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美麗新疆叢書 琴弦上的家園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李貴春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1056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10568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9375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叢書名:美麗新疆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作者:李貴春


    
    
"

編輯推薦

《美麗新疆叢書 琴弦上的家園》是一本詳盡展示“新疆”的圖書,文字的含蓄雋永、圖片的精致難得,都使本書成為熱愛新疆、好奇新疆的讀者不可不讀的好書。

內容簡介

《美麗新疆叢書 琴弦上的家園》著力呈現的是新疆的民俗和風情。區別於絕大多數新疆旅遊指南和研究性質的圖書,本書的作者們多數是資深的旅遊作家和文化學者,他們用富有文學氣息的筆觸,以深入居住腹地、對風土人情入木三分的刻畫,詳細地介紹了新疆各少數民族的生存景像,以及生活中的民俗內涵,既有歷史真實感,又有現實感召力。
本書整體是以“新疆故事”的有趣形式來講述新疆、呈現新疆的。作者們走訪了奇人異事,搜集了民間傳奇和罕見古籍,深度挖掘出新疆獨特的民情風味。在本書的“講述”中,包括了自然地理、生活情趣、社會時態等多方面的內容,從傳統文化到民族習俗,從古代文明到當代生活,從飲食文化到民居建築, 涵蓋了衣食住行從傳統到當代的傳承與延續,比較全面地描繪出了一幅生動活潑的新疆民族風情畫。內裡逸聞趣事迭出,兼具濃郁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屬於清通曉暢又言之有物的文化散文。
所以你能在這本內容豐富的書裡,了解新疆各少數民族塵封百年的歷史淵源、歷史秘事,也能隨著攝影機般的視角深入帕米爾之巔的迷宮城堡——勒斯卡木村,探秘這與世隔絕之處的生存形態;既可以流連在熱鬧的新疆歌舞和樂器中,也能從探究柯爾克孜族的取名習俗中,了解該民族歷史文化的精髓;此外,這裡還有民間藝術巨著的介紹,新疆最後一個滿族村落的見聞,代代傳承的民族工藝的展示;也有喬魯克靴匠的現身說法,南疆老手藝人的生活感慨;而古老的生土民居,充滿奇異色彩的城堡,更給本書增添了獨特的新疆味道。

作者簡介

李貴春,1958年1月出生於山西應縣,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編審職稱。現任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黨委書記、副總編輯。

精彩書評

★《琴弦上的家園》展示的是新疆民俗和風情,作者從具體的場景入手,介紹新疆各少數民族的生存景像,以及生活中的民俗內涵。全書通過具體的細節,介紹在悠久歷史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和風情意味,為讀者提供了解新疆,認知新疆的機會。
本書注重體現出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呈現出豐富的新疆故事。新疆遼遠闊大,無論是歷史、族群,還是地理或人文,都有博大的背景和凜烈的氣魄。作者們的視角與新疆地域形成一致對應,找到了適合他們敘述的題材,對新疆做了一次全方位展示,從中可見大地域,大風貌,大山川,大視角,大氣韻,讀來有強烈的氣息撲面而來。
——新疆新聞出版局局長古力先·吐拉洪

