球博物學到現代地質學
    2 約翰·雷的地球博物學
    3 約翰·雷地球博物學的主要特點及影響
    4 地學領域“神話學”的回歸
    第4章 語言學中的博物學
    1 十七世紀英國語言研究的動機和主要活動
    2 約翰·雷的語言學著作及其影響和意義
    3 語言學中的博物學內容:以諺語為例
    第5章 分類學與物種問題
    1 分類學的定義與特點15l
    2 約翰·雷在分類學史上的地位及相關爭議
    3 約翰·雷分類體繫的形成過程
    4 分類學語言與物種概念
    第6章 博物學、自然神學與“神聖生活”
    1 約翰·雷的宗教傾向與他的博物學
    2 歷史上的自然神學
    3 建立在博物學基礎上的自然神學
    結語:“拼湊的裁縫”與“拼湊”的歷史
    附錄:譯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3章“自然神話學”時期的地球理論
    牛頓說:“我好像是一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子,時而為拾到幾塊晶瑩剔透的石子而歡呼,時而為拾到幾片美麗的貝殼而雀躍。可是,對於面前的那一片浩瀚無垠的大海,我卻一無所知,而那纔是真理的真正之所在。”這句話常被引用來說明偉人的謙遜,但很少有人去深究其字面意思:“石子”和“貝殼”僅隻是一種詩意的比喻,還是受當時英國地質和化石研究的影響?實際上,不僅牛頓引力理論與當時的地球研究具有密切關聯,而且到十八世紀,就像在其他學科中一樣,牛頓力學逐漸在地球理論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正如一位十八世紀科學家所評述的,地質學討論的是幾乎任何人都能理解的“較低級事實”,因而“在實證的序列中,地質學在邏輯上是在化學之後”,而在生物學之前。無論這種排列是否必要或者準確,地質研究本身的特征的確決定了:無論是與十七世紀的天文學、物理學相比,還是與描述性更強的植物學和動物學相比,它都明顯與當時的神學思想聯繫更為緊密。盡管當時的學者普遍接受培根的說法,即“憑借自然之光和對創造物進行探究”可以獲得關於上帝的知識,自然哲學研究是為了充分利用上帝賦予人類的理性,更好地理解上帝的意旨,從而增進人類的福祉,但在大部分情況下,天文和物理領域的研究者似乎都能遵守“自然哲學與神學分開”的原則,並不直接談及神學問題;動植物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聲稱去除了一切與“神學、倫理”相關的內容。地質學領域則就似乎更為直接地與神學相連,甚至緊密纏繞在一起,某種程度上幾乎難以分清哪些是神學問題,哪些是地質學問題。正如現代學者指出的:“十七世紀日益興起對地形學和地貌結構的考察,以及一種對所看到的現像做出說明的願望,激起了對山峰、河流、岩石、地層以及可能的生物遺跡所做的顯然是全新的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從一開始就很自然地與大洪水觀念交織在一起。”
    正因為此,早期科學史著作常將這一時期的地質學研究放在“科學與宗教”的背景下進行考察,並認為在這一領域明顯表現出科學與神學的直接對立;地質學史家甚至聲稱,突破神學的桎梏是現代地質學誕生的先決條件。與這種觀念一脈相承的是科學與宗教之間關繫的“衝突”和“戰爭”模式。直到不久前,部分研究者仍然在重述十九世紀地質學上的發現令教會驚恐不安的這類“老掉牙”的故事。然而科學史家已經逐漸認識到,尖銳的衝突鬥爭模式並不足以恰當地表述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關繫。正如吉利思俾所說,地質學領域存在的糾葛不代表科學與神學的衝突,而是源於科學共同體內宗教信仰的不同;不是“宗教與科學的糾葛,而是科學中的宗教(在粗略意義上的)糾葛”。當時的地質學者普遍處在一種虔誠的神學氛圍中,對他們而言,研究大自然是為了揭示上帝安排的自然繫統,自然哲學研究與神學之間並無矛盾。神學家與無神論學者之間的爭論,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在《聖經》與大洪水背景下呈現出的具體問題,而不是討論宗教本身的合理性。換言之,問題不在於宗教與科學“能否”達成一致,而在於“如何”達成一致。
    十七世紀地質學者討論的問題主要包括:地球的年齡、塑造山體河流等地貌的地質營力以及諾亞洪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化石的形成與起源問題等。這種框架內的研究對於現代地質學的發展所起到的影響,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至今仍有部分史學家認為,大洪水的普遍語境是現代地質學形成過程中最大的障礙物,隻有徹底拋開這類問題,現代地質學纔能成為獨立的學科;但越來越多的學者傾向於贊成,《聖經》中的傳說以及神學語境為地質學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概念基礎,現代地質學之火正是從前人手中傳遞下來。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