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浙江的實踐·生態建設篇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617-896
    【優惠價】
    386-560
    【作者】 周志山孫定建向德彩鄭祥福章秀英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382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38264
    版次:1

    商品編碼:12499517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7
    字數:207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周志山,孫定建,向德彩,鄭祥福,章秀英

        
        
    "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浙江的實踐·生態建設篇》按照理念篇、實踐篇、經驗篇的邏輯順序編撰而成。其中,第一章為理念篇,從生態文明形態、可持續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創新理念等三個方面,為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提供理論支持。第二、三、四章為實踐篇,分別從三個方面,即生態戰略與生態制度建設、生態經濟與生態文化、生態環境與生態人居建設,闡述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舉措及其成效。第五章為經驗篇,也從三個角度主體共治:政府、企業、社會共治的協同治理;多重領域共贏: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多項機制保障:教育、法治、政策、技術、體制協同運作,對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和提煉。

    作者簡介

    周志山,浙江蘭溪人,哲學博士。現任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當代性、社會理論與實踐美學的研究。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項,主持廳局級課題4項,參與教育部、省規劃課題多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教材、編著、合著5部。在《社會科學戰線》等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專著獲浙江省教育廳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論文獲廣東省委宣傳部三等獎。

    目錄

    理念篇
    第一章 生態文明與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節 生態文明:一種永續發展的文明形態
    一 生態文明的提出
    二 生態文明的內涵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發展的新形式
    一 發展觀念的“生態學轉向
    二 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
    三 可持續發展觀的意義
    第三節 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實踐
    一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二 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進展
    三 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創新之處
    四 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範例:美麗浙江建設

    實踐篇
    第二章 生態戰略與生態制度建設
    第一節 綱領與戰略:“兩山論”與“兩隻鳥論
    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二 “鳳凰涅槃”與“騰籠換鳥
    第二節 思路與歷程:從“綠色浙江”到“美麗浙江
    一 從“綠色浙江”到“美麗浙江”的發展歷程
    二 從“綠色浙江”到“美麗浙江”建設的戰略內容
    三 從“綠色浙江”到“美麗浙江”建設的成效與啟示
    第三節 生態制度與規劃: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浙江樣本
    一 浙江省生態文明體制的建構
    二 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保障
    第三章 生態經濟與生態文化
    第一節 生態經濟在浙江的發展
    一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二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三 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第二節 生態文化在浙江的發展
    一 古代中國的生態文化及浙江因素
    二 當代浙江生態文化
    第四章 生態環境與生態人居建設
    第一節 綱領與戰略: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
    一 浙江省生態建設的有利條件
    二 浙江省生態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 浙江省生態建設的意義
    第二節 思路與歷程: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人居
    一 以治水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建設:從“811”行動到“五水共治”戰略
    二 創造綠色家園:美麗鄉村建設
    三 打造綠色產業:特色小鎮建設
    第三節 成效與範例:五水共治、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
    一 “五水共治”戰略的成效與範例
    二 “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效與範例
    三 “特色小鎮”建設的成效與範例

