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情感管理的藝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574-832
【優惠價】
359-520
【作者】 姜信珠李尚靜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200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200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8754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2
字數:299000

作者:姜信珠,李尚靜

    
    
"

編輯推薦

“情感哲學家”姜信珠精選48個剖析人性的故事
展現情感的48種面貌,邀你從經典名著中找回Z真切的自我
韓國年度網絡票選冠軍,教保文庫、現代經濟研究院推薦
韓國《中央日報》年度好書,中央圖書館人氣圖書
憂傷、憤怒、嫉妒、憎恨、絕望彌足珍貴,壓抑或扼殺這些情感都是不幸的。
如果今天我們陷於不快的情緒裡,明天就更加值得期待。
盼望明天能沉浸在幸福中的悸動,或許就是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動力。

內容簡介

本書從斯賓諾莎在《倫理學》中對情感的定義出發,結合四十八部經典文學作品,描繪了情感的四十八種面貌。這是一本讓人更了解自己、正確辨識自我情感的書。
斯賓諾莎是對人類情感有Z深的愛與理解的哲學家,區分並定義了四十八種情感。作者借用斯賓諾莎的定義,挑選了四十八部小說中的經典場景,呈現出情感震懾人心的力量。這些內容組成四十八堂“情感課”,帶領讀者走進情感花園的神秘大門,讓讀者深切體會內心的各種面貌,活出完整的自我。

