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修訂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4393-6368
【優惠價】
2746-3980
【作者】 張金龍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709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70998
版次:1

商品編碼:12763271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54
字數:91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張金龍

    
    
"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修訂本)》是第一部繫統研究中國古代禁衛武官制度的專著。在學術界首次明確提出“禁衛武官制度”概念,認為中國古代各王朝有關君主安全保衛及首都治安防衛的職官制度即屬於禁衛武官制度的範疇。全書分五編二十章一百餘節,對諸如領軍將軍(中領軍)、護軍將軍(中護軍)、左右衛將軍、武衛將軍、軍校驍遊、直合將軍與直衛諸職、幢將與郎衛、殿中尚書與司衛監、領左右與千牛備身、宮伯與武伯、衛尉、領石頭戍事、四中郎將、京畿大都督、殿中將軍、殿中司馬(督)、三部司馬、五部督、無難督、繞帳督、解煩督、帳下督、馬閑右部督以及四禁將軍、御仗左右、直蕩直突都督等等禁衛武官的發展演變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研究。通過對傳世典籍和出土文獻的仔細勾稽考索,釐清了不同層次禁衛武官的變遷歷程和政治職能,對禁衛軍權與魏晉南北朝政治的關繫做了深入探討,得出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結論和頗具啟發性的認識。宏觀上,緊密聯繫漢末至南北朝末四百年的政治史及政治制度史,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及其發展演變進行動態考察;微觀上,對浩如煙海的史料爬羅剔抉,探賾索隱,大限度地揭示出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及其制度的本來面目。在皇權帝制時代,以保衛君主為核心的禁衛軍權在國家政治結構中處於權力中樞地位,是專制君權的核心環節和主要實現形式之一。禁衛武官制度所體現的是禁衛軍權,研究禁衛武官制度史有助於深入認識中國君主專制體制及其運作機制,對全面準確理解整個皇權帝制時代的政治軍事歷史意義重大。

作者簡介

張金龍,1965年生於甘肅省甘谷縣,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掌繫,199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0年在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1986年以後任教於蘭州大學、山東大掌、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繫),2001年擔任博士生導師,2009年評定為二級教授。自1985年以來,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文史》《文史哲》等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石開究》
《北魏政治史》《治亂興亡——軍權與南朝政權演進》《魏晉南北朝文獻叢稿》《唐前“兵部”尚書研究》《考古論史一張金龍學術論文集》等論著近二十部(冊)。曾任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獲寶鋼教育獎、南京大學優秀博士後獎及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北京市特聘教授,獲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及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優秀圖書獎等近十項,獨立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各一項。目前主持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南史>修訂及教育部後期資助重大項目“北魏社會經濟制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將軍號制度變遷史研究”。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編 概念與前史
第一章 概念
——中古文官、武官與禁衛武官釋義
第一節 西漢“文官”與東漢官分文、武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的文、武官與“文武”之義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的“禁衛”與禁衛武官
小結
第二章 漢代禁衛武官制度概說
第一節 郎中令→光祿勛
一 西漢郎中令→光祿勛
二 東漢光祿勛
第二節 衛尉
一 西漢衛尉
二 東漢衛尉
第三節 中尉→執金吾與城門校尉
一 中尉→執金吾
二 城門校尉
第四節 八校尉與五校尉
一 西漢八校尉
二 中壘校尉“掌西域”職掌考辨
三 東漢北軍中候與五校尉
小結
第三章 漢魏之際禁衛武官制度的巨變
第一節 黃巾起義後東漢禁衛武官制度的變化
第二節 曹操霸府中的傳統禁衛武官制度
第三節 領軍將軍(中領軍)、護軍將軍(中護軍)的設置及其淵源
小結

