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南中國海研究文錄:近代文學的連通地氣與吸納西風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971-1408
    【優惠價】
    607-880
    【作者】 李思清龍其林冷川楊義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3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371
    版次:1

    商品編碼:12577635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0
    字數:289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思清,龍其林,冷川,楊義

        
        
    "

    內容簡介

    《南中國海研究文錄:近代文學的連通地氣與吸納西風》繫楊義教授在澳門大學主持的“南中國海歷史文化研究”課題的階段成果,論題涉及西學東漸、天主教及新教傳教士來華、19世紀華南地區的中英文報刊、20世紀上半葉的民族主義等。三位作者以具體而微的人物個體、文本個案或典型事件為聚焦點,借助報刊、檔案等原始史料或代表性文學作品之分析,試圖從一個較長的歷史脈絡中考察近代以來的中西文化相遇與踫撞。從天主教及新教傳教士來華,到印刷出版業的新變以及西學、新學讀物在19世紀下半葉的大量出版流通,再到20世紀上半葉“五卅”“沙基”“萬縣事件”中的民族主義思潮崛起,這段漫長而坎坷的中西相遇史與交涉史值得我們一再回眸和咀嚼。至於書名中的“南中國海”,是指中國的華南、東南沿海地區;“近代文學”是幾位作者的研究興趣與專業背景,“近代”的含義也較為寬泛,並不限於1840至1919年;“連通地氣”是希望文學研究能夠接通歷史、地理與活生生的人物;“吸納西風”則是貫串全書各編的論題主線。

    作者簡介

    楊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澳門大學講座教授博士。

    李思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室副研究員。

    龍其林,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文學繫主任。

    冷川,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代室副研究員。

    目錄

    第一編 新教來華早期粵澳地區的人物與文學
    新教早期譯名之爭背後的英美競爭
    ——以差會檔案為線索
    邊緣人物與新文化職業的興起
    ——19世紀前期華南海岸上的印刷工
    海隅嗟道窮,山遠疑無樹:《嶺南群雅》中的嶺海與夷洋
    宗教·翻譯·文學:近代以來理解梁發的不同思路
    善書、功過格與梁發《勸世良言》的文體問題

    第二編 南中國海歷史文化研究的報刊視角
    他者想像與自我認同:鴉片戰爭前夕傳教士筆下的南中國海地區報道
    ——以《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為中心
    廣府場域下的中西文化踫撞
    ——國內近代南中國海地區中英文報刊研究述評
    19世紀中葉的廣州城市與社會生活
    ——基於《廣州大典》和近代傳教士中英文報刊的對照性解讀
    近代嶺南報刊中的廣州城市史料與城市生活研究
    近代廣州的城市觀察與社會想像
    ——以近代南中國海報刊為考察中心
    地理經驗、宣傳策略與宗教立場
    ——試析《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對南中國海地區歷史文化的記載