目錄

前言/
序/
第一部 地之語/
自卑/
自滿/
驚異/
好勝/
野心/
愛情/
勇敢/
貪婪/
厭惡/
博愛/
憐憫/
悔恨/
第二部 水之歌/
驚慌/
輕蔑/
殘忍/
欲望/
渴望/
輕視/
失望/
酗酒/
過獎/
嘉獎/
欣慰/
榮譽/
第三部 似春花/
感謝/
謙遜/
義憤/
嫉妒/
敵意/
嘲弄/
肉欲/
貪食/
恐懼/
同情/
恭順/
憎恨/
第四部 風之痕/
懊悔/
吸引/
恥辱/
膽怯/
確信/
希望/
傲慢/
謹慎/
快感/
痛苦/
恥辱/
復仇/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自卑
ABJECTIO
為了成為生活的主人
要克服的奴役意識
《木木》
伊萬·屠格涅夫
奴隸是沒有資格擁有愛情的,作為人世間最重要的感情,愛情僅僅對自由之身敞開大門。對此,蓋拉辛深有感觸,且是兩次,通過自身所受到的苦痛深深體會到這一點。一個奴隸陷入愛情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上了年紀的女地主對此也了然於胸。因為當所愛的人出現時,為了保護那個人,有的時候奴隸會拒絕執行主人的命令。農奴和奴隸一樣,隻能否認自己的感情,即使難以否認,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加以否認。
蓋拉辛雖是一個聾啞人,卻力大無比,他對與自己處境相同的塔基雅娜心生愛慕之情。女地主的直覺告訴她,危機正在逼近。因為忠心耿耿的蓋拉辛在保護自己這份珍重情感的過程中,會讓自己獲得新生,成為一個坦然自若、堂堂正正的個體。從女地主的立場來看,擁有這樣為了愛而奮不顧身的奴隸,多多少少是危險的,正是出於這個理由女地主纔會倉促地將塔基雅娜嫁給別的農奴。
對蓋拉辛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失去如此寶貴的東西,因此他感到無比的傷心和困惑。但很快他就死了心,還自我解嘲愛情對農奴來說是一種奢侈品。女地主的第一次詭計非常“成功”地得逞了。但是不管多麼淳樸的農奴,自己的感情一旦被否認,自然會產生不悅之感,讓他難以忘懷。就在蓋拉辛痛苦傷心的時候,他很偶然地發現了一條在河岸泥潭中掙扎的小狗,並且救下了它。看到小狗垂死掙扎的樣子,蓋拉辛仿佛看到了自己作為農奴痛苦生存的樣子,所以他把小狗帶回自己住的地方,傾盡他所有的真誠飼養它。或許是為了抹去那個叫塔基雅娜的女人帶來的痛楚,以及失去愛情的苦痛,蓋拉辛給小狗取名叫“木木”,對它傾注所有的愛,因為他潛意識裡認為隻要不愛人,自己對動物的愛,女地主不會表露出什麼不滿的。
出乎意料的是,女地主一如既往,沒有任何改變。事實上,作為女地主,她的主人意識不可能對任何有可能帶來危機的事情置之不理,因為在她的意識中,農奴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感情的主人。
這次,蓋拉辛放下心中的石頭,完全沒有意識到女地主的心態。不,隻能說他太天真了,因為他根本不明白,主人對於奴隸擁有自己的感情這件事情本身就持否定的態度,所以不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沒有例外。與上次將塔基雅娜嫁人不同,這次女地主干脆將木木置於死地。以塔基雅娜是農奴為理由,女地主可以隨心所欲地擺布她的命運,何況是像木木這樣不能開口說話的牲畜呢?處死木木根本不需要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非常珍惜木木的蓋拉辛無法將木木交於女地主手中,讓她殺死它,即便是這樣,農奴身份的蓋拉辛還是沒有辦法保護木木,因為對蓋拉辛都可以任意左右的女地主,對蓋拉辛的所屬物更是可以肆意處置。
結果蓋拉辛決心親自處死木木,他覺得為了與他形影不離的木木,這是最後一次表現愛的機會。與其死在厭惡的人手中,不如死在愛它的人手中,這樣會讓木木更好受一些。這是屠格涅夫短篇小說《木木》中所描述的一個讓人惆悵難眠的場面。木木喜歡的食物是在一碗盛滿肉的白菜湯裡,放進撕成碎片的干面包,當蓋拉辛最後一次喂木木喫的時候,他的心情是怎樣呢?蓋拉辛在為木木準備著這豐盛的晚餐時,他的淚水止不住流淌下來。最後在晚餐之後,他將木木帶上船,搖起槳來,將船劃到江中心。
