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自由:發展可能性空間的擴展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徐邦友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888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8887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1809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黨校文庫·政治發展與政治現代化研究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0
    字數:36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徐邦友


        
        
    "

    內容簡介

    自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自由:發展可能性空間的擴展》有別於阿瑪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主張從發展視角看待自由,認為自由是發展的可能性空間,是*能產生奇跡性碩果的藝術;然後,通過市場與自由、規則與自由、政府管制與自由、公共服務與自由四個向度的分析論述,在邏輯層面回答了“作為發展可能性空間的自由是如何擴展的”這個核心問題,並概述了維持自由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條件。

    作者簡介

    徐邦友,男,1963年生。浙江金華人;現任浙江省委黨校教授,政治學博士。長期從事政府制度原理、法治與國家治理、政府管制與公共服務等學術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學術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有十多篇被期刊轉載或收錄。《政府管制的政治學研究》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有兩篇咨政報告獲省委書記肯定性批示。

    目錄

    導論 理想的國度:自由、規則、秩序、繁榮
    第一章 自由:發展的最大可能性空間
    一 自由的界說
    二 自由的邏輯理據
    三 自由何以有助於發展
    四 自由促進發展的典範
    五 如何看待後發國家的超常發展

    第二章 市場與自由
    一 市場:一種自發形成的社會秩序
    二 市場是一種典型的社會自由空間
    三 妨礙市場自由的因素

    第三章 規則與自由
    一 規則的理由
    二 規則如何保護自由
    三 自由的規則
    四 規則的信守

    第四章 政府管制與自由
    一 政府管制:一種微觀干預的制度安排
    二 政府管制對自由的雙重影響
    三 政府管制的次生效應
    四 政府管制的合理定位

    第五章 公共服務與自由
    一 公共服務是實現自由的必要條件
    二 公共服務對公民自由的潛在性影響
    三 與公民自由相容的公共服務制度安排

    第六章 自由的條件
    一 自由是人類永恆的理想
    二 自由的敵人:破壞自由的力量
    三 維護自由的條件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自由:發展可能性空間的擴展》:
    第二章 市場與自由
    市場意味著自由,它讓人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布羅代爾
    市場是人類社會纔有的現像。市場的出現極其古老。市場在世界各地任何文明中都存在,但隻有在西方文明中纔發展成一種有效社會生活秩序。在人類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間裡,市場受到了政治權力嚴厲限制而處於不發展狀態,一些地方的市井繁華並不能掩蓋市場制度的內卷趨勢,經濟生括也因此呈現漲漲落落的不穩定發展態勢。盡管如此,市場依然沿著自身的邏輯一路走來。到了資本主義,市場終於得到充分發展,市場秩序已經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有經濟市場,還有思想文化市場,甚至還有政治市場。市場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一種十分重要的秩序,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哈耶克指出:“不管人們活著有什麼目的,今天的大多數人所以活著,僅僅是因為有市場秩序。”①然而,自市場出現以來,人們對市場的認識和態度就相當復雜、充滿歧見。贊賞者把市場譽之為神奇的“上帝之手”,批評者則視市場為“撒旦的磨坊”,並做出過經濟生活非市場化的實踐努力。遺憾的是設想美好的計劃經濟秩序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市場秩序重新贏得了人們的信任。那些計劃經濟建設者的子孫們也發現“人類還未能創造出比市場經濟更加有效的機制——市場經濟所具有的自我調整和自我控制的功能,有助於促進經濟活動和合理地利用勞動、原料和金融等資源,並能夠促進國民經濟平衡”。②人類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回歸並不意味著關於市場秩序之意見分歧已經消失,事實上,這種意見分歧依然尖銳對立,依然有人對市場秩序給予嚴厲的譴責。羅馬教皇保羅二世1998年在古巴布道時把市場斥之為一種盲目的力量;同年,希拉裡·克林頓也批評“市場的自私自利使決策者忽視了社會問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亞洲金融危機後向國際社會抱怨:所謂的“市場力量”已毀滅馬來西亞一半的財富。在我國,市場秩序也經歷了一個戲劇性變化。曾幾何時,我們把市場看作是可怕的魔鬼和滋生病菌的溫床,必欲鏟除干淨而後快,就連農村集市也一度被關閉;後來,我們被迫承認市場還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其作用的發揮需要受政府的限制和調節,而且還隻是輔助性的作用,“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提法清楚地表達了我們對市場作用的極有限承認;再到20世紀90年代,我們纔比較充分地認識到市場的巨大作用,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改革目標,指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基礎性作用。2013年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則進一步明確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科學命題,由此,我們對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今後也未必能夠超越的最高度。今天,我們再也不能回避市場,逃離市場,而是面對市場,投身市場,促進市場秩序的健康發展,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因為,市場既是最有效率的生活秩序,又是一個典型的自由選擇空間,在一個健康發展的市場上,我們將獲得越來越大的實質自由與選擇自由。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