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秦漢魏晉南北朝人口性比例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1192-1728
【優惠價】
745-1080
【作者】 高凱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7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760
版次:1

商品編碼:12567187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原歷史文化研究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0
字數:38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高凱


    
    
"

內容簡介

《秦漢魏晉南北朝人口性比例研究》旨在傳世和出土文獻的基礎上,去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產生人口性比例問題的原因、特點,並由此揭示人口性比例問題與當時國家政治、經濟發展、軍事態勢、宗教信仰、民族融合、風俗習慣和疾病狀況等之間的關繫,並企望為推動相關的研究做些微小的努力。

作者簡介

高凱,1965年生,湖南益陽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特聘教授。獨立承擔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及省級項目多項;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史、簡牘學和歷史醫學地理學。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節 1990-2010年以來的研究綜述
第二節 秦漢魏晉南北朝性比例失調的原因及特征
第一編 從出土材料看漢魏時期的人口性比例問題
第一章 從秦刑徒墓的發現看秦代的性比例問題及其影響
第一節 對秦刑徒墓研究的學術回顧及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秦朝的人口性比例問題及其影響
第二章 從居延漢簡看漢代的“女戶”問題
第一節 學術回顧及兩漢時期居延地區的地理環境概況
第二節 兩漢時期居延地區的歷史氣候變化
第三節 兩漢時期居延土素的變化及其規律
第四節 兩漢時期居延地素與戍卒的疾病及死亡現像的關繫
第五節 從居延漢簡戍卒的疾病問題看兩漢時期“女戶?問題
第三章 從尹灣漢簡看漢末東海郡的性比例問題及其影響
第一節 學術界對東海郡人口性比例問題的研究綜述
第二節 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新的解釋途徑
第四章 從吳簡看孫吳時期的性比例失調和疾病人口問題
第一節 學術回顧及孫吳初期臨湘侯國地理環境的簡況
第二節 孫吳初期長沙郡臨湘侯國的地理環境及人文環境簡況
第三節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吏民田家莂》所反映的“女戶”情況
第四節 吳簡疾病人口信息與現代疾病分類之關繫及其影響

第二編 從人口、性別政策看漢魏時期國家治理
第一章 從人口性比例失調看漢初的人口政策
第一節 關於研究漢初人口政策的學術回顧及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人口性比例失調問題與漢初的人口政策
第二章 從人口性比例失調看匈奴的婚姻制度及其影響
第一節 漢魏時期匈奴的婚姻制度——“收繼婚”的由來和研究概況
第二節 漢魏時期匈奴的淵源、世繫及其主要活動的地理區域
第三節 地理環境下土素的變化與漢魏時期匈奴的“收繼婚”的關繫問題
第三章 從人口性比例再論漢魏時期鮮卑與漢族的融合問題
第一節 漢魏時期鮮卑的淵源、世繫及其主要活動的地理區域
第二節 地理環境下土素的變化與漢魏時期鮮卑人口性比例問題
第三節 人口性比例問題與北魏時期拓跋鮮卑與漢族大融合的關繫
第四章 從人口性比例失調看漢魏時期道教的興盛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和漢魏時期人口性比例問題的產生
第二節 “興國廣嗣之術”的由來與道教的初步發展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興國廣嗣”思想的發揚與光大
第五章 從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狀況看西域在漢晉時期佛教東漸中的作用
第一節 學術回顧及相關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漢晉時期西域地區的土素鋅、碘變化與西域佛教
第六章 從人口性比例失調看南北朝時期的婦女地位
第一節 南北朝時期的人口性比例失調問題
第二節 有關南北朝時期婦女地位的研究概況
第三節 人口性比例失調問題與南北朝時期婦女社會地位的關繫