終於蓋拉辛將身體挺直,臉上掛著痛苦的憤懣之情。他用繩子將兩塊磚頭纏在一起,在繩子上打了一個活結,把它套到木木的脖子上,之後把木木舉到河面上,默默地注視“她”,那是他最後一次看“她”。木木以毫無恐懼且信賴的眼光看著他,輕輕地搖著尾巴。他轉過腦袋,瞇起眼睛,松了手。不管是木木掉下去時發出的尖厲的哀號,還是沉重的磚頭擊起水花的聲音,所有的聲音蓋拉辛全都聽不到。就像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最寂靜的夜晚也一定不會那樣寂靜,對於他來說,最喧鬧的白天也是寂然無聲。
從表面上看,蓋拉辛屈服於女地主的壓迫,但不要忘記,女地主從來沒有命令過蓋拉辛殺死木木,所以蓋拉辛的行為是出於一種消極的主觀性判斷。換句話說,這是蓋拉辛從自身的性格出發對女地主的一種消極的反抗。當然即便采取積極的方式,蓋拉辛也未必能保護木木,因此哪怕是采取消極的做法,他也不能讓木木死在女地主手中。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我們之所以喜歡照相,是因為看到了讓自己激動萬分、情不自禁的風景和朋友,從而想要使其永遠留在記憶當中。若沒有以上那些情緒的產生,我們是不會將手機或相機拿出來的。可見風景和朋友並不是我們照相的真正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留下這份激動和快樂,風景和朋友隻不過是一個媒介罷了。是的,這樣的照片所要表達的並不是風景和朋友如何的美好,而是為了傳遞我們當時的心情。當然這些心情並不僅僅是激動和快樂,有時也有驚嘆、憧憬、悔恨、憤怒等情緒。
人類是一個有情感的族類,也是以情感為基礎而活躍於社會的族類。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東西,還是什麼樣的事情都能夠吸引我們的眼球,引起情感上的波動。如果沒有情感的話,那麼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會漠不關心,也不會留下記憶。換言之,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過眼煙雲,我們對此也不會產生任何情感上的波動。幼年時期的幸福和不幸為什麼總會在潛意識中浮現在我們的腦海呢?因為,幼年時期的記憶就像暢遊在湖中的鱒魚一樣,也會在我們情感的海洋中暢遊,快樂、痛苦、渴望、失望等各種各樣的情感使我們的情感世界更加絢麗多彩,也讓我們的情感記憶更加深刻難忘。在人生的每一段路上,我們所見過的晚霞、白雲,陪伴過我們的朋友、老師和家人,都會在我們的心裡留下一個位置,就像每一張已經褪色的照片一樣。可長大成人之後,我們學會了壓抑甚至埋沒情感,因為社會生活和職場生活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如果對每件事情都心存亦喜亦悲的情感,我們就會感到很疲憊;或者如果太誠懇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就會失去很多利益。情感是記憶大門的敲門磚,成人之後,我們的情感變得如一潭死水一樣,無風無浪,沒有任何起伏。也許正因為如此,當我們長大成人以後,在我們的記憶海洋中,再也找不到相關的記憶了。更加悲慘的是,當我們變老年後,甚至連當天所做的一切都不記得了。人生隻有一次,為了我們的人生,我們要找回一直被壓抑得變形的感情,活出風采,活出自我。
情感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沒有情感生活,人生就沒有喜悅,沒有激情,更沒有記憶,所以我們要感受自己的情感。隻有這樣,我們纔會擁有五彩繽紛、光彩耀目的記憶,我們的人生纔會充滿歡聲笑語。好了,親愛的朋友們,言歸正傳,現在讓我們開始吧。這本書會讓我們找回與記憶有關的形形色色的人間眾相,在讀這本書時,你並不是獨自一人,有許多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在陪伴著你,同時還有情感專家斯賓若莎和作為作者的我陪伴各位坐在這趟尋找情感的列車上。為了讓我們寶貴的人生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請認認真真地閱讀這本書吧!
2013年11月深夜
於光華門工作室

