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世界漢學(第15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08-880
    【優惠價】
    380-550
    【作者】 耿幼壯楊慧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538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15389
    版次:1

    商品編碼:11803060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9-01
    頁數:208

    作者:耿幼壯,楊慧林

        
        
    "

    內容簡介

    《世界漢學》旨在給關切中華文明的歷史經驗事實和未來發展前景的各國漢學家,提供一個自由演說的園地,祈望以漢語的方式建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繫統之間溝通與對話,建構國際漢學研究的學術橋梁,為實現在21世紀的共同夢想而盡綿薄之力。全書分“漢學視閾”、“漢學名家”、“經典釋讀”、“藝術史辨”、“文學對話”、“文獻鉤沉”、“漢語研究”、“學者訪談”等版塊。

    目錄

    【漢學義理】
    歐法漢學考古學:文化混雜性研究/[法國]何重誼
    留華背景、範式轉型與東方現代性——僑易視域下的學術史進程與新漢學建構/葉雋

    【漢學史論】
    明末清初的通史著述——綱鋻體史著譜繫/[比利時]鐘鳴旦
    跨越間隔!——晚清與民國時期的外語報刊/[德國]瓦格納

    【漢學名家】
    利定自《華德辭典》識小/李雪濤
    羅存德《英華字典》研究/熊英
    李福清院士與中國年畫研究/閻國棟

    【經籍釋讀】
    復活孔子?幾點假設(一)——法蘭西學院授課講義(2012—2013)/[法國]程艾藍
    何謂詩意譯寫?——伊茲拉·龐德的中國詩歌和儒家經典翻譯/耿幼壯
    晚清時期的基督教神學翻譯:麥都思《三字經》與索菲亞·馬丁《訓女三字經》研究/[加拿大]孟柏

    【文學中國】
    白話文學的濫觴:賓為霖《天路歷程》(1865)的官話特征與歐化現像/黎子鵬
    重審“現實主義”——以安敏成的論述為中心/馬嬌嬌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世界漢學(第15卷)》:
    因此,在中國人眼中,西方人成為致力於科技探索和勘探地球的理性主義者,這既是耶穌會士和儒家學者第一次相遇的結果,也是中國學者對於基督神學漠然的結果。
    如此漠然的原因可能不僅僅如謝和耐所認為的那樣在於語言不相協調。法國佛教史學家安德烈·巴歐(AndreBarreau)提出,如果儒家學者和耶穌會士間的誤解源於彼此對立的文化思維間結構上的不相容,那麼如何解釋中國學者反對天主教教條時所作的批評和歐洲異教徒、唯物主義者、自由思想者所持的批判非常相似?由此觀之,我們應該注意到,反對道成肉身論、聖餐變體論及耶穌復活論的儒家學者,此時倒更像是“理性主義者”。
    中國學者與基督教信仰間存在距離,原因不僅在於思想方面,而主要在於政治方面:信仰存在於世界之外,萬物仰賴於斯的全能上帝意味著對皇權合法性的質疑,使其居位不穩,在其天授君權之上設置了一重更高的規則。法國大革命之前(或者至少不早於新教產生之前),教皇宗教權力與國王世俗權柄間的爭奪塑造了歐洲歷史。天主教制度作為一套獨立的機制,可適時通過道德訓誡審視政治權力(例如教皇擁有將君主逐出教會的權力),這一點在中國卻無直接對應物——至少在明朝期間對儒家都察院作出遲來而短暫的修整之前,尚無對應(清朝時期,該機構名存實亡)。
    通過對利瑪竇《基督教遠征中國史》進行細讀,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耶穌會士對當代漢學的影響,並進一步理解文化差異是相互聯繫的人類群體間合力創造價值的結果。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