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重讀經典:上、中古文學與文化論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1854-2688
    【優惠價】
    1159-1680
    【作者】 趙沛霖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833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83380
    版次:1

    商品編碼:12196990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0
    字數:619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趙沛霖

        
        
    "

    內容簡介

    《重讀經典:上、中古文學與文化論集》選收作者論文45篇,其中三分之二寫於退休以後:1999-2014年。本論文集有以下特點:一、時代特征比較突出:新時期以來文學觀念的變化大地拓寬和加深了古代文學研究空間,在以揭示人的感情世界和心路歷程為中心的基礎上,多層面、多角度和多種手段並用地展開研究,從而使這些論文具有全新的面貌。二、創新性特征比較突出:有些論文提出了一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觀點,有些論文打破了長期以來的思維定式,為有關問題的研究探索了新的道路,有的論文沒有采用長期慣用的視角,而換了新的視角,從而有了新的發現。還有些論文不隻是視角新和觀點新,而是前人沒有研究過或繫統研究過的新論題。三、學術覆蓋面廣,內容豐富,涉及問題比較多。四、注意方法論的總結。五、有關方面對論文的反映較大。

    作者簡介

    趙沛霖,男,1938年10月生,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先秦八代三朝文學與文化研究。近年來的主要學術研究成果有《先秦神話思想史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20世紀詩經學術史》《莊子自然觀》《八代三朝詩歌新選》以及學術論文六十餘篇。

    目錄

    自序

    文學經典的價值及其研究意義
    ——代前言

    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
    一 神話傳說和寓言
    祖先崇拜與中國古代神話
    ——兼論中西神話不同歷史命運的宗教思想根源
    論神話歷史化及其對於我國文化發展的巨大影響
    中國神話的分類與《山海經》的文獻價值
    葛天氏八闋樂歌為秦民族史詩考
    褒姒的神話傳說及其文化思想價值
    試論中國寓言的起源
    二 《詩經》
    《詩經》宴飲詩與禮樂文化
    關於《詩經》農事詩的幾個問題
    《詩經》戰爭詩的歷史真實性
    關於《詩經》祭祀詩的幾個問題
    《詩經》的人文精神及其現代價值
    試論“變雅”作者群的理想人格
    《詩經》的文化批評研究
    海外《詩經》研究對我們的啟示
    三 《楚辭》
    兩種人生觀的抉擇
    ——關於《離騷》的中心主題和屈原精神
    屈原悲劇結局的時代特征
    屈原在我國神話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高唐賦》《神女賦》的神女形像和主題思想
    附:《登徒子好色賦》等四篇辭賦賞析
    四 先秦諸子
    試論孔子神話思想的內在矛盾
    墨子與帝王天命神話
    試論莊子的宇宙觀
    莊子哲學觀念的神話根源
    莊子自然觀的歷史進步性及其現代啟示

    八代三朝文學與文化研究
    司馬遷與帝王天命神話的終結
    ——《高祖本紀》和《趙世家》的神話學審視
    關於八代三朝詩歌的幾個問題
    漢《郊祀歌天馬》與祥瑞觀念、神仙思想
    關於曹植詩歌創作的兩個問題
    論阮籍《詠懷詩》
    ——出世思想與《詠懷詩》發展的三個階段
    郭璞《遊仙詩》中的神仙世界與宗教存想
    郭璞《遊仙詩》是學道修仙歷程的“自敘”
    ——試論《遊仙詩》的主題及其思想特征
    陶淵明的詩歌創作與人生哲學
    封建時代女性視角下的愛情與婚姻
    ——南朝女詩人鮑令暉詩歌簡論
    庾信山水詩的世俗化及其意義和影響
    新舊兩種觀念交彙背景下的南朝愛情詩
    不同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北朝愛情詩