    經驗篇
    第五章 生態文明建設的“浙江經驗
    第一主體共治:政府、企業、社會共治的協同治理
    一 政府主導
    二 市場驅動
    三 公眾參與
    第二節 多重領域共贏: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 環境與經濟相協調
    二 環境與社會相協調
    三 經濟與社會相協調
    第三節 多項機制保障:教育、法治、政策、技術、體制協同運作
    一 教育先導
    二 法治保障
    三 政策支持
    四 技術支撐
    五 體制保證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浙江的實踐·生態建設篇》:
    一 發展觀念的“生態學轉向”
    社會發展觀本身也是不斷發展的。將社會發展觀置於生態哲學視域中加以考察,我們不難發現,在發展觀念上,人類經歷了一個從經濟增長觀到生態發展觀的轉變。
    發展最初被等同於經濟增長。許多國家為了擺脫二戰後面臨的嚴重危機和物質匱乏,出現了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發展浪潮,表現為對國民生產總值和經濟高速增長的熱烈追求。這種占主流範式的發展主義,把發展看作遵循歐美型的工業化道路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按照這種觀點,發展就是以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為強大動力,以GNP的增長率為主要衡量標準,以工業增長為根本途徑,以生產過程的空間密度集結和物質消費的最大化為基本手段,來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城市規模的擴大、綜合國力的提高以及消除城鄉之間、貧富之對立。有人把這種發展觀概括為“發展=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這種“唯經濟主義”的發展觀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戰: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生態失衡、分配不公、兩極分化、社會腐敗、政治動蕩、文化失落等一繫列自然一社會問題。具體地說,發展主義的實踐不僅造成了第三世界經濟社會發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性等弊端,而且加劇了人類奴役和榨取自然.導致人與自然的尖銳對立。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人類發展所遇到的生態危機,就是傳統發展觀的危機。國際社會稱這種現像為“有增長無發展”“惡的增長”,因此引起了人們的普遍懷疑和抨擊。人們發現,社會落後是由多種因素如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等相互綜合作用的結果,單純的經濟增長不等於社會發展,它還要求社會非經濟因素相應的發展和支撐,發展意味著全面的社會變革。於是,一種新的綜合發展觀便應運而生。所謂綜合發展觀,就是把發展看作以民族、歷史、文化、環境、資源等條件為基礎,包括經濟增長、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提高、文化觀念更新、自然生態協調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在內的綜合發展過程。“發展=經濟+社會”,其核心內容是經濟增長和社會文明的相互協調、同步發展,是一種多樣的文化進步。
    但是,無論是經濟增長觀還是綜合發展觀都沒有凸顯生態自然在社會發展中的優先地位和基礎作用,沒有將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繁榮置於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更沒有將生態矛盾、生態危機看作當代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人類生存、發展的最大威脅。簡言之,傳統發展觀沒有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學”轉向。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看來,當代資本主義盡管用高生產和高消費延緩了資本主義的壽命,但由於過度生產與過度消費而引起的生態危機、生態矛盾(即資本主義無限擴大的生產能力和消費需求與生態環境資源有限承載能力和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並擴展為全球性問題。在這種情勢下,生態發展觀的呼聲越來越高,所謂“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觀”要求實現發展的生態學轉向。
    所謂“生態發展觀”,是指人類社會的發展符合生態規律,經濟社會繫統與自然生態繫統之間良性循環、協調發展,從而使社會發展真正植根於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繫之中。生態發展觀實質上就是可持續發展觀。其基本要點在於:(1)生態發展觀堅持社會繫統與生態繫統之間的“一體化發展”。堅持從自然生態圈整體運行規律的宏觀視野來審視人類社會發展問題,認為生態環境是人類發展的基礎和依托,社會發展有賴於生態繫統的健康與穩定,倡導人類在促進生物圈穩定與繁榮的基礎上改造和利用自然,在尊重和保護自然的前提下謀求人類的發展與進步。(2)生態發展觀堅持社會發展與地球生物圈的承載能力相適應的“適度發展”。這種適度發展,包括適度的經濟發展、可控的人口增長、合理的消費需求、生態化的科技創新等,使經濟社會發展控制在地球生物圈的承載能力和良好的生態潛力的範圍內。(3)生態發展觀堅持人的解放與自然的解放相統一的“全面發展”。如果說人的解放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最高表現,那麼,自然的解放則是人的解放的現實基礎和前提條件。它要求實現經濟合理性、生態合理性、社會合理性三者內在統一的價值取向。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如果從1978年開始算起,中國近4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鑄就了世界第二大經濟共同體的“中國奇跡”。但我們知道,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種壓縮式的發展,這種壓縮式發展使得一繫列的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其中,一個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就是生態環境問題,即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發展模式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這一問題,使得資源環境承載力逼近極限,使得我們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環境急劇惡化,並日益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甚至老百姓身心健康的心頭之患。與此同時,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清新的空氣、干淨的飲用水、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方面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民有所呼,黨有所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對優美生態環境,對美麗中國、美麗家園的一種需要甚至渴望。與十八大報告相比,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部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中增加了“美麗”二字,指出在21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並將“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成效時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十九大報告還專設了一個部分,闡述“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認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顯然,十九大報告對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已經上升到了事關民族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
    浙江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在建設“綠色浙江一生態浙江一美麗浙江”的歷史進程中,堅持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觀,特別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在打造“兩美浙江”、建設生態省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素材和研究樣本,探索出了一條具有獨特“浙江經驗”的新路。總結並推廣生態文明建設的“浙江經驗”,對於進一步加強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使之真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鋻於此,由浙江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與研究生組織撰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浙江的實踐繫列叢書”之“生態篇”。實際上,近年來國內學界特別是浙江學界已有不少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浙江經驗”的總結和研究成果問世,發表出版了相當數量和質量的論文論著和各類報刊報道,本書正是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編撰而成。
    本書按照理念篇、實踐篇、經驗篇的邏輯順序編撰而成。其中,第一章為理念篇,從生態文明形態、可持續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創新理念等三個方面,為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提供理論支持。第二、三、四章為實踐篇,分別從三個方面,即生態戰略與生態制度建設、生態經濟與生態文化、生態環境與生態人居建設,闡述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舉措及其成效。第五章為經驗篇,也從三個角度主體共治:政府、企業、社會共治的協同治理;多重領域共贏: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多項機制保障:教育、法治、政策、技術、體制協同運作,對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和提煉。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