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如果末日無期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王十月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440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44037
版次:1

商品編碼:12424803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開本:32
出版時間:201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1
字數:196000

作者:王十月

    
    
"

內容簡介

如果時間不是一條線,空間是層層虛擬;

如果生是一串代碼的創造,死是永生的變體;

如果一切的經歷都是幻覺,一切的結果都是想像;

如果未來主宰今天,思維主宰世界;

如果愛情在前世,相遇在今生;

那麼,人該怎麼辦,人生的意義在哪兒?

愛因斯坦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分別隻不過有一種幻覺的意義而已,盡管這幻覺很頑強。”

世界離奇,人生曼妙,五個故事,帶你走到時間的盡頭,世界的邊緣,人性的黑洞,感受未來現實主義的魔幻與神奇……魯迅文學獎得主的燒腦科幻,描摹愛的*級狀態,狂想人類&極未來。


精彩書評

虛擬現實世界中的“超文本”敘事

(文藝報|趙振傑)

王十月的《子世界》是一篇帶有硬科幻色彩的作品。小說中夾雜著大量夢境與幻想,離奇燒腦的故事情節令讀者不禁聯想到電影《楚門的世界》《西部世界》。在硬科幻外殼的包裹下,小說的內核始終是追問那個亙古永恆的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那裡去?

今我,一個自稱是未來現實主義的作家,在大巴車上邂逅了從事人工智能研發的女程序員如是。在兩人交談甚歡、情愫暗生之際,一場車禍從天而降。今我避險及時,傷勢不重,而如是卻一直處於昏迷之中,醫生診斷她成了植物人。出於憐憫與內疚,今我時常前往醫院看望,期間從如是父親口中了解到她一些傳奇的人生經歷,隨即以此為素材,著手創作一篇科幻小說:主人公瑞秋自幼命途多舛,先後經歷過3次生死,最終都奇跡般地生還,這使她對生命科學和天文物理學產生出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瑞秋以優異成績考入著名的奧克土博工作室,研究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瑞秋在今我的筆下起死回生,電腦文稿中自然而然地出現了“7月15日,瑞秋從昏睡中蘇醒過來”的文字——奇跡隨之顯現,如是神奇復活,並於當日更新微信朋友圈:“感謝我的神,續寫了我的生命代碼。感謝這全新的生命,感謝你給我新的名字——瑞秋。”

為了給這不可思議的巧合建構一個合邏輯的因果聯繫,今我深度開發自身的想像潛力,繼續書寫瑞秋的故事——在遙遠的2030年,奧克土博工作室科研人員有能力虛擬出2130年人類所需的生存環境,並將該世界命名為“子世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子世界科技文明的發達程世界人們的想像,僅用了10年就創造出他們的“子世界”,奧克土博隻好將其命名為“孫世界”。更為恐怖的是,孫世界沒有將目光投向未來,而是將探索的觸角伸向時間的來處,“啟動了世界和子世界的虛擬世界計劃——返祖計劃”。奧克土博工作室招募了兩名志願者“下凡”到子世界科技團隊中,企圖阻止孫世界的返祖計劃,瑞秋就是志願者之一。與瑞秋一起的另一名志願者艾傑尼是奧克土博工作室幕後金主,ZERO財團董事局主席的公子哥。為了擺脫父親光環的籠罩世界,艾傑尼將病毒植入下凡者的生命代碼中,從而導致他和瑞秋沒有按照原定程序去往未來,反而回到過去,投胎到了1990年。瑞秋成為了現在的如是,而艾傑尼則化身為今我。在奧克土博的關注和協助下,今我(艾傑尼)與如是(瑞秋)於2017年2月1日22時23分再次相遇,在一輛大巴車上……

