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公共管理學(第二版) [Public Management]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陳振明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389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38937
版次:2

商品編碼:13543652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研究生教學用書
外文名稱:Public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8

字數:65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陳振明

    
    
"

內容簡介

由我國知名公共管理學家陳振明教授領銜著述的《公共管理學》-書,是一部經典的公共管理導論性教材,全面繫統、深入透徹地闡述了公共管理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公共管理學(第二版)》強調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建構,認為必須順應新時代我國發展的現實需要和當代哲學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的發展趨勢,立足本土、挖掘傳統、展望世界,提煉總結我國公共管理的實踐經驗,從基本概念、基本命題人手,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對接,探索“公共管理實踐-公共管理話語-公共管理理論-公共管理學科”的學術發展路徑,全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第二版)》首先梳理了公共管理及其相關概念,考察了西方公共管理學的範式變化和中國公共管理學的研究現狀,並從公共管理學的研究對像與性質、學科主題範圍、研究途徑等不同角度為公共管理學科劃界。在此基礎上,《公共管理學(第二版)》分析了公共組織及其結構與體制、過程與行為、環境與變革,並依次對政府改革與治理、政府間關繫、政府作用、政府工具等四個領域進行了重點研究和探討,進而從公共政策、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預算與財政、第三部門管理、戰略管理、績效管理、公共管理倫理等角度論述了公共管理學的主要分支領域。
與首版相比,《公共管理學(第二版)》對導論、政府改革與治理、政府間關繫、政府工具、公共預算與財政、第三部門管理等章節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和更新,以更好地反映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

作者簡介

陳振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廈門大學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纔,全國宣傳文化繫統“四個一批人纔”(“文化名家”)。兼任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七屆公共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及第七屆聯合召集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政治學評審組成員,福建省人民政府顧問和立法咨詢專家。出版《國家治理轉型的邏輯》《理解公共事務》《公共管理學》《政策科學》《公共政策分析》《競爭型政府》《政府改革與治理》《公共服務質量管理》和Citizen Particip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in China and Canada等論著;主編“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繫列”“公共管理與政治學繫列”“公共管理學科前沿叢書”“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文庫”“廈門大學公共管理繫列”“公共政策經典譯叢”“公共管理名著譯叢”等叢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公共管理及其相關概念
1.2 西方公共管理學的範式變化
1.3 中國公共管理學的研究現狀
1.4 為公共管理學的學科劃界
1.5 公共管理學科發展前瞻

第2章 公共組織
2.1 了解公共組織
2.2 公共組織的結構與體制
2.3 公共組織的過程與行為
2.4 公共組織的環境與變革

第3章 政府改革與治理
3.1 治理理論
3.2 當代國外的政府改革
3.3 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

第4章 政府間關繫
4.1 政府間關繫研究概述
4.2 西方政府間關繫的歷史與現實
4.3 中國政府間關繫的現狀與改革

第5章 政府作用
5.1 現代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角色
5.2 轉型期我國政府的角色定位
5.3 政府失敗及其防範

第6章 政府工具
6.1 政府工具研究概述
6.2 政府工具的理論脈絡
6.3 當代政府治理的新工具

第7章 公共政策
7.1 公共管理學視野中的政策科學
7.2 公共政策的內容
7.3 公共政策繫統及其運行

第8章 人力資源管理
8.1 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觀念
8.2 公務員制度
8.3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

第9章 公共預算與財政
9.1 公共預算與財政的理論基礎
9.2 公共財政管理
9.3 公共預算改革

第10章 第三部門管理
10.1 公共管理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10.2 全球第三部門的崛起
10.3 第三部門的地位與作用
10.4 事業單位改革

第11章 戰略管理
11.1 私人部門的戰略管理
11.2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興起
11.3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範圍
……

第12章 績效管理
第13章 公共管理倫理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公共管理是一門綜合性與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作為管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其內容涵蓋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等。改革開放40年來,在學界與實務界的共同努力下,公共管理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地位得以確立,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初步形成,影響逐步擴大。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回顧我國公共管理學的發展歷程及成就、探索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未來發展方向,既是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繫、學術體繫、話語體繫的內在要求。
我國具有悠久的治國理政研究傳統,近現代意義上的行政管理學或行政學(即後來的公共管理學)在我國的發展幾乎與西方同步。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行政管理學在誕生之初就被引進到中國,並逐步生根和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批哲學社會科學學科恢復重建,我國行政管理學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響應鄧小平同志的號召,張友漁、周世逑、夏書章、丘曉等老一輩政治學與行政學學者積極為行政管理學的恢復重建鼓與呼。例如:1982年1月29日,夏書章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呼吁“把行政學的研究提上日程”;1982年2-6月,中國政治學會委托復旦大學開辦全國行政管理學講習班;1983年,中國政治學會在濟南舉行政治行政體制改革研討會,討論了政治學與行政學研究的基本問題;198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勞動人事部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全國行政科學研討會”,提出建立有中國特點的行政管理學;1985年7月,《中國行政管理》雜志正式創刊;等等。這些都是推動行政管理學“補課”的典型事件。
在專業及機構設置方面,上世紀80年代中期,武漢大學等高校獲準設立行政管理本科專業。隨後,一批高校建立了行政學或行政管理學的教學與研究機構,有些大學將原來的“政治學繫”更名為“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繫”。1997年,全國研究生專業目錄修訂,增加了管理學門類,下設包括公共管理在內的五個一級學科,行政管理(行政學)從政治學中分離出來,成為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的五個二級學科之首,正式確立了公共管理學科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位。
此後,公共管理學在我國的發展進入快車道,扎根中國實踐的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逐漸形成。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是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其形成既是學科內在發展規律作用的結果,也受外在社會需要的推動。一方面,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及政府機構改革的偉大實踐,是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興起的強大動力和催化劑,為學科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研究空間。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改變了公共管理的實踐模式、理論形態和知識體繫,對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創新發展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在學科構建、學術研究、人纔培養和知識應用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成就斐然。
學科框架基本確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走過一條從本土研究與引進吸收雙軌並行到以我為主、不斷凸顯中國特色的發展軌跡。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發展的動力源泉,立足國情、堅持問題導向、凸顯中國特色是構建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目標與方向。40年來,我國公共管理學界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深入研究我國公共管理繫統、體制、機制、過程與行為,繫統總結我國公共管理實踐經驗,繼承和發揚我國治國理政優良傳統,密切關注當代中國及世界面臨的管理與政策問題前沿,吸收借鋻國外公共管理理論研究的有益成果,推動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建立起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基本框架。近年啟動編輯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之公共管理學科卷,可以作為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框架的一個參考樣本。該書編委會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形成了包含如下領域的學科框架:公共組織理論、政府改革與治理,社會組織管理、政策科學、比較行政與全球治理、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公共財政與預算、公共信息資源管理、公共管理倫理與法律、風險與危機管理、經濟政策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管理、資源環境政策與管理等。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