目錄

文化彙聚精彩
1魅力無窮的維吾爾傳統文化
2童話世界裡的哈薩克
3帕米爾之巔的迷宮城堡
4喀什的三種時間
二、民俗風情讓人陶醉
5諾魯孜節:歡慶春天的節日
6新疆焉耆縣回族婚俗
7婚禮甜蜜了整個牧場
8嫁出去的新郎 娶回來的新娘
9達裡雅布依:胡楊林裡的悄然隱者
10轉場:從鼕窩子走向春天的草原
11新疆最後一個滿族村落見聞
12柯爾柯孜族取名習俗 民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三、風味小喫新疆味道
13新疆味覺旅程之肉食盛宴
14新疆味覺旅程之特色主食
15新疆味覺旅程之美味飛禽
16新疆味覺旅程之美味點心
17新疆味覺旅程之飲料冷飲
18新疆味覺旅程之特色小喫
19新疆味覺旅程之特色水產
20新疆味覺旅程之食療篇
21新疆味覺旅程之稀世奇珍
22拌面的傳說
23新疆人參恰瑪古
四、民族樂器奏出歷史長音
24維吾爾樂器:穿透時空的音響
25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園
26艾捷克的弦彈響東天山的神韻
五、唱起歌兒跳起舞
27麥西熱甫:集體的狂歡
28鐵裡麥歌者用生命歌唱
29與世隔絕 唯有隨樂起舞
六、絲路變遷歷史淵源
30錫伯族西遷:塵封兩百多年的戍邊往事
31史詩《瑪納斯》:柯爾克孜族民間藝術巨著
32《江格爾》:草原上流傳的蒙古族史詩
33土爾扈特:240年前的東歸秘事
七、代代傳承民族工藝
34古蘭姆地毯:花樣年華出和田
35小刀與羔皮帽:另類的沙雅文明
36芨芨草編織的哈薩克族風情
37新疆鹿皮繡花大衣的記憶
38喬魯克靴匠人世家
39南疆老手藝
八、古老建築彰顯悠久文化
40古老的維吾爾族生土民居
41神石城: 一座充滿奇異色彩的城堡
42額敏塔:維吾爾古典建築的奇跡
43新疆的“小布達拉宮”——巴侖臺黃廟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帕米爾之巔的迷宮城堡勒斯卡木村
在帕米爾高原,對於散布在河谷之間和漫灘草甸的大多數人來說,勒斯卡木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存在。隱蔽在重重大山之中的勒斯卡木是一個僅有200名居民的小村子,犛牛蹄子下的一條山道是這個小村子與外界唯一的溝通。
眼前的山路越來越窄了,纖細的路像淡淡的彩虹般若隱若現通往山谷深處。有時,甚至道路突然就消失在眼前,隻剩下四周空曠的山野。馬走在盤山道上,身邊就是懸崖。從塔什庫爾干騎馬出發已經兩天了,一路上十分荒涼,渺無人煙,輕易看不見飛鳥在高山上空盤旋,因為大山頂上空氣稀薄,氣候寒冽。這條小路隻有四五十釐米寬,一邊是高山,一邊是六七十度的山崖,崖底是洶湧的河流,帕米爾不是向每個人都敞開懷抱的。我是在伊力亞,這個25歲塔吉克族青年的帶領下纔有機會前往勒斯卡木,這個帕米爾高原的村落。
一路上隻有一些覆蓋在山體上的灌木植物展現著生命的跡像,不時可以看到路邊動物的白骨。帕米爾,一個存在於人類想像之外的高原,就絕對海撥高度而言,帕米爾高原並不適宜人類生存。然而,在那些高山之間有一條條縱橫分布的峽谷,其海撥高度相對較低,形成了河流和草甸。一些稍稍寬闊的河谷就成了塔吉克族人聚居地最好的、唯一的選擇。
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模糊的道路像迷宮一般伸延至帕米爾的心髒——勒斯卡木村。爬過無數高山後,夕陽西下時終於到達了勒斯卡木,這個藏匿於山谷與黃昏之中的村落。站在山頂放眼望去,黃昏的陽光像海水一般浸泡著勒斯卡木。在空曠的山谷中沒有高大的樹木,隻有一些矮小的灌木。因為缺少木材,所以勒斯卡木村民的房屋隻能用石頭來堆建。山谷、石屋、羊群與村民都被鍍上燦爛的金黃,勒斯卡木飄逸著一種虛幻的色彩。
幾間用石頭搭建的石屋,一條河流和幾個孩子是我對這裡的第一印像。難以想像,塔吉克族人追尋生存之地的足跡竟然沒有遺漏如此偏僻的小山谷。伊力亞指著山谷說這裡就是我的家,零星的狗吠聲回蕩在山谷中,有人從石屋中鑽出來向我們招手。
下到山谷中後,伊力亞和村裡人相互用右手捂著心口問候,裝束奇怪的我引來各家狗的狂叫。一隻黃色的大狗衝到我面前兇狠的呲著牙狂叫,我站在原地緊緊地抓著我的背包,準備防備它撲上來。正在僵持時,一個塔吉克族女孩跑過來抓住狗,膽怯地望著我,好像生怕我會傷害她那隻兇悍的狗一樣。伊力亞走過來向我介紹這名女孩,熱娜,吐爾洪的女兒,就要成為新娘了。熱娜打量了我一番,牽著她的狗跑開了。
這裡的婦女都喜歡穿紅色的服裝,而男子基本都是綠色的大衣,在青灰色的山谷中分外顯眼。伊力亞一路和村民們握手相互問候,向村裡的長者介紹我這位遠方的客人。塔吉克民族屬歐羅巴人種的雅利安人的後裔,他們的面部平滑而有稜角,眼睛深陷。在那些黑紅色的面孔上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仿佛可以從中看到帕米爾的渴望。我握到了每一雙粗糙的手,堅硬得像甲殼一樣的手。
