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書繫·從現代到當代:新文學的歷史場域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王元忠王建斌馬超郭文元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463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463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583631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書繫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9
    字數:24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忠,王建斌,馬超


        
        
    "

    編輯推薦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書繫·從現代到當代:新文學的歷史場域和命名》以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富有意味的特征個案為研究對像,精選忠、王建斌十數年來相關論文26篇,依據作者和具體文學現像所置身的歷史時段,順延類化為“現代”和“當代”兩部分。其中現代部分12篇取名為“未曾遠去的風景”,著重從民間文化資源、主體性的建構、女性主體意識識別和啟蒙話題的演變等層面,論述了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現代性構建問題;當代部分12篇取名為“猶自遭遇的現場”,承繼現代部分的啟蒙和現代性等話題之外,別劈路徑,另從文學與政治的關繫、新時期文學的先鋒性建構、文學的地域性表達、底層文學的訴求和當代文學的傳統變異等方面,具體描述了當代中國不斷變動的歷史語境中中國文學的復雜景觀。

    內容簡介

    從現代到當代,中國文學有著內在綿延不斷的命題承續,但亦有因著外在文學活動場域的變動而引發的主題變奏。《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書繫·從現代到當代:新文學的歷史場域和命名》精選著者十數年來有關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論文24篇,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名為“未曾遠去的風景”,下編名為“猶自遭遇的現場”,緊扣特殊個案,立足中國文學在現當代特殊歷史階段之中一些重要的現代性命題和文學發生場域的演進關繫,從民間、個性、女性、啟蒙、政治、先鋒、底層等關鍵詞語的分析入手,具體論述了中國文學在百年歷史流變之中的變革和承續,顯見了著者主體對於文學並及中國文學現代性的認真思考。《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書繫·從現代到當代:新文學的歷史場域和命名》的寫作融學者之思與詩人之詩於一體,分析細致,論證嚴密,表述流暢優美,具有較高的學術和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

    忠,漢,甘肅甘谷人,1964年生,1986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繫;1995年到華東師範大學學習,1998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天水師範學院文史學院副教授,蘭州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長期從事文藝理論、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參與多項社會科學課題研究,業餘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在《星星》等雜志上發表過詩作和其他文學作品。

    王建斌,男,甘肅鎮原人,1974年2月出生,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天水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在《蘭州大學學報》、《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刊物發表論文十多篇,合著出版《電影藝術導論》、《隴右文學》兩部,主持完成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多項。

    目錄

    上編 未曾遠去的風景
    魯迅小說中婦女婚姻反抗行為的文藝民俗觀照——以《祝福》、《離婚》和《傷逝》為例
    從具體的物到精神的像征——魯迅寫作中的“犧牲”意念
    死亡事件的文學顯影——從一個典型個案看魯迅對於民俗文化的文學表現
    從俯視到正視——左翼文藝運動中魯迅大眾文學接受觀的形成
    自我的建構與迷失——郭沫若《天狗》一詩的意義解讀
    無法持續的青春——郭沫若詩歌創作中的“青春期寫作”表現
    時間的故事——郭沫若詩歌研究的歷史階段性分析
    愛的教訓和溫柔的撫慰——從文本和歷史語境的關繫看冰心的散文創作
    新詩寫作中的技巧專家——卞之琳詩歌寫作的藝術分析
    後花園隱藏了多少秘密——蕭紅小說《後花園》中“後花園”意像的意蘊解讀
    不經意的探索性——敘事視角與蕭紅小說《後花園》的寫作
    女性的散失——張愛玲小說寫作中的女性問題探索