“理性”是我們篡改感官證據的根源。
隻要感官顯示生成,流逝,變化,它們就沒有說謊。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采

在當兵的日子裡,沒有比休假更讓人興奮憧憬的了,特別是第一次休假,簡直有一種如上天堂般的幸福感,這種感覺可能會終生難忘。相反,每次假期結束以後要歸隊時,總會感到惆悵,好像有一種跳下萬丈懸崖的決心。第一次休假時,父母和朋友一見到我總是問個不停:“聽說軍隊管理很嚴喲!”而我本身也是一副獃板無趣的軍人模樣。此外,我的生活也像在軍隊一樣按部就班,例如,每天按時起床。面對這樣的自己竟被問起這樣的問題,自然就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在休假期間,有時候跟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有時候一個人去看電影或去書店看書,我想盡可能地嘗試完全不同於軍隊的生活。現在回想起來,其原因可能是軍隊的緊張生活讓我的情感有所收斂,而休假時所做的一切事情隻不過是情感的宣洩罷了。
韓國軍隊的生活讓我變得像機器人——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在軍隊,一條鐵的紀律就是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就像韓國軍隊裡流傳很久的一句話:“服從上級命令就如同服從上帝。”這就是軍隊的生活,沒有自我,隻有命令。人類所擁有的情感在軍隊裡可以說是一種奢侈品,或者是一種妨礙軍隊生活的障礙物。在韓國軍隊裡,有時候上級下達的命令讓人覺得不僅不公平,還很荒誕。這些命令和上級的無理行為將我的自尊心摔得粉碎,為了忍耐,我不能以我的情感和過去的經歷來判斷,甚至要保留我所有的思想。上級們不但踐踏隊友之間的感情,還嘲笑隊友:“小兵根本就不是人。”這種生活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可那種舔馬桶蓋似的羞辱感至今還揮之不去,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腦海裡。當時那些侮辱我人格的事情之所以能夠忍下來,是因為我將憤怒和侮辱這樣的情感強制性地壓抑下去了。
是的,在那時的情況下,我隻有將這種本能的情感吞咽下去。當人不能徹底地向外界傳遞自己的情感時,他隻好壓抑所有的情感。難道隻有軍隊是這樣嗎?在職場的上司面前,學校的老師和教授面前,在公公婆婆面前,在警察和監察面前,在黑社會暴力面前,或者在政治權利面前,在社會理念面前,我們不可能將自己的情感完全表露出來,而是盡可能地加以掩飾。但這很難辦到。這些情感包括憤怒、快樂、冷漠、絕望、憎恨、同情,甚至愛情,當我們心中充滿其中任何一種情感時,本能告訴我們,我們有可能面臨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受到傷害的事情。
壓抑情感或者扼殺情感的行為都是不幸的。明明活著,卻如尸體一般沒有情感,怎麼可能幸福呢?因此必須讓我們的情感復活,這也是人生的本能和義務,所以我們纔會去電影院看電影、去林蔭附近的探戈舞廳跳舞、欣賞舒伯特的《琶音琴奏鳴曲》,或去書店買小說和詩集來閱讀,以此來舒緩自己的情感。如果我們所壓抑的情感不能復活,我們的人生將了無意義,隻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如果什麼事情也不想做,那就放下一切去旅行吧!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們的陌生地方,這樣也不用壓抑自己的情感了。在那個陌生的地方,不會出現公司的領導,不會出現嚴厲的公婆,更不用去遵循使人窒息的社會理念。在那個陌生的地方,遇見新的朋友,欣賞新的風景,讓自己所有的情感如同燃燒的篝火一樣完全地釋放出來。
與上一代人相比,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更加忙碌和緊張,這也說明幸福離我們越來越遠。生活條件越惡劣,情感越容易被壓抑。但幸福的生活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自然和自在地表露情感。“櫻花的凋零,讓人心生惆悵;銀河的閃爍,讓人心生喜悅;朋友的幸福,讓人心生愉快;聆聽馬勒《第五交響曲》第四樂章,讓人心生悲哀;與漂亮的人相遇,讓人心生愛意;公婆的驕橫行為,讓人心生憤怒;他人的惡評,讓人心生羞辱;蹦極臺的跳躍,讓人心生不安。”隻有將這些情感完全表露出來,我們纔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在這些情感中,有我們想要的情感,也有我們不想要的情感,但不管是怎樣的情感,都是從我們內心迸發出來的,使我們擁有與眾不同的固有色彩。這也是我們真正地活在世上的證明。因此,痛苦、博愛、嫉妒等情感對我們很重要。今日的不快讓我們更期待明日,對未來也更充滿希望,相信未來會幸福,也許是讓我們努力生活的一種力量。