    第三編 歷史語境與文學文本中的民族主義
    一張書單和讀圖示例
    萬縣案與《怒吼吧,中國!》
    收束的民族主義
    ——《真美善》與《前鋒周報》的爭論和曾虛白的文藝思想體繫
    五卅案時期的北平文壇
    校園、紙張與民國時期北平文壇的沉浮
    ——一項基於歷史地理因素的期刊考察
    西學東漸四百年祭
    ——從利瑪竇、《四庫全書》到上海世博會(代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南中國海研究文錄:近代文學的連通地氣與吸納西風》: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西方列強迫使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在廣州等通商口岸,人們逐漸習慣了中西物資的自然流通,在頻繁的對外貿易中學會了利用經濟規律。19世紀中期的廣州城市商業貿易持續發展,中外商旅聚集於此互通有無。《廣州大典》中收錄了清代詩人王邦畿的《耳鳴集》,其中卷一《海市歌》中對廣州的海市貿易作了形像的描述:“霓虹駕海海市開,海人騎馬海市來。白玉樓閣黃金臺,以寶易寶不易財。驪龍之珠大於鬥,透徹光芒懸馬首。若將海寶擲人間,小者亦能仁桀紂。海市市人非世人,東風皎潔梨花春。海市人服非世服,龍文像眼鮫綃幅。海市人事非世事,至寶不妨輕相示。市翁之老不知年,提籃直立海市前。籃中雞子如日紫,要換市姑真龍子。龍子人海雲雨興,九州之大無炎蒸。”①為滿足日漸增多的中外商旅的需要,廣州的城市生活逐漸豐富,消費方式也多種多樣。廣州等沿海城市的開放,客觀上促進了城市近代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繁榮,但這種被迫的開放方式導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使得城市消費處於畸形狀態。近代廣州城市消費方式的多樣化表現為近代意義上的城市經濟崛起,煙館、茶樓,戲院、妓院成為隨處可見的場所。
    在時人筆下,當時廣州城市的娛樂生活較為豐富:“珠江水面有形形色色的船舶,它們來來往往,縱橫交錯,有許多甚至比歐洲船更大、更豪華。有的船隻成了尋歡作樂的場所,人們在音樂的伴奏下聊天、飲酒和喫飯,甚至還有妓館。歐洲商行因其掛在高杆上的旗幟而與眾不同,每家商行門前都有一面這樣的‘幌子’。建築這些商行的地方叫做‘十三行’,該街就被稱為‘十三行街。’”這種城市消費的畸形發展狀態,表現得最為明顯的是鴉片的公開銷售與走私鴉片的盛行。當時廣州的報紙曾這樣描述廣州城市對於鴉片消費的嚴重依賴,以及廣州城在鴉片盛行時的可怖場景:“鴉片煙即洋藥,稅則每擔征收銀三十兩,釐金每擔十六兩,另水腳補紋銀水加平等項,核計公煙到省,每顆須費洋銀兩員半。若復轉運別處,沿途抽釐,其費加倍焉,因而走私甚伙,或由火船,或由渡船,或徑到省,或半途拋下河裡而另雇小艇接濟者,巧計百出,莫可名狀。以廣州銷暢計,每不下七百擔。今查赴關報稅者,不逾三百擔,況此三百擔況中半是轉運西北江者,然則廣州城洋藥從何而來,由是推之火船走私者固多,而石龍肩挑來省者亦不少。”
    由於廣州通商口岸的殖民地經濟畸形繁榮,形形色色的娛樂活動隨之興起,賭博便是其中之一。賭博在19世紀中期的廣州城市生活中頗為普遍,它既能為民眾提供遊戲消遣,又能在某種意義上滿足廣州市民們對於金錢的渴望,因而在民眾中屢禁不止。廣州近代報刊中曾對一中年婦女開設賭場一事進行過報道,從中不難窺測當時的城市風氣與生活方式。《中外新聞七日錄》這樣描述婦女開賭博攤館的情形:“聞西關大地有一中年婦人名喚亞肯二姑,平日狡猾異常,巧於逢迎。而凡婦人之與相識者,陽則假以結交遊,陰則當魚肉以資吞噬。伊曾於本月在初旬、在大地開一女攤館,其勾引婦人賭博者,魚貫而來,蜂擁而聚,甚至喧嘩離還驚擾鄰家者,男女為之銜恨,雞犬為之不寧。”不過饒有趣味的是,地方官紳聞之極為切齒,將其捉拿歸案,並且迅速審判:“西關局紳於十六夜聞之,共為切齒,火速著勇目督帶壯丁至大地,將女攤館三面突圍,僅開一面,以放各買攤之婦。而各婦惶恐,或為鼠竄蛇行,或為鳥飛獸走,其狀不一而足,斯時止剩槁木死灰。帶勇者即喝壯丁,以鐵鏈鎖其頸形,眾喙同聲皆謂從未見婦人身帶銀鐺者也。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人生總有因緣,因緣模塑著人生。我出生在南中國海的一個小半島上,是大海的子孫。曾作《偶題》詩說:“我從海上來,來觀人間海。書葉且為舟,豈驚浪澎湃。細汗灑巨濤,魚龍走驚駭。直上銀河去,回首東方白。”因此,我到澳門大學任講座教授設立的第一個研究項目,就是“南中國海歷史文化研究”,帶領冷川、李思清、龍其林三位博士後學人進行為期數年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兩部論文集、六部學術資料集的成果集成。
    文學地理學是我近年研究的重要領域,我提出了“重繪中國文學的歷史地圖”的學術命題。該命題除了關注大陸各大文化板塊的研究,另一個很重要的關注領域就是海洋文化的研究。大陸各大文化板塊的研究,不僅包含了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的太極推移,還牽動其對角線的文化效應,少數民族的草原文化、山地文化和江河源文化,以及它們凝聚成的《格薩爾王傳》《江格爾》《瑪納斯》三大史詩的風貌,詩騷、李杜的地理文化詩學分析,以及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剪刀型效應等。文學地理學布下這些棋子,足以產生全盤皆活的效應。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