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秦漢文化風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王子今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4646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146461
    版次:1

    商品編碼:10889611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天下文叢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6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王子今

        
        
    "

    編輯推薦

    兩漢入的生活節奏,漢武帝時代的民族精神,“造反”的詞彙史研究,東漢的“學習型社會”,“處士”與“議士”,《漢書》下酒。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演進的長河中,有曲折的狹路,也有江波平闊之處。作為中國史上的英雄時代,秦漢史的整體風貌“閎放”而“雄大”,作者對這一時代的文化節奏與社會風俗體察入微,從中可以領略更多的率真,更多的勇敢,更多的質樸,更多的剛強,以期摒棄頹唐的文化姿態,繼承歷史上英雄時代積極進取、奮疾勇決的風格。

    作者簡介

    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繫兼職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秦漢史。著有《秦漢區域文化研究》、《秦漢交通史稿》、《中國盜墓史》、《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郵傳萬裡:驛站與郵遞》等。

    精彩書評

    漢武帝執政,用事四夷,以武力拓邊,尚武之風益起,影響到社會生活節奏轉而更為驟急。當時人們熱心一種飛車競驅的“馳逐”運動,《史記?貨殖列傳》和《漢書?東方朔傳》中都有反映。被《淮南子?說林》稱作“追速致遠”的這種追求高速度的競技形式,為社會上下普遍喜好。
    ——《漢武帝時代的民族精神》

    “《漢書》下酒”已成遙遠古事,讀現今之史書,似不復有《史記》、《漢書》等“如此下物”。所謂“一鬥便醉”《南唐書》一類,或許也並不多見。史界朋友有誰能著書既“生龍活虎,繪聲繪色”,又“震撼一世,叱咤千古”者,我們自然應當真摯感佩,誠心祝賀,為之“滿飲一大白”,“復舉一大白”!
    ——《(漢書)下酒》

    目錄

    漢朝留給我們什麼(代前言)
    兩漢人的生活節奏
    漢武帝時代的民族精神
    秦漢人的富貴追求
    “富貴”的負面:漢代社會意識的明智閃光
    文化史視野中的秦漢“盜墓”現像
    《漢官》與“官數”
    秦漢少年官吏
    馳道和路權問題
    “領袖”的同義詞:以“魁”為中心的討論
    漢世“習戰陣之儀”與古代閱兵故事
    “造反”的詞彙史研究
    漢初梁國的文化風景
    長安:偉大的東方都市
    泰山:秦漢時期的文化制高點
    “沛譙”英雄的兩次崛起和漢王朝的興與亡
    節奏與風土
    方春蕃萌:秦漢文化的綠色背景
    秦漢抑商氣候
    秦漢時期的女企業家
    關於“範蠡之學”
    漢代的“小學”
    石渠千秋:漢代圖書收藏
    漢代民問的書籍流通
    漢代社會識字率推想
    東漢的“學習型社會”
    “處士”與“議上”:漢代民間知識人的參政機會
    “儒教”的發生
    秦漢“酒徒”散論
    居延“酒”事
    邊塞軍人酒後“鬥傷”案例
    《漢書》下酒
    唐人歷史意識中的“文景之治”印像
    流沙墜簡
    “肥瘠榮悴”感嘆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賤避貴”的交通規則,其實有十分久遠的淵源。人們熟知的“將相和”的故事中,有藺相如行路避讓廉頗的情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這樣的表現,與藺相如“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的地位不相符合,所以身邊舍人自羞請辭。按照常規,原本應當廉頗避讓藺相如。這樣的制度甚至表現在水路交通活動中。《三國志·吳書·虞翻傳》寫道:“(虞)翻嘗乘船行,與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驅日:‘避將軍船!’翻厲聲日:‘失忠與信,何以事君?傾人二城,而稱將軍,可乎?’芳閻戶不應而遽避之。”看來,“避將軍船”是當時禮俗制度,虞翻堅意不自避,而迫使麋芳“遽避之”,是因為傲然蔑視對方人格,而麇芳亦內心羞愧的緣故。
    帝王權貴出行時為了提高“止人清道”的效率,往往采用以聲響威懾的方式。《古今注》卷上寫道:“兩漢京兆河南尹及執金吾司隸校尉,皆使人導引傳呼,使行者止,坐者起。”這種“傳呼”,唐代又通常稱作“喝道”。
    《舊唐書·溫造傳》說,御史中丞溫造“嘗遇左補闕李虞於街,怒其不避”,捕其隨從予以籉辱。他在路遇中書舍人李虞仲時,又曾經強行牽走李虞仲乘車的“引馬”。與知制誥崔咸相逢,竟然“捉其從人”。之所以在道路行走時就避與不避“暴犯益甚”,就是因為溫造自以為位高權重,“恣行胸臆,曾無畏忌”。於是有大臣上奏:和、長慶中,中丞行李不過半坊,今乃遠至兩坊,謂之‘籠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擬之嫌。”以為如果不予糾正,則損害了古來制度。唐文宗於是宣布敕令:“憲官之職,在指佞觸邪,不在行李自大。侍臣之職,在獻可替否,不在道路相高。並列通班,合知名分,如聞喧競,亦已再三,既招人言,甚損朝體。其臺官與供奉官同道,聽先後而行,道途即隻揖而過,其參從人則各隨本官之後,少相闢避,勿言衝突。又聞近日已來,應合導從官,事力多者,街衢之中,行李太過。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