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現代化進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機:喬治·吉辛作品研究 [A Study of G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585-848
【優惠價】
366-530
【作者】 應瓔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72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722
版次:1

商品編碼:12553981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A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0
字數:16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應瓔


    
    
"

內容簡介

這是國內首部關於英國作家喬治·吉辛(George Gissing, 1857-1903)的研究專著。《現代化進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機:喬治·吉辛作品研究》表明,作為19世紀後期英國文化景觀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吉辛的小說深刻思考了英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機”這一文化命題——這些作品不但生動呈現了作家在現代神話中的危境與機遇,而且在豐富的意像中剖析了危機的成因,發現這種危機始於現代信仰危機,同時積極尋求突破,力圖對當時的病態“進步”話語進行反撥。在19世紀英國文學對現代性的反思和挑戰中,吉辛獨樹一幟,在英國的進步推敲史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作者簡介

應瓔(1975-),女,浙江寧波人,浙江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後,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現任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19世紀英國文學和英語語言史。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A&HCI收錄3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目錄

序言
緒論

第一章 生死之憂:作家生存危機的加劇
第一節 “假若生活能夠善待我一些”
第二節 教堂鐘聲為何而鳴?

第二章 “霧”裡看花:現代文學場與作家生存危機成因
第一節 霧是“敵人:現代文壇之危情
第二節 霧是”人為的痛苦“:資本的角逐
第三節 霧是”一股惡臭“:現代文學場的質變

第三章 聲聲訴說:作家工作方式的異化與現代文化角色之重塑
第一節 貧民習藝所鈴聲與寫作方式的異化
第二節 鳥雀嗚唱與”生命寫作“的風景

第四章 水火之戰:文藝作品接受方式的嬗變與現代社會生活質量危機
第一節 火之災:閱讀趣味滑坡與社會生活庸俗化
第二節 海中洗禮:底層讀者的新生活與文藝作品的價值
第三節 北極星光:詩人的”文化之旅“與生活品質的提升

第五章 交錯空間:人際交往模式困境與共同體理想
第一節 “書蔭幽谷”:作家之死與文壇恩怨
第二節 “寬敞的生活”:作家的社交空間與升遷之道
第三節 “繆斯神廟”:生存困境中的家園精神