納博科夫寫的《洛麗塔》,相信大家都看過吧。這部小說講的是一個中年男子愛上了十幾歲的少女洛麗塔的故事。這個故事既淒婉如泣又動人心弦,但是它曾經因違背社會理念而備受抨擊。中年男子愛上跟自己女兒一樣年紀的少女,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亂倫的行為,所以這部小說一直以來都讓讀者產生一種不快的情感。“洛麗塔綜合征”這個詞也應運而生,指對小女孩產生性幻想的一種精神疾病。小說的男主人公亨伯特的告白:“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惡。”也是小說的開場白,可謂動人心魄,引人入勝。亨伯特的愛情自然會引起那些曾經對愛情有過刻骨銘心記憶之人的共鳴。
亨伯特對洛麗塔的愛情是一種受萬人詛咒的愛情,對於這種瘋狂的愛情,亨伯特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最初,亨伯特非常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因為他深深地了解那會給洛麗塔和自己帶來怎樣的影響。但是感情有如彈簧一樣,越壓抑爆發得越猛烈,在某一個瞬間,情感如同革命,使凌駕於心頭上的理性屈服。也就是說,與理性相比,情感位於上風,這難道不是所謂的悲劇嗎?不,這並不是悲劇,當然主人公的愛情與社會理念格格不入,但主人公還是決心保護自己的情感,因為主人公並不是理念的奴隸,而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不認同自己愛情的人,就是不認同自己;相反,認同自己愛情的人,就是認同自己。最終主人公認清了這一點,即對洛麗塔的感情的本質就是自我本質的再現。
從本質上來看,人類是理性的嗎?當面對情感時,人類所爆發的欲望隻不過是難以得到的渴望罷了。當我們徹底地面對情感時,即便隻有一次,不管是誰,都會很容易知道,人類是感性動物而不是理性動物。事實上,與人類的理性相比,人類的感性更容易釋放出來,理性之所以會出現,也是為了控制感性。但是當理性和感性敵對時,總有一天,在情感的殘忍報復面前,我們都會承認自己是多麼的無能。
在這裡,我們要把康德所認為的理性與其他的理性區分開來,因為康德對所有的情感都無條件地采取敵對的態度,這並不是理性的做法。盲目地抵制情感的爆發是不理智的,斯賓若莎的理性值得稱道,而對情感,他不但認同,還理性地將其發揮出來。
在哲學家中,斯賓若莎是唯一追求“情感倫理學”的哲學家,而其他哲學家幾乎都倡導“理論倫理學”,斯賓若莎所闡述的情感倫理學非常簡單,即與他人相遇時,以事實來說明我們的情感是如何產生的,這其中包括快樂和痛苦,甚至任何一種情感。
我們在精神上可以感受重大的變化,有時候可以漸趨完美,有時候隻是向完美邁出一小步。但這些激情(passiones )向我們闡述了快樂(laetitia )和痛苦(tristitia )是怎樣的情感。
——斯賓諾莎,《倫理學》
是的,當我們遇見某個人時,有時候會有一種自己更加完美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快樂。如果和這個人分開,我們會覺得人生好像缺少了什麼。與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人分手,不管什麼時候,總會刺痛我們的心靈。還有一種相反的情況,當與某個人相遇時,我們會產生一種自己並不完美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痛苦,也就是說,與其在一起感到索然無趣,不如分別,反而會感到快樂無比。這種痛苦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不幸的事實。斯賓若莎勸告我們,當面對痛苦和快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時,我們會拒絕給予我們痛苦的人,保持與給予我們快樂的人的關繫。所以斯賓若莎的“情感倫理學”也叫做“快樂倫理學”。
我們可以借助斯賓諾莎的幫助,來分析深愛洛麗塔的亨伯特的內心狀態,也可以說是復雜的情感狀態。亨伯特與洛麗塔在一起時感到無比的快樂;與洛麗塔分手時感到無限的痛苦。按照斯賓諾莎所言,亨伯特在愛著洛麗塔的同時,就會感到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完美。普通人無法接受亨伯特對於洛麗塔的這種愛情,甚至會詛咒它,所以亨伯特站在了愛情的十字路口:是選擇讓自己更加完美,還是放棄這個機會呢?是選擇快樂,還是冷漠的理性呢?令人欣慰的是,亨伯特的選擇符合斯賓諾莎的理論,而面對所謂的社會和理性,他坦然自若、置之不理,寧可受到他人的鄙視。對亨伯特來說,洛麗塔是他人生的航燈,是他的“生命之光,生命之火”。所以對他來說,所謂“罪”的標簽隻是他甘願忍受的一個小小的影子罷了。

