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第3版)(微課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郵電出版社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周舸張志敏唐賓徽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5668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566867
    版次:3

    商品編碼:12929449
    品牌:人民郵電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8-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周舸,張志敏,唐賓徽


        
        
    "

    編輯推薦

    1.介紹成熟的理論和**知識,並反映技術的新發展,基礎理論以應用為目的,以必要、夠用為度。
    2.本書經修訂後,內容更全面,敘述更加準確和通俗易懂,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學和讀者的自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教程。全書共12章,繫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數據通信技術、局域網、廣域網、網絡互聯技術與IP、傳輸層協議、Internet基礎知識、Internet接入技術、網絡操作繫統、網絡安全、網絡管理、雲計算與物聯網等內容。為了讓讀者能夠及時地檢查學習效果,鞏固所學知識,每章後面還附有豐富的習題。
    本書既可作為高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網絡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非計算機專業的網絡普及教材,還可作為計算機網絡培訓的教材或技術人員自學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周舸,在核心期刊公開發表科研論文十餘篇,主編教材11本,主持省級課研項目“基於物聯網的交通流量監測繫統設計研究”1項,院級科研項目“計算機網絡基礎精品課程建設”、“基於UML的高校教務管理繫統”兩項,教改項目“基於CDIO課程改革之計算機導論”一項,多次獲得全院優秀青年教師,先進個人稱號。 主要研究項目及領域:網絡繫統集成,物聯網應用。

    目錄

    目錄 CONTENTS
    第 1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
    1.1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發展 1
    1.2計算機網絡概述 4
    1.2.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4
    1.2.2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4
    1.3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5
    1.4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和拓撲結構 5
    1.4.1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6
    1.4.2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6
    1.5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7
    1.6三大網絡介紹 9
    1.7標準化組織 10
    1.8網絡體繫結構與協議概述 11
    1.8.1網絡體繫結構的概念 11
    1.8.2網絡協議的概念 11
    1.8.3網絡協議的分層 12
    1.9網絡參考模型 14
    1.9.1OSI參考模型 14
    1.9.2TCP/IP參考模型 17
    1.9.3兩種參考模型的比較 19
    1.9.4網絡參考模型的建議 20
    小結 20
    習題1 22

    第 2章
    數據通信技術 26
    2.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6
    2.1.1信息、數據與信號 26
    2.1.2基帶信號與寬帶信號 27
    2.1.3信道及信道的分類 27
    2.1.4數據通信的技術指標 28
    2.1.5通信方式 28
    2.2傳輸介質的主要特性和應用 30
    2.2.1傳輸介質的主要類型 31
    2.2.2雙絞線 31
    2.2.3同軸電纜 33
    2.2.4光纖 34
    2.2.5雙絞線、同軸電纜與光纖的性能
    比較 35
    2.3無線通信技術 35
    2.3.1電磁波 35
    2.3.2無線通信概述 36
    2.3.3微波通信 37
    2.3.4衛星通信 38
    2.3.5移動通信 38
    2.4數據交換技術 39
    2.4.1電路交換 39
    2.4.2存儲轉發交換 40

    2.5數據傳輸技術 42
    2.5.1基帶傳輸技術 42
    2.5.2頻帶傳輸技術 43
    2.5.3多路復用技術 45
    2.6數據編碼技術 46
    2.6.1數據編碼的類型 46
    2.6.2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47
    2.6.3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47
    2.6.4脈衝編碼調制 48
    2.7差錯控制技術 49
    2.7.1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 49
    2.7.2誤碼率的定義 49
    2.7.3差錯的控制 50
    小結 52
    習題2 53

    第3章
    局域網 56
    3.1局域網概述 56
    3.2局域網的特點及其基本組成 57
    3.3局域網的主要技術 58
    3.3.1局域網的傳輸介質 58
    3.3.2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58
    3.3.3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60
    3.4局域網體繫結構與IEEE 802
    標準 61
    3.4.1局域網參考模型 61
    3.4.2IEEE 802局域網標準 62
    3.5局域網組網技術 63
    3.5.1傳統以太網 63
    3.5.2令牌環網 67
    3.5.3交換式以太網 68
    3.6快速網絡技術 71
    3.6.1快速以太網組網技術 71
    3.6.2吉比特以太網組網技術 73
    3.7虛擬局域網 74
    3.7.1VLAN概述 74
    3.7.2VLAN的組網方法 76
    3.8無線局域網 77
    3.8.1WLAN概述 77
    3.8.2WLAN的實現 79
    3.8.3WLAN組網實例——家庭無線
    局域網的組建 79
    小結 82
    習題3 83