剝去科幻小說的外衣,其實《子世界》還存在著另一重寫作維度,即勘探小說文本的敘事邊界與可能性。王十月巧妙地將VR藝術特征融入到文學創作之中,從而為小說文本建構了雙重敘事時空:一個是今我和如是所在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艾傑尼、瑞秋和奧克土博所在的“科幻世界”。這兩個世界彼此交彙,互為因果。此外,作者還通過一繫列文字遊戲,有效地模糊了作者、敘事者、人物角色之間的界限:今我既是小說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講述人,同時還帶有部分作者的影子;“如是”這個名字也很耐人尋味,每當她發言時,“如是說”便即刻顯現出幾分佛學讖語的意味,如是與瑞秋的身份互換,也滲透著六道輪回的色彩;奧克土博,October的英文諧音,即“十月”之意,小說作者筆名即“王十月”。在作者筆下,奧克土博主要負責子世界人類的生死,掌握生命代碼的修改權,然而,有時他又對子世界人類的生命軌跡無能為力,甚至其自身的命運也會因子世界而改變。在奧克土博這裡隱藏著一起“文學公案”,即作者與人物的關繫問題:作者是人物的主宰,還是人物的附庸?人物是被作者所驅遣的,還是自主能動的?是作者在寫,還是為某種神秘力量代言?就像小說中提出的問題一樣——是子世界誕生了孫世界,還是孫世界世界?在這一充滿了交互性的“超文本”敘事之中,文學創作的邊界變得曖昧含混,真實虛擬、主動被動、開始結束、存在虛無、靈魂肉身、生存毀滅……一切均是未知,一切皆有可能。正如小說所言:我們都身處曲徑分岔的迷宮之中,惟一能做的或許隻是走下去,“往迷宮深處走”。


目錄

目錄

第一部:子世界

第二部:我心永恆

第三部:莫比烏斯時間帶

第四部:勝利日

第五部:如果末日無期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後記

2017年,我決定寫科幻小說。

在這之前,我被定義為現實主義作家。我寫下的大多數作品,是近三十年來普通打工者的生活。我的長篇小說《無碑》,因此被稱為一部“無限接近真相的小說。”另一部描寫打工者生活的長篇小說《收腳印的人》被認為是“以反先鋒的姿態抵達先鋒的境界”,“是70後一代一個重要的發端”。按道理,寫打工者的生活,我有著豐富的生活積累,也更容易獲得好評。但我還是決心放下這種勢頭,開始寫科幻小說。

不是心血來潮,是我多年的夢。在2008年寫下《無碑》之前,我已經寫了一部科幻小說,寫到十萬字時,因故放下,一放就是十年。

我出生在長江南岸的湖北荊州,巫鬼文化是荊楚文化的核心。

我從小就在這種神秘的文化氛轉裡長大。小時候,經常有人傳說誰家母豬生了一頭像,某地女人產下一盆青蛙,某人夜行時遇上了鬼。家裡孩子夜哭,會請巫師書寫“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念,一覺睡到大天亮”貼在路邊。我們認為貓是通靈的,貓死之後,要將其尸體掛在高高的樹梢任風吹雨淋日曬,漸漸回歸天地。

荊楚的夏天特別熱,在我的童年時,農村還沒有通上電,夏夜家家都在稻場上搭了床鋪睡覺。滿天的星鬥,清淺的銀河,月亮裡的吳剛和搗藥的玉兔,後悔偷喫了靈藥的嫦娥。經常能看到流星劃過天空。

長輩們說,流行劃過,是有人死了。

流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銀河裡有多少星星?

那些星星上也有人類嗎?

有時會看到一團火從天而降,眼見著就落在了離家不遠的地方,第二天去尋,什麼也尋不著。我的童年的大多數夏夜,就這樣睡在星空下。

然而,除了神話傳說,沒有人能告訴我,天河中發生了什麼。那遙遠的星空裡究竟有什麼。我開始做夢。常年做相同的夢,夢見有一根繩索,從地上伸向無限遙遠的天空,我是一隻螞蟻,我的任務是順著那根繩索朝前爬行,可是每次要麼是繩索斷了,要麼,我沒有爬到盡頭就醒了。為什麼我總是重復做這樣的夢?我求助過弗洛伊德,求助過榮格,求助過周公解夢。求助過給我上課的心理學教授。

無解。或者說,沒有讓我信服的解。或許我來自遙遠的外星。我在夢裡,渴望回到故鄉的星球?十五歲時,我在一本雜志上,讀到兩句詩。

想起我時就想起我,像想起春天裡的一個夢。

忘記我時就忘記我,像忘記夏夜裡的一顆星。

記不清這兩句詩是誰寫的,詩卻記了三十年。

這兩句詩感動了我。在童年的夏夜,我見過無數的星,永恆在天際的,一閃而過的,化著了火把落到了地上的。我想,文學的種子,就在那時種在我的心底。遠方的天空是那樣美麗而神秘,而我無法觸摸,也對她一無所知。