村子西邊的一座矮小的石屋就是伊力亞的家,伊力亞這個單身漢的家很簡單,一張床、一個鍋灶,一個簡單的立櫃,就是這個家裡的所有家具。高原的夜晚很冷,盡管我緊裹著伊力亞的棉被但還是難以入睡。我的高原反應已經好了很多,但還有一點感冒。伊力亞起床,往火爐中又加了一些木柴。依然無法入睡,我和伊力亞開玩笑說你們塔吉克族女孩真漂亮,就像熱娜。伊力亞認真地對我說外面世界的女孩纔是真正的漂亮。
帕米爾的祝福
這裡基本沒有任何現代文明世界的跡像,生活都是最原始的狀態,每天飲用的水是在村邊的河裡直接打來的。
很多人認為牧民放羊,所以應該以羊肉為主食,其實帕米爾高原上的塔吉克族牧民生活很艱苦,羊群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牧民舍不得宰殺羔羊,一年也喫不上幾次羊肉,這裡最常見的食物是玉米餅。不同於蒙古族牧民,在中亞的各個遊牧民族中,塔吉克族人的草場位於垂直植被帶的最頂端。在這個海撥高度,加之高原特定的氣候條件,單一的遊牧很難支撐勒斯卡木村人全部的生活。因此塔吉克族人在高原河谷間的不斷尋找與開拓耕地成為必需。我所見過的最小的地塊兒甚至不足1平方米,但勒斯卡木村人依然為了生活執著的種上一些小麥或青稞。
伊力亞是勒斯卡木唯一沒有土地的居民,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帶著一個小黑板和一盒粉筆去村裡的各家各戶,教孩子們認字,伊力亞是勒斯卡木唯一的老師。因為一個人,伊力亞的生活也簡單到了一種極致。
年輕的伊力亞身上有著一種獨特的活力,這也使得他與勒斯卡木村民們略微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除了教書與照顧自己的11隻羊外,就是帶著我走訪每戶老者。塔吉克族男人每天必做的一項工作就是走訪每一戶老者,向老者送上自己的問候與祝福。塔吉克族人的祝福是那種小心翼翼的,輕微的祝福,好像怕被帕米爾群山聽到一般。除此之外,伊力亞基本就沒有什麼事了。他常常背靠石屋,遙望遠方的群山陷入沉思。伊力亞偶爾和我聊天都是向我打聽北京,問我北京和這裡有什麼不同。
伊力亞斷斷續續地說著勒斯卡木,他向我說起了喀什,他所去過的最遙遠的一座城市,他念念不忘地說喀什什麼都比這裡好。最後我問他想過離開嗎,他慢慢地沉默了。
時間在勒斯卡木是蒼白的,像山谷間的河水一般緩慢地,略帶溫情地流動著。帕米爾高原有著唯一一處高原舊石器文明遺跡,這是高原最早的古人類的一處燒火遺跡。這處遺跡距今12000年至8000年,至今在人種遷移學說中無法解釋。
每天黃昏,勒斯卡木村人都喜歡聚會喝茶。一杯酥油茶,一支土煙就是一次聚會的開始。在石屋中時間像天空中凝固的雲朵一般。人們沉默地吸著土煙。一縷陽光從一扇小石窗射進來,灑在勒斯卡木村人安靜的面容上。人們對於我的到來感到驚奇,卻沒有人問我為何來這裡,隻是默默地把最好的酥油茶不停地倒入我的茶碗。在他們很少的言詞中透露著關於這個村落簡單的信息,庫爾班家的兩隻羊跑丟了,哈拉罕病逝了,明年熱娜或許就會為這個村落添個孩子……
作為最典型的高原文化類型,勒斯卡木村人在替整個人類做一種最極端的體驗和嘗試,如同極地的愛斯基摩人和赤道周邊的各個部族。在他們的交流中很少聽到關於羊群或者莊稼的話題,這就是勒斯卡木的存在方式。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掀起大美新疆的蓋頭
古力先 吐拉洪
關於新疆,曾經有過一個有意思的對話。一次,有人問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如果讓你重新選擇出生地,你希望自己出生在什麼地方?”
湯因比回答說:“我希望能出紀年剛開始的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古印度文明、古希臘文明、古伊朗文明和古老的中國文明融合在一起。”湯因比假設的出生地就是古代新疆。之後,他又說:“打開人類文明歷史的鑰匙就遺落在新疆。”湯因比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其著作《歷史研究》被譽為是“將人類史當做一個整體來加以考察”的作品,書中論述西域的一章以“英雄時代”為名,足可見他對古代新疆的迷戀。