    第4章
    廣域網 86
    4.1廣域網概述 86
    4.1.1廣域網的定義和特點 86
    4.1.2廣域網的結構 87
    4.2HDLC協議 87
    4.2.1HDLC的含義 87
    4.2.2HDLC的幀格式 87
    4.2.3HDLC的特點 88
    4.3PPP 88
    4.3.1PPP的含義及組成 88
    4.3.2PPP的幀格式 89
    4.3.3PPP鏈路 90
    4.3.4PPP認證 90
    4.4廣域網實例 91
    4.4.1數字數據網 91
    4.4.2綜合業務數字網 92
    4.4.3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 94
    4.4.4分組交換數據網 95
    4.4.5幀中繼 96
    4.4.6ATM 98
    小結 99
    習題4 100

    第5章
    網絡互聯技術與
    IP 103
    5.1網絡互聯的基本概念 103
    5.1.1網絡互聯概述 104
    5.1.2網絡互聯的要求 104
    5.2網絡互聯的類型和層次 104
    5.2.1網絡互聯的類型 104
    5.2.2網絡互聯的層次 105
    5.3典型網絡互聯設備 106
    5.3.1中繼器 106
    5.3.2網橋 107
    5.3.3網關 109
    5.3.4路由器 109
    5.4IP 112
    5.4.1IP報文 112
    5.4.2IPv4地址和IPv6地址 113
    5.5子網和超網 115
    5.5.1子網 116
    5.5.2超網 117
    5.6ARP和ICMP 118
    5.6.1ARP 118
    5.6.2ICMP 119
    5.7IPv4與IPv6 120
    5.7.1IPv4的局限性及缺點 120
    5.7.2IPv6及其技術新特性 121
    5.7.3IPv4和IPv6的共存局面 123
    5.7.4從IPv4過渡到IPv6的方案 124
    5.7.5IPv6的應用前景 125
    5.8路由協議 127
    5.8.1路由信息協議 127
    5.8.2內部路由協議 128
    5.8.3外部路由協議 128
    5.9IP組播與IGMP 129
    5.9.1IP組播的基本概念 129
    5.9.2IP組播地址 129
    5.9.3IGMP簡介 130
    5.10移動IP技術 131
    5.10.1移動IP技術的概念 131
    5.10.2與移動IP技術相關的幾個重要
    術語 132
    5.10.3移動IP的工作原理 134
    小結 134
    習題5 136

    第6章
    傳輸層協議 139
    6.1傳輸層概述 139
    6.1.1傳輸層的功能與協議 139
    6.1.2進程通信、端口與套接字 140
    6.2UDP 142
    6.2.1UDP的含義 142
    6.2.2用戶數據報的格式 142
    6.2.3UDP的多路復用與多路分用 143
    6.3TCP 144
    6.3.1TCP概述 144
    6.3.2TCP報文格式 145
    6.3.3TCP連接管理 146
    6.3.4TCP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148
    6.3.5TCP差錯控制 151
    小結 153
    習題6 155

    第7章
    Internet基礎
    知識 158
    7.1Internet的產生和發展 158
    7.1.1ARPANet的誕生 158
    7.1.2NSFNet的建立 159
    7.1.3全球範圍Internet的形成與
    發展 159
    7.2Internet概述 159
    7.2.1Internet的基本概念 159
    7.2.2Internet的特點 160
    7.2.3Internet的組織機構 160
    7.3Internet的主要功能與服務 161
    7.3.1Internet的主要功能 161
    7.3.2Internet的主要服務 161
    7.4Internet的結構 165
    7.4.1Internet的物理結構 165
    7.4.2Internet協議結構與TCP/IP
    協議簇 165
    7.4.3客戶機/服務器的工作模式 166
    7.4.4應用層協議——DNS 167
    小結 170
    習題7 170

