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古代西北地區民族與社會問題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628-912
    【優惠價】
    393-570
    【作者】 黃兆宏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075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07536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2792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西北師範大學青年文叢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2
    字數:246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黃兆宏


        
        
    "

    內容簡介

    《古代西北地區民族與社會問題研究》由漢唐時期對西北地區的經略、入遷河西諸民族社會及其影響、西北各地社會經濟與文化、“黨項”社會與西夏的建立、封建社會後期的甘肅社會與教育五部分組成。其著力點將古代西北地區視為一個多民族活動的大舞臺,在這一大舞臺上展現了古代各民族人民政治、經濟、軍事、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紛繁活動。其中,在霍去病的西征路線,河西、隴右節度使,“黨項”族名的釋義,吐蕃人、高麗人、回鶻人人遷河西,《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床”,甘肅的書院、社學、義學等問題的研究中有自己的見解。

    作者簡介

    黃兆宏,1965年7月生,甘肅白銀平川人。1987年獲西北師範學院歷史學學士學位;1995年獲西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師從侯丕勛先生;2004年獲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楊際平先生。主要從事漢唐史與西北史研究,現為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教育中心主任。先後在《蘭州大學學報》《敦煌研究》《西北師大學報》《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著有《南北朝及唐代女性社會群體研究》《遼夏金的女性社會群體研究》《甘肅考古概論》等五部著作;主編《簡牘學教程》;參編《中國地域文化通覽·甘肅卷》《甘肅教育史》等五部著作。主持過甘肅省社科項目、西北師範大學科研項目各一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項目各一項。

    目錄

    第一章 漢唐時期對西北地區的經略
    第狩二年春季漢將霍去病西征路線與漢唐時期東段絲綢之路北道
    第狩二年霍去病兩次出征河西的戰術
    第三節 居延漢簡反映的漢代河西地區戍卒、田卒問題
    第四節 西漢河西地區防御工程體繫及相關問題
    第五節 西漢河西走廊“都尉”建置問題
    第六節 有關河西節度使諸問題
    第七節 有關隴右節度使諸問題

    第二章 入遷河西諸民族社會及其影響
    第一節 永嘉亂後中原社會群體人遷河西及其影響
    第二節 隋唐時期高麗人人遷河西
    第三節 8-9世紀吐蕃入遷河西及其影響
    第四節 回鶻人遷河西及其影響

    第三章 西北各地社會經濟與文化
    第一節 從河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看人類活動的狀況
    第二節 漢代河西走廊產業結構的變遷
    第三節 敦煌漢簡所見幾種農作物及相關問題
    第四節 《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床”
    第五節 歷代西北防治自然災害的對策及經驗

    第四章 “黨項”社會與西夏的建立
    第一節 “黨項”詞意辨析
    第二節 黨項與吐谷渾關繫探析
    第三節 7-9世紀吐蕃與黨項關繫
    第四節 黨項拓跋部的興起與西夏王朝的建立
    第五節 西夏政權的奠基人——李德明