童年的我,開始了莫明的憂傷,沉默少言。

1986年,一件事,改變了我。我不記得那個具體的日子了,那個晚上,和往常一樣,我和我哥,還有鄰居,坐在門前的黑暗中聊天。沒有月亮,隻有星光。突然間,黑夜變亮了,亮得如同滿月,天地間被一層銀色的光芒籠罩著。不知是誰先發現了,在西邊的天際,有一顆星在變大,變大,越來越大,從一豆星光,變得大如拳頭,地上被照得雪亮。所有的人都獃了。村子在沸騰。有老人突然就跪下了,衝著那越變越亮的星磕頭,嘴裡念念有詞。星光持續了足有十分鐘,然後漸漸暗淡下去,星星變小了,變小了,一星如豆,然後消逝。老人說,這是玉皇大帝開了南天門,這時下跪許下的願望都能實現。我那時已經上初中,不信玉皇大帝開南天門之說,更不相信許下的願為實現。可是,無法解釋看到的是什麼。哥哥說這是UFO。第二天到學校,許多同學都在談論那顆星。從那時起,我開始對有關UFO的書著迷,對一切人類未知的現像著迷。那時的鄉村,能找到的書十分有限,我一直相信,我在1986年經歷的是一起UFO目擊事件。我多次對人說起過這次目擊。許多許多年後,我讀到了《萬物簡史》,知道了人類有記載的兩次肉眼可見的超新星爆炸,其中一起就在1986年。我纔知道,我當時看到的不是UFO,而是超新星大爆炸。

2005年,我在湖北武漢一家公司工作。公司的老板徐工,是中科院武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徐工患有尿毒癥,做過腎移植手術,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對我們這些下屬特別好,像對自己的孩子。他給我講了許多物理學的知識,也推薦我看在當時比較冷門的有關宇宙的書。我因此知道了宇宙大爆炸,知道了平行宇宙理,當然,最讓我著迷的是量子物理對世界的描述。當時的我,對一切未知的事物,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成為作家後,我對現實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未知世界的關注。我認為,作家要有勇氣、有智慧面對我們這個時代最主要的問題。這些年來,科技的飛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VR,這一切帶來的改變,必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主要的問題。

我聽一個從事生物工程的朋友說,人類實現永生,已經不再是不可能的夢想,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身體裡將穿行著無數的納米機器人,它們隨時修復人體老去的細胞,清除我們身體裡的病毒,人類的壽命,在不久的將來,將延長至一千年、一萬年,甚至更久。未來,人類將是人機合一的新物種。當然,納米機器人植入手術,將是昂貴的手術。我關心的,不是人類是否可以活上一千年、一萬年,甚至永生,而是,如果有了這樣技術,一定會有大量人付不起這昂貴的手術費。就像今天,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所有益處。那麼,誰能永生,誰不能永生,就成了問題。永生人和不能永生的人,將成為兩個不同的物種,他們之間,也必然會產生問題。還有,如果真的人類永生,我們將如何面對這漫長無盡的生命?我們真的會快樂嗎?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如果末日無期?

這個問題開始糾纏著我。於是,我計劃寫下一部書,書名就叫《如果末日無期》。這個問題隻是一個抓手,借由問題,我針對當下正在迅速發展的前沿科技,提出了一繫列問題。我們正在面臨的,或者即將面臨的。我基於中國神話、傳說、道家、佛家、量子力學,人擇原理,在小說中建立了自己的宇宙模型:沿著莫比烏斯時間帶世界、子世界、〇世界。並由無限多的莫比烏斯時間帶,組合成多維的莫比烏斯時間帶。我還提出了人類將來進化的終極形態,是脫離肉身,脫離一切外在的束縛,僅以意識存在。並假設所謂宇宙常數,暗能量,實際是就是進化成為了純意識的人類。我讓人物在我的宇宙模型裡自由發展,我隻是觀察者,記錄他們的生存。

我將這部書,稱之為“未來現實主義”。

我不知道這部書是成功還是失敗,我隻是用自己的方式,回答我童年面對星空時的疑惑。我不知道人死之後究竟是什麼,不清楚在另一重宇宙,或者四維、五維、直至十一維的空間裡發生了什麼。於現實而言,我的存在,不過是夏夜天際一閃而過的流星。也許,這部書,能讓我的生命存在得到延續。許多年後,也許有人會因此而想起我,認為我預言了他們的生活。但是不管人類如何進化,時間如何扭曲,不管是在三維世界,還是十一維的世界,我讓小說的結尾,落腳在最樸素的情感,愛。用那兩句我喜歡的詩結尾:

忘記我時就忘記我,像忘記春天裡的一個夢。

想起我時就想起我,像想起夏夜裡的一顆星。

2018年5月19日於魯迅文學院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