    下編 猶自遭遇的現場
    不同的底層——“五四”新文學的啟蒙表達與當下的底層寫作
    別樣的現代——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觀照
    洗滌他們的靈魂——啟蒙視域下趙樹理小說的民俗文化表現
    政治上起作用——政治視域中趙樹理小說寫作中的民俗文化表現
    缺席的表達——論格非前期小說中的空缺敘事策略
    從暴力到溫情——餘華小說《在細雨中呼喊》的主題轉向
    我便期望一次蛻變——李雲鵬詩論
    再下邊是詩——簡論何來的詩歌創作
    腸胃引發的革命——以《海鮮啊海鮮,怎麼那麼鮮啊》為例談須一瓜小說中的底層敘事
    從生活到生存——胡學文小說《奔跑的月光》中的“尋找”主題解讀
    不徹底的政治新人——當代文學史背景下的帶燈形像解讀
    植根於民間的土壤之上——從神佛文化視域看賈平凹小說《帶燈》中帶燈形像的建構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很明顯,雖然在具體的故事內容的構成上,依據不同的表意目的,在不同的小說寫作中,魯迅有著不同的增刪變異處置,但是,這些不同的增刪變異處置,畢竟都是增刪變異,其增其刪其變異,自然都是圍繞著一種基本的東西進行的,因此,歸根結底,在不同的敘事之中,魯迅事實上都借用或涉及了一個大體相同的個人故事。
    這種被同一作者反復講述的故事,依據心理學的理解,往往是作者生活經歷中富有意義的構成,其可以稱之為個人生命中的“故事原型”,也可以算作是個人心理中的“重要情結”,它往往有意無意地即成為作家寫作的“母題”類故事,貫穿或遍布於作家一個階段甚或一生的寫作。通過對於這樣的母題類故事的分析,讀者不僅可以觸摸作家深層的心理構成,還可以探究作家對其進行變異處置時的目的、意圖,從而對於作家及其寫作都獲得更好的理解。
    翻閱魯迅的小說,讀者可以發現許多這樣的母題類故事,如幻燈片事件中的看和被看的故事,如狂人或瘋子的故事,如人血饅頭或犧牲的故事,等等,它們作為被魯迅反復寫作的主體故事,構成了我們走進魯迅小說和其精神世界的極為重要的基石。聯繫魯迅生活的實際,具體到前述的老母和夭折的兒子的故事的小說表現,我們可以有如下發現:
    一方面.我們從中可以體味到魯迅對於母愛的理解。魯迅十三歲時,祖父科舉案發,在家裡不斷為此變賣家產之時,慮及一家人的生活,母親每每為此潸然淚下;十六歲時,久病的父親逝去,母親寡母撫孤,備受生活的磨難;十八歲時,年幼的小弟弟又突然夭亡,母親為此哭紅了雙眼,但強忍著悲痛,她還是於各種復雜的家族關繫之中左右謀劃,堅強地將他們兄弟養大成人……諸多的事例,都說明了母親對於兒子們滿含苦澀但卻深沉的愛。緣此,雖然有人曾因為魯迅沒有直接寫過自己有關母親或母愛的文章(事實上是有的,根據馮雪峰等人的回憶,魯迅病逝前曾有過寫一篇表現母愛文章的念頭的,隻不過因為病情發展得太快,沒有來得及動筆),遂想當然地以為在魯迅的世界中,母愛其實是根本上缺失的,但從這些有關老母(或寡母)與兒子母題類故事的反復講述之中,通過另一種文字表達方式,讀者自是可以明白,母愛在魯迅的意識中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缺失。魯迅曾給人講過:“我娘是苦過來的”,因為有這樣的理解,所以從《藥》、《明天》到《祝福》、《在酒樓上》,從其中描寫母親和兒子關繫的片段之中,讀者便都能夠發現魯迅深藏於內心的對於無邊而又無私的母愛的感知和體會。因為這種感知和體會,所以讀者還可以看到,幾乎在所有相關故事的敘述之中,魯迅還通過敘事人的敘述,凸顯了生活世界中人們對於這種愛的缺乏感應:夏四奶奶和華大媽的悲哀隻有她們自己知道,單四嫂子的苦痛沒有一個人可以分擔,祥林嫂的嘮叨有誰會真心聆聽呢,對於母親於死去弟弟的愛念,呂緯甫甚至也不以為然。對別人冷漠的刻意揭示,恰恰從相反的角度,具體說明了魯迅對於這種冷漠的不能認同或真心的反感。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