第二編 三國禁衛武官制度
第四章 曹魏禁衛武官制度
第一節 領軍將軍、中領軍
第二節 護軍將軍、中護軍
第三節 武衛、中壘、驍遊諸將軍
一 武衛將軍
二 中壘將軍
三 驍騎將軍與遊擊將軍
第四節 五校、三卿與城門校尉
一 五校尉
二 光祿勛、衛尉與執金吾
三 城門校尉
第五節 領、護軍職掌與領軍組織繫統辨正
一 關於領、護軍“主武官選”問題
二 領軍組織繫統的變遷
小結
第五章 蜀漢禁衛武官制度
第一節 領軍
第二節 護軍
第三節 虎賁、三署郎將與羽林、殿中督
一 虎賁中郎將
二 三署郎將
三 羽林督與殿中督
第四節 光祿勛、衛尉與五校尉
……
第三編 兩晉十六國禁衛武官制度
第四編 南朝禁衛武官制度
第五編 北朝禁衛武官制度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武官是與文官一起支撐中國古代君主專制政體的兩根支柱之一,而武官中的禁衛武官則是這根支柱的核心,是封建皇權政治賴以生存的重中之重,因而禁衛武官在中國古代國家政權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迄今為止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主要著力於文官制度,武官制度的研究相對薄弱,而其中的禁衛武官制度則基本上還是一個空白。張金龍教授的新著《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是學術界第一部對於中國古代禁衛武官制度進行全面、繫統研究的專著,填補了這一學術空白,具有重要的開創意義和學術價值,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史研究領域的重大創獲。全書五編二十一章一百餘節,對於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的發展演變,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著重從制度變遷與個案考察兩個層面對魏晉南北朝的禁衛武官及其組織結構、政治職能等問題進行闡述。宏觀上,將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置於漢末至南北朝末四百年歷史長河的宏大背景下進行探討,緊密聯繫魏晉南北朝政治史、政治制度史,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及其發展演變加以動態的考察;微觀上,對浩如煙海的、分散的史料進行爬羅剔抉,探賾索隱,最大限度地揭示出這一時期禁衛武官及其制度的本來面目。本書的學術貢獻是多方面的,而創新與求真則是貫穿本書的兩根鮮明突出的紅線。
首先,本書是一部具有重要原創性的學術著作。其創新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理論創新。本書第一次在學術界明確提出了“禁衛武官制度”的概念,這是一個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理論創新。作者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歷史記載的全面考察,從中抽繹出了“禁衛武官制度”這一概念,將負責皇帝警衛、皇宮及京師治安保衛(包括京師外圍衛戍事宜)的所有武官統稱為禁衛武官。禁衛武官制度是指中國古代各王朝有關君主安全保衛及全國政治中心——首都治安防衛的職官制度,其核心職責是對皇帝及皇宮的安全保衛。禁衛武官制度史即是對歷史上禁衛武官組織繫統、職掌、沿革及其與君主專制政治的關繫等問題進行研究的政治制度史的分支領域。中國古代凡是與皇帝警衛、皇宮及京師治安保衛有關的官職都可以納入禁衛武官制度史的範疇進行研究。“禁衛武官制度”這一概念的提出將為中國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別開生面。軍權特別是禁衛軍權是古代專制帝國的支柱,禁衛武官制度概念的提出為更加繫統深入地考察帝制時代中國的君主專制政治與軍權關繫找到了一個新的切入點,從而有利於進一步認識中國古代君主專制政治的實質。作者認為:“在君主專制時代,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君主的安危也就關繫著王朝的命運。因此,以保衛君主為核心的禁衛軍權在國家政治結構中處於權力中樞的地位,對禁衛軍權的控制無疑也就成為專制君權的關鍵環節。”(第二十章·二)“禁衛軍權是中央集權體制下專制君權的核心環節,是專制君權的主要實現形式之一。禁衛武官制度所體現的是禁衛軍權,對禁衛武官制度的研究不僅在於對制度本身的了解,而且還在於它有助於從更深層次上認識中國君主專制制度及其運作機制。”因此,“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的研究,不僅對認識魏晉南北朝政治軍事史至關重要,具有重大價值,而且也對全面準確理解整個中國古代政治軍事史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結論)作者的這種宏觀認識,是對禁衛武官制度研究規律性的準確把握,這不僅表明本書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的研究具有雄厚的基礎和高層次的理論起點,而且對於認識中國古代君主專制體制下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政治軍事歷史也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創新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而理論創新尤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並未套用現代西方社會科學概念,而是從中國歷史的客觀實際中提煉出規律性的認識,從而達到了理論上的創新。在中國歷史的研究中,合理借用西方社會科學概念或新名詞無疑是必要的,但如果能從中國古代歷史記載中抽繹出新概念,將更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更能經得起歷史事實的進一步驗證,因而也就具有更強的學術生命力。
二是架構起嶄新的禁衛武官制度史研究體繫。在本書作者之前,關於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的專門陛研究極為罕見,更遑論禁衛武官制度史的學術體繫。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