不管什麼樣的情感都是神性的,因為情感扎根於平凡的人生,具備使其發生巨大變動的力量,更是我們個人無法選擇和控制的。所以情感隻能是“神性的”,而不是“人性的”。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話中,有掌管人類所有情感的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與不安情感有關的嘲神摩墨斯,與不和情感有關的不和女神阨裡斯,還有與愛情和熱情有關的阨羅斯。古希臘人認為,陷入自身意志無法掌控的情感都是神的捉弄所致。因為與人類相比,這些希臘神更懂得情感。古希臘人認為情感是神性的,從情感可以主宰我們未來這一點來看,可以說完全正確。若與某個人相遇時感到快樂,我們就會夢想著與他生活在一起,並努力使之成為現實。相反,若與某個人相遇時感到痛苦,我們就會有種潛意識的欲望,希望不是我離開對方就是對方離開我。
就像浩瀚無邊的海洋擁抱著無數波浪一樣,我們的心裡也隱藏著各種各樣的情感。但是,對我們來說最困難的是確定我們究竟被何種情感所包圍。最初以為是快樂的情感,後來卻發現是痛苦的情感;同樣的道理,表面上認為的情感和事實上感受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被稱為憐憫的情感,看起來與愛情類似,好像屬於快樂的範疇,事實上隻不過是基於別人的不幸而產生的一種痛苦的情感,所以不能與我們憐憫的對像生活在一起。最初兩個人看起來可能很快樂,可是不需要多長時間,他們就會傷害對方,陷入痛苦之中。基於憐憫而與對方在一起的人其實內心願意看到對方的不幸,因為他人的不幸纔是他生活下去的“動力”,這和“吸血鬼”沒有任何差異。如果對方幸福,他就會產生自己不再被需要的感覺,這就是一種痛苦。
所以,因為憐憫而在一起的兩個人怎麼能幸福呢?他們之間的關繫怎麼可能是快樂的呢?“他是一個不幸的男人,他需要我。”憐憫由此產生,但是陷入憐憫情感的女人並不希望男人得到快樂和幸福。她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可以照顧不幸之人的優越感,或者一種比他人更幸福的感覺。口渴的人若沒有得到足夠的水,為了繼續求水解渴,就不會從給水的人身邊離開。然而總有一天,口渴的人會完全解渴,他就會掐住給水的人的脖子,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的不幸被利用並加深了。可見憐憫是一種非常殘忍的情感。不過我們還是將這種情感與最讓人欣慰的愛情混同,這是一種致命的行為。憐憫會讓雙方完全失去自我,陷入頹廢的狀態,所以我們要具有識別情感的銳利目光。當我們被某種情感所困擾並因此迷失自我的時候,就需要確定這種情感屬於快樂的情感還是痛苦的情感。
很久以來,我們被自己的情感所壓迫,連表露這些情感都十分吝嗇。所以當我們受情感困擾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隻能是不成熟和生澀,甚至對自己的情感感到懼怕。“唉,這難道是愛情嗎?”“我真的討厭那個人嗎?”在與情感有關的問題上,我們甚至連孩子都不如,總是弄得一塌糊塗。因為孩子是坦率真誠地表現自己情感的,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情感不可信,甚至很危險。如果你聽不到“你將來會變成這樣”的心靈低語,那麼你根本無法想像未來是幸福的。現在我們開始進入情感課堂。我們所講的課程並不是社會上流行的英語課程,也不是所謂的專業知識課程,而是為了我們的精神健康所開設的課程。從現在開始,我們逐個分析已經發生、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情感。換句話說,我們將要明確地分析每一種情感會帶來怎樣的依托和命令。
在學習情感的課程中,我們並不是孤獨的,這一點讓人非常欣慰。一位堪稱人文學燈塔的同行者將給予我們幫助,這位同伴是歷史上對人類情感研究貢獻頗大的哲學家斯賓諾莎。他是一位前所未有的偉大哲學家,將人類的情感分成四十八種,並對每一種情感給出明確的定義。此外,還有很多文學家將以他們的著作告訴我們,人生會因各種情感而發生怎樣跌宕起伏的變化,這些文學家包括:約翰·福爾斯、加繆、富恩特斯、埃米爾·左拉、托爾斯泰、喬治·奧威爾、屠格涅夫、菲茨傑拉德……他們的名著也會對我們的情感課程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這些文學巨匠的作品都是我們分析各種情感的有力例證。例如,約翰·福爾斯的《法國中尉的女人》就通過各種人物故事的展開來探求欲望情感。我們情感教程的教學方式是站在哲學家斯賓諾莎的角度,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刻的分析,進而解釋各種各樣的情感。
在本書中,我將四十八種情感分成四個部分進行說明,當然這四個部分並不是絕對的分類,而是為了更加方便解釋情感,基於加斯東·巴什拉的理論來進行分類的。加斯東認為人類的想像由物質產生,所以他把人類的想像分成四類,這四類想像由四種物質產生。本書的
四個部分就以這四種物質命名,即土、水、火、風。微妙的、可愛的又不可或缺的人類情感,好像大地上遍地綻放的新芽,美不勝收。變幻莫測但有時候充滿激情的情感,好像彎彎曲曲的溪水,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喃喃低語。熱烈卻很容易熄滅的情感,好像纖細顫抖的篝火,讓人浮想聯翩。而冷漠空虛的情感如同讓人瑟瑟發抖的寒風,使人陷入沉思。在講述每一種情感之後,附加了“哲學家的勸告”,這些小節是出於我的苦口婆心。其實,安排這些小節的目的在於,在完成立足於斯賓諾莎和大文豪的情感教程之後,對於這一情感到底會給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作一個具體性的總結。所以“哲學家的勸告”是情感教學的應用部分和實踐部分。好了,現在準備揚起情感之帆,航向廣闊無邊的情感大海。讓我們盡情聆聽四十八首情感之歌。在此過程中,我們不能被某一種情感迷惑,一定要掌握好這四十八種情感,應該像走在回家路上的奧德修斯一樣,去尋找隻屬於我們自己的情感!Bon Voyage (一路順風)!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