    美學研究
    原始宗教與人類早期審美意識
    ——與鄧福星同志商榷
    先秦時代“美”義的發展和演變
    南朝山水詩的美學特征及其貢獻

    關於研究方法
    20世紀《詩經》傳注的現代性特征
    關於20世紀學術史的建構模式
    ——以20世紀《詩經》研究史為例
    關於綜合研究的幾點體會
    郭璞《遊仙詩》研究歷史的教訓與啟示
    文化人類學:從學科到方法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重讀經典:上、中古文學與文化論集》:
    以農耕文化為背景的農事詩是《詩經》中的重要一類,是指那些描述農事以及與農事有關的政治、宗教活動和日常生活的詩歌。農事詩以其特有的內容有別於《詩經》中的其他詩歌,如愛情詩、戰爭詩、怨刺詩、宴飲詩、祭祀詩等,具有其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歷來受到重視,並成為《詩經》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一般認為《詩經》農事詩大體包括以下十篇作品:《周頌》中的《臣工》《噫嘻》《豐年》《載芟》《良耜》,《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和《豳風》中的《七月》。封建時代的農事詩研究主要集中在農事詩與王業的關繫、農事詩的題旨、農事詩與祀典及其主祭者和作者等問題上;“五四”以後直至80年代中期,除了針對歷史上農事詩研究的封建主義思想傾向展開批判之外,還從歷史社會學的觀點對農事詩的題旨、思想特征和社會價值以及寫作年代展開研究,並在一些問題上取得重要成果。近些年來,農事詩研究的進展比較緩慢,沒有什麼突破,很多問題的研究仍然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上,特別是在對於農事詩的思想傾向、內容和藝術特點的認識上,更存在明顯的偏頗。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推動農事詩研究的進展,本文試圖從一個比較開放的視角和廣闊的文化背景上,並在與多種意識形態的交叉聯繫中對一些問題展開論述。
    為了論述的方便,根據各篇農事詩的不同思想內容和特點,把十篇農事詩分為兩部分:《豳風·七月》為一部分,其他九篇為一部分。之所以把《七月》與其他九篇作品分開,是因為這篇號稱“天下之至文”(姚際恆《詩經通論·豳風·七月》)的作品主要是詳明敘述一年四季的農事和農夫的生活,而基本上不涉及宗教觀念和宗教生活,這與用於宗教祀典祈求神靈保佑的其他九篇詩歌,無論是在思想傾向、內容特點上,還是在藝術表現、語言風格上都大異其趣。傳統的觀點無視這種重要區別,單純根據其涉及農事,便將它們等而視之,不利於研究的深化。為此,在“農事”的共同前提下,本文將它們“分而論之”,限於篇幅,本文暫不涉及《七月》,而專論其他九篇詩歌。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編選自己的學術論著,往往也是學者對於自己學術歷程的繫統回顧。
    說到學術歷程,我常常會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
    從初中開始,我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學和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歷史、宗教、哲學和文學藝術便懷有濃厚興趣。少年氣盛,一心想考入理想的大學,將來在這方面有所作為。1957-1959年讀高中時正值極“左”思潮泛濫,我的愛好和志趣與當時“轟轟烈烈”、“熱火朝天”的形勢格格不入而受到批判,願望不得已而落空。後來,在中學工作期間,教育、教學任務雖然繁重,但並沒有放棄學術追求。十分幸運,終於迎來了難得的機遇:1980年國家招考研究人員,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得以順利調入天津社會科學院,從此開始了研究生涯。
    這一年我四十二歲,已經邁入了中年。機會來之不易,歲月匆匆苦短,緊迫感油然而生。從1978年開始發表學術論文到今年,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裡,除寫了幾本書之外,還發表了160餘篇學術論文。研究範圍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1978年至2005年主要研究先秦文學與文化,2005年至今主要研究八代三朝文學與文化。盡管在這兩個方面都還是比較努力的,然而最終成績不過爾爾。“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我的“半路出家”的經歷恰好印證了《學記》中的這句古訓。
    回想起來,中學時代憑興趣和愛好的閱讀雖然不成繫統,又很膚淺,但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並對後來的研究工作產生了深刻影響。就在對自己的學術研究工作的成敗得失還沒有完全理清之際,一個更為重要和迫切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近一二十年來,文學理論界關於經典問題的討論頗為熱烈,並不斷有論著面世,然而,就在同一時期,經典作品在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那裡卻越來越不受待見,甚至於“死活讀不下去”。事情的發展似乎真的印證了一位西方學者的論斷:“現在對文學經典日益增長的興趣是建立在人們對其作用和價值懷疑的基礎上的。”①在西方,隨著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和大眾文化的興起,電影、電視、動漫和搖滾樂以及網絡遊戲、手機碎片化閱讀早已取代了但丁、莎士比亞、歌德、巴爾扎克和托爾斯泰,“如今每年進入耶魯的學生中僅有少數人具有真正的讀書激情”②,而文學經典“如今在普通讀者的記憶中已經蕩然無存了”③。以上兩句話分別出自美國當代著名學者哈羅德·布魯姆和萊斯利·菲德勒,此二人關於文學經典的觀點尖銳對立,但他們對於文學經典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正在下降和動搖的認識卻完全一致。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這種情況在西方有多麼普遍和嚴重!如今,這種不重視和輕慢文學經典、懷疑甚至否定文學經典的情況逐漸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普遍問題。
    在西方,隨著文學經典地位的降低,文學研究也受到後現代主義的猛烈衝擊,被視為雕蟲小技而邊緣化。不止如此,除文學經典之外,其他經典如史學經典、哲學經典和宗教學經典等也都遭遇同樣的命運。就這樣,顛覆經典的“解構”行動已經成為一種波及廣泛的浪潮。與此同時,自16世紀近代科學誕生以來即占有崇高地位的人文科學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削弱,顯露出式微勢頭,特別是從20世紀中期以來的六、七十年間,、人文科學的地位在急劇下降,而自然科學的地位則迅速上升,甚至取代了人文精神而成為人們思想觀念的領航者,並最終導致價值繫統的嚴重危機。這一繫列變化的直接後果就是現代人的精神空虛,物欲膨脹、享樂至上、消極頹廢和心理失調:焦慮、惶恐、缺乏歸屬感。
    以上所說西方社會由於人文精神缺失而導致的精神危機,我國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有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西方的這段歷史是我們最好的前車之鋻。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