    第8章
    Internet接入
    技術 173
    8.1Internet接入概述 173
    8.1.1接入Internet的主要方式 173
    8.1.2ISP 174
    8.2電話撥號接入技術 174
    8.3局域網接入技術 175
    8.4ADSL接入技術 176
    8.4.1ADSL概述 176
    8.4.2ADSL的主要特點 176
    8.4.3ADSL的安裝 177
    8.4.4PPP與PPPoE 177
    8.5Cable Modem接入技術 178
    8.5.1CATV與HFC 178
    8.5.2Cable Modem概述 178
    8.5.3Cable Modem的主要特點 179
    8.6光纖接入技術 179
    8.6.1光纖接入技術概述 179
    8.6.2光纖接入網的主要特點 180
    8.7無線接入技術 180
    8.7.1無線接入概述 180
    8.7.2WAP簡介 181
    8.7.3當今流行的無線接入技術 183
    8.8連通測試 186
    小結 188
    習題8 189

    第9章
    網絡操作繫統 190
    9.1網絡操作繫統概述 190
    9.1.1網絡操作繫統的基本概念 190
    9.1.2網絡操作繫統的基本功能 192
    9.1.3網絡操作繫統的發展 192
    9.2Windows NT Server 193
    9.2.1Windows NT Server的
    發展 194
    9.2.2Windows NT Server的
    特點 194
    9.3Windows Server 2019 195
    9.3.1Windows Server 2019簡介 195
    9.3.2Windows Server 2019的
    特點 195
    9.4NetWare操作繫統 196
    9.4.1NetWare操作繫統的發展與
    組成 196
    9.4.2NetWare操作繫統的特點 197
    9.5UNIX操作繫統 199
    9.5.1UNIX操作繫統的發展 199
    9.5.2UNIX操作繫統的特點 200
    9.6Linux操作繫統 200
    9.6.1Linux操作繫統的發展 201
    9.6.2Linux操作繫統的特點 201
    小結 202
    習題9 202
    第 10章
    網絡安全 205
    10.1網絡安全的現狀與重要性 205
    10.1.1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 205
    10.1.2網絡面臨的威脅 206
    10.2防火牆技術 207
    10.2.1防火牆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07
    10.2.2防火牆的主要類型 208
    10.2.3防火牆的主要產品 211
    10.3網絡加密技術 212
    10.3.1網絡加密的主要方式 213
    10.3.2網絡加密算法 214
    10.4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 218
    10.4.1電子商務安全的現狀 218
    10.4.2數字證書 219
    10.4.3數字簽名 220
    10.5入侵檢測技術 222
    10.5.1入侵檢測的基本概念 222
    10.5.2入侵檢測的分類 222
    10.6網絡防病毒技術 223
    10.6.1計算機病毒 224
    10.6.2網絡病毒的危害及感染網絡病毒
    的主要原因 227
    10.6.3網絡防病毒軟件的應用 227
    10.6.4網絡工作站防病毒的方法 228
    10.7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前景 228
    10.7.1網絡加密技術的發展前景 228
    10.7.2入侵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229
    10.7.3IDS的應用前景 230
    小結 230
    習題10 231

    第 11章
    網絡管理 235
    11.1網絡管理概述 235
    11.1.1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 235
    11.1.2網絡管理體繫結構 236
    11.2網絡管理繫統的功能 237
    11.3MIB 238
    11.3.1MIB的結構 238
    11.3.2MIB的訪問方式 239
    11.4SNMP 239
    11.4.1SNMP的發展 239
    11.4.2SNMP的設計目標 240
    11.4.3SNMP的工作機制 240
    11.5網絡管理工具 242
    11.5.1HP Open View 242
    11.5.2IBM TME 10 NetView 243
    11.5.3Cisco Works 243
    11.5.43Com Transcend 244
    11.6網絡管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244
    小結 246
    習題11 246




    第 12章
    雲計算與物聯網 248
    12.1雲計算及其發展 248
    12.1.1雲計算的概念 248
    12.1.2雲計算的特點 249
    12.1.3網格計算與雲計算 250
    12.2主流的雲計算技術 250
    12.2.1阿裡雲計算 250
    12.2.2華為雲計算 251
    12.2.3微軟雲計算 251
    12.3物聯網及其應用 252
    12.3.1物聯網的發展 252
    12.3.2物聯網的定義 252
    12.3.3物聯網的技術架構 253
    12.3.4物聯網的應用 254
    12.4雲計算與物聯網的關繫 254
    12.5大數據時代 255
    12.5.1什麼是大數據 255
    12.5.2大數據的基本特征 255
    12.5.3大數據的影響 256
    小結 256
    習題12 256
    參考文獻 258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