    第五章 封建社會後期的甘肅社會與教育
    第一節 宋時期甘肅的教育
    第二節 明清時期甘肅社學及其性質
    第三節 清代甘肅的義學
    第四節 甘肅書院教育
    第五節 伊斯蘭教經堂教育
    第六節 藏傳佛教寺院教育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古代西北地區民族與社會問題研究》:
    二漢唐時期東段絲綢之路北道
    漢代自都城長安出發,西經咸陽,沿渭河,過寶雞,再沿千水,過隴縣,沿隴山東麓西北上,越過六盤山,經平涼、固原,再從靖遠地區渡黃河到達武威,這條道路為漢代絲綢之路東段北道所經。①《居延新簡》編號:EPT59:582記載:“媼圍至居延置九十裡,居延置至角某裡九十裡,(角樂)裡至揟次九十裡,揟次至小張掖六十裡。”據李並成先生考證,漢媼圍縣城即今甘肅景泰縣蘆陽鎮弔溝古城,居延置位於今景泰縣寺灘鄉白茨水,角枼裡位於今古浪縣大靖鎮,揟次縣位於今古浪縣土門鎮西三公裡的王家小莊一帶,小張掖即漢武威郡張掖縣,位於今武威市東河鄉王景寨古城。②
    從長安至今靖遠縣、平川區及景泰縣相接黃河地段的道路,在秦代就已開通,稱“回中道”。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③。秦始皇這次出巡,從咸陽出發,過回中(今隴縣西北至華亭的隴山東麓地區),上雞頭山(又作笄頭山,今平涼西北崆峒山以西,為過六盤山之要道),到北地(今寧夏東南部和甘肅東北部地區)。④可見,所經過的地區大部分就是這條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兩次出擊匈奴,漢王朝占領河西地區,為了加強對新地區的統治,漢武帝曾多次沿這條道路封四年(前107)鼕十月,“行幸雍,祠五疇。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⑤。漢代的回中,據《漢書·武帝紀》注記載:“應劭日:‘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險阻,蕭關在其北,通治至長安也。’孟康日:‘回中在北地,有山險,武帝故宮。’如淳日:‘《三輔黃圖》雲回中官在淠也。’師古日:‘回中在安定,北通蕭關。應說是也。而雲治道至長安,非也。蓋自回中通道以出蕭關。孟、如二家皆失之矣。回中宮在、淠者,或取安定回中為名耳,非今所通道。’”對此,我們認為應劭與顏師古之說是對的。漢武帝以前,由長安至高平(今寧夏固原),一般由咸陽向西至、淠(今陝西千陽),再向北經華亭而北。漢武帝從回中道另闢大路,經蕭關而北。蕭關,今寧夏固原縣東南部,其確定位置,古今多有歧義。漢代回中道,屬於馳道,為天子所行,它是長安通往高平的交通大道,對以後的長安至涼州(今甘肅武威市)北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此後,漢武帝多次沿此路西巡,其走向與今固原到西安的公路相同。
    秦漢時期,這條聯繫關中與甘肅的重要通道,也是北方匈奴南下的一條道路。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單於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印,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人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寧侯魏邀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車騎往擊胡。單於留塞內月餘乃去,漢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①
    唐代時,這條道路仍然發揮著重要作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涼州條》載,涼州“東北至上都,取秦州路二千裡,取皋蘭路一千六百裡”②。嚴耕望先生認為,“北”為“南”之偽,取秦州路者(絲綢之路東段南道),經蘭、臨、渭、秦、隴五州及鳳翔府至長安;“皋”為“烏”之偽,取烏蘭路者(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經會、原、涇、邠四州至長安。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向來辛勤鑽研和所流汗水,是凝結成學術成果的主要因素,而博覽群書和運用科學的方法技巧,是撰成高水平學術成果的關鍵所在。黃兆宏同志即將出版的《古代西北民族與社會問題研究》,在字裡行間展現了古代西北地區各民族及其諸多方面社會生活,可稱得上是一部有助於了解和認識古代西北各民族社會特點、人文狀況頗為有益的佳作。從本著作所運用寫作方法與技巧來看也較純熟,且逐漸有所提高。
    在一部新的著作出版之際,我們去評述其優點和不足,目的在於找到一個新的出發點與一架供繼續向上攀登的梯子,一旦新的出發點和供攀登的梯子找到了,之後的學術研究之路就好走多了。

    這部著作包括漢唐時期對西北地區的經略、西夏建國前的“黨項”社會、歷代河西多民族移民、歷代西北經濟與文化、宋代以後西北教育等問題。在書中對以上諸方面做了較為詳細的探討,尤其對漢唐時期經略西北地區問題用力較多,讀後印像較為深刻;對“黨項”部族興起與發展,及其為西夏立國奠定基礎問題的論述具有一定新意;歷代河西各民族遷移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是造成古代西北社會多次興衰的推動力等問題,說理頗為透徹。由此看來,這部著作具有綜合性特點。
    這部著作把古代西北地區視為一個多民族活動的大舞臺,在這一大舞臺上展現了古代各民族人民政治、經濟、軍事、地理、文化等的紛繁活動,其中霍去病西征路線、關隴節度使、“黨項”族名釋義、高麗人與回鶻人人遷河西、伊斯蘭經堂教育、清代義學及自然災害等問題的研究都有一定開拓與創新。
    這部著作雖然在較長時間內所完成,但在行文方面基本上保持了同一種風格。閱覽全文,語言通暢,文字基本簡練,論述問題清楚明白,讀後對所論問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

    這部著作也存在一些欠完美之處,其中包括對古代西北地區的絲綢之路、長城、茶馬互市等問題尚未專題探討;對部分問題探討不夠集中、深入;同時也有向“深沉”方面錘煉文句的必要等。考慮到以上方面的不足,現將史學界習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歸納於後,以供參考。
    在學術界,有一個傳承已久的說法,這就是“學無止境”之說。若細思之,“學無止境”之說,實際上具有“廣”與“深”兩個層面的意涵。學術界一般多留意亦多重視“廣”的意涵,並身體力行,希望成為學術研究的多面手。其實,“廣”的層面若把握不好,容易導致所做學問停留在問題的表面,這樣的文章雖多,但價值不大。做這種“廣”度的學問,雖無什麼大錯,可是卻把做學問的主要方面“深”的要求忽略了。做學問應把主要功夫和精力用在所研究每一問題“深”的層面上。“深”是為了揭示隱藏在史料裡面的歷史問題奧秘,是為了揭示所研究歷史問題的真相和本質。這樣就可以把所研究歷史問題在學術前沿上向前推進一步。所以說,做學問應“深”、“廣”結合,以“深”為主。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