新疆古稱西域,曾有許多民族繁衍生息,形成了獨特的遊牧歷史和文化——張騫出使西域開鑿的“絲綢之路”,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長的通商之路;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傳入西域後,掀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高潮;歷朝歷代經營西域後,各遊牧民族積極參與到推進華夏文明進程的行列,創造出了輝煌的地域文明;為了生存,遊牧民族亦創造了美麗的邊地家園,其豐富和繁榮曾一度令世人矚目。後來,隨著時間流逝,一些遊牧民族遠走他鄉,將自己融入推進世界發展的浪潮中,亦將遊牧文明傳入世界文明之河。這一時期的古代新疆,成為東西方文明的交彙地,為新疆文明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再後來,這塊土地發生了更大的變化,風沙將王國的城池湮沒,遷徙讓一些遊牧民族永遠消失了背影,與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和文字……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消失時留下的生命景像,在今天變成了獨特的文明——樓蘭干尸唇角存留了兩千多年的微笑、龜茲壁畫中鮮艷的色彩和生動的人物,被人們稱為“露天博物館”的高昌和交河故城,以及出土的主婦紡車上還沒有紡完的一縷毛線、一封未寄出的書信、一個王國首領沒來得及拆閱的泥封簡牘,等等,都讓人產生無盡遐思。
當然,古代新疆有很多燦爛輝煌的文明在時間的長河中延續了下來,變成了今日新疆欣欣向榮的藝術——文學、舞蹈、音樂、美術、建築,以及各少數民族的習俗、風情,等等,仍然呈現著悠久的傳統人文色彩;歷史、史詩、傳說、典籍和故事,仍然如同血液一般溫熱,是對新疆大地有力的養育和支撐;沙漠、雪山、草原、湖泊和河流,仍然散發著人類淨土的醇香,讓生存於此的人們歡欣慰悅,安然從容。
正是基於傳承和展示新疆大美的目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和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聯合出版了“美麗新疆”叢書——《兩千年前的微笑》《陽光撫摸的高地》《琴弦上的家園》《把愛刻在心上》。該叢書關注的主題分別為西域歷史,人文地理,民俗風情和各民族典型人物等。從叢書的內容可看出,作者們沉迷於新疆,寫出了四部優秀作品,其風格獨樹一幟,地域氣息濃烈,達到了審美的較高境界。
《兩千年的微笑》關注西域歷史,用文化大散文的形式,敘述了新疆自古代西域延伸至今的人物和事件,具體的人物有張騫、班超、蘇武、玄奘、阿曼尼莎罕等;具體事件有樓蘭、龜茲、高昌、交河(車師)等,以及在文化方面湧現出的《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詞曲》等,為讀者提供了解西域歷史的讀本。
《陽光撫摸的高地》對新疆的草原、沙漠、湖泊、河流、雪山、牧場、古道、森林、濕地和村莊等做了全方位敘述,旨在展示新疆獨特的地理風光,讓讀者領略新疆大美。
《琴弦上的家園》展示的是新疆民俗和風情,作者從具體的場景入手,介紹新疆各少數民族的生存景像,以及生活中的民俗內涵。全書通過具體的細節,介紹在悠久歷史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和風情意味,為讀者提供了解新疆,認知新疆的機會。 《把愛刻在心上》關注的是新疆近年來湧現出的先進人物,他們在民族團結、追求理想、關愛社會與他人的過程中,做出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這些人物先後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最美新疆人”等,有一定的宣傳意義。
該叢書的主題是呈現新疆,作者們將目光集中於每一書,逐一將設定的主題創作完成。在每一主題中,都注重體現出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呈現出豐富的新疆故事。新疆遼遠闊大,無論是歷史、族群,還是地理或人文,都有博大的背景和凜烈的氣魄。作者們的視角與新疆地域形成一致對應,找到了適合他們敘述的題材,對新疆做了一次全方位展示,從中可見大地域,大風貌,大山川,大視角,大氣韻,讀來有強烈的氣息撲面而來。
“美麗新疆”叢書的策劃和出版不僅是對新疆最全面的展示,也是兩家出版社友好合作的一次見證。今年正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兩社合作推出“美麗新疆”叢書,作為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這是兩地出版業“走出去”的有力舉措,也是在“一帶一路”大方針下,共推出版發展的有益嘗試。
辛棄疾有詞“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美麗新疆”叢書具有真摯的藝術追求,體現出了高端的精品意識。我相信,該叢書不但展示了新疆獨特的風貌和人文蘊涵,同時也將成為世人了解新疆,認知新疆的良好讀本。
2015年6月28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