結語
附錄一 國外吉辛研究綜述
附錄二 國內吉辛研究綜述
附錄三 吉辛作品年表
附錄四 吉辛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現代化進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機:喬治·吉辛作品研究》:
三鐘聲的合鳴與人的異化
如前文所述,干擾裡爾登工作的聲音主要有兩個:貧民習藝所的鈴聲和《現代化進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機:喬治·吉辛作品研究》第一章所論的教堂鐘聲。當小說將兩種聲音並置一處時,其涵義耐人尋味。保貝利注意到這一點,認為它們勾勒了個體在大眾群體中的孤獨形像。①不可否認,裡爾登的確孤獨。但是他不足以作為大眾群體中的個體代表。小說中的作家都是大眾群體中的個體,既有獨行俠,也不乏喧囂之士。而且,保貝利隻提到了一處場景。實際上,小說中教堂鐘聲與習藝所鈴聲共同出現的場景還有一處。兩處場景相似卻有差異。保貝利談論的是第一處場景,其中兩種聲音相繼響起,總是存在幾分鐘的間隔。而在第二處,兩種聲音卻顯得很合拍。在重復出現的場景中,細節差異往往意味深長。那麼個中深意如何?研究者們未曾有過專門研究。筆者認為,我們還需回歸小說主旨,在作家生存危機的語境中加以解讀。
在第一處場景中,習藝所鈴聲總是落後於教堂鐘聲幾分鐘。兩者的先後或許與它們的時空關繫有關。它們在空間上毗鄰而立,在歷史時間中也互為依存。1834年,英國政府制定了《濟貧法》的增補法案,即《新濟貧法》。該法案規定了新的教區救濟方案。教區不再直接發送救濟品,而是建立專門的收容所,即習藝所。也就是說,先有教堂,而後纔設立習藝所。這恰與此處教堂鐘聲在前、習藝所鈴聲在後的次序一致。但是,吉辛的用意顯然不止於此。習藝所鈴聲導致的工作方式異化與教堂鐘聲像征的生存危機之間的關聯應該是重點。在習藝所鈴聲的縈繞下,裡爾登的寫作不見絲毫的快樂。繼健康受損、想像力喪失之後,他的寫作還出現了嚴重的停滯癥狀。他“整個上午辛辛苦苦寫了三小時,結果隻寫出五六行,而且塗改得一塌糊塗”①。這種情況反復出現。最誇張的是“接連著幾個月,他每天都是這個樣子:一直兜著圈子,反復地重新開頭,而結果總是一場失望”②。可以看出,裡爾登以十分的努力投入寫作,但是收效甚微,遠未達到預先制定的工作目標。這也表明,裡爾登並不懦弱。如不是有巨大的意志力,他不可能在痛苦的工作中堅持數月。那麼,寫作進展為何事與願違?從後續情況中可以獲悉,這是他的習性使然。“腦子已不聽使喚,連最簡單的同義詞都想不起來,寫出的那些句子錯誤百出,幾乎使他發狂。”③如果說想像力的發揮需要等待時機,那麼詞句的錯誤隻能說明裡爾登的大腦開始罷工了。罷工的背後是蟄伏已久的抗拒意識。作為一種“有結構的和促結構化的行為傾向繫統”④,習性客觀地調節實踐和表像活動,使行為合乎規則。然而,拋棄想像力卻不是裡爾登能夠接受的寫作規則,有違他的習性,因而大腦出現了不服從鈴聲命令的行為。即便面對教堂鐘聲發出的生存危機警告,習性依然引導裡爾登竭力抗爭,告訴他不要服從鈴聲的命令,遵循機械的寫作速度。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當這部關於喬治·吉辛的研究成果即將面世之際,我為之激動,因為它將成為我國第一本吉辛研究的專著。
2017年仲夏,正當芙蕖盈盈,本書作者提請我審讀書稿,翌年又當夏日,作者再次邀我寫序。喜見昔日的尖尖小荷,今天已是一池悅目的蓮花,眼前因而出現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意像,聯想到此書的主題“現代化進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機”所探求的正與荷花同一境界,所以不由得懷著好心情命筆作序。
本書以英國維多利亞後期作家喬治·吉辛的作品為研究對像。在整個維多利亞時代,吉辛的名聲雖然並不顯赫,但是他的著作具有豐富的文學和文化內涵,其中至少具有兩個不容忽視的成就。
其一,是吉辛關於狄更斯的研究論著至今仍被公認為狄更斯研究的經典之作。
其二,正如Q.D.利維斯所言,吉辛以“文人如何在現實文學界中不失誠信地生活下去”作為小說主題,“為英國小說做出了一份永久的貢獻”。
這後一成就尤其值得關注,因為19世紀後期關於作家生存問題的討論與今天的我們密切相關。可惜的是,長期以來,這一重要主題的研究僅處於零散狀態。有鋻於此,本書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透過吉辛所論的作家生存問題深化解讀為一種危機意識,選取其代表作品,首次繫統地闡釋了吉辛對危機的認識及其作品的現實意義。同時,還在細致的文本解讀中,進一步揭示了吉辛作品更深層面的內涵,即危機與現代化進程的聯繫,揭示作品的主題和藝術表現形式都蘊含了對英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度考量。
本書成書不易,是作者經十餘年耕耘取得的成績。作為導師,我見證了她從選題到完稿的全過程。作者在研究生階段向我征詢論文選題意見,我建議嘗試研究吉辛,促成她與吉辛結下了不解之緣,繼完成了國內第一篇吉辛研究的碩士論文之後,又完成了相同選題的博士論文。實際上,研究吉辛相當不易,因為至今國內研究資料依然稀缺。作者輾轉奔波,向吉辛專刊的主編訪求,不惜遠赴英國的吉辛研究中心,搜集第一手資料,終於如期完成畢業論文。所以當她的選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時,我為她激動。在驚喜之餘,我不免擔憂:要完成這樣的國家課題畢竟不是易事,對一位年輕學者來說,更是挑戰。此後我時常見她埋頭書齋,歷經幾度寒暑,終於成書付梓。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如今風姿綽約的芙蕖幽香四溢。願這縷清香持久遠播,覓得更多的知音。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