總結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中國古代人口史問題的研究,自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已近四十年,業已取得豐碩的成果,有數十部著作問世。然則多數成果最關注的是歷代人口數量、人口規模、人口消長規律、人口消長原因、人口移動軌跡、家庭規模等問題。近年來,移民史、少數民族人口史、邊疆人口史等領域的研究,仍沒有改變人口史研究的模式。與現代人口學研究相比較,歷史人口的研究對人口性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及人口質量等相關問題很少關注,對地理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繫,以及人類自身因素對人類自身再生產的影響等方面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對歷代人口規模和人口消長規律及消長的深層次原因,例如古代人口性比例問題的產生、發展和人口性比例失調問題對當時社會人口消長、政治、經濟、民族交往、社會疾病與社會保障繫統以及諸多文化現像產生的影響等二繫列重大問題,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高凱新作《秦漢魏晉南北朝人口性比例研究》一書,即試圖從人口性比例角度,對當時有關人口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作較深入的探討。
本書有幾個亮點,是值得關注的:
一是利用考古材料,對文獻中缺乏直接記載的有關男勞動力喪失,以致性比例失調的問題,加以論證。如對秦刑徒墓人數的懷疑,認為秦王朝頻繁使用男性勞動力,造成人口性比例嚴重失調,進而影響秦王朝人口繁衍;又根據居延漢簡數據,認為居延的地理環境中土素有效鋅含量減少,造成居延邊關戍卒疾病和死亡現像增多,導致因成年戍卒死亡而形成的兩漢時期的“女戶”;又據連雲港尹灣漢墓竹簡《集簿》材料出土,就西漢末年東海郡的人口性比例失調問題產生與發展的原因提出新的見解;利用《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壹)所提供的戶籍中疾病人口的數據,對孫吳時期長沙郡臨湘侯國的疾病類型與現代疾病分類的關繫,以及這些疾病類型對當時的人口性比例問題和社會生活的影響兩大方面做了詳細的論述。
二是從少數民族婚姻制度探討北方遊牧民族地區性比例失調問題。作者認為漢魏時期匈奴的“收繼婚”制度,是在特殊歷史地理環境下所產生的一種社會制度。原因是其主要活動區域屬於土素嚴重缺乏鋅的區域,由此引發生活在此的青壯年女性人口的大量死亡現像,從而形成了匈奴男女育齡人口中的男多女少的性比例失調問題。而為了保證匈奴民族正常的、必需的種的繁衍,有效地利用有生育能力的婦女,並使之在能夠有效生育的前提下、去盡可能多地孕育後代,便成為匈奴族的選擇這種婚姻制度的原因。同樣的原因,造成了鮮卑族育齡婦女在妊娠過程中的大量死亡。而鮮卑這種人口性比例失調問題的產生,也為漢魏時期鮮卑西遷“匈奴故地”與入主中原的過程中,與匈奴和漢族的大融合提供了契機,纔使得孝文帝遷都洛陽和實行漢化改革有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從宗教傳播看性比例問題。作者認為:由於漢晉時期西域佛教興盛地區地理環境惡劣,造成土素有效鋅、碘素的缺乏,進而造成了該區域嚴重的男多女少的人口性比例失調問題和許多惡性疾病如麻風病的肆虐流行,在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佛教傳播者為了更好地傳播思想,有意識地將佛教義理俗化。而同時在此過程中,也正是佛教逐步向中原傳播的過程,故此,反映在漢晉時期中原佛教義理的翻譯過程中,許多經典佛經中有關醫療、養生方面的內容被一次又一次地翻譯,不僅吸引了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皇帝和達官貴人的注意,逐步吸引了廣大百姓的眼光,而且,也引發了魏晉以後漢地僧侶屢
次西天取經的活動,從而為最終開啟佛教在中土迅速傳播的大門奠定了基礎。同樣的情況是,道教源自於中國本土,由於自東漢中期“賤殺女子”等殘害婦女的現像大肆泛濫,東漢中後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性比例失調問題,故而道教在許多方面講究的是今生的修煉,自然是十分重視對男女兩性生活的追求與提煉,而這些內容不僅僅是道教“房中術”所強調的方面,更是道教中的高層分子自東漢以後關注民生、關注社會安定與國家發展的“興國廣嗣之術”的思想根源。
故而本書與以往中國人口史研究模式有所不同:一,沒有用過多的內容去糾纏歷史上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男人、戰爭殺死多少男人、徭役占用了多少男人的婚育時間等具體的問題,也沒有過多地糾纏各個時期有多少女人死於溺嬰、難產以及有多少女人被各級統治者所占有以致喪失婚育機會等說不清、道不明的事,而是把主要研究內容,放在了探討人口性比例問題與國家政策制度、軍事制度、民族融合、宗教信仰、經濟發展等重大問題的方向上。二,本書所研究的人口性比例問題,不以嬰幼兒的出生性比例和老年男女的人口性比例為主題,而是主要研究青壯男女(即育齡階段)的人口性比例狀況及其社會影響。因為隻有這樣,纔能按照各個時期來自於正史與其他文獻記載和前人研究所得出的總人口數據,按照不同年齡段人口所占的比例,大致推測出青壯男女的人口數和人口性比例值。三,本書在研究方法上,運用了考古學當中的人類學資料、現代醫學、土素學等自然科學的成果來輔助說明問題。
以上研究在人口史領域裡具有開創性意義,雖然其結論不免有可商榷處,但是這正是學術創新的必有之義。希望能得到